1、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1下列各项中,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结合B牛奶喝进胃中C尿素进入膀胱中D注射胰岛素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内环境中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Na+、Cl的含量有关3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
2、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4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5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 效应器ABCD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7在西非肆虐的
3、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快,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搏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B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C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8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9给正常家兔
4、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10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A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C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11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D12如图中,用枪
5、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BCD13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AK+内流BNa+内流CK+外流DNa+外流14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D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15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
6、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AABBCCDD16当一个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7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
7、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18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9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增加D增加、增加、增加20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21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产生,垂体分泌B下丘脑合成,不经过垂体,直接分泌进入血液C下丘脑合成,垂
8、体释放D下丘脑合成,经过垂体分泌进入血液22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要通过相关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下列能表示抗利尿激素和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纵轴表示激素和渗透压的变化程度,横轴表示调节的时间)()ABCD23如图,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D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24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D肾上腺和下丘脑25下列有关
9、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B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2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
10、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28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特定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B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可以再次发挥作用C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但作用高效D激素能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29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0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促
11、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31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酸碱平衡Na+、K+平衡血糖平衡体温调节氨基酸平衡CO2、O2平衡ABCD32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33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3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
12、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35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B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C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D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36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37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
13、,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38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AaBbCcDd39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40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
14、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满分40分41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1)图示的结构涉及个神经元,神经元主要结构包括兴奋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的信号转化是(2)如果B受到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神经递质的性质依次是、(3)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经过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15、4)如果在图中B和C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C处发生的变化是(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C变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单项的原因是42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还有图中的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穿过层磷脂双分子层(4)关于稳态调节贝尔纳的观点是,机体维持稳态的现代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可以描述为,意义可以描述为43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差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
16、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图甲表示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的A具体是指,B是,C是(2)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可以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这种调节方式叫(3)图乙表示人和青蛙的机体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中M是,N是(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填去向),此时体温的调节方式是,此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主要的散热部位是44如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免疫过程,该过程中最终起作用的是细胞,(填图中代号)该免疫中
17、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是(写出具体中文名称)(2)f细胞的名称为,e细胞称为(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并且可分化产生浆细胞这种免疫反应的特点是(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细胞引起的(写出具体中文名称)(6)结合所学知识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1下列各项中,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结合B牛奶喝进胃中C尿素进入膀胱中
18、D注射胰岛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的考查,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的都可以看作是进入内环境【解答】解:A、输卵管与外界相通,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不是进入内环境,B错误B、胃通过食道与口腔与外界相通,牛奶进入胃中不是进入内环境,B错误;C、尿素进入膀胱,不是进入内环境,C错误;D、肌肉注射胰岛素,胰岛素进入组织液中,静脉注射进入血浆中,不论哪一种注射都是进入内环境中,C正确;故选:D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
19、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内环境中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Na+、Cl的含量有关【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
20、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B、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C、葡萄糖氧化分解分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C错误;D、内环境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
21、势的是Na+和Cl,D正确故选:C3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中含有H2CO3与NaHCO3、NaH2PO4与Na2HP
22、O4等缓冲对,对调节内环境PH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解答】解;A、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确;D、内环境主要两对缓冲物质是H2CO3与NaHCO3、NaH2PO4与Na2HPO4对于维持体液中PH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4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细胞
23、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HIV在人体细胞内有逆转录过程,而H1N1则没有该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H1N1后,使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抗原;在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可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解答】解:A、细胞1为T细胞,它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A正确;B、细胞2为效应T细胞,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B正确;C、合成H1N1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以及所需要的原料氨基
