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080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卷1、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学而不思则惘 D. 知之为知之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个性解放 B. 人的善良本性 C. 人的自由平等 D. 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3、“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4、“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

2、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段论述充分反映了( )A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B儒家施行“仁政”的思想主张C法家“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D道家对“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现象的痛恨5、“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6、下列观点或学说中,包含有约束君主意图的是( )A“法不阿贵,绳不绕曲”B“天人感应”C“为政之要,

3、在于用人”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7、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的思想 B君权神授的思想 C无为而治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思想8、“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9、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10、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

4、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1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2、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

5、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B C D 13、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 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4、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

6、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5、下列关于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猛烈抨击专制制度 B提出限制君权的思想 C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6、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天下为主,君为客”A B C D17、某同学要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论文

7、,他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下列关键词句:“心灵的转向”、“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知识的对象是善”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戈拉 D亚里士多德18、“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

8、宗教改革思想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20、这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这个时期有不少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可能的特征是( )A人文主义 B蒙昧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21、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虔敬主义的代表是( )A苏格拉底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D伏尔泰2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C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权力23、文艺复

9、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24、马丁路德和伏尔泰思想的区别是( )A是否提倡人文主义 B是否反对天主教的腐败C是否体现资产阶级的要求 D是否构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25、1416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7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 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26、“把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改变成

10、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此处材料反映的思想可能是( )A卢梭 B孟德斯鸠 C康德 D伏尔泰27、“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28、“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

11、;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29、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思想 B基督教思想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30、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3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

12、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的是()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 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D. 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32、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3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宗教

13、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平民化 D逐渐神秘化34、清朝郑燮的墨竹图,画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A彩陶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风俗画35、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36、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

14、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起初为5l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A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 B加大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加速了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D促使各发达国家增加了科技发展投入37、“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选自盛世危言),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体西用的主张 B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现象两者都存在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对西方工商、科技、制度都要学习38、

15、从洋务运动的实践看,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 )A. 军事技术 B. 机器生产 C. 科技教育 D. 议会制度39、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40、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清末“新政”第卷班级:_

16、 姓名:_ 考号:_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

17、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6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8、,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

19、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2分)(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5分)(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3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

20、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请回答:(1)材料一代表哪一阶级的观点?概括其主张。其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一,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又有何局限?(4分)第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C30、31、32、33、34、35、36、37、38、39、40、第卷1.B 2.D 3.A 4.B 5.C 6.B 7.D 8.B 9.C 10.C 11.D 12

21、.B 13.B 14.C 15.C 16.A 17.B 18.A 19.B 20.A 21.C 22.B 23.D 24.D 25.C 26.A 27.D 28.A 29.C 30.D 31.D 32.A 33.C 34.C 35.C 36.B 37.D 38.D 39.C 40.A第卷41、(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目的:神话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关键:薄敛节俭。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标准:百姓的忧乐。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22、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换发出新的生机。42、(1)怀疑神;肯定人。(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改革运动进一步宣扬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4)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阶段:构建理想社会。43、(1)阶级:地主阶级。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2)主张:进行维新变法。 进步性:要求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局限性:不敢触

23、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第卷1.B 2.D 3.A 4.B 5.C 6.B 7.D 8.B 9.C 10.C 11.D 12.B 13.B 14.C 15.C 16.A 17.B 18.A 19.B 20.A 21.C 22.B 23.D 24.D 25.C 26.A 27.D 28.A 29.C 30.D 31.D 32.A 33.C 34.C 35.C 36.B 37.D 38.D 39.C 40.A第卷41、(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目的:神话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

24、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关键:薄敛节俭。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标准:百姓的忧乐。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换发出新的生机。42、(1)怀疑神;肯定人。(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改革运动进一步宣扬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4)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阶段:构建理想社会。43、(1)阶级:地主阶级。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2)主张:进行维新变法。 进步性:要求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局限性: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