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州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9年11月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智能交通自1973年大力发展以来,早期因受限于通信手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1995 -2000年,随着数据传输速度突飞猛进的增长和位置服务技术、通信技术的突破,智能交通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通信技术已经不再成为限制因素,此时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主要受限于计 算能力。2000-2010年,智能交通技术全面推进,高清视频、智能分析研判等在城市交通领
2、域得到全面应用。2010年至今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将会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下一阶段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随 着城镇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面临拥堵、污染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由于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强劲增长,交通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尖 锐。而道路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仅仅依靠新建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供给能力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严峻交通问题。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破解城市交通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智慧化,再到智慧网联,传统
3、的交通运输业不断升级换代。信息化 改造了以往传统公共交通模式,大数据则是引领了整个公共交通行业往精益化发展的新阶 段。以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为例,500亿条数据信息让公交集团能够更加优化资源、实现更 符合市民出行需求的线网优化配置,同时对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跟踪管理,以保障司机和 车辆的最佳状态。与此同时,通过分析用户的出行习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关候 车、实时路线轨迹等信息,乃至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智慧化的交通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更能助力城市公共交通提 升运行效率。腾讯2019年复盘了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灯光秀的热力图,发现8万人集中 返回,交通疏导一定是个问题
4、。而利用LBS技术和腾讯生态体系下产生的大数据连接交通 管理部门,有效验证了城市现有公交线路规划的合理性,进行新公交线路的设计,实现对交 通、人流的精准管理。材料二大数据应用的最核心功能之一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优化。从现实来看,因信号控制 不合理导致的通行资源浪费和交通延误十分明显。就控制范围而言,信号控制可以分为单 路口信号控制、干线协调控制(线控制)和区域信号协调控制(面控制)。在模型方面,当前国 内外单路口信号控制从模型到应用已经成熟,干线协调控制也有大量应用型产品和案例,但区域协调控制技术应用案例有限。在系统控制软件方面,目前中国依然主要依靠SCOOT、 SCATS以及美国、西班牙等研
5、发的系统,国内自主研发的软件应用很少。自20世纪80年 代至今也在尝试建立适合中国混合交通流特性的控制系统。对于视频识别技术的研究,由于其算法的复杂度以及目标行为的多样性等原因,发展一 直比较缓慢。在国外已有成熟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可以在监控系统中实现异常状态自动 报警的功能。中国城市视频监控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每千人拥有的视频 监控数量作为指标,目前中国摄像头密度最高的北京市每千人拥有摄像头数量为59个,仅 仅相当于英国平均水平的80%、美国的60%。而二线城市摄像头覆盖率更低。据不完全统 计,中国二线城市的摄像头数量为5万10万个;三线城市则5万个。就摄像头密度而 言,三线城
6、市的摄像头密度远远低于10个/千人。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痛点之一。目前数据的碎片化所形成的分割,以 及企业之间的壁垒等,容易造成一种孤岛”现象,很多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要使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服务模式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离不开共享数据。材料三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卫星经过在轨测试,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达到0. 5m,系统 定位精度达到2. 5m5 m。 除了加快编织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之外,我国正在同步开展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建设,形成全国“一张网”,可提供实时cm级、mm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北斗系统应用目前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截至2018年,已经有500 多
7、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北斗系统,车联网平台通过提醒驾驶员超速与疲劳驾驶等信息,使得道 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2017年12月,江西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宁定高速公路建成试运营。在高速公路沿线利用北斗等技术,可对车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整合报警手机定位、路况预判等功能,实现对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置。2017年3月,北京 公交公司基于北斗基础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对公交车发车时间进行调整。上海基于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建立了智能公交位置服务系统,能够对公交到站时间进行精准预报,误差时间 lmin,通过公交调度、实时信息采集,降低公交公司10%以上的运营成本。北斗智能支付 方案要求每辆车安装北
8、斗模块,手机安装APP后即可使用支付服务,该模式相对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车牌识别技术的支付场景可延展性更强。随着北斗系统应用的推广,力 争把中国的ITS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实时、准确、高效和可靠的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智能交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智能交通的发展取决于通信技术、计算能力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B. 未来智能交通在解决 “城市交通病” 的问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 未来大数据可以改造传统公交模式,提供便捷、个性、精准的智能服务。D. 智慧化交通可以解决公共线路规划问题,精准快速地处理公共交通事件。2.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制约
9、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自主开发的软件应用不多B. 缺乏企业数据保护政策C. 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D. 很多数据没有形成共享3.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北斗三号”卫星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组建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B. 提供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C. 实现对交通事故快速处置D. 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4. 下列选项不属于“智能交通”服务的一项是A. 自驾车出行,使用高德地图进行路况导航B. 出行时,使用二维码扫码提取摩拜自行车C. 公交车站候车时,用手机查看公交车辆进站时间D. 在地铁售票机上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投币买票5.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未来智
