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115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解析》云南省梁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2届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传统文化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是记录传统文化的网络短视频。截至2019年5月初,“抖音”平台上关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传统文化话题成了“抖音”上最热的话题之一。目前,短视频客

2、户端用户集中在24岁左右,而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受众心理。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主动进入新环境、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而“复古风”从生活服饰刮到了传统文化领域,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受众对于生动丰富、充满趣味的小众传统文化是新奇的,基于好奇与求新的心理,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对于“抖音”其他类型的信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传播是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传统文化

3、信息,受众在观看其他类型比如搞笑类短视频时可能会有浪费时间的隐忧,但是观看知识类短视频能够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在此基础上,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作用,短视频客户端不再只有休闲娱乐的作用,也是一款轻松学习、获得知识的工具。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位。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传统文化一直作为高雅文化存在,在注入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后开始

4、接地气,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呆板与生硬,有个性的传统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在受众中间扩散传播。在传播活动中, 从众是指个体 (或群体)受到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或行为,使之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短视频领域,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受众点赞、转发的二次传播中,引起了其他用户的跟随观看。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抖音”客户端无限推送的信息流模式,很多用户会选择点赞量多的视频进行观看。而平台功能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在从众心理的指导下,由好奇的观看转化为参与视频拍摄。如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与京剧演员珮瑜合作,共同发起了抖音话题“我要笑出国剧范”,并为话题提供示范视频,引发了众多受众的模仿,截至目前此话题阅读量超过

5、26亿人次。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优秀的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与载体,短视频突破了以图文传播为主的“两微”传播,丰富了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虽然存在短视频“短小微”局限、所传达的内容不够深入、视频制作者水平不高导致视频质量不够精致等问题,但目前,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位置,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发挥受众主导地位、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也要寻求更为深入的传播方式。摘编自郝玉佩短视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受众心理分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

6、满足感、充实感。B. 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C. 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D. 从众心理推动受众点赞、转发、观看、参与拍摄,使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传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主要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探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倍受热捧的原因。B. 文章用共青团中央与京剧演员合作发起抖音话题并提供示范视频的实例证明从众心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C. 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7、D.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论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给文化传播者指出方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唤醒青年用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B. 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C. 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也为抖音视频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注入了新活力。D. 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需要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来实现传播效果的优质与传播方式的深入。【

8、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中“观看短视频”遗漏信息,原文有限定语,“观看知识类短视频”。B项,“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中“都想”说法绝对,原文是“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位”。C项,“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说法因果倒置,据原文“当今时代,受众整体

9、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可知,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的提高改变了以往的审美观念,并追求“美而不同”的新境界。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述有误,文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

10、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说法有误,据原文“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可知,“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引发关注的现实存在,是客观因素,而非主观因素。故选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

11、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

12、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

13、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 7 岁,武亦妹 16 岁,陈更 20 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 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们不

14、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诗词大会落幕,而青

15、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16 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在

16、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

17、,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单调乏味,出于内心对精神雨露的渴求,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中国诗词大会”。B. 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

18、场比赛中,甚至得冠军的那一刻,武亦姝特别淡定平静的表情,展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C. 诗词大会之所以是一个“接地气”节目,因为它消除了传统诗词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诗词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D. 语文老师刘百生认为诗词大会引发的热潮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恰恰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欠缺。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阐述传统诗词给现代生活带来诗意,材料三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B. 三则材料都注重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C. 三则材料都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都充分肯定节目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D.

