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试剂瓶上的标识与物质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 甲烷是易燃气体,A不正确;B. 高锰酸钾是实验室常用的强氧化剂,B正确;C. 氯化钠没有毒性,C不正确;D. 蔗糖不是腐蚀品,D不正确。本题选B。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 B
2、. 铜 C. 氯化钠 D. 三氧化硫【答案】C【解析】混合物和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等化合物。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和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化钠是电解质,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本题选C。3.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乙醇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氢氧化铁胶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100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A、B、C是溶液,D是胶体。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名师点晴】本题
3、考查胶体的性质,注意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这也是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区分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现象。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指当光束通过胶体分散系时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所以只要判断各分散系是否是胶体即可。4. NaCl、NaClO、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A. 、C、CO、B. 、S、C. 、NO、D. 、【答案】B【解析】NaCl、NaClO、五种物质,是按照氯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的。、S、也是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B正确,本题选B。5. 下列反应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4、. 铁锅生锈B. 用过量溶液除去粗盐中的离子C. 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发挥作用D. 用鸡蛋壳膜(半透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溶液中的食盐【答案】A【解析】A. 铁锅生锈,铁由单质变成化合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用过量溶液除去粗盐中的离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C. 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发挥作用,生石灰吸收水变成熟石灰,没有化合价变化;D. 用鸡蛋壳膜(半透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溶液中的食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本题选A。6. 下列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 mol的是A. 2g B. 常温常压下22.4LC. 18g水中的原子总数D. 100mL 1mol/L NaCl溶液中的【答
5、案】A【解析】A. 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所以2g 的物质的量是1 mol,A正确;B. 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22.4L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C. 18g水的物质的量是1 mol,其中原子的总物质的量是3mol;D. 100mL 1mol/L NaCl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本题选A。点睛:根据气体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时,要看清条件,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可以使用22.4L/mol。7. 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只能具有还原性的是A. B. NO C. D. 【答案】A【解析】中氮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能升高,所以只具有还原性的是,A正
6、确,本题选A。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C.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D. O的摩尔质量是32g【答案】C【解析】A. 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A不正确;B.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每摩尔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其近似值为6.02mol-1,B 不正确;C.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C正确;D.的摩尔质量是32g/mol,D不正确。本题选C。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 molB. 将4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C. 等质量的臭氧(O)与氧气所
7、含的原子数相等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约为22.4L【答案】C【解析】A. 1 mol 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A不正确;B. 将4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所以NaOH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B不正确;C. 臭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分子,所以等质量的臭氧与氧气必然含有等质量的氧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数一定相等,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而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远远小于22.4L,D不正确。本题选C。10. 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B. 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
8、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C.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答案】D【解析】A.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为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A不正确;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B不正确;C.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分类依据是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与导电能力无关,C不正确;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D正确。本题选D。11.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无色溶液中:、B. 在含大量的溶液中:、C. 在强酸性溶液中:、D.
9、 在强碱性溶液中:、【答案】C【解析】A. 与因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而且能使溶液显浅绿色,A不正确;B. 在含大量与、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物或难溶物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正确;C. 在强酸性溶液中,、等4种离子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所以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在强碱性溶液中有大量的OH-,与其发生离子反应生成弱碱一水合氨,所以不能与OH-大量共存,D不正确。本题选C。12. 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B. 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C. 丙不可能是
10、碳酸钠溶液D. 丁只能是盐酸【答案】B【解析】A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甲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都可以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故A错误;B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甲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一种,都可以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退单乙一定为KNO3溶液,故B正确;C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任意一种都会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所以,丙可
11、能为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任意一种,故C错误;D依据C分析,丁可以是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中的任意一种,故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所给的物质属于酸碱盐,而酸碱盐两两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解答该题应该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入手进行分析,若两两之间间能结合成水、沉淀或气体,则物质可以反应,然后结合所给选项作出判断即可。13. 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完全转化为,该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 还原性 ,B不正确;C. N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12、 就转移6 mol电子,C正确;D.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盐酸,盐酸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所以不可以直接排放,D正确。本题选B。14.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B. 2.3g金属钠被氧化成,转移电子数为0.1C. 5.6g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D. 2L 0.1 mol/L 溶液中含有的的数为0.2【答案】B【解析】A. 在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该条件下的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其所含的原子数小于,A不正确;B. 2.3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
13、1mol,其被氧化成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0.1,B正确;C. 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C不正确;D. 2L 0.1 mol/L 溶液中含有的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以的数目为0.4,D不正确。本题选B。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溶液至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 溶液与过量HCl溶液混合:【答案】D【解析】A. 石灰石难溶于水,不能用表示,所以A不正确;B. 该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电荷不守恒,B不正确;C. 向NaHS溶液中滴加溶液至离子恰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
