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讲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的成因、主要类型及分布。2地貌观察的地点、顺序和内容。1.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常见的地貌类型;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常见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1)概念:地壳中的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2、分布最为广泛。(3)类型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特征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洼地面积较大,底部平坦峰丛、峰林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孤峰、残丘由峰林演变而来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特征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石钟乳、石幔、石帘从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石笋底部向上发育石柱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2.河流地貌(1)河谷地貌位置:河流流经的山区。成因: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形态特点:“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2)冲积平原位置: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成因: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
3、大量堆积而成的。形态特点: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细,湖沼较多;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3)河曲位置:地势平缓地区。形态特点:河道呈“S”形弯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4)三角洲位置:河流入海或入湖处的河口段。成因:泥沙淤积形成。形态特点: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形态多种多样,如呈鸟嘴状、扇形、鸟趾状。3风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3)类型风蚀地貌类型成因形态特征
4、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雅丹地貌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沟槽和垄脊相间,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风积地貌a沙丘: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b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c分类类型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植物植物能固定流沙流动沙丘没有植被随风移动,在沙漠边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4.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2)分类海蚀地貌类型形态特征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在海蚀崖前方形成的微微向海倾斜的
5、平台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沙坝等;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二、地貌的观察1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点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2)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3)辅助观察工具:地形图、遥感影像等。2地貌观察的内容(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2)高度观察分类: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6、。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3)坡度观察观察内容:坡度和坡向,其中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a大小表示: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b影响: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人”字形线路,利于降低坡度。坡向a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b影响: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拓展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水和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以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解为例,当水中含有CO2时,对石
7、灰岩的溶解作用的综合反应式是CO2H2OCaCO3Ca(HCO3)2,这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正反应为流水溶蚀作用,逆反应为流水沉积作用。当水中CO2的含量增加时,其溶解CaCO3的能力也相应增强,从而加强水的溶蚀作用。相反,若水中的CO2含量减小,则可引起水中CaCO3重新淀积。如溶洞中的石柱、石钟乳和石笋就是CaCO3重新淀积形成的沉积地貌。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及地下暗河、溶洞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而溶洞中的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等是流水的淀积(沉积)作用形成的。辨析 峰林和峰丛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称为峰丛。它是喀斯特地貌的早期发育
8、阶段。峰丛顶部多呈圆锥状,通常大面积的分布于山地的中心部位,峰丛常与溶蚀洼地组合在一起。峰林是基部断续相连,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区地貌形态。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于岩溶盆地的边缘。拓展牛轭湖的形成点拨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与特点(1)形成:在定向风的作用下,风沙遇到草丛或灌木的阻挡堆起了小沙堆,逐渐增大的小沙堆对风携带的沙所起的阻挡作用变大,风在迎风坡上发生吹蚀,沙粒被吹动并越过丘峰,下落到沙丘的背风坡进行堆积逐渐形成新月形。(2)特点: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拓展流动沙丘的移动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力吹动下,不断地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源源不断地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