10、能交通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答案】1. C 2. B 3. D 4. D 5. 提高城市道路路口的通行效率,使道路畅通。大数据的精准定位,实现对交通、人流的精准管理。编织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提供精准服务,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效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城市交通病”等问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C项,“未来大数据可以改造传统公交模式
11、”错,“大数据”偷换概念。原文是“信息化改造了以往传统公共交通模式,大数据则是引领了整个公共交通行业往精益化发展的新阶段”,可见应该是“信息化”改造了传统公交模式,而不是“大数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题目是对制约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缺乏企业数据保护政策”错,原文是“目前数据的碎片化所形成的分割,以及企业之间的壁垒等,容易造成一种孤岛”现象,很多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要使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12、和服务模式更加智慧化、人性化,离不开共享数据”,可见恰恰是企业数据保护政策制约了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而不是“缺乏企业数据保护政策”。选项分析不正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题目是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北斗三号”卫星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项,“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错,原文“车联网平台通过提醒驾驶员超速与疲劳驾驶等信息,使得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可见北斗三号的作用是“使得道路运输重
13、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下降”,而不是“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属于“智能交通”服务的一项。D项,“在地铁售票机上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投币买票”不属于“智能交通”服务,这是用户自己的行为,没有提到运用大数据等智能化服务。原文有“通过分析用户的出行习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关候车、实时路线轨迹等信息,乃至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利用这些出行才属于“
14、智能交通”服务。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对文章信息的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未来智能交通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结合材料二“大数据应用的最核心功能之一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优化”可概括出“提高城市道路路口的通行效率,使道路畅通”;结合材料二“腾讯2019年复盘了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灯光秀的热力图有效验证了城市现有公交线路规划的合理性,进行新公交线路的设计,实现对交通、人流的精准管理”可概括出“大数据的精准定位,实现对交通、人流的精准管理”;结合材料三“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
15、号卫星经过在轨测试,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达到0. 5m,系统定位精度达到2. 5m5 m。除了加快编织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之外,我国正在同步开展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建设”“随着北斗系统应用的推广,力争把中国的ITS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实时、准确、高效和可靠的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可概括出“编织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提供精准服务,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结合材料一“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破解城市交通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概括出“有效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城市交通病等问题”。【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
16、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 君之大经也。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
17、莫敢谏王。 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 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 ”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 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谏 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
18、不慎,此得 失之本也。赵简子沉鸾徼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徼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徼为之; 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鸾徼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徼未尝进一人也。是长吾过而绌 善也。”故若简子者,能厚以礼督责于其臣矣。以礼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 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此三代之盛教。(吕氏春秋骄恣)【注】简:怠慢。春居:齐宣王臣。辟:同“避”。鸾徼:赵简子臣。绌:减损。三代:指夏 商周。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轻物则无备 备:储备B. 而乐为轻 轻:轻快C. 箴谏不可不熟 熟:深思熟虑D. 而鸾徼致之 致:招致7.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19、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欲无壅塞,必礼士想要不闭塞,必须礼贤下士。B.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即使有一千名大臣进谏,也没有人能劝阻楚王。C 何谏寡人之晩也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D. 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可以跟他一起做正确的事,不可以跟他一起做错误的事。8. 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此三代之盛教。9. 请根据要求作答。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分别用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齐宣王、赵简子对待骄恣的态度。【答案】6. B 7. B 8. 齐宣王如果没有春居,几乎要被天下人耻笑了。这是夏商周三代的美好教化。 9.
20、傲视贤士 独断专行 无所积蓄齐宣王:善于纳谏(或知错就改)赵简子:铲除佞臣(或严惩谗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而乐为轻,意思是“因而礼乐变得轻浮”。轻:轻浮。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
