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政治(三)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新华社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06年5月
2、15日9时30分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7998 2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破8”。而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当天的中间价为8276 4元。这意味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购买进口商品可能会便宜偿还外债能力相对提高A.B.C.D.2.从哲学角度分析,“神舟”一号到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说明了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实验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源泉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A.B.C.D.3.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6年3月26日起,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这是国家在运
3、用_进行宏观调控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计划手段4.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知识、技术、资本、经营管理、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分配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会冲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人民生活快速达到总体小康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A.B.C.D.5.有人在谈到国企改革的问题时讲道:“办好企业,光靠一个厂长不行;但搞跨一个企业,一个厂长足也。”这告诉我们A.厂长对企业具有决策权和指挥权B.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在企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C
4、.经营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负责D.必须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者的素质6.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职工收入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A.B.C.D.7.地处海拔山区的某贫困山村为脱贫致富,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均告失败,村领导总结教训,结合本村优势,决定种植既有市场又适合于海拔山区生长的经济作物,结果取得成功,几年来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个事例表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A.适应市场需要,发挥比较优势B.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C.加大投入,改善交通、通讯条件D.坚持“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8.选择有条件的国
5、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其目的是A.吸收社会闲散资金B.对企事业单位给予更多的拨款C.获得银行利润D.为国家大型重点项目提供贷款9.2006年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对2004年消费率重新测算的结果为54.3%。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不仅受收入、观念、体制、环境等因素制约,还缘于供需失衡,不想买的随处见,想买的买不着。这启示我们,要扩大消费也要A.更新居民的消费观念B.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D.注重消费品结构的调整10.2006年4月29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管配件作出反规避终裁:对原产于中国的相关钢铁
6、管配件征收58.6%的反倾销税。迄今为止,欧盟已经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管配件进行了3次反规避立案调查。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一些国家在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及经济和政治利益驱动下,经常使用反倾销措施挤占别国市场。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A.反关税原则B.非歧视原则C.发展中国家优先原则D.降低关税原则 1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一大特点。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有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必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将有利于消除南北差距,缓和南北矛盾A.B.C.D.12.“
7、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A.对墙坏必被盗未能预见B.不及时筑墙,造成其财产损失C.凭主观经验办事D.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首要的是发展观念陈旧、发展意识不强。因此,要切实抓好第一要务,就必须解决好发展的观念问题,即对发展的本质、作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问题。从哲学上看,人们对规律的认识A.有助于人们改造规律B.有利于人们改变规律运动的方向C.是利用规律的前提D.改变规律的客观要求14.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遇事绕道走”“与世无争”。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和处世态度A.否认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 B.承认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D.
8、承认即使自己不去解决矛盾,矛盾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15.一些城市为了公共工程建设,需要拆迁部分居民房屋。在拆迁过程中,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野蛮拆迁,损害居民利益;另一方面,部分居民乘机漫天要价,阻挠拆迁。这表明A.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B.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既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又要维护个人正当利益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16.“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凿壁借光”的故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格言警句,共同表明A.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传统的民族B.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C.理想的实现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D.
9、理想转化为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17.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客观规律的作用18.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A.共产党的领导B.四项基本原则C.“一国两制”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在当今网络时代,甲某以匿名信形式在网上任意攻击与他有宿怨的乙某,给乙某造成了严重精神伤害。对此甲某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事情说明在我国A.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国
10、家法律保护B.自由是相对的,法律是绝对的C.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D.公民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20.某市市政府每年开展一次“万人评政府”的考核活动。几年来,这一做法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说明A.只有通过民主评议,才能提高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B.民主评议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C.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D.我国公民自觉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21.某外国留学生租房在我国境内举办宗教培训班,并且散发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品,被限期离境。这说明.我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
11、活动.我国正逐步消灭宗教.我国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22.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困和落后则是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结底取决于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程度。这一论断主要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加强力度,国家机关还专门聘请了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的特邀监察员、特邀审计员、教育督导员,政协已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民主监督机制。据此完成2324题。23.我国政协上述的一系列行为
12、表明了A.政协的民主监督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面大、制约力强的特点B.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国监督C.民主党派充分行使国家权力D.政协已成为国家立法权力的一部分24.有人说,人民政协是“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同唱一台戏”。这说明了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B.为了发展生产力,各自执掌一部分权力C.监督中共执政地位D.在行政上协商,在法律上监督共产党2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判明形势,预见未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A.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D.在国
13、家政权中处于执政地位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各科不同,请注意修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本卷共4小题,共50分。注意修改卷题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0分)材料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近年来,我国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外国同类产品,价格却相对低廉,加上售后服务不断改进,消费者投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一改20世纪80年代初外国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产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材料二:据有关人士预测,我国将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其特点有:生存型消费正在向质量型消费过度
14、。城镇居民消费热点主要为商品住房、轿车、电子信息产品、新型食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4分)(2)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由生存型转向质量型,说明了什么?(6分)27.(10分)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创新和教育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要求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科教兴国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也要注意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28.(12分)有人认为,维护中央权威,必须强化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然会削弱多党合作制。
1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29.(18分)阅读材料据此完成问题。材料一:2003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商品供求总量情况注: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后才出现工农业产品过剩。2004年我国人均GDP仅1 000多美元。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及其比较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城乡收入之比为2000年2.16.42.65:12002年4.813.43.1:12004年5.721.33.4:1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材料三:农业产值、就业人数、农村人口的比重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农来就业人数的比重农村