24、酸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C正确;D、注射的疫苗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需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才能形成抗体,D错误故选:D5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 效应器ABCD【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解答】解: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感受器正常,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腰椎部,下肢没有受伤,说明效应器正常,但由于不能运动,
25、所以可能是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受伤所以正确故选:A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解答】解:A、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血清属于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B、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中,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C、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后进入血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氨基酸属于营养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D
26、错误故选:B7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快,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搏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B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C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而浆细胞本身不能病毒结合,A错误;B、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27、和效应T细胞,因此会有特定mRNA的合成,B正确;C、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D错误故选:B8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考点】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分析】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
28、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解答】解:A、过敏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抗体,说明该过程有淋巴细胞参与,A错误;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反应,B错误;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最终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正确;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
29、能紊乱的反应,D错误故选:C9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立即大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平衡;同时注射后导致血糖含量升高,将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的作用【解答】解:A、由于葡萄糖渗透压较高,静脉注射后会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故A选项错误;B、
30、静脉注射葡萄糖导致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以降低血糖,故B选项错误;C、胰岛素分泌增加后,将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故C选项错误;D、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立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故D选项正确故选:D10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A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C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1、【分析】本题需要考生掌握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具体如下:【解答】解:由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1)甲组小鼠破坏骨髓后再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不能产生B细胞,但能产生T细胞,因此细胞免疫能力可以恢复;(2)对于乙组小鼠来说,破坏胸腺后,注入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只有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免疫能力基本不变故选:C11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本题是对神
32、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解答】解:发现题图可知,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故选:D12如图中,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BCD【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据图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电极的两个接线柱距离兴奋点相等,电流表不偏转,如果不位于中间,则电流表指针有两次偏转,电流表接线柱在细
33、胞膜外侧,外侧电位是正电位当兴奋是负电位【解答】解:若两电极所处位置均为静息电位(A、C),或动作电位(D),则指针不偏转;若电极所处位置分别为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则指针偏转故选:A13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AK+内流BNa+内流CK+外流DNa+外流【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细胞内K+明显高于膜外,而膜外Na+明显高于膜内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多于膜内,所以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外侧,所以表现为内正外负之后,在膜
34、上由于存在钠钾泵,在其作用下,将外流的钾离子运输进膜内,将内流的钠离子运出膜外,从而成膜电位又慢慢恢复到静息状态【解答】解: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时,受到刺激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钠离子内流故选:B14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D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考点】人体免疫
35、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解答】解:A、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A正确;B、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MP9酶的抗体能和MMP9酶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消除体内的MMP9酶,就能治疗MMP9酶引发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C、机体内有抗体的产生,据此判断此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D、“人工版本”MMP9注入机体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人工版本”MMP9相当于抗原,效应B细胞没有抗原识别能力,D错误故选:D15现象:小明的手指不
36、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AABBCCDD【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反射的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解答】解:A、现象I是非条件反射,II是条件反射,都需要反射弧的完整性,A错误;B、非条件
37、反射可以不需要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条件反射一定需要,B正确;C、相比较而言条件反射需要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C错误;D、缩手相关肌细胞的数量一样多,D错误故选:B16当一个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解答】解: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38、,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故选:C17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调节机制: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39、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X是下丘脑,Y是垂体,Z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寒冷会促使下丘脑X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B、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B错误;C、缺碘地区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少,反馈作用弱使促甲状腺激素b增多,C错误;D、下丘脑也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D错误故选:A18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40、、血糖调节【分析】水平衡调节的方式:【解答】解:A、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A错误;B、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量,降低渗透压,B正确;C、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C错误;D、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D错误故选:B19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增加D增加、增加、增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
41、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解答】解:(1)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为维持体温,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2)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3)寒冷环境下皮肤排汗减少,体内水分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故选:A20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
42、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解答】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故选:B21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产生,垂体分泌B下丘脑合成,不经过垂体,直接分泌进入血液C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D下
43、丘脑合成,经过垂体分泌进入血液【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感受器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故选:C22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要通过相关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下列能表示抗利尿激素和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纵轴表示激素和渗透压的变化程度,横轴表示调节的时间)()ABC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