21、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选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B项,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意思是“贤臣以千来计算,却无人敢劝谏”,选项理解不正确。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微,如果没有;几,几乎;为,被。(2)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盛教,美好教化;整个句子是判断句。【9题详解】本题
22、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题目是,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相关内容在第一段。筛选相关句子有“自骄则简士,自智则,轻物则无备”,大意是“自我夸耀就会怠慢士子,自作聪明就会专横独断,轻视外物就会无所防备”。注意用自己的话概括。根据“简士”概括出“傲视贤士”;根据“专独”概括出“独断专行”;根据“无备”概括出“无所积蓄”。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并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题目是分别用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
23、来评价齐宣王、赵简子对待骄恣的态度。齐宣王在听到春居进谏后的表现是“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 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大意是“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可见齐宣王的态度是“善于纳谏”或“赵简子”。而赵简子在意识到鸾徼“长吾过而绌善也”以后,干脆“沉鸾徼于河”,直接“铲除佞臣”。【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
24、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亡国的君主,必定自我夸耀,必定自作聪明,必定轻视外物。自我夸耀就会怠慢士子,自作聪明就会专横独断,轻视外物就会无所防备。无所防备就会招致祸患,专横独断就会地位危险,怠慢士子就会上下阻塞。想不阻塞就必须礼遇士子,想不使地位危险就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想不招致祸患就必须周密防备。这三条是国君的重要原则。齐宣王建造大宫室,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
25、三百扇门。以齐国这样的大国,筹建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没有人敢规劝齐王。臣子春居问宣王说:“楚王抛弃先王的礼乐,因而礼乐变得轻浮,我敢问楚国还有贤君吗?”宣王说:“没有贤君了。”春居说:“楚国朝廷中贤臣以千来计算,却无人敢劝谏,请问楚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现在您建造大宫室,其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以齐国这样的大国,建造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中没有人敢规谏,请问大王,齐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春居说:“我请求回避。”便快步退出。宣王说:“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
26、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规劝君主不可不审慎。无人敢劝谏宣王,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劝谏。春居想要劝谏宣王的愿望和别人是相同的。但他进谏宣王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宣王若没有春居,差一点被天下所耻笑了。由此说来,亡国的君主,多像宣王,然而他们的祸患就在于没有春居这样的谏臣。所以,劝谏国君的忠臣,也应遵从适当的方法进谏,对此不可不小心谨慎,这是劝谏成败的关键。赵简子将鸾徼淹死在河里,说:“我曾经爱好音乐美色,鸾徼就给我搞来;我曾经爱好宫室亭台,鸾徼就给我建造;我曾经爱好良马和赶车能手,鸾徼就给我招来。如今我爱好士子已经六年了,而鸾徼未曾推荐一个人,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而废止我的善行。”所以像赵
27、简子这样的人,是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了。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那么,其国君就可以和他一道推行善事,而不可和他一道为非作歹;可以和他一道推行正直之事,而不得与他一道枉法徇私,这是夏、商、周三代盛行的教化。10.根据要求,完成各题。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关于从政的对话,如雍也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请简要说明孔子认为三位弟子能够从政的原因,这则短文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思想。【答案】孔子认为三位弟子能够从政的原因是仲由(子路)处事果断、端木赐(
28、子贡)处事通 达、冉求有才能。这则短文体现了孔子的用人观(或人才观):对于人才,要用其所长,要 因材用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筛选相关信息,分析概括作品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题目是请简要说明孔子认为三位弟子能够从政的原因,这则短文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思想。第一问,根据“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可知孔子认为仲由(子路)处事果断、端木赐(子贡)处事通达、冉求有才能,因此三位弟子能够从政。第二问,此章季康子三问孔子,仲由、端木赐和冉求“可使从政”吗?孔子做了很自信的回答,对三个弟子的特点特征都分别用了一个
29、字来概括:由是“果”,赐是“达”,求是“艺”,而回答都是“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难呢”。分析孔子对三位弟子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弟子们的才华、特长很了解,因此能判定他们适合不适合从政。由此体现了孔子的用人观,对于人才,要用其所长,要 因材用人。【点睛】季康子问孔子说 :“仲由,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 :“仲由能决断,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难呢?”季康子又问 :“端木赐,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 :“子贡的心通事理,对于从政又有何难呢?”季康子继续问 :“冉求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 :“冉求多才多艺,对于管理政事有何困难呢?”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
30、送陈真州子华南宋刘克庄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 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 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注】陈子华:陈靴,字子华。懂军事,善策划,当时朝廷命其任真州(今江苏义征市)兼淮南东路提点 刑狱。平章:评论,策划。公事:指抗金大事。分付:嘱咐,这里有“处理”之意。“记得太行山百万”两 句:指宗泽招降太行百万义军抗金一事。宗泽作东京留守时,被金人称作“宗爷爷”,金人不敢进犯。真吾 父:岳飞传记载
31、,张用在江西作乱,岳飞以书晓谕他,张用得书说“真吾父也”,即投降。祖生:晋元帝时, 祖逖统兵北伐,击破石勒,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借指宗泽、岳飞等曾经在中原抗金的名将。1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谈论国家大事起笔,嘱咐朋友以国家之事为重,寄寓了收复 故国失地的愿望。B. 借引“宗泽抗金”一事,批评朝廷对待义军的不信任态度,如同手握蛇不敢放手,骑在虎 背上左右为难。C. 下阕“祖生去后”一句,抒发了祖逖死后,朝廷中再没有人像他一样率兵北伐,收复国土 的悲凉之情。D. 诗人用 “挥泪客” “谁梦中原” 指责当时的士大夫们只会对国家大事空发哀叹,却没有人
32、实际行动。E. 本词多处用典叙事,运用对比、描写、议论手法,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 词风一致。12. 在这首词中,诗人用“狐兔”借指敌人;用“塞鸿”代指陈子华。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这种 手法的一项是A.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B. 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陈东送友人丧二绝)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3. 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1. CE 12. C 13. 诗