16、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中国15%50%63.34工业化国家15%20%40%(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市场的特点是什么。(4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与材料一、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3)结合材料三,说明国家应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8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政治(三)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表明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正确。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商品的出口价格相对提高,错误。人民币升值后,购买力相对增强,正确。
17、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外债的偿还能力,正确。2. D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所以要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实验仅仅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表述错误。“神舟”一号到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组成的D项。3. A本题考查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三者的区别的认识。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
18、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材料中利用价格手段来调节,属于经济手段,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题意。4. C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难在本题会误选B项,原因是认为有利于人民生活快速达到总体小康,这不符合实际。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是小康社会,我们要建设的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以不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不选。5. D本题考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做好此题的关键是要审好题,明确题干要求“告诉我们”即“启示”,A、B、C三项强调的是原因,与题干要求不符。6. A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19、。提高经济效益关键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另外通过科学管理,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生产率,故正确。提高职工收入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经济效益不一定好;规模可以产生效益,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仅靠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来扩大规模,效益也不一定高,故不选。7. A本题以某地农村经济发展由失败到成功的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此题时一定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点即该村办工厂失败,根据市场需要种植经济作物取得了成功,因此A项符合题目要求。B项并未指出根据市场需要,不够准确。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在“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
20、下并没有成功,也不能入选。8. C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因此,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出发点就是银行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确答案是C项。9. D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相关方面的知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和其他各个环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不仅受收入、观念、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还缘于供需失衡,不想买的随处见,想买的买不着,说明在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同时,更应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能促进生产的
21、全面发展。故选D项。A项与题意不符。B项属于国民收入内容。C项强调的是如何发展生产。故A、B、C三项不能选。10. B本题是高考常见的以时事材料作为背景的选择题,要求学会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中,实施的最重要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又称非歧视性原则。它强调各缔约国之间实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公平交易,反对贸易歧视。当前一些国家经常使用反倾销措施挤占别国市场,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B项符合题意,故入选。A、C、D三项的说法与题意不符,不选。11. C本题属于用背景材料作题干的组合式选择题。要求理解材料的中心含意,用发散性思维去加以分析
22、和总结。本题涉及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表现、影响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利用以及信息传播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符合题意。故选C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故的说法错误。要根除南北之间的差距,必须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的说法错误。12. D13. C本题考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关系,选择C项。A、B、D三项错误。14. A采取“遇事绕道走”“与世无争”的态度,是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实质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23、和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15. C本题以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居民房屋拆迁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处理为背景材料,考查如何正确对待这件事。根据题意正确选项是C项,即在居民房拆迁过程中反对部分居民漫天要价即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又要反对因拆迁而损害居民的合法权益。A、B两项表述与题干内涵外延不符。D项说法是片面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16. D本题考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考查理解问题和分析领会问题的能力。首先应排除C项,因为题意不是讲理想实现与客观条件的关系,而是讲理想的实现与个人的主观努力的关系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最佳答案为D项。A、B两项属于异肢,与题意不符
24、,应舍去。17. C本题主要考查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最终都将统一于何处,重在考查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主要信息点是“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的“基础”是什么。显然,自然界自身以及客观规律的自发作用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因此A、D两项首先排除;B项错误,因为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会直接使得客观世界发生改变,否则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即基础只能是联系主客观的东西,即实践,所以C项入选。18. D本题考查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核心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
25、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体现出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选D项。A、B两项考查我国国家政治的领导核心和国家立国之本,与本题无关;C项是我国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19. C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材料中甲的行为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因此选择C项。A、D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是错误的。20. C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公民的政治权利
26、。“万人评政府”说明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和健全,说明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A项片面,不是充分条件,B、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只能选择C项。21. C此题考查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进行宗教活动,但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所以A项不正确,B项不符合事实,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2. D题干强调和平与发展关系中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而不是和平对发展的影响,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3. A24. A25. C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
27、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增,刺激了我国家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到今天,我国家电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体,这充分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4分)(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说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6分)解析: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知识点。本题设问直接,考查范围相对缩小。第(1)问主要能抓住新消费热点对新行业的推动展开说明。第(2)问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由此引申到影响消费水平
28、的因素,可带出完整答案。27.第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地位、作用决定了做工作必须抓重点、抓中心。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科教兴国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当前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分)第二,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在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应注意各方面协调发展。(5分)解析:此材料辩证法部分只涉及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抓住这一点不难。关键是要能够结合材料具体分
29、析。28.(1)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维护中央权威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中央的权威,就必须加强共产党的领导。(6分)(2)认为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就会削弱多党合作制是错误的。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政党制度。第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谈不上多党合作。第三,只有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制度
30、才能进一步巩固、发展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才有保证。(6分)解析:本辨题可分解为三层意思:要维护中央权威;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会削弱多党合作制。注意围绕这三点逐层分析。29.(1)商品供大于求,属买方市场。(2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人均才1 000多美元。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工农业产品过剩。(2分)(2)材料二说明了2000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大大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市场购买
31、力比重下降,这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比重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分)农民收入偏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人口比重大,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收入难有较大增长。(2分)(3)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分)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分)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分)(若答“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放手发展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从扩大内需角度考查“三农”问题。从近年的高考题来看,以图表、图示等材料综合考查大的专题知识的题型较多,本题即属这一类型。第(1)、(2)问主要是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要认清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归纳总结。第(3)问要结合新农村等时政背景和教材相关知识点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