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885KB ,
资源ID:59121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12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二素养突破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二素养突破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

1、单元优化提升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

2、的发展【对点训练】1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解析:选A。材料中的“集体经济”“家庭经营”“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指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即个体经营、集体经济,故选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不能体现经营方

3、式的变化,B项错误;按劳分配是分配原则,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小农经济,D项错误。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1)内容: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4、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3)作用: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开始腾飞,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4认识(1)中共非常重

5、视工业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工业国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2)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点训练】2据1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984年这些企业的平均自销率(即自销产量占全部销售产量的比率)为30.08%,而1985年1月6月升到了43.8%。此变化说明()A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取得成效 B工业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废止 D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得到加强

6、解析:选B。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1984年与1985年自销产量比重不断增加,更能说明工业企业的自主权在不断扩大,故选B,排除A。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处于起步阶段,计划经济不可能废除,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对内改革,不是对外开放,D项错误。真题练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选C

7、。由题中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C项正确。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D项不是该报告的主旨,排除。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

8、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推断出,当时我国的工作重心在工业建设上,A项符合题意。B、C、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3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选A。B、C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D项内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B、C、D三项均排除;从题干信息可知,与1975年相比,

9、1980年的多种农作物产量有很大提高,这与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4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析:选A。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比美、英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

10、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隐含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自选练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对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B主要服务于工业化建设C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 D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解析:选B。从“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可知此次生产关系改革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个体经济转

11、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以便于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故选B。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影响,A项错误;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中改革宗旨不符,C项错误;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内容,宗旨是改变计划经济的弊端,D项错误。2“(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影响 B生活水平的限制C外交形势的制约D经济体制的束缚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后效仿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故选D。自然经济与

12、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不符,A项错误;生活水平低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导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外交形势不会直接影响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3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政府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有所突破 D城市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解析:选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材料中“个体企业”属于私有制经济,表明单

13、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故选C。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未发生变化,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改革才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D项错误。4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中国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解析:选B。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区域,1984年作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决策,故选B。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

14、批经济特区,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1985年作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决策,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针对下表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人均产量(1950年)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2.37 kg538.3 kg4 kg发电量2.76 kwh2 949 kwh10.9 kwhA.实行三大改造B优先发展重工业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开展“大跃进”运动解析:选B。从图表可知中国的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低于美

15、国和印度,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故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选B。三大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图表信息不符,A项错误;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应对资本主义阵营敌视中国的措施,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出现于1958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时期,不是解决材料现象的相应措施,D项错误。2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解析

16、:选A。本题考点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建设道路的实践,注意题干中提到“一五”计划和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这些信息。由于“一五”计划是在苏联帮助下进行的,而此时苏联的经济政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出现了题干中提到的情况。B项不是重点发展东北的必要条件,“一五”计划进行的时候,抗美援朝已经结束,而此时中日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3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A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B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C民主革命实现完全胜利 D“一五”计划的任务提前完成解析:选A。三大改造是针对所有制形式进行的,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

17、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故选A。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应为1953年,时间不符,B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民主革命实现完全胜利,C项错误;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提前超额完成,D项错误。4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 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解析:选D。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表明是1

18、956年。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D。5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解析:选D。四个选项均始于出现峰值的1958年,A、B、C三项均属于宏观政策,一方面不构成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与能耗关系不大。“大跃进”以大炼钢铁、高指标为标志,直接导致“单位GDP能耗”达到峰值,故选D。6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

19、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解析:选A。本题考点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60年正是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社会上物资严重短缺,市场供应紧张,由此可见此时中央压缩公用经费中商品支出,直接意图是减轻市场供应压力。7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

20、1月10日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解析:选B。本题考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8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以人为本”,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失衡,党和政府采取的最具“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措施是()A粉碎“四人帮” B实行改革开放C恢复高考制度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B。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是“包容性增

21、长”理念的核心,四个备选项中,改革开放是发展最得力的措施,故答案为B。9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3.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解析:选D。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在逐年趋向合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学习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优化农业、工业比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01980年12月,我

22、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解析:选D。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三项错误。1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

23、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C。企业厂长经理发出“松绑”的呼声,说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受现有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无法调动企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松绑”的实质是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表现,因此排除A项;1984年实行的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因此排除B项;当时正处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不可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因此正确答案为C。12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外关系可以独

24、立自主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解析:选A。解题的关键是从“特区”概念的内涵入手。“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它打破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区”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它在政治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央政府完全行使主权的地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这次写的五年计划的主要点首先集中力量研究今后五年中新办工厂,是为了七八月间可以向苏联提出一个五年中供我装备的要求。1952年陈云就“一五”计划草案致信毛泽东“苏联专家搞的表太复杂,不能完全照办,必须和我们的现状结合起来。中国是农业国,不可

25、能把每家有几个鸡、几头猪都统计起来。中国开始建设时,计划的线条是粗的,将来由粗到细。”“而研究合理的比例关系,决不能只依靠书本,生搬硬套,必须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陈云文选材料二1962年5月7日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讨论中央财经小组提出的关于讨论一九六二年调整计划的报告。会议作出全面贯彻执行“八字方针”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的重大决策,要求切实地按照农、轻、重次序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平衡。(1)材料一中“向苏联提出一个五年中供我装备的要求”表明“一五”计划的编制需要征得苏联指导和援助,试结合当时中国有关经济状况说明其原因。(10分)(2)材料一和材料

26、二分别体现了我党制定路线和决策时有何值得肯定之处?(10分)(3)有研究者把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实践概述为“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好心办坏事的结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有益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是什么?(6分)解析 (1)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方面思考;(2)围绕路线和决策的积极意义方面归纳;(3)从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关系等方面归纳。答案 (1)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管理水平极其低下,只有征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帮助和援助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2)材料一:审时度势寻求援助;自力更生、不

27、盲目教条搬用他国经验。材料二: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能够发现并纠正自身的不足与失误。(3)启示:经济建设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不可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不能脱离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人为变革生产关系。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12分)(2)材料二

28、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14分)解析 (1)紧扣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2)结合曲线图,联系所学知识解答。答案 (1)第一次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1993年:中共十四大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