9、为流动沙丘。辨析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结构差异技法阴阳坡的判断(1)山的阴阳坡阳坡是面向太阳的山坡,阴坡是背对太阳的山坡。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所以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阳光主要从北方照向南方,所以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2)河谷的阴阳坡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河谷的北岸为阳坡,南岸为阴坡;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河谷的南岸为阳坡,北岸为阴坡。辨析不同地区的主导作用与地貌类型区域主导作用主要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风沙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高山、高纬地区冰川作用冰川地貌沿海地区海浪作用海岸地貌技法坡度的计算喀
10、斯特地貌【命题情景】游石花洞记 龚裕阳别府洞天疑仙宫,栈道横山作霓虹。白石出地春天笋,素雪悬梁晓时空。万年鬼斧一景胜,百代沉积千秀钟。流水从来无定意,唯有山河气最雄。【问题探究】探究1材料中描述的洞是如何形成的?洞内地下暗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探究2材料中洞内的各种地貌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哪些典型地貌?综合思维探究3请描述洞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区域认知提示1.材料中描述的洞为溶洞,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地表水下渗流入地下溶洞,相连形成暗河。2因流水的溶蚀作用和堆积作用而形成,主要表现为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帘等地貌形态。3阴暗潮湿,地表崎岖不平,顶部有岩石下垂并常有水滴落下。1
1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大,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如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可溶性强,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岩石的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水体成分及溶蚀力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体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地面坡度大,流动
12、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成因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其形态和成因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类型形态成因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溶蚀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淀积各种喀斯特地貌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3喀斯特地貌区开发利用的地理背景(1)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容易造成石漠化;滑坡、崩塌、干旱是主要自然灾害。(2)农业基础薄弱:耕地少,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3)工程建设难度大,交通建设困难,水利设施容易发生渗漏。(4)石灰岩可烧制水泥和石灰。(5)喀斯特地貌是得天独
13、厚的旅游资源。(2021北京通州区高三一模)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读图,完成12题。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 D甲丁乙丙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多溶洞、峰林 地表崎岖不平岩石呈深红色 西北地区广布A BC D【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B2.A读下列三幅图,回答13题。1三幅图表示了什么地貌的形成过程()A海岸地貌 B河流地貌C风沙地貌 D喀斯特地貌2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三幅图的排列顺序依次是()A BC D3形成图示地貌的作用类型主要是()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C海蚀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溶洞等景观,推断图示是喀斯特地貌
14、。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阶段岩层比较完整,侵蚀作用较弱,阶段岩层逐渐受到较强的侵蚀作用,变得高低不平,且溶洞发育,到阶段溶洞进一步发育,所以形成的时间顺序为。故选C。第3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被流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故选B。答案:1.D2.C3.B河流地貌【命题情景】材料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材料二荆江,中国
15、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360千米。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问题探究】探究1简析橘子洲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探究2鱼翔浅底说明河床有什么特征?综合思维探究3下荆江“九曲回肠”,对水流有何影响?综合思维探究4如果洪水泛滥,对河道形态会产生哪些影响?人地协调观提示1.湘江下游泥沙堆积而成。2河床宽浅。3会造成水流不畅。4洪水泛滥,河水可能冲毁河道颈部,导致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1河流地貌的类型及各类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详细分析2理解河曲的形成(1)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
16、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2)结合“凹凸”二字理解凹岸和凸岸下图把文字的形状和河岸形态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3河流阶地(1)定义: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2)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颗粒物分选性的分析河水流速减慢,导致泥沙堆积,在堆积时,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具有明显的分选性。2利用水系、水
17、文特征判断流域的地形特征(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2)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定地形类型水系的特征与河流支流的汇入直接相关,而支流的发育与形成受地形限制。若水系为向心状,该地形为盆地。若水系为辐射状,该地形为山地。(2018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18、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A2.A3.D(2021扬州中学月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A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陡峻峡谷B乙地地势低平,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C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下游移动D丁地河网密布,流水沉积作用强,形成冲积扇2黄河()A源头的水量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B上游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中游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D下游水量稳定航运发达解析:第1题,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陡峻