33、人劝勉朋友,虽为读书人,但不能像躲在车中胆小怕事的新妇,应有报国之志。 同时也对自己身为书生无报国机会,只能看着朋友前去为国报效,发出“空目送,塞鸿去” 的悲愤叹息。【解析】【1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选不正确的两项。C项,“悲凉之情”错,“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意思是,父老长久盼望,然而看不
34、到祖逖那样的志士。下阕用 “祖生去后” 的典故,说明南宋久已无人到中原做收复失地的工作,诗人的悲愤之情溢于文字。E项,“描写”错,“辛弃疾词风一致”不准确。本词多处化典叙事,运用对比、议论手法,没有用到“描写”,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爱国词风”相一致。故选CE。【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能力。具体考查借代手法。借代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一般有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等。本题选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A项,“粉黛”代指“妃嫔”;B项,“杜康”代指“酒”,更进一步代指“友人”;C项,将“雪”比作“梨花”,
35、是比喻,不是借代。D项,“桑梓地”代指“家乡”。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题目是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时首先翻译诗句的含义,再分析其中寄寓的作者的感情。“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意思是“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空空地
36、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这句话是诗人劝勉友人的话。“书生”指像诗人和友人这样的读书人,“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是说像躲在车中胆小怕事的新妇,“笑”字则表达了作者的想法,不能像女子一样胆小躲避,应有报国之志。而“塞鸿去”是指友人前往真州,“空目送”则写出自己身为书生无报国机会,只能看着朋友前去为国报效,自能发出悲愤地叹息。【点睛】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借喻的本体与
37、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中“谈笑里,定齐鲁”一句与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 ,_”一句,均笔力雄健,大有豪杰之气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民族复兴的使命需要我们青年担当时,我们会像大鹏鸟那样“_,_”,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扬起。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 验,有利于走好人一生的路。不愧于“_孟子语)”的时代使命。中国正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我们常常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_, _”名句,
38、来表达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愿望。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的生性和一般人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 _”,通过后天学习来形成君子的品行。【答案】 (1). 谈笑间 (2). 檣橹灰飞烟灭 (3). 水击三千里 (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6). 海内存知己 (7). 天涯若比邻 (8). 善假于物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檣橹”“抟”“是人”“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
39、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西风里的话李霖灿朋友们都说这山谷中的秋天,美到了极点。我在一个时晴时雨的周末,信步往寻。秋色 正美,十月里那特有的清凉西风阵阵吹拂,落叶满地,红遍林梢,在落日斜晖明灭掩映之中, 明黄凝紫,宇宙一片锦绣。诵“山山黄叶飞”之名句,我觉得这山里的秋色实在绚丽,算得上盖世无双。枫,不过是个中千百分代表之一,像这样满山满谷的秋林焕彩,又岂是一叶红枫 可以囊括?好明亮,好开阔!真是天地为布局,就云霞试颜色,人间可有这样大的手笔?即景生情,立刻想到了超逸绝群的石涛,他曾以“上干气象”的彩笔,画了一幅秋林人醉图这
40、帧名作真是不凡。只是我真的不能了解,石涛他未曾到过我面前的这道山谷,如何能画出这样沉醉的画面?若以什么大家所艳称的“栖霞红叶”来评论,那真是大巫小巫之见了。我想到了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小卷。西风的回荡飘过来一阵划空的雁唳,瞭亮、挺 括、深远!把我由图画中惊醒:呵,秋天不仅是图画,它也是音乐,而且是谐和天地的大乐章。 不仅是划破碧天的雁唳,您听听:风吹林梢的韵律、披拂衰草的叹息、雀鸟的短促,牧童短笛的明亮旋律,衬托着晩霞凝紫的低音伴奏。我恍然有悟,这就是深秋的天籁,音乐家、文学 家、哲学家等所要追寻的就是它。我从秋景如画忽然走到音乐的境界中来了。北宋的大画 家崔白,他有一幅双喜图巨轴,那上面就充满
41、了秋天的声音。画面上故事发展得很有趣: 一只苍兔闯进了双宿双飞的山鹊禁地,山鹊惊起大噪,苍兔嗤之以鼻,形成了一张一弛的对 比幽默。于是画面上充满了声音,首先是山鹊的高音破口大骂声,伴奏的是苍兔的嘶嘶嗤鼻 之音,晴空中充满了秋风萧索声响,风卷槲叶的声音、蓑草披拂的声音、竹枝摇曳的声音 在画面上交织成一团,合奏出秋天原野凄厉响亮的大合唱。我思路想到了杜工部的玉华宫中“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的名咏,此老自是不凡!正在此时,从林木掩映的远方隐隐约约传来了谈话的音响,慢慢听得出是父女二人相偕 漫步归去,小女儿有太多娇生惯养的埋怨:“爸爸,我就不懂,在这里有激光、有计算机、有反 应器这些宝贝玩意儿,您都
42、不屑一顾,却对那些老旧的教室设备十分关心,对眼前这条回家 小径上的形形色色更是欣赏备至,这到底为的是什么?我硬是搞不懂嘛! ”西风里传来了 一缕苍老平和的回答,三分将就、七分慈祥的声调:“小文,你叫我怎么分辩? 一切都有个层次,计算机、教室、小径春耕、夏耘和丰收的秋稼也都有一个层。打一个比 喻,你看这眼前的美丽景色像什么呢?”“当然,这像一幅图画嘛!”老者的声音又响了 :“这就是意境上的不同了。在我看来,秋天是一首牧歌,一首清醇的 牧歌!”很显然的,小女儿还没有懂得这比喻的深意,于是苍老的声音又来了补充:“这个,我也不希望你现在就能懂,但是你将来会有懂得的一天,一旦明白,那就不是你而 是我们了
43、以下的谈话就听不清楚了,人影亦逐渐模糊消失逝去。这西风里的一段对话,尤其是“牧歌”一语,令人忽然清澈有悟,因为我正在从图画向音 乐的境界中去体认清秋,这智慧老者的一句提醒,醍醐灌顶般把我又领进哲思的境界之中。难道对秋的欣赏,竟有偌多层次?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画中的一幅名作秋声赋图,画的 来源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华新罗大画师挖空了心思,用图画表诗意,传达出十一世纪时大文豪欧阳修的萧飒意境。由 华新罗、欧阳修到
44、崔白和石涛,从图文并茂到哲意深邃,只由于这眼前美景西风残照中的智者一语,我不但体认了清秋光景的妩媚丰美,而且深深地明白了那位老人的结语正意:你一旦明白,就 是“我们”了。说得真是好,一句染神,历劫不变,千载之下,必有知音,何况洞达了宗旨,还有什么 剩余不尽?我真是乘兴而来,漫无鹄的,如今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满载而归了。(选自李霖灿李霖灿读画四十年,有删改)【注】上干气象:引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中“彩笔昔曾干气象”。上:原意为“直上”的意思,诗中引申 为影响、改变。漫无鹄:漫无目的。15. 结合文章语境,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信步:半信半疑地前往。B. 囊括: “包容” 之意。
45、C. 意境:境界和情趣。D. 牧歌:具有田园生活情趣的诗歌。16.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题目 “西风里的话” 中的 “话” 既指父女二人的对话,也指作者在 “中国画”里悟到 的哲思。B. 在作者看来,自然界的美景是绘画的源泉,但如果没有音乐素养和历史观,也是不能画出名画的。C. 文中借“大巫小巫” 之说,赞美眼前山中的秋色之美和石涛秋林人醉图中表达岀的艺 术之美。D. 父女二人的对话反映岀两人世界观的不同。女儿偏爱物质追求,父亲更看重心灵体验 和精神追求。17. 作者列举秋林人醉图双喜图秋声赋图三幅中国画来谈秋色及中国画的欣赏,这样的设计有何匠心。18. 结