44、节、血糖调节【分析】当一次性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过高,高于正常值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在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多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体内水分得以补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到正常值若饮水过多时,两者正好相反【解答】解:A、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比较低,随着时间的进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也逐渐减少,促进机体的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渗透压逐渐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A正确;B、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渗透压要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不是越来越低,在这个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也在减少,B错误;C
45、、当人一次饮水过多,要通过相关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应减少,C错误;D、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饮水过多时,渗透压应该逐渐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D错误;故选:A23如图,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D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本题中要注意纵轴体现的是尿液生成
46、速率的变化,而不是生成量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0.5h时饮水,1.5h时曲线达到最高峰,由此可知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A正确;B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的水平衡,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尿量增加饮水后0.5h也就是1h时,由图中曲线上升趋势可知尿量逐渐增加,所以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逐渐降低,B正确;C3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C错误;D看图象面积,很明显实线面积比虚线面积大,所以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正确故选:C24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D肾上腺和下丘脑【
47、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答】解: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2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
48、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沃泰默没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49、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A错误;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C、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正确;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A2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B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
50、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解答】解:A、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A错误;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属于拮抗作用,B错误;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血糖进入细胞障碍,故血糖上升,C正确;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浓度不能下降,D错误故选:C2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
51、是()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稳态是
52、指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B、稳态是指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C、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正确;D、内环境稳态不能保证机体细胞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正常代谢,D错误故选:C28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特定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B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可以再次发挥作用C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但作用高效D激素能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激素作用的特点是:微量而高效,由内分泌腺体分泌,只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通过体液运输等【解答】解:A、特定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53、,A正确;B、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立即灭活或被运走,B错误;C、激素作用的特点之一是微量高效,C正确;D、激素是信息分子,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能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29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
54、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30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据此答题【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存在分级调节,其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A正确;B、甲状腺激素存在反馈调节,其分泌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
55、泌活动,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正确;D、切除甲状腺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因此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故选:D31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酸碱平衡Na+、K+平衡血糖平衡体温调节氨基酸平衡CO2、O2平衡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PH、温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解答】解: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酸碱平衡和体
56、温调节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Na+、K+平衡、血糖平衡、氨基酸平衡、CO2O2平衡等均属于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平衡故选:D32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考查,回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选:D33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
57、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PH、温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解答】解:A、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它能够维持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稳态,A错误;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和吸入CO2和O2,能够维持内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相对稳定,B错误;C、肾把尿素等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维持了内环境稳态,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错误;D、血细胞属于组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3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
58、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在血管内运输,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内环境中多余的H+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结合,形成的碳酸盐或磷酸盐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Na+、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不是重吸收作用【解答】解: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A错误;B、细胞外液中,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主要靠血浆在血管内运输到各器官,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B正确;C、Na+、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进入
59、内环境,C错误;D、内环境中多余的H+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结合,形成的碳酸盐或磷酸盐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肺排出的代谢废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部分水,D错误故选:B35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B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C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D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
60、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解答】解:A、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A错误;B,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B正确;C、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错误故选:B36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
61、成年人患肌无力病【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错误;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故选:C37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
62、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血浆pH的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弱酸和与其对应的弱酸盐(或弱碱和与其相对应的弱碱盐)可以形成一对缓冲对,当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碱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酸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解答】解: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值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了过量的酸或碱,则滴加过量碱是PH值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值会降低故选:
63、D38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AaBbCcDd【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共有3个突触结构,四个神经元;a为双向传导到每个神经元,b为单向传导,c为双向传导到两个神经元,d为双向传导到三个神经元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神经冲动能在被刺激的神经
64、元上双向传导,所以B不正确;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所以A不正确;但神经冲动能通过突触结构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所以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是D故选:D39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首先要根据C处