19、峡谷,A正确。乙地地势低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B错误。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上游移动,C错误。丁地河网密布,流水沉积作用强,形成河口三角洲,D错误。故选A。第2题,黄河源头的水量补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A错误。黄河为外流河,上游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正确。中下游自南向北流的河段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C错误。下游水量不稳定,不利于航运,D错误。故选B。答案:1.A2.B(2021江苏省新高考模考)因河流下切,老河床超出洪水影响,保留在岸坡上并形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某河谷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3判断河流阶地的标志是()A砾石层B古土壤层C红黏土D风
20、化壳4对于黄土层来说,()A形成时代越早,厚度越大B不同阶地上的黄土沉积物形成时代一致C形成时代与河流阶地无关D其底部年代可代表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5估算河流下切幅度与速度,最可靠的高程差是()A甲乙之间 B乙丁之间C甲丁之间 D丙丁之间解析:第3题,古土壤层代表河流阶地历史上逐级下切的过程,是其判断标志,故选B。第4题,据图可知,黄土层是河流下切之后在老河岸上堆积形成的土层,因此其底部年代即代表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D正确,B、C错误;黄土层厚度的大小与河流阶地接受沉积的时间和河流的搬运能力有关,A错误。故选D。第5题,要估算河流下切幅度与速度,最可靠的是河床只受到河流的下蚀作用,没有受到其他的
21、影响,图中甲乙之间和乙丙之间都有断层,因此它们之间的高差可能受到断层的影响,而丙丁之间没有断层,其高差仅代表河流下切的高度,故选D。答案:3.B4.D5.D风沙地貌【命题情景】材料一风蚀蘑菇,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长期侵蚀,会形成顶部大于底部的蘑菇外形。材料二敦煌隶属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月牙泉位于敦煌高地南部,为古河道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存在和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问题探究】探究1分析风蚀蘑菇所在地区利于其形成的地理环境。综合
22、思维、区域认知探究2从风蚀角度分析风蚀蘑菇上下岩层的差异。综合思维探究3分析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形成该地貌类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综合思维探究4一支科考队在敦煌西北部发现了一处“魔鬼城”,试说明这里可能有哪些地貌形态,属于哪种地貌类型,并探究该地被称为“魔鬼城”的原因。区域认知提示1.气候干旱,以风力侵蚀为主;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2接近地面处,风中含沙、小石块多,侵蚀能力强。3沙丘。风力堆积作用。4可能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均属风蚀地貌。该地风蚀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在夜晚刮大风时会发出各种尖厉的叫声,故称“魔鬼城”。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地貌形成过程地貌特点风蚀
23、柱垂直节理发育的厚层岩石经过长期的风蚀作用后形成柱状柱状岩石风蚀蘑菇接近地面处,风中含沙、小石块较多,磨蚀强烈顶部岩石较大,底部较小雅丹地貌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河、湖底,常因干旱裂开,风沿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沟槽,沟槽之间为鳍形垄脊,形成雅丹地貌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2.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与发展3水岸沙丘形成条件(1)沙丘形成的动力条件盛行风,特别是在泥沙出露水面、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的地区。(2)沙丘形成的物质来源泥沙,河流泥沙含量大,且该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堆积。(3)沙丘形成的水文条件河流水位
24、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 风力作用中风向的判定(1)利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等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上图所示。下图为某探险穿越地航拍图,该地分布着灰白色的长条状土丘群。土丘形如“白龙”,故曰白龙堆。汉书地理志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据此完成12题。1该探险穿越地位于我
25、国()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2图中长条状土丘沿主风向延伸,该地盛行()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风 D南风【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C2.A(2021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26、是()A缓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B陡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D陡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解析:第1题,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则D正确。第2题,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答案:1.D2.B(2021湖南长郡中学学考模拟)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某沙丘20002010年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示时间段该沙丘的成长速度为()A慢
27、快 B快慢C慢快慢 D匀速4当沙丘由固定发展为移动时,A、B两侧的主要作用分别为()A风力侵蚀、风力侵蚀 B风力侵蚀、风力堆积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风力堆积解析:第3题,根据示意图可知,不同沉积层厚度大致相同,但沉积时间不同,从2000年开始,相同厚度的沙层沉积所需时间分别为1、2、3、4年,故沙丘成长速度越来越慢。故选B。第4题,根据沙丘的陡缓可判断,A坡为迎风坡,B坡为背风坡。迎风坡主要为风力侵蚀作用,背风坡主要为风力堆积作用。故选B。答案:3.B4.B海岸地貌【命题情景】在海边游玩时常常见到如下景观:【问题探究】探究1图中属于海岸侵蚀地貌的有哪些?属于海岸堆积地貌的有哪些?区
28、域认知探究2分析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提示1.海岸侵蚀地貌:海蚀洞、海蚀窗、海蚀拱桥、海蚀柱。海岸堆积地貌:砾滩、沙滩。2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柱:海蚀崖后退过程中,抗侵蚀能力强的部分残留下来形成的柱状体。海岸地貌的类型主要地貌地貌特征图示海岸侵蚀地貌海蚀崖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海岸侵蚀地貌海蚀穴波浪冲蚀海滨陆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似拱