46、合全文,谈谈你对“你一旦明白,就是我们了”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5. A 16. B 17. 作者借三幅中国画来谈对秋色的欣赏,由表象的自然美景到绘画艺术的审美,最 后是哲学层面的思考。作者用具体的中国画来谈抽象的审美理论,由浅入深地告诉人们 如何学会欣赏、体会审美的不同层次。 18. 作者认为不论山川、画图、人生都有欣赏的层次,当我们用心、用思想去欣赏时,就 能获得人生多层次的启示,进入审美境界,获得欣赏的愉悦。同时,作者希望有更多的人 能走进“欣赏”的天地。【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注意词语的本义,二要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的语境义。理解语境义的时候
47、,可以看词语的主语是什么,再结合所在句子分析句中含义。本题选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信步”,可以联系毛主席的诗句“胜似闲庭信步”来理解“信”的含义,再联系语境“朋友们都说这山谷中的秋天,美到了极点。我在一个时晴时雨的周末,信步往寻”,可知这里的“信步”是“随意走动”的意思,不是“半信半疑地前往”。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48、。B项,“但如果没有音乐素养和历史观,也是不能画出名画的”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只是列举了北宋的大画家崔白的双喜图,“那上面就充满了秋天的声音”,还提到“华新罗大画师挖空了心思,用图画表诗意,传达出十一世纪时大文豪欧阳修的萧飒意境”,但是并不是说“没有音乐素养和历史观”“不能画出名画”。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材料运用的手法技巧、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分析出材料的特点,再从整体思考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表现什么思想观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是作者列举秋林人醉图双喜图秋声赋图三幅中国画来谈秋色及中国画的欣赏,这样的设计有何匠心。首选分析这三幅图各自有什么特点。作者在第一段写了
49、山谷中的美丽秋景后说道“即景生情,立刻想到了超逸绝群的石涛,他曾以上千气象的彩笔,画了一幅秋林人醉图,这帧名作真是不凡”,可见列举秋林人醉图是表现自然美景的;接着作者由雁唳而想到“秋天不仅是图画,它也是音乐”,想到“北宋的大画家崔白,他有一幅双喜图巨轴,那上面就充满了秋天的声音”,可见列举双喜图是表现作者的审美已经超越了自然美景而上升到绘画艺术的审美;接着一对父女的对话使作者理解到审美是有层次的,“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画中的一幅名作秋声赋图”,可见列举秋声赋图是因为由对审美的领悟上升到了哲学层面的思考。由此可知这三幅图代表着作者思考的逐步加深。再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写作目的,结合结尾点题的句子“由华
50、新罗、欧阳修到崔白和石涛,从图文并茂到哲意深邃,只由于这眼前美景西风残照中的智者一语,我不但体认了清秋光景的妩媚丰美,而且深深地明白了那位老人的结语正意”,可知作者是用具体的中国画来谈抽象的审美理论,由浅入深地告诉人们 如何学会欣赏、体会审美的不同层次。【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以及分析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句子含义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分析思想内容要结合关键段落或句子的提示思考。题目是结合全文,谈谈你对“
51、你一旦明白,就是我们了”这句话的理解。首先理解“明白”什么。结合老者的话“一切都有个层次,计算机、教室、小径春耕、夏耘和丰收的秋稼也都有一个层次”“这就是意境上的不同了。在我看来,秋天是一首牧歌,一首清醇的牧歌!”,可见老者是认识到对事物的认知是有层次的,再结合“在我看来”“我也不希望你现在就能懂,但是你将来会有懂得的一天”,可见要达到认识的高层次是需要时间和阅历的,或者说需要用心、用思想去思考;而作者也由此感悟到“难道对秋的欣赏,竟有偌多层次?”,可见应该“明白”的是,不论山川、画图、人生都有欣赏的层次,当我们用心、用思想去欣赏时,就能获得人生多层次的启示,进入审美境界,获得欣赏的愉悦。再理
52、解“我们”的含义,“你一旦明白,就是我们了”,意思就是你一旦获得了人生多层次的启示,进入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就会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了。此句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走进“欣赏”的天地。【点睛】鉴赏散文作品,要分析所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情。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文要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赏析解
53、读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地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感悟。本文写的是云,从北方到南方、从自然到人事、国家,关涉了方方面面,重在写其对人生的思考对国家对未来的关注和担忧,写卢先生,其实是给我们树立一个榜样,表达了作者的欣慰、喜悦和希望,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文章与其说是写云,还不如说是写人生感悟,以云喻人,借云抒情,借云明理。组织答案时,既要有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又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条理清楚地阐述概括。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时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
54、,这类形象,我们称之为“事物形象(物象)”。高考中的散文鉴赏一般会把物象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19.阅读下面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的文字,回答问题。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 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胄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屠之愁,娇袭一身之 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 如西子胜三分。【甲戌眉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
55、知黛玉是何等品貌。】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点评红楼梦的?你对这段点评有什么看法?请阐明。【答案】作者是从人物观察角度点评的,即从贾宝玉观察林黛玉的角度来点评林黛玉的 外貌描写。答题示例:(1)作者从宝玉的角度来看黛玉,不写衣饰,这说明衣裙妆饰为宝玉不屑之 物,写宝玉只见黛玉的举止容貌,说明宝玉的内心追求,也反映出宝玉的性格特点和志 趣。(2)通过宝玉把黛玉的聪慧灵秀的性格表现出来,很好地表现出作者的创作倾向和 创作意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名著中的情节、人物、事件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其次看题干要求,按照题干提示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鉴赏。作者是从什么角
56、度点评红楼梦的?这是考查对名著点评角度的鉴赏。筛选点评信息“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可知这是写“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从宝玉的角度看黛玉的,因此是从人物观察的角度点评的。你对这段点评有什么看法?请阐明。这是考查评价某个问题以及考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答题时要先阅读文本,再仔细分析这段点评,思考角度应当是这段点评的优点,一般可从对人物的作用和对主题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好处。比如,写宝玉眼中的黛玉,为何不写其服饰打扮,只关注其举止容貌?这是因为宝玉对衣裙妆饰根本不屑,这段点评恰恰抓住了宝玉的性格及志趣,
57、展现了宝玉的与众不同的形象,对原著中的人物起到了很好的诠释的作用。同时对于黛玉来说也属于侧面描写,只有宝玉能够通过黛玉的外在表现看出其精神气质,这段点评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和创作意图。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20.语言基础应用根据所给语段的内容,填入段尾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 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 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 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 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雪容融”吉祥物的设计 A.构思新颖,独一无二,体