19、 三则材料都体现新闻讲求时效的特点,报道中少量抒情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6.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答案】4. C 5. D 6. “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

20、豪感。【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C项,“因为它消除了传统诗词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说法错误,原文是说“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不是“消除”而是“拉近”。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21、,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的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材料三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说法错误,原文是说“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选项曲解文意;B项,“都注重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说法错误,“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C项,“都充分肯定节目带来的积极社会

22、影响”说法错误,材料三中,“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侧重“反思和理性思考”,“充分肯定”有失偏颇。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和“影响”。第一,材料一中说“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

23、间更饱满”,写出“中国诗词大会”可以提升人的品位;第二,材料二中说,“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可见,“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第三,材料三中说,“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由“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第四,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诗词大会”展现的是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能够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

24、的文化自豪感。【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祝福(节选)鲁迅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

25、,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

26、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

27、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

28、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7. 选出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B.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采用的是身体描写的手法。C. 祥林嫂“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站着”的举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D. 作者笔下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

29、社会的缩影,是形成祥林嫂性格的典型环境。8. 文中划线部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9. 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为何以“祝福”为题?【答案】7. C 8.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9. 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 “祝

30、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来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祥林嫂的悲剧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乐景与哀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所谓“祝福”只是富人们的专利。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

31、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选出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表述错误,祥林嫂的举动,是她燃起的希望再次落空后的震惊和绝望的表现,她并没有主动、自觉反抗封建礼教的觉悟。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

32、如下: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本题中划线句子既有社会环境描写,又有自然环境描写。“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是自然环境描写,能够渲染出热烈的气氛。同时这句话也是过渡句,作者由回

33、忆转到现实,与上一段中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同时,这一段对“祝福”景象的描写又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段,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些有关“祝福”盛景的描写,又能和祥林嫂的悲惨死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反衬的效果,“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具有反讽意味,可以得到赐福的只是这里的可以买得起鞭炮的富人们,所以这些像祥林嫂一样的穷人是无法得到赐福的,等待他们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更能凸显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化小说的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探究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

34、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本题主要围绕题目对主题、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作用展开。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祝福”展开,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祝福”就是文章的线索,所以文章以“祝福”为题。同时“祝福”与祥林嫂的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最初到鲁镇时,祥林嫂在“祝福”中展现了她的的勤劳能干,得到了四婶的的赏识;之后,改

35、嫁后的祥林嫂在“祝福”中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最后,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以致于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在雪夜。所以“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也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所以文章以“祝福”为题。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所以以“祝福”为题可以深刻揭示主题。祥林嫂死于“天地圣众愚顽”的欢呼的“祝福”之夜,这样“悲惨的弱者”的不幸就更具有讽刺的效果,可以鲜明

36、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所以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点睛】标题是文章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的联系,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

37、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

38、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B.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C.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D.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

39、敢弯弓而报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B. “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后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个越族。C. “黔首”在课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 “氓”等。D. “敲扑”是刑具。短的叫“扑”,长的叫“敲”。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开头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事,不仅消灭了诸侯各国,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

40、帝国。B.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以写胡人情状来表现秦之威势,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 秦始皇实施愚民、弱民、防民的措施,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D. 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秦始皇心里自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

41、直至万代的基业。(2)(陈涉)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1)划线句子的大意是: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2)具有并列

42、、承接、递进、转折、假设、条件等逻辑关系的分句之间必须断开:“俯首系颈”和“委命下吏”之间是很明显的承接关系,两句之间需要断开。可排除BC。(3)抓主谓宾完整的句子:“却匈奴七百余里”,译为,“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是独立完整的句子,前后需要断开。据以上分析,可以排除AC。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古今异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短的叫扑,

43、长的叫敲”,错误。应为:短的叫“敲”,长的叫“扑”。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说法错误。这两句话是表明秦始皇的威慑力大,胡人(因不再敢南下放牧,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

44、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 “以为”:认为; “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帝王”: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判断句。(2) “蹑足行伍之间”:省略句,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蹑足”:跻身;“倔”:通“崛”,崛起;“将”:率领。【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

45、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参考译文: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

46、(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

47、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秋兴八首(其一)

48、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4. 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 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 诗人长年在外旅居,此时已经渐趋安定,但故园之思仍