29、桥海蚀柱海蚀崖后退过程中,抗侵蚀能力强的部分残留下来形成的柱状体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海浪抵达海岸时,携带的物质发生沉积形成的海岸。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沙坝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离岸堤沙坝露出海面形成的沙堤沙嘴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图示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12题。1“蓝窗”景观属于()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C海蚀地貌 D山岳地貌2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C2.D读某地地
30、貌景观图,完成12题。1图示地貌类型为()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2甲、乙两处地貌分别为()A海蚀柱、砾滩 B海蚀崖、砾滩C海蚀崖、海蚀平台 D海蚀崖、沙滩解析:第1题,图示地貌位于沿海地区,地貌类型为海岸地貌,故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甲为悬崖,应为海蚀崖;乙较为平坦,为海滩,沉积物颗粒较大,为砾滩。故B正确。答案:1.D2.B地貌的观察【命题情景】某地理研学团队计划对贺兰山进行研学探究,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队员们对贺兰山周边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读,确定了观察步骤和方法。按照前往贺兰山C地点的过程,逐步对贺兰山整体、山体的一侧坡地、山麓的冲积扇体进行观察。【问题探究
31、】探究1观察贺兰山整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图A),根据经纬网和海拔,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根据等高线描述贺兰山的形态特征。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探究2对图A中局部地区进行放大(图B),观察图B,说出图中主要的地貌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征。地理实践力探究3对图B中的局部山麓地带放大(图C),根据等高线判断图C的东南半壁的地貌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探究4对图C中东南部的地形不同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组成物的颗粒大小有什么规律?综合思维探究5结合对图示区域地貌的判读,总结观察地貌的一般方法。综合思维提示1.西部是山地,东部有地势较平坦的平原。贺兰山海拔较高,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较窄;山
32、地东西不对称,西坡和缓,坡度较小,东坡陡峻。2主要是山体东南侧的坡地。地势起伏大、陡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3冲积扇。理由:等高线突然变得稀疏,坡度上陡下缓;等高线呈圆弧形,呈现出以山谷出口处为顶部的扇形。4扇顶颗粒物最粗,越往下部的扇缘,颗粒物越细,边缘最细。5先进行宏观地貌的观察,图A总体是山地和平原;在此基础上观察次一级地貌,图B中显示的是山坡地貌,重点观察坡度、坡向等指标,如图B中等高线数值是单向递减的,是山体的东南坡,地势高差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然后再对坡地的微观地貌继续深入观察,图C就是坡地最低处的部分微观地貌,山麓地带的冲积扇;还可以再深入仔细观察冲积
33、扇的扇顶、扇体、扇缘等微观地貌,并且坡度、物质组成、地下水水位等各有不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相同。1地貌形态的观察观察方式主要方面手段观察顺序定性观察主要包括地貌的几何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切割程度等有选择地采用摄影、剖面或素描图等,并附以必要的文字描述由于观察到的地貌有不同的相对等级和组合,记录时一般都循着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定量测量主要是测量地貌形态的相对高度和坡度利用地形图或航空、卫星照片对地面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进行统计2.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绝对高度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坡坡度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影响生产和生活坡向阴坡和阳坡不同的坡向,光照
34、、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影响植物的生长迎风坡和背风坡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3.地貌观察的顺序(2021盐城高三模拟)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在郊外从N地出发沿NPMN线路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考察队员对考察线路各路段的描述,可信的是()ANP段,沿山脊向东北前行BPM段,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CNP一直上坡,PM段一直下坡DMN段,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2下列地点中,在营地P处不易观察到的是()Aa BbCc Dd【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B2.D读我国某地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地貌类型为()A平原 B丘陵C峡谷 D河岸2观察图示地貌全景,最佳
35、方式是()A游船上观察 B观光亭里观察C大型客机上观察 D乘坐直升机观察解析:第1题,根据景观图可知,图示地貌为峡谷。第2题,观察地貌全景,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大型客机飞行高度过高,直升飞机飞行高度适中且机动灵活。答案:1.C2.D下图为湖北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海拔为1 527 米,等高距相同。读图,回答34题。3图中M、N两地的高差最大为()A29米 B39米C99米 D89米4山区道路受地形影响,随意超车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自M地开车至N地,最适合超车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中最高峰海拔和图中1 500米等高线数值判断,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米。读图可知,图中M地海拔为1 4701 480米,图中N地海拔为1 4401 450米,因此两地的高差范围为2040米,因此图中M、N两地的高差最大应接近40米,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第4题,题意表明,山区道路受地形影响,随意超车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读图可知,甲处即将翻越鞍部,不能看到对面来车,此时超车非常危险,排除A;乙处即将由缓坡开往陡坡,不能看到对面来车,此时超车非常危险,排除B;丙处为急弯道,不能看到对面来车,此时超车非常危险,排除C;丁处已经开过弯道,且地形平坦,视野开阔,此时超车危险性系数较低,最适合超车,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3.B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