58、现了对冬残奥运动员的尊重。B.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的结合,彰显了中国特色。C.美观大方,意蕴丰厚,工艺精美,很有保存的价值。D.难道没有体现中国特色以及中西文化的结合吗?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a.祖国,你不能不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为你而死,为了你而奋发前进!b.祖国,你会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为你而死,为了你而奋发前进!【答案】B(a更好一些,因为a运用了双重否定句,使语气增强,表达情感坚定有力,更强烈。b 句只是普通的陈述,语气减弱,表达感情不强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
59、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语段介绍了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原型、色调、寓意,最后一句是对前文这些内容的总结。根据前文的“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 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以及“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 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可知吉祥物的设计既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奥运精神。A项,“构思新颖,独一无二”没有体现出吉祥物的特点;B项,正确。C项,“美观大方,意蕴丰厚,工艺精美”没有体现出吉祥物的特点;D项,反问语气不合语境。
60、故选B。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味鉴赏能力。具体考查句子的句式和语气。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知道一般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句式各自的特点,表达语气的轻重,适合的场合、语境等。本题问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第一个句子是双重否定句,第二个是一般陈述句,同为表达对祖国的感情,当然是双重否定句语气更强烈,感情更坚定。考生答题时注意说出观点,分析理由时两个句子都要分析。【点睛】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双重否定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
61、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双重否定句一般分成由两个不连续作用构成和由否定副词加不字构成。21.微写作如果请你从一部文学名著中(如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等),选择一个经典的场景, 作为一个特定情境,设计一个主题活动。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场景特征,主题活动的内容、意义,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150字左右。自1901年以来,在诺贝尔文学奖百余年的历程中,遗落了许多光彩璀璨的“文学明珠”。从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高尔基、鲁迅、巴金等已经故去的文 坛大家,到众位当代名家。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际,
62、有关诺奖“遗珠”的讨论都会成为热门话题。请你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终年云雾缭绕,每一年只有秋分时节会有一米长的阳光照下来。 传说被这一米阳光照到的人就能拥有幸福和快乐。请以“一米阳光”为题,写一首诗或 一段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150字左右。【答案】场景:老人与海,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老人奋力拼搏保护他的战利品。活动内容:请同学们讨论老人的做法有没有意义,如果是你,会选择怎么做;在生活中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明明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失败的,还要奋力拼搏,有什么意义。活动意义:使同学们认识到战胜困难需要你奋力拼搏,锻炼良
63、好的意志品质。设计意图:学习老人的“硬汉精神”,完善人格。说到诺奖“遗珠”,每年几乎都有,因为好的作品、好的作者有很多,一个诺奖不可能包罗所有的好作品,何况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甲之砒霜乙之蜜糖。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诺奖呢?这世界上好的作家或者电影导演很少是为了得这个那个奖而工作的,得奖是妙手偶得之,得不到也丝毫不说明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就如村上春树,陪跑若干次,影响他继续创作了吗?影响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了吗?对待诺奖“遗珠”,还是心态平和一点好。据说,在丽江的玉龙雪山顶上,常常在特别偶然的时间,才能看到有一米长的阳光照在上面,那场面非常宁静,非常壮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阴云密布,这时候,
64、就需要你用心中的一米阳光去驱散黑暗,照亮心底的路。这一米阳光,或许是母亲的殷殷叮咛,或许是同学、老师的热情帮助,亦或是来自陌生人的微笑。或许,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的一米阳光,用灿烂定格永恒。【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如果请你从一部文学名著中(如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等),选择一个经典的场景, 作为一个特定情境,设计一个主题活动。你将怎样设计呢?这是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怎样进行主题
65、活动的设计呢?要抓住主题活动的主题,注意主题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全员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本题要求选择名著中的一个场景来设计,这就要求考生要选择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景,设计的活动要正向,符合主流价值观,且设计要贴近学生思想,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比如可选择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搏斗,最后却没能保住大马林鱼的场景,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讨论的问题,启发学生们思考何为正确的价值观。这个设计符合当代学生的思想,且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经过激烈讨论,起到端正思想、激发挑战困难的勇气的作用。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际,有关诺奖“遗珠”的讨论都会成为热门话题。请你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对某种现象进行评论
66、,可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也可以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评论现象是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表达能力的,因此应当以思想性和艺术性取胜。比如,可以评论人们关注诺奖“遗珠”情有可原,但是人们做事不能总盯着能不能获奖,这样反而功利性太强,做不好事。就像那些没有得诺奖的人,得奖固然好,不得奖也不会影响他们继续努力,因为人生的价值不是一个奖项可以全部涵盖的。请以“一米阳光”为题,写一首诗或 一段文字。这是考查学生哲理性思考和抒情性表达的一道题目。考生可从玉龙雪山的“一米阳光”写起,进而赋予“一米阳光”以别的含义,然后围绕“一米阳光”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最容易想到的哲
67、理就是“阳光温暖”,可以据此写自己得到温暖,再传递温暖。【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
68、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
