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秘密启用前“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卷(江苏省适用)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商周时代,文化由王室控制,全无私门著述,仅有
2、的典籍如诗书等由王室或公室文化官员整理、授受。“礼崩乐坏”之后,先生掌握的“旧法世传”之学分解为“私之学,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此种变化反映出A.文化由统一走向分散 B.社会转型推动学术下移C.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D.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显学2.有研究认为,在汉武帝身边的亲信重臣中,固然儒者较多,但并非醇儒,而是兼通其他学派者,即所谓“习于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者,这样的官吏在政事上倾向法治,叫作“文法吏”。这反映出西汉A.独尊儒术的措施被废止 B.法治思想蕴含在官方学说之中C.出现了儒道并进的局面 D.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3.下表为唐代漆器加工业的部分工艺,由此可知唐代A.漆器制作受
3、到当时文化的影响 B.制漆业注重技艺水平的提高C.漆器的加工在向富丽方向发展 D.首创嵌金银箔花纹漆器传统4.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进士录取额十倍于唐代。南宋时期,弥封、誊录等法因文官过多而日益受到破坏。同时,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使得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这说明了宋代A.选官彻底打破门第限制 B.考试制度难以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C.科举考试难以取得突破 D.统治者“重文”导致选官弊端丛生5.下表是明代医学取得的部分成果。这反映出明代A.中医外科学理论出现重要突破 B.进入中医学知识综合集成阶段C.麻醉学成为著名医学家的研究重心 D.医学发展受到尊经崇古思想的
4、制约6.近代棉纺织业产生时,只要因为随机而来的洋匠人手不足,就不得不“停机待匠”;且办厂要同衙门各个关口打交道,“通一语,须钱也;行一牍,须钱也;求一见,亦须钱也”。材料旨在说明近代棉纺织业A.在夹缝中产生和发展 B.一直依赖于外国技术和资本C.是洋务运动的副产品 D.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革命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绝对权威,形成了进化论的文学观,即文学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到文明的进化过程,因而要进行改良、革命、反传统,由此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都对古典文学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主张青年不看中国书,这一观点A.促进了达尔文主义思想完善 B.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彻底否定C
5、.斩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根基 D.证实了社会优胜劣汰的重要性8. 1941年间,115师、129师、晋西北部队与晋察冀部队均派出武装宣传队潜入敌占区,开展宣传活动,镇压汉奸特务。材料反映出敌后战场A.试图摆脱敌进我退的被动局面 B.逐步改变游击战术进行战略反攻C.以抗战宣传和锄奸为中心工作 D.为进行大规模反扫荡战役做准备9.下图是我国1949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率示意图,第二波增长高峰(19541955年)的出现是由于A.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符合农村实际 B.国民经济恢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C.土地改革的开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公有化程度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10.据记载,苏格拉底常在家中献祭,
6、也常在城邦的公共祭坛,上献祭。他因此被控告“拒绝承认城邦所承认的神,并引进其他的新的神衹”。他的这些行为A.严重损害了城邦利益 B.得到智者学派的认可C.体现明显的人文精神 D.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11.“从世俗科学的原理到宗教启示的基础,从形而上学到鉴赏力问题,从音乐到道德,从神学家们的烦琐争辩到商业问题,从君王的法律到民众的法律,从自然法到各国的任意法这一切都受到了人们的讨论和分析。”以上评论的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12.有学者认为:以3D打印为标杆的新兴制造业,由于技术含量提高、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更适应个性化、高端化的需要,并且能简化产品设计、生产、
7、销售流程,有可能使目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和社会化生产代替。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可能A.使非西方国家丧失全球贸易优势 B.引起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C.带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 D.引起新一轮科技大发展、大扩张13.从1832年到1867年,英国有10届内阁因下院的不信任而倒台。1867年议会改革之后逐渐形成一个惯例:大臣必须是两院中的人,首相则必须来自下院。这主要反映了A.政党政治的成熟 B.国家权力的转移 C.文官制度的优势 D.责任内阁的形成14.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追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很少撤换干部,未曾裁减冗员。而那些裙带关系、官官相护等渎职腐败行为也不要去
8、查,毕竟团结要紧,干部队伍的稳定最为重要。因为,勃列日涅夫的权力根本就不是建立在民众的呼声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勃列日涅夫提携干部的团结和稳定上的。这一现象A.表明苏联陷入失控状态 B.不利于苏联现代化建设C.直接导致苏联经济衰退 D.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混乱15.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这些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福利国家制度普遍陷入危机当中;而福利治理作为应对福利国家危机,或者说“去福利国家”的一个环节出现了。这说明福利国家A.是以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为前提 B.过分依赖政府不具有可持续性C.经济的“滞胀”直接影响政府的福利支出 D.福
9、利供给具有不可逆性和刚性增长的特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第16,17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题为选考题,包括四个小题,考生根据要求任选两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小题计分)1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