49、浓,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15. 诗中哪三个字点明了诗人的感怀?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这份感怀的。 【答案】14. D 15. “故园心”三字点明了诗人置身峡江孤舟飘零的感怀。肃杀的秋风催促妇女们赶紧准备刀尺缝制冬衣,诗人仿佛听到白帝城千家万户此起彼伏、急促宏大的捣衣声。这捣衣声穿透暮色和高墙,寄托着羁旅漂泊的诗人对故园的无限思念。【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D项,“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错误,“丛菊两开他日泪”指的是,花开花落

50、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所以,“他日”指往昔而非去年。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及抒情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一般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解答本题第一问,应该要抓住这首诗的“诗眼”,然后再根据诗眼回答出情感表达。本诗中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所以诗中可以体现这一情感的是“故

51、园心”这三个字。本题第二问“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这份感怀的”,主要是考查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需要结合尾联的内容作答。尾联诗人的描写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这两句的含义为“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仿佛听到白帝城千家万户此起彼伏、急促宏大的捣衣声,引起了他对故园此番情景的回忆,这一声声的捣衣声穿透暮色和高墙,声声入耳,声声入心,必然引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所以本诗主要是借助景色、场景来抒发羁旅漂泊的诗人对故园的无限思念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7分

52、)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3)李商隐锦瑟中“_,_”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6)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7)琵琶行中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8)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

53、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9)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庄生晓梦迷蝴蝶 (6). 望帝春心托杜鹃 (7). 学不可以已 (8). 飞湍瀑流争喧豗 (9). 砯崖转石万壑雷 (10). 连峰去天不盈尺 (11). 枯松倒挂倚绝壁 (12). 同是天涯沦落人 (13). 相逢何必曾相识 (14). 浔阳江头夜送客 (15). 枫叶荻花秋瑟瑟 (16).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7).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4、【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萧”“作客”“晓”“喧豗”“砯”“壑”“盈”“沦”“荻”“须臾”“博”,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 ( 理解性默写 ) ,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 ( 理解性默写 ) 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

55、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深受读者所喜爱。她出身于姑苏钟鼎世家,()。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词相伴,进入京城后,便长住贾府与宝玉相亲相爱。她生性 ,纯洁率真,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她 功名权贵,和宝玉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真心相爱却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她天生丽质, ,但到头来却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憾。(红楼梦)中另一位封建叛逆者贾宝玉,平日里常做些荒诞之事,说些 ,和林黛玉真诚

56、相爱;宝黛的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前提,而爱情又必须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础。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孤傲 漠视顾影自怜不易之论B. 孤傲 藐视顾盼神飞不经之谈C. 傲慢 藐视顾盼神飞不易之论D. 傲慢 漠视顾影自怜不经之谈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深受读者所喜爱。B. 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为读者所喜爱。C. 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深受读者喜爱。D. 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深受读者喜爱。19. 下列

57、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母亲去世无人做伴,外祖母接她来荣国府B. 因母亲去世无亲生姐妹兄弟做伴,外祖母接她来荣国府C. 因母亲去世无亲生姐妹兄弟做伴,被外祖母接来荣国府D. 因母亲去世无人做伴,被外祖母接来荣国府【答案】17. B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孤傲:孤僻高傲。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文中第一处是形容林黛玉的性格,结合后文“纯洁率真”,此处应填写“孤傲”。藐视:轻视,小看。漠视:冷淡地对待,不注意。文中第二处

58、所填之词,是指对“功名权贵”的轻视,所以应选“藐视”。顾盼神飞:目光流动之间,神采飞扬。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第三处是描写黛玉的天生丽质,容貌美丽,所以应选“顾盼神飞”。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第四处,前文中形容宝玉“平日里常做些荒诞之事”,所以与之对应的是说荒诞的话,选“不经之谈”。故选B。【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者会在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难度不大。通过

59、分析可知,原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赘余:“作者”一词赘余,删掉,这样可以排除B、C两项;二是句式杂糅:“深受所”句式杂糅,应改为“深受”或者“为所”。据此排除A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在本题中,“无人做伴”表述不准确,因为她还有父亲。排除A、D。根据括号的前后句的主语推断,该处主语应为“林黛玉”,所以应选用被动句式表述,排除B。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辨析

