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83MB ,
资源ID:58996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99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后强化演练:阶段性测试题4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后强化演练:阶段性测试题4 WORD版含解析.doc

1、阶段性测试题四王安石变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这说明()A强化国家机器才能保障改革的进行B改革必须强化中央集权C政治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D加强中央集权必然增加官吏数量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冗官、冗兵、冗费”使得北宋积贫积弱。A、B两项措施只能强化中央集权,不能改变积贫积弱局面;D项措施只会加重积贫积弱。只有“精兵简政”才是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的有效措施。故选C项。答案:C2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

2、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C加重了财政负担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A项说法错误,宋代官制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B项材料所述是官制,与科举制度无关;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3“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A汉朝B唐朝C宋朝 D隋朝解析:宋朝统治者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措施之一便是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答案:C4岁

3、币是指()A北宋政府每年财政开支的钱B北宋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钱C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西夏的货币D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和西夏的钱和绢解析:岁币不单是指钱,也包括绢,特指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和西夏的钱和绢。答案:D5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经常发生冲突,但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长久和平关系开始于()A北宋庆历新政后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D北宋和西夏的战争结束后解析:澶渊之盟使宋辽和平保持了一百多年,故选B项; A、C、D三项都与题干无关。答案:B6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过重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

4、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解析: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利息高低、农民负担重的问题,所以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的剥削太重的争论。答案:B7“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这些言论实际上代表了 ()A农民利益 B贫民利益C民族利益 D大官僚、大地主利益解析:因为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该材料站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上,故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答案:D8北宋立国以来,主要依赖江南的财富力量。下图所示是太湖圩田。这一成就的出现主要与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哪一项有关()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 D免役法解析:根据“太湖圩

5、田”和图可以判断该工程与水利有关,故选B项。答案:B9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A BC D解析:诗中的意思是要解决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方田均税法主要是针对官僚地主的。答案:A10宋神宗年间,部分皇亲国戚经常到太后跟前哭诉,反对王安石变法。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大商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市易法 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解析:大商人主要通过操控市场获得巨利,而市易法限制了他们对市场的操控,故选A项。答案:A11下图是北宋王安石变法时修建的工程,今日仍发挥

6、着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在王安石变法的众多措施中,实施效果最好的是()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 D保甲法解析: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无论是地主还是农民都得到好处,因此没有人反对此项措施,因而实施的效果是最好的。答案:A12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 ()A保马法 B将兵法C保甲法 D军队精简解析:保甲法规定保丁有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因此村村设保,必将促进社会秩序的安定。故选C项。答案:C13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A保甲法 B保马法C将兵法 D更戍法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保甲法的实

7、行,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且“寓兵于农”,可以起到“御外、节支”的作用。答案:A1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其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A BC D解析:根据材料知识都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D15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析:王安石性格偏执,导致不注重调整策略,也导致用人不当,这与变法失败有一定的联系,故选C项。封建官僚和大地主是

8、北宋的统治阶级,变法损失了他们的利益,其失败是必然的,排除A、B两项;D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答案:C16“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解析:材料并未涉及分割宰相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加强皇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财政经济方面的内容而非军事领域,故C项错误;由“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以通天下之利”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改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答案:D17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

9、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务的看法正确的有()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A BC D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正确。答案:D18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执政第十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A背诵诗赋辞章B学习“四书五经”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和时务策D依靠“恩荫”解析:宋神宗继位第十年正处于王安石变法期间,此时国家以经义策论取士,故选C项。答案:C19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

10、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青苗法募役法将兵法市易法A BC D解析:搞清定语是“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然后通过阅读材料搞清这一问题实际是聚敛财富,再根据变法措施进行选择。答案:D20有人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介甫(王安石的字)之变法,成也一人之力,败也一人之力,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材料中的“萧何”可能是指()A司马光 B范仲淹C宋太祖 D宋神宗解析:要正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的意思是说任用王安石变法的人是宋神宗,对王安石失去信任,两度罢免王安石宰相职务、对变法失去信心的也是宋神宗。故选D项。答案:D21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王安石宦海浮沉的一生、其宏图大愿未了的遗憾

11、、其官学皆优的智慧,都值得今时今日的人们去参悟。面对北宋贫弱现状,他认为解决的主要办法是()A“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解析: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答案:A22纵观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两种结局,可以得到的认识有()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到保留和维持 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用人得当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A BC D解析: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复杂性和曲折性,改革者必须

12、要有坚定的毅力,改革才能成功;判断改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其成果是否得以保留,而不能单从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判断;另外,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注意维护民众利益,同时还要注意策略的运用。答案:A23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无意那种“笔头去取千万端”的争论,力求客观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下列关于其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的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解析:根据课本史实,A、B、D三项不准确,C项表述最为准确。答案:C24北宋一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富的朝代,也是最穷的朝代;是中

13、国封建社会中军队最多的朝代,也是最软弱的朝代。下列关于北宋的叙述,正确的是()通过设枢密院、三司以分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在公元11世纪产生了一位伟大的改革家通过岁币方式获得边境的和平强化中央集权导致了宦官专权现象的出现A BC D解析:是宋初加强皇权分化相权的措施;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指北宋用送岁币的方式与辽、西夏的求和行为;都符合北宋的史实,应选B项。不符合北宋的史实,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故排除。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共52分)25(18分)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材料,回

14、答问题。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贱,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成效。(2)材料三中,苏辙抨

15、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王安石变法的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根据“市易司”和“徙贵就贱”可得出答案。第(2)问针对的“以钱贷民”,结合教材可知为青苗法。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的吕中说,如果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得以尽行,则不会有熙宁之急政又说,熙宁时期“引用小人自安石始盖安石之法犹出于所学,章子厚之法将托安石以报私怨耳,至蔡京则又托绍述以奉人主(徽宗)之侈心耳,愈变

16、愈下,所以致中原之祸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指出:“国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绾、章惇、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以贻败亡于宋者此尔。”摘编自宋大事记讲义宋论等材料二: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洗刷)者,在泰西则有克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摘编自梁启

17、超为何要写王安石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吕中和王夫之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答案:(1)相同之处:一方面认为王安石变法急于求成、增加民众负担,本身有问题;另一方面认为王安石变法引起激烈的“党争”,导致北宋的灭亡。(2)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具有近代改革的意识;为改良寻找历史依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答出三点即可)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管子材料二:生民之道,食为大。是故土地,本也无

18、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使之战也。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贫者日削,虽有耒耜终不得而食也。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北宋平土书序材料三:平籴(买入粮食)之法行,则农人秋粜(卖出粮食)不甚贱,春籴(买入粮食)不甚贵,大贾蓄家不得豪夺之也。而官之出息常什一二,民既不困,国且有利,兹古圣贤之用心也。北宋富国论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主要针对当时土地方面的什么问题?(3)材料三在“利国便民”问题上肯定了什么主张?主要针对当时粮价方面的什么问题?(4)针对材料二、三反映的北宋社会问题,王安石推行了哪些新法?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2)问关键是提炼归纳材料的主要论点;第(3)问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整合;第(4)问难度较大,一方面要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结果进行说明,另一方面要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加以理论阐释,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描述。答案:(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重视农耕)。(2)平均土地。主要针对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3)由政府买入或卖出粮食调剂粮价的做法。主要针对富商大贾控制粮价从中渔利。(4)新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或新法被废除)。说明:靠封建统治者自身内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和人民疾苦等问题,也说明了北宋政治的腐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