10、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材料二 到16世纪,随着主权国家的形成,英国外交政策抛弃了中世纪的传统,放弃了以在欧洲大陆夺取领土为首要目标,摆脱了宗教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英国的发展创造安全、独立、和平的环境。财政大臣塞西尔坚信:“一个国家在一年和平中的所得大于战争中的十年。”英国开辟了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市场,使英国商人再度进入地中海市场,先后建立起东印度公司、利凡特公司等商业公司,积极支持海盗活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所有这些为以后大规模的海外
11、扩张拉开了序幕。摘编自夏继果英国外交政策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外交状况并简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明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影响。(8分)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8年,蔡和森首先将对中国革命性质的认识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联系起来,拉开了大论战。以陶希圣为代表的“新生命派”认为“中国社会是金融商业资本之下的地主阶级支配的社会,而不是封建制度的社会”,依附于蒋介石政权;以严灵峰等为代表的“动力派”认为“中国毫无疑义的是资本主义关系占领导的地位”,属于资本主义社会,此派从属于脱离中共的陈独秀集团;以王学文
12、等为代表的“新思潮派”认为“在中国的全国国民经济中,封建关系仍然占着强度的优势”,强调中国社会的宗法专制性质,此派直接隶属于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领导。论战持续6年之久,出版百余篇论文著作,王亚南与郭大力合译资本论,吴平译反杜林论,郭沫若译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新思潮派”的观点被普遍接受,即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引起了中国社会史领域的论战,争辩封建制的概念、亚细亚生产方式、阶级关系等问题。还引发了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争,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等问题展开争论。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13、进行评析。(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3分)18.A(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王安石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外舍生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00人;内舍生经过考试,身为上舍生,名额100人。上舍生学习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王安石为“一道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此书是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为剥夺保守派对儒家学说的垄断权,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故名三经新义。在科举改革方
14、面,王安石为改变当时世人“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现状,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贴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现代启示。(6分)18.B(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时,面对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唐太宗采取了不同的民族政策。他通过军事征伐大败突厥并使之内附,平定吐谷浑并助其复国,平定高昌、焉耆及在西域具有较大影响的龟兹,“龟兹平,西域震骇
15、”。同时与吐蕃通过和亲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相处,并设置一系列的都督府,由少数民族各部酋长对本族进行统治,这使得统一稳定的局面基本上形成。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虽也是处于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一种羁縻政策,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但它不是限制,而是有意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给予少数民族首领以优待,封官进爵,并且给予其部族以优惠的安置,进而削弱民族隔阂,最终实现同化的目的;同时通过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在民族交往中实现多元发展。摘编自田小飞、王延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民族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意义。(6分)18.
16、C(12分)探索历史的奥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三星堆文明”,形成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600前1500年之间。三星堆文明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文明因素主要有3种:一是以三星堆城址城墙为代表的本土文明因素,二是以具有二里头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因素,三是以具有齐家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甘青地区文明因素。后二者是通过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就已经形成的岷江上游地区的文化通道,由陇西南进入成都平原地区,并促使成都平原本土文化发生巨变,产生了三星堆文明,开始了古蜀文明的历程。摘编自朱乃诚茂县及岷江上游地区在古蜀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1)据材料概括三星堆文明特点。(6分)(2)
1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星堆文明的考古价值。(6分)18.D(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布鲁克尔看来,佛罗伦萨对质量,尤其是美感质量的追求以及对个性的敏感一方面源自于其生存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工艺传统和手艺匠师超凡技巧的产物。贯穿整个城市历史的国内外斗争,风险巨大的经济模式以及激烈的竞争氛围,这些因素迫使佛罗伦萨人不得不努力增益其智慧,扩大其眼界,丰富其文化,从而培植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此外就是佛罗伦萨的工业和手艺行会发展了一套保护企业声誉的质量检查制度。由于质量是城市经济的生存之本,因此对高质量的追求变成了佛罗伦萨人思想感情的一大特点。这种对质量的重视,无疑大大影响了佛罗伦萨人的审美观,或者说提升了佛罗伦萨人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能够发现美并且欣赏美。摘编自刘华英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建筑审美(1)据材料概括佛罗伦萨的建筑审美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罗伦萨的建筑审美观历史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