60、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者会在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难度不大。通过分析可知,原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介词掩盖了主语,所以应应删掉“由于”或“使”,这样可以排除B、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威慑”为用武力和声势使对方恐惧,本身就含有“使”“令”的意思,不能与“令人”搭配,据此排除A项。故选C。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1)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犹如“寒潮”从武汉蔓延全国,举国上下各个岗位同心战“疫”,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

61、城”。有人逆风前行,医者仁心、拯救苍生;有人坚守自律、惜时励志;有人暴殄天物,破坏生态、损人损己;有人忘却初心,造谣制假、利益熏心。(2)方舱休舱,武汉重启;农耕回春,企业复工,工地复建,街市回暖。(3)4月7日,“停课不停学”一路相伴,河南省高三学子迎来复学的激动人心时刻。郑州交警疏导学校交通,洛阳公安开启“护学模式”,平顶山医生值守校园,鹤壁各部门联动保障学子顺利返校,濮阳复学首日局长陪学生吃午餐。宅家抗“疫”生活告一段落,你将要走向久违的车水马龙,坐回昔日的师生课堂。作为高中学子,回首疫情期间的“中国经历”,翘首新学期的珍贵时刻,请你结合材料,总结疫情给予自己的思考心得或深刻启迪,写一篇

62、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答案】范文:“承担”的重量时值四月,东风正好。和暖的阳光倾洒人间,给人天地温柔之感。然而这个春天,却是大疫当前之际。想起一句话:“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有人默默替你负重前行。”我几乎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为这句话所体现的“承担”一词深深动容。我想,我们太应当“看到”这种无处不在的承担了。我们匆匆结束的午餐,也许父母得在厨房的油烟和闷热中“忍受”两个小时;我们完成一堂简单的课程,也许老师们早已反复练习十几遍;我们参加一场活动,也许背后是几千人的辛劳就像此时,我们正在参与紧张地考试。窗外,环卫工、医生、战士正坚守在各自不为人知的战斗的第一线,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保驾护航。诚然

63、,我们喟然感叹四位院士在邦灾国难中力挽狂澜的“托举”,但我们却实实在在地忽略了每一次默默承担的重量。这种忽略,让我们太容易失去感恩的美德,太容易困怨于眼前的苦难。而当我们看见这些承担时,我们看见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副平凡肩膀扛起的责任,看到的是一次次恪尽职守体现的爱与担当,看到的是一个个普通而伟大的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暖多情的世界。将目光抛洒向“自我”之外的天地,我们也许才更能感受到“把生命置于山高水长,将人生释于大千茫茫”的广阔高远,而不再局促于眼前的泥潭沼泽,自怨自艾。我祝愿,每一份承担都被看见,同时也还有另一份迫切的希冀我希望撑起这个世界的人群里,有我的身影。这个时代,浪潮汹涌。

64、2020的开年,是一场席卷世界的疫情。世界各地都仍饱受疫情迫害,生命正在经受巨大的威胁;中国疫情好转,然而经济科技文化都亟待重建。疫情之后,许多家庭处于困难、焦虑的生活阶段,也许我们的亲人也正为我们承担着生活的负担这些苦难,让我感到无能为力的苦恼,但也更感到一种大有可为的热望。海明威曾说:“我期望理解,但是也慢慢地感受到了一种责任,给予比接受伟大,去爱比被爱伟大。”尽管面临高考,然而年值十八的我仍然深切地期盼着,能尽快地找寻到自己的那一份承担。我想,我目前所能做的极其有限,不过是提升自我,然而我所能做的无限之处也在于提升自我。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体,我们年轻人肩负着为这个世界拓宽知识边界的使命,也