65、的突触的结构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再确定感受器和效应器,然后再逐项解答【解答】解:A、图中c处为突触的突触间隙,c处的上端表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膜,c处的下端表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一般指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而突触上兴奋的传导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因此可以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b端与效应器相连,故A错误;B、c处为两个神经元细胞的间隙,里面充满了组织液,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故B正确;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该实验只能说明d点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e点,但是由于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e点的兴奋不能传递给d点,因此不足以证明兴奋
66、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故C错误;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刺激e点,e点的兴奋不能传至d点,因此也不能证明该药物的阻断作用,故D错误故选:B40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分析】刺激a点,神经冲动传至甲、乙电
67、表两电极均存在时间差,所以甲、乙两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偏转;图中共有三个轴突,无其他突触;在b处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且此兴奋可传至a、b、c、d、e、f中每一处,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处,因为突触的单向传递特点,a、b处无电位变化,但d处有电位变化【解答】解:A、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A错误;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共有三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B错误;C、在b点
68、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d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只有在突触部分才会用于只有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单向传递,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满分40分41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1)图示的结构涉及2个神经元,神经元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兴奋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2)如果B受到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
69、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神经递质的性质依次是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3)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蛋白质)(4)如果在图中B和C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C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C膜电位变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单项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中包括3个神经元、2个突触,A、B之间形成突触,A是突触前神经元,B是突触后神经元;B、C形成突触,B是突触前神经元,C是突
70、触后神经元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处,由于神经元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的单向的【解答】解:(1)图示的结构涉及2个神经元,神经元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兴奋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2)B受刺激,C会兴奋,B释放的递质是兴奋型递质,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产生的是抑制型递质,阻止B兴奋(3)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由细胞膜通过胞吐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4)如果在图中B和C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C处
71、发生的变化是兴奋,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C膜电位变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答案为:(1)2 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 电信号到化学信号(2)抑制性递质 兴奋性递质(3)高尔基体 糖蛋白(蛋白质)(4)兴奋 膜电位 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2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
72、层(4)关于稳态调节贝尔纳的观点是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调节,机体维持稳态的现代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可以描述为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意义可以描述为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排泄系统图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1)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只能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
73、输,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5层生物膜(进出肺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红细胞需穿过1层膜)(4)关于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研究,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普通认为,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可以描述为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意义可以描述为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答案为:(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5(4)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调节 神经
74、体液免疫 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3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差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图甲表示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的A具体是指皮肤的冷觉感受器,B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可以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这种调节方式叫(负)反馈调节(3)图乙表示人和青蛙的机体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中M是青蛙,N是人(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
75、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填去向),此时体温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此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汗液的蒸发,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甲分析:A是皮肤冷觉感受器,B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据图乙分析:N随环境温度升高,机体耗氧量也降低,表明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身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其维持在一定的程度;M随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强度也升高,表明M并没有调节功能,只是由于呼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导致呼吸加强【解答】解:(1)图中的A具体是指皮肤冷觉感受器,B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是促甲状腺激素
76、释放激素(2)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可以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3)图乙表示人和青蛙的机体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中,M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是变温动物青蛙,N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是恒温动物人(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合成ATP;此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排汗,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此时体温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故答案为:(1)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负)反馈调节(3)青蛙人(4)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神经调节汗液的蒸发皮肤44如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77、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该过程中最终起作用的是a细胞,(填图中代号)该免疫中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写出具体中文名称)(2)f细胞的名称为浆细胞,e细胞称为记忆细胞(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g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并且可分化产生浆细胞这种免疫反应的特点是更快更强(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T细胞引起的(写出具体中文名称)(6)结合所学知识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防卫、监控、清除【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
78、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细胞g是记忆B细胞;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物质是抗体,是细胞免疫;是体液免疫【解答】解:(1)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该过程中最终起作用的是吞噬细胞,即a细胞,该免疫中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2)据图示可知,f细胞的名称为浆细胞,e细胞称为记忆细胞(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记忆B细胞即g细胞特异性识别,并且可分化产生浆细胞这种免疫反应的特点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反应更快更强(4)酿脓链球菌进入机体,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由于免疫功能过强,敌我不分,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T细胞引起的细胞免疫(6)免疫系统的功能为防卫、监控、清除故答案为:(1)体液 a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缺一不可)(2)浆细胞 记忆细胞(3)g 更快更强(4)自身免疫(5)T(6)防卫、监控、清除(缺一不可)2016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