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098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案写入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A. 职位世袭的权力B. 建立武装的权力C. 设置官员的权力D. 行政管理的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分封制度下诸侯和郡县制度下官员均需要拱卫中央,二者的管理权力相同,故D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世袭,郡县制官员是任命,故A项错误

2、;郡县制长官没有建立武装权力,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权力任命封国内官员,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故C项错误。2. 庄子天道篇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B.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C.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答案】A【解析】【详解】庄子的这段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3、,应之以乱则凶。”体现的是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因此二者都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A项正确;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不符合荀子的主张,排除B项;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是道家的主张,也不符合荀子,排除C项;D项是汉代董仲舒的主张,与题意不符合,排除。3.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 制天命而用之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 兼相爱、交相利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答案】B【解析】【详解】秦朝短命而亡,从反面体现孟子

4、“民贵君轻”的正确性,告诫统治者要施行“仁政”,故B符合题意;A是荀子的观点,C是墨子的思想,D是法家的思想,均与孟子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4.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

5、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故选D。5.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答案】A【解析】【详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说明了郡县制的推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B;C项的逻辑和材

6、料相悖,排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故D项错误,排除。6. 唐高祖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然后交给六部具体执行,运河的疏通属于六部中的工部的职责,故选B;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A程序错误,排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C程序错误,排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D程序错误,

7、排除。7.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 皇权渐趋衰落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8.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

8、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

9、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9. 盐铁论水旱曰:冶铁者“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赊欠)。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材料中蕴含的信息有官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要求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注意市场信息和成本核算A. B. C. D. 【答案】B【解析】“家人相一

10、,父子戮力”等字眼体现的是民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而非官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是的,而、在材料中又均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器不善者不集”就体现了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其他不再一一列举,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0.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这反映了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小农经济十分脆弱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理解。是错误的,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没有体现;其它是对的。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

11、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详解】11.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

12、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多金商贾”体现尊富思想,“人家勤织”“机杼”说明追去商业利润,故D项符合题意;诗中“水乡”是指吴江县盛泽镇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故A项错误;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易,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 手工业发展清朝江南经济发展。12.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A.

13、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C.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D. 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可知,永佃制的盛行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D正确;永佃制盛行与政府的财政收入无关,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违背史实;据材料,佃农的身份没有变化,C错误。13.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

14、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A.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D.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前作为唯一口岸,广州的大额关税收入和来自包括杭州在内的各地的手工业产品有关,即长途贩运促进了关税收入的增长,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鸦片战争以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比两地经济实力,无法得出“北方”落后“岭南”,故C项错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4.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

15、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逐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文化的主流。这得益于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官办教育的大力传播以及儒家思想在各个时代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所以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过去曾经受到过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思想的冲击,故错误。故排除BCD,选A。15. “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

16、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A. 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B. 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C. 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D. 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答案】C【解析】【详解】“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说明明清文学有张扬言情的倾向,但是始终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即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故C项正确;“时而偏向载道”表明明清文学没有突破理学的束缚,反映不出离经叛道的特色,故A项错误;明清文学有张扬个性的倾向,但不是主要目标,故B项错误;明清文学以小说作为主要的表现的形式,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本质的能力,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

17、是明清文学时而张扬言情,时而明道,这从实质上说明明清文学没有完全突破宋明理学的束缚。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 秦汉王朝是中国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官

18、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变局”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

19、(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答案】(1)表现:世家传承受到冲击,政治上呈现出“平民化”风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背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世袭制弊端日益严重;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改革及长期战争。(2)原因: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君主为保证显贵阶层的忠诚。途径:“任子”;察举制。(3)作用: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正常流动;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降低行政效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从秦汉时期官僚制度取代世卿世禄制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汉

20、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其后积弊日甚”“强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祸乱不已”结合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变化,从而得出第二小问答案。(2)从材料“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 “世家”、“官族”中可以概括出答案。(3)从材料“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世家”、“官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特权的垄断、人才的流动、中央集权和行政效率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

21、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

22、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答案】(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的发展。(2)表现:市全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与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

23、易发达。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3)不同:西方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影响,而中国的却没有。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加强(八股取士);闭关锁国趋势加强。【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即可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铁钱体重值小,大量使用不便;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答出商品经济的发展。(2)据材料二“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

24、也人物嘈杂”、“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市全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与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至于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3)据材料三“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即可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君主专制、重农抑商、八股等知识即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

25、的影响”的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

26、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答案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

27、”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解析】本题要求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据材料“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知识即可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可以多元化,例如: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等。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