69、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少于700字。(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题目一: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反对离开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去思考死后的问题。我们 也不妨说“未知苦,焉知乐? ”离开“苦”的经历也无从解悟“乐”的真谛。请以“苦 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题目二:请以“打捞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有描写。【答案】苦乐苦与乐,是一对反义词,表面看起
70、来是对立的,但其实苦与乐是密切联系的,是相对的,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得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看完了这则故事,我觉得如果刻意去寻找
71、快乐,遇到的绝大部分是苦恼,但当你全身心地投入生活,投入有意义的工作,投入创造,你会发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罗曼罗兰说过:“苦恼有人分担,也是一种乐趣。” 高尔基说过“我命运中一切不痛快的事情都会由愉快来补偿。”海伦凯勒说过“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许多名人都认为,苦与乐总是相对的。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对于广大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但对于航天员和飞船研究人员来说,他们的快乐是来自自己不懈地努力,经历无数的失败,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又一次实现载人航天的成功,同时也实现出舱活动。我觉得要享受快乐的喜悦,首先就是要
72、战胜苦难,才能获得成功。三个航天员能飞上太空,无疑是快乐的,但没有他们十年的辛苦训练,历尽艰辛,那有今天的快乐。正如梁启超所说:“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当你面对苦难、艰苦的时候,其实快乐就在另一端等待着你,只要战胜苦难,战胜困难,快乐就是属于你的。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让我们一起努力,发扬不怕苦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向成功的彼岸前奋进,去享受那无穷的乐趣吧!打捞记忆若生活由一阵阵飘香组成,我愿打捞那记忆,捕捉阵阵飘香。题记站在今天的门槛,我隔着漫漫的时间长廊回望从前的日子,不断地打捞起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珠玑,忆起过去生命里的人或物,甜津津的滋味掠过心头,仿佛唇齿间
73、又回味了一遍当初的醇香。幼年清茶关于茶最早记忆恐怕是摆在外公桌前的那盒包装精美的龙井茶了。五岁的自己还小,不懂得品茶,只觉得入口时有点苦涩的味道。午后,外公都会抱着我,一边教我背唐诗宋词,一边泡起心爱的茶。随着淡淡的茶香袅袅升起,我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那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外公说过的一句话:“人生如茶,先苦后甜。”那时当然不懂这句话所蕴含的寓意,我只知道外公百病缠身,连走路都成了问题,但却一直坚持写作,他说他就是茶渣,虽泡不出味道来,却仍能嚼出余味。我想就是这如嚼茶渣般的精神,才让他临终前仍不留遗憾二字。自此之后,我也逐渐明白“人生如茶”的深刻含义。打捞记忆中幼年中的清茶,使我学会了看云起云落。童
74、年咖啡都说咖啡是苦涩的,而我对它的最初记忆却偏偏怀着几分温馨。那是姐姐的高三时光。那段时光姐姐每晚都会泡上一杯咖啡,那是一种易拉罐装的咖啡。味道还不错。那时正值隆冬,一杯香喷喷的热咖啡那是再诱人不过的了。我躺在被窝里,于凝重的空气里嗅到从姐姐桌前飘来的几缕苦甜苦甜的香气,每晚伴着香气入睡。那个冬天就这么在苦与甜、冷雨暖、凝重与活泼的协奏中过去了。姐姐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那段时光,也一并伴着那如今仍能依稀闻到的咖啡的味道,被印在我的记忆里。打捞记忆中童年中的咖啡,苦甜参半,浸满努力的泪水。少年奶茶记不起是何时开始喜欢喝奶茶,只记得那是源于母亲。六年级的最后冲刺阶段,母亲每晚都会给我泡上一杯奶茶
75、,奶茶顺着我的喉咙细腻地往下滑,仿佛一股汩汩的泉水,甘醇的香气从口齿一直蔓延至心间。就在考试来临前,我却突然被宣布不能喝奶茶了,甚至,也不允许去上学。于是,我的世界很久不再见奶茶,取而代之的是弥漫在苍白里的药品和消毒液的味道它们伴着刺眼的白色深深刺痛我的心。但我没有放弃,我积极配合治疗,带着重新喝上奶茶的信念走出了白血病的阴影。同时也明白了原来生活可以简单得像一杯奶茶。现在,我又捧起了那盛有奶茶的杯子,记忆如流水般从我心头流过醇香的气息,如今又萦绕在我身边,一支笔,一份心情,让我又忆起从前的所有飘香。后记:打捞记忆,细细地捕捉生活中的飘香吧,无论是清茶、咖啡抑或是奶茶般的生活,当你真正参透它们
76、时,醇香的香甜便会停留在唇齿间,幸福的飘香将萦绕于你。【解析】【详解】题目一: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题目是苦乐,要求是写一篇议论文。“苦与乐”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对此,构思行文时要注意到二者的关系,二者可以有所偏重,但决不能只写“苦”或者只写“乐”。从一定意义上讲,“苦”与“乐”又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有人说“苦尽甘来”。是的,只有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才能体会到凡人无法拥有的“乐”,这是一种痛苦并快乐着的境界。“苦与乐”这个话题中,包含着命题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我们的目光会聚焦在哪里呢?如果聚焦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转移到快乐之中
77、,你的生命就会一片光明。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观察社会、剖析生活、透视人生。如果一味地抱怨社会的阴暗、生活的苦难、人生的坎坷,那世界的未日就会来临。参考立意:1、“苦”与“乐”是客观环境,更在于你的人生态度;2、以苦为乐,乐在其中;3、苦与乐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4、没有苦哪来的乐?结构示例:首先拟一个中心论点,比如:肉体的痛苦并不是真正的苦,心灵的快乐才是真正的乐。然后拟两个或三个分论点,找一些例证,比如司马迁写史记,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参考格式:第一段:排比开头,举出一些苦与乐对立的现象。第二段:提出观点(中心论点)肉体的痛苦并不是真正的苦,心灵的快乐才是真正的乐。第三段:第一个分论点,苦
78、与乐是相对的,说理,举例,同样只剩半杯水,两个人态度不同,总结,苦与乐是相对的,只看你的心态。第二个分论点,苦与乐可以互相转化,说理,举例,莫言小时候对故乡厌恶、感到痛苦,后来当兵三年回到家乡,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总结,重复第二个分论点。第三个分论点,以苦为乐,才是最高境界,比如当年为祖国牺牲的革命烈士,维和部队的士兵们,那些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健儿,隐姓埋名为国家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等等。最后总结,点明中心论点或升华中心论点。参考素材:1、人生什么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
79、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2、苦是成功之前的磨难,苦是辉煌之前经历的暗淡,苦是彩虹来临之前的风雨.在人生的路程中,我们面临无数的挫折:学业上的艰辛,生活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困难.于是,那些战胜了挫折的人,便成为了一个个伟大的人。如:爱迪生,他在研制灯泡时,曾历经了数百次失败,不过他并没有放弃,不怕挫折和艰辛。终于,在1879年成功的研制出了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其实,像爱迪生这样的人,还
80、有许多:鲁迅,托尔斯泰,牛顿.他们为追求真理和答案锲而不舍,不畏艰辛困苦,化挫折为动力.促使自己走向成功之旅.乐不比哭,它需要人们自己去发现,创造。苦尽甘来,只有尝尽了苦,才能体会到乐的滋味。华盛顿曾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历时八年,打败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取得了独立,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孙膑:对待人们如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因而也同样受到人民的爱戴。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好多.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只要不畏艰辛 ,不怕困难,乐就在其中.3、苦犹如一杯苦涩的浓咖啡,喝起来苦涩,而乐则如一包奶糖,当奶糖与咖啡溶为一体时,一杯香浓可口的咖啡就完成了。当你坐在一间小小的咖啡厅里品味咖啡时,才能够品