14、程式为,C不正确; D. 溶液与过量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本题选D。16. 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氧()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该过程中溴化物()得到电子B. 该过程中臭氧()是氧化剂,溴酸盐()是还原剂C. 该过程中溴元素被氧化D. 该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答案】C17. 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A.该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A正确;B.该反应盐酸只表现了酸性,B不正确;C.该反应中盐酸表现了酸性和氧化性,C不正确;
15、D. 该反应中盐酸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盐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本题选A。点睛:盐酸中的氯离子处于最低价,所以只有还原性;盐酸中的氢离子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有氧化性。我们通常根据是否生成盐酸的盐来判断盐酸是否表现酸性。18. 与30 mL 0.1 mol/L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 15 mL 0.2mol/L的溶液B. 30 mL 0.1mol/L的溶液C. 10 mL 0.2mol/L的溶液D. 30 mL 0.3mol/L的NaCl溶液【答案】D【解析】0.1 mol/L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 A. 0.2mol/L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6、4mol/L;B. 0.1mol/L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因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其只能电离出氯酸根;C. 0.2mol/L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D. 0.3mol/L的NaCl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综上所述,与30 mL 0.1 mol/L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D。本题选D。点睛:本题属于易错题。很多学生做题时会审题不细致,见到数据就去算,而且不带单位运算,导致错解。所以在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19. 在100mL 0.1 mol/L的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 g 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mo
17、l 的溶液,充分反应(微溶,AgCl、比更易沉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D.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答案】B【解析】在100mL 0.1 mol/L的溶液中含0.01mol, 2.08 g 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加入100mL溶有0.01mol 的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0.01molBaSO4和0.01molAgCl两种白色沉淀,氯离子还剩余0.01mol,铜离子不参加离子反应,所得溶液呈蓝色,。综上所述,B正确,本题选B。点睛: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某种离子浓度更小的方向发生,所
18、以当一种离子可以与另外几种离子沉淀且同时相遇时,就产生了竞争,优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20.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且、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通入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6=2+4B. 每1 mol 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时转移2 mol C. 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D. 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氧化成【答案】C二、填空题(共6道大题,共60分。)21.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下同)还原剂是_。若消耗了1.5 mol Fe,则生成_mol气体。【答案】 (1). (2). Fe (3). 2【解析】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可发生
19、反应。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氧化剂是、还原剂是Fe。由化学方程式可知,3mol铁完全反应可生成4mol氢气,所以若消耗了1.5 mol Fe,则生成2mol气体。22.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_。(2)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_。(3)锌片与稀硫酸溶液混合_。(4)盐酸溶解氧化铜粉末_。【答案】 (1). (2). (3). (4).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锌片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盐酸溶解氧化铜粉末的离子方程式为。23. 某有
20、色电解质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你认为一定有的离子是_,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还需进一步确认的离子是_,请写出可行的实验方案_(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答案】 (1). 、 (2). 、 (3). (4). 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试题分析:某有色电解质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其中只有能使溶液显色,所以一定有;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没有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有。而不能和大量共存,所以一定没有。综上所述,一定有的离子是,一定没有的离子是、,还需进一步确认的离子是。检验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
21、溶液中含有。24. 某学生准备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0.4mol/L的稀硫酸250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求出浓硫酸所需体积并用量筒量取,读取的数值为V=_mL。(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下列配制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_。(填序号)将浓硫酸转移至含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将稀释好的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量筒量取V mL浓硫酸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小心地往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
22、均匀【答案】 (1). 5.4 (2). 【解析】试题分析: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0.4mol/L的稀硫酸250mL,根据溶液的稀释定律,可以求出需要量取该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1)通过计算求出浓硫酸所需体积并用量筒量取,读取的数值为V=5.4mL。(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为:用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将浓硫酸转移至含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将稀释好的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小心地往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
23、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点睛:所谓稀释定律,就是指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都保持不变。我们经常根据这一定律解决溶液稀释的问题。25. 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1)请将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不用配平)。_(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标出价态)_。(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空格中(如果系数为1也要填写),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答案】 (1). 、 (2). Cr(+6价) (3).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是反应物,所以是生成物,Cr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为+3,所以Fe的化合价升高了,
24、Fe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是反应物、是生成物,硫酸根增加了,则也是反应物,和是生成物。(1)该反应可简单表示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r(+6价)。(3)根据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及配平后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以简单表示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也一定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不可能只有降低的或吸有升高的,而且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26. 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方程式已配平):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1)A物质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A应该属于_(用字母
25、代号填写)。a. 酸 b. 碱 c. 盐 d. 酸性氧化物 e. 碱性氧化物(2)A物质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此反应中(填写化学式,下同)_失去电子,氧化剂是_。(3)足量的铜片与10mL 18mol/L的浓充分反应,如果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1mol电子,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_mol,生成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4)计算: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与足量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g。【答案】 (1). d (2). (3). (4). 0.05 (5). 1.12 (6). 35.2【解析】试题分析: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
26、律可以求出A为SO2,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选d。(2)SO2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此反应中SO2是还原剂,其中S失去电子,氧化剂是。(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当有2mol e-转移时,可以生成1mol和1mol SO2。所以,足量的铜片与10mL 18mol/L的浓充分反应,如果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1mol电子,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生成的0.05mol SO2,0.05mol S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4)10mL 18mol/L的浓中n()=0.18mol,其中有0.05mol被还原为SO2,由S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还有0.13molSO42-,该溶液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可得到0.13mol BaSO4和0.05mol Cu(OH)2,所得沉淀的质量为35.2g。点睛: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不论铜是否足量,一定会有硫酸剩余。在进行有关该反应的计算时,通常采用守恒法解题,只需用硫酸的总量减去被还原的部分,即可求出剩余的硫酸根。另外,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后,铜离子也参与反应生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