65、承担着为这个世界保护崇高品德的责任。当我们博学强识,这个世界才充满智慧;当我们善良温暖,这个世界才盛满温柔。我希望,我们都能对每一个梦想报以尊重,对每一次进步充满欢喜,对每一份承担心怀感激,对每一段苦难饱含悲悯。愿我们的每一份承担,像阳光,给人温暖踏实的重量,而又给人光辉灿烂的自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选取至少两到三个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这类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和重要问题,展示自己的素养。考生可以分析材料中关键词各自的意思,然后把有相关性的关键词放在一起立意。给出的关键词搭配组

66、合的自由度较大,参考立意角度也会较多。在本题中总共有三则材料。需要考生准确把握各材料的的内涵,材料中主要体现以下内容:一、苦难面前,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精神会展示得淋漓尽致。各行各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都有坚实的理由致敬和学习,战疫一线的仁人志士在奔忙,假恶的灵魂也在“疫情”这面照妖镜里丑态毕露。我们要做的是总结抗击困难的经验,发扬风雨同舟的精神,以教训和反思为鉴,励己奋然前行。二、冬天必将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消沉过、颓废过,但是我们从来不曾放弃,捕捉春的讯息,加快寻春的步伐,尽早投身复工复产,是每一个中国人战疫时刻最美丽的姿态,也是大中国艰难困苦面前“为生民立命”的伟大担

67、当。三、写作的任务身份是高中学子,无论是家校、社会的充分准备工作,还是未来可期的冲刺刻苦时光,我们都应该沉淀总结,学会铭记,懂得感恩,负重前行,呈现出一个成熟“慎独者”逆行的风姿。站在任何一个材料涉及的思考角度,谈谈宅家不停学的心得、或是有感于疫情照妖镜照出的各色世相、或是感动于抗疫逆行者的情操、或是说说自己对复工复产复学的信心和决心以及规划,都是符合题旨的角度。参考立意:(1)留住“烟火气”,做时代之同频人(2)在刻苦中拥抱岁月山川(3)拔足泥潭沼泽,奔赴山高水长(4)苦难为灯,亦可照亮平淡之美素材:(1)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远离危险是人的本能。在这场悲剧里,有人造谣起哄、有人万念俱灰,

68、也有人挺身而出,克服恐惧和本能,用生命守护生命,让悲剧也充满感动。我们崇敬勇敢无私的医护、实事求是的科研工作者,也真诚的缅怀和哀悼在疫情中逝去的每一个生命。面对这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悲伤,也可以是铭记伤痛,以完善制度、调整政策的方式去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循环,让信息更加透明,让底层的情绪得到关注。这或许才是一种更好的表达对逝者崇高敬意的方式。(2)有人踏上停课不停学的大船,克服困难学习新知;也有人在危机中思考人生的方向,在现实语境下感受人性的真诚善良、学习卫生礼仪、了解社会运转方式。比起群蚁排衙的课本知识、恢宏壮丽的历史大事记,切身感受社会的危机应对措施,看到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

69、分工协作,从而明确未来的人生方向或许更为真实生动。毕竟,人生的河流中,高考只是一瞬,而生命的意义却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追寻的答案。无论我们最终选择在书卷中拥抱岁月山川,或是在实验室驰骋星辰大海,都可以借此机会明确人生的方向与责任。(3)学会珍惜和热爱,当然是疫情给我们上的宝贵一课!可是转念一想,就这样让昨日的伤痛止步于此吗?阿尔贝加缪有言:“重要的不是疗愈,而是带着伤痛活下去。”我们习惯于治愈伤痛,祈祷悲剧不再有,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我们更应该怀着伤痛去反思悲剧缘何而起,人性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还有哪些隐伏的制度问题,从而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未来。结构层次:文章用“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有人默默替你负

70、重前行”引出“承担”这一主题。主体部分详写在疫情期间“看到”的无处不在的承担:父母、老师、环卫工人、医生、战士,从宅家到各个岗位戮力抗疫,时空交错,逻辑严密,接着引用海明威之硬汉警语坚韧励志,鼓舞人心。最后点明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使命,承担为这个世界保护崇高品德的责任。【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2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