81、味出人生的哲理,我觉得生活中的苦大多来自于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当你找工作时,遭到拒绝,那是一种羞涩的苦,它需要自信一半愉悦一半的药方来用快乐熬制,才能够药到病除。当你对生活失去渴望时,那是一种绝望的苦,是需要希望+快乐+开朗+信心来用乐火煎制,服用几次才能够痊愈,痊愈后还需要乐来调理身体。其实人生好像是一场游戏,但游戏的价值并不在于赢的是谁,它的真正价值是享受在其中的乐趣,克服当中的苦果,才能结出乐果,懂得享受的人才是真正的胜者。人生的苦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对手之一,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言。当你感到自己陷入绝境时,不要
82、气馁,不要放弃,振作起来,坚信会有一片光明的前途在等着自己去开创。战胜困难是一种成功的喜悦,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必须学会奋斗,奋斗的过程是艰辛的,但要懂得苦中作乐。张海迪在失去双腿的痛苦之下,依然能够振作起来,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吗?苦中作乐,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享受到乐趣,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好。苦和乐就是汪洋大海里的一粒水滴,在与其他水滴汇集的时候,已然成了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人生就像那汪洋的大海包罗了每粒水滴,在那些苦的背后一定有乐在支持着,只有品味到苦,才能懂得乐的价值,只有辛勤的耕作,才能有丰富的所获。耕耘一分的苦,就能收获十分的乐,苦与乐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有苦
83、有乐人生才完整。苦与乐是人生中的配料,缺少了它们,人生的意义就会有所改变,变得无味,就失去了吸引人品尝的资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苦与乐的作陪,人生才变得有意义,变得有滋有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人生的苦难,怎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苦中作乐,乃是品味人生的一剂良药。题目二: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题目是打捞记忆。“记忆”应是过去发生的人、事、物对现在的影响,或者过去的人、事、物现已逝去如今怀念。而“打捞”说明它虽然沉淀在你的心里,却从未忘记,说明它是一段对你有着深刻影响的回忆。读解该话题还须抓“现象”和“内涵”两面。前者属事物的外层信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是藏身于表象之下的
84、秘密,属于深层信息。与话题相关联起来,二者的交错互通,不仅可以实现由表及里的思维演绎,还能让分析更见锋利,深度地揭示“记忆”的本质。如关于友情的“记忆”,这也是人类最普通的感受。可以是哀伤的,可以是欢快的,还可以是喜忧参半的,紧要处在于要有深切的体验。当然,尽量要让主题的表达更为丰富,这样会更见表达的感染力。如关于亲情的“记忆,这也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可以与母爱、父爱、祖父母之爱相关联,但不容易写出深意。这就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打造出最为逼真的细节,以凸显出这一份记忆的不同寻常的地方。如关于乡情的“记忆”,这是最富文化气息的思想。它的夺人之处在于思考的厚重,可以是“村庄”这么一个个体所引发的对乡情
85、,对“根”的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思考,也还可以是其它形式的文化思索。狠抓话题的内涵,选好角度,大胆地展开,关键是写出新意。是打捞“我”的记忆,而不是“记忆”的泛泛之感,重在其对“我”的影响,也就是之于“我”的意义。这样,写出来有实有虚,不但主题得到了有效地开拓,而且在表达的层次上也更为鲜明,“记忆”的魅力也就会从文字中散逸开来了。参考立意:1、反映时代变迁,讴歌时代精神。2、抒发对故乡的深情。3、讴歌伟大的父爱、母爱。4、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感叹。参考素材:1、儿时,家住在“老街”上。这条街是这个城市最老旧的街了,都是老旧的房子,沿街面无非就是几家卖着过时了的衣服的服装店,还有几
86、家老裁缝店,还有一条叫“月亮巷”的小巷。巷口有个奶奶,守着一只小炭炉,面前一盆米粉,小炉上坐一个大大的锡茶壶,茶壶口上是一个木制的小小蒸桶,两个模子来回倒着蒸糕。蒸笼腾起的阵阵水雾,带着香甜的气息,飘散在巷子里,拽住了放学归家的我。奶奶卖的蒸糕有两种口味,原味和杂粮,一白一红,我爱吃白糕,雪一般地捧在掌心,咬下一口,甜糯的滋味让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柔软美好的,这大概是我对“甜”最初的记忆吧。最喜欢看这个奶奶做糕。白花花的米粉装进木制的模子里,装好一个,炉上茶壶上的那一个就蒸熟了,取下一个时候新的一个就顺手蒸上,“啪”地倒过来一拍,就是一块元宝形的蒸糕。小时候觉着蒸糕的过程有趣极了,能站在边上不厌
87、其烦地看好久,心里想着卖蒸糕实在是个不错的营生,有趣地干活又可以看着街景。就这样看得日月星辰升起落下,从花朵绽放看到树叶飘零,看过了几载春秋,一直看到我搬家了。2、母爱记忆母亲曾用她的爱与呵护,给予我如落花的记忆。时光倒流,回到小学时。那时身体羸弱,母亲便一日三餐,细心照料,由于吃不惯学校中午的营养配餐,母亲便天天早晨替我装好一盒饭菜,带到学校去。一天,不知什么惊扰了我,起得很早。轻声走进厅里,忽然看见母亲背对着我,替我准备要带的饭菜,走进一看,母亲拿一条油黄的刀鱼,一点点剥着,她先将鱼直撕成两半,用拇指和食指小心地夹出中间的鱼骨,再细细地剥出混在内中的小刺。慢慢地,生怕不小心碰掉一块肉,仿佛
88、觉得我的身体因少了这一小块鱼肉而不会强壮。她头上的乌发中已混杂进几根银丝,成了这段记忆中的刺眼之色。那时的我,并不知何是感动,何是母爱,只记得那天的饭很香很香。母爱,给予我一段如落花的回忆,告诉我失败时还有母爱,使我一路向前。墨香记忆一缕缕的墨香曾牵着我徜徉古今中外,引领天地人之道,给予我如落花的回忆。不记得那是第几个冬天,但那个冬天并不寒冷。那个冬天,我双手一分,一卷书便在我面前展开,一股墨香袭进脑中,一股暖流漾在心里,我看到了伏尔泰的乐观、自信与坚韧,领悟到了莎士比亚的悲悯情怀,体会到了雨果的大公无私、宽广胸襟,听到了达尔文用科学,用自然,用自己的潜心研究,向天主教发出咄咄宣战;望见了伊萨
89、克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到的科学景色,那个冬天,那股墨香,那阵暖流,给予我如花的回忆,支持我一路向前。3、沈从文笔下的边陲小镇是我对凤凰古城的最初的印象,短短的几句描述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印象,怀着崇敬和好奇的心理来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走在路上,徐徐清风散去了夏日的炎热,送来了古城的气息,古朴的气质渗透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暖风吹拂着古城。静谧的斜顶,参天的古树,百年来的岁月沉淀出它淡雅而又独特的风格。在古巷中漫步,脚下一块块厚重的青石讲述着历史与生命的流动,上面蒙着一层细纱般薄薄的尘土;石缝间是潮湿的泥土,清新而又孕育着无限生机。泥土中的几许青苔像害羞的小精灵,怯生生的躲在石缝间,欣赏
90、着古城的无限风光。星星点点的绿色点缀着古巷,与古巷中的青砖碧瓦相映成趣,有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机之感。为古朴的风情中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轻轻地抚摸古巷的墙壁,传到指间的感觉不同于城市粉刷得光滑、平坦的墙壁,而是粗犷中带着几分细腻,圆滑中又含着几许刚劲,清凉中又有几分炽热。表面千沟万壑,使他显得更加沉稳、雅致。像一位年逾古稀的智者祥和的脸庞。它的上面写满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沧桑,岁月在上面留下了痕迹,历史的轮在这里镌刻。这是记忆的轮回,生命的奇迹,只是青砖背后的故事只有它自己知道。【点睛】我们如何积累素材呢?第一点,首先我们要博览群书,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在文学作品
91、中,我们很可能会活得自己的灵感。特别是看名著之类的,另外,还要记得边看边写,坚持不懈地看,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素材的积累,加深记忆,写的时候拈来就是。第二点,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比如说,生活中父母总是在你生病时照顾你,让你心里暖暖的,这样小的现象,其实也能写出很精妙绝伦的文章。第三点,可以多积累热点、新闻。其实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比如说最近的新闻,一个明星吸毒,就可以拿来写,写出对吸毒的抵制,弘扬正能量,这也会是篇不错的文章。而且因为有新闻性,看的人会更多些。第四点,勤思考,勤钻研。对于一些名著,不但要看,看的时候还要思考,还要吸收里面的知识,用的写作方法,钻研它为什么能成为名著。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水准才会更高。第五点,从电视剧等节目中提取素材。这类节目中的素材往往有趣味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能提炼出深刻的观点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