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2014届福建长乐二中等五校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1分析上面选段内容,说说孔子的治国的基本思想。(3分)2孔子还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结合上面的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2014届福建德化一中高三上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阳货)子曰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1请写出出自上述选段的一个成语,并作解释。(2分)2请从上面文字中概括孔子心中君子应具有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评析。(4分) 【解析】三、(20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上期末质检)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12题。(6分)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
3、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四、(2014届福建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1)以上文段,哪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2分)(2)结合文段概括,孔子“仁爱”
4、思想有哪些重要的特点?(4分) 五、(2014届福建福州市八中高三上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注释】韫椟:收藏物件的柜子。(1)第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愿望?请概括。(2分)【解析】(2)第则中的“我待贾者”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六、(2014届福建龙岩市高三上期末质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
5、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1)孔子认为不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2分)(2)材料所说的“好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参考译文:七、(2014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四三
6、)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第一七二四) 【注】讪:谤毁。徼:音jio,抄袭。讦:音ji,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1)孔子认为君子与人交往要具备什么要求?(2分)(2)孔子说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人,这和君子“尊贤而容众”的德行是否相冲突呢?请结合选段回答。(4分)子贡问道:“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人。厌恶专好散播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八、(2014届福建莆田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论语,回答12题。(6分)“巧言、令色、足恭
7、,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1)“以德报怨”的含义是 ;“以直报怨”的含义是 。(2分)(2)面对他人带来的“怨”,有人“匿怨”,有人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不同意这两种做法,主张“以直报怨”,为什么?请结合选文简析。(4分)九、(2014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11月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6分)(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8、)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乏。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1)孟子认为杨朱、墨翟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这些评价性的句子来揣摩才能概括出作者的观点。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根据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孟子在行为上提倡什么主张。(3分) 十、(2014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论语,回答12题。(6分)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
9、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1告子和孟子都以水为喻,各自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综上所述材料,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3分)2结合上面选段孟子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3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十一、(2014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有关论语与孟子的选段,回答12题。(6分)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孟子曰
10、:“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1)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2分)(2)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如何正确看待两个人的观点?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十二、(2014届福建厦门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12题。(6分)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 “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孟子离娄下)【注】子华:即公西赤。下文的“冉子”即冉求。釜:一釜合当时六斗四升。下文的“庾”,一庾
11、合当时二斗四升,下天的“秉”,一秉合当时一百六十斗。益:增加。与:给。惠:恩惠,德惠。(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2)公西赤能否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之粟?为什么?请综合以上选段简析。(4分十三、(2014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12题。(6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自暴者”和“自
12、弃者”的行为表现。(2分)(2)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4分)十四、(2014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回答12题。(6分)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离娄下)【注】溱洧:河名。徒杠:走人的桥。舆梁:走车的桥。行辟人:出门时有人在前开道。(1)材料和材料都体现了子产是个 的执政者。(2分
13、)(2)孔子对子产评价很高,但对于子产“乘舆济人”这件事,孟子却说“惠而不知为政”,请结合材料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分析孟子这么说的理由。(4分)十五、(2014届福建泉州市安溪六中高三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12题。(7分)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人心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
14、感激。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4分)十六、(2014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论语选段,回答12题。(6分)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注 达:通达,显达。闻:有名望。 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3分)(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3分)投稿QQ:2355394684重金征集: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西、黑龙江各校高中期中、期末、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