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8.50KB ,
资源ID:5894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940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手工是一种遗产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的需求主要是靠双手来满足的。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都是由双手来体现的。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便油然而生,无论是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还是乡野村夫手中带着泥土与青草芳香的民间艺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和封闭的状态中生活,这就使得手工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这样我们才会看到

2、各个民族和地域彼此迥然殊别的房舍、小吃、独具匠心的手工制品及其风情特异的乡土艺术。在这中间,中华的手工可谓冠盖全球。其原因,一是历史久远,传承未断;二是民族众多,地域多样;三是文明灿烂,人文深厚。在九州大地上,不管你怎样见多识广,但在田野里跑一跑,准会发现从未见过的美妙之极的东西,其中手工的智巧一准令你称奇。精湛的民间手工全都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便可能中断。这就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面对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古蜀人用什幺利器可以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

3、他们施用何种技术才能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其缘故,便是这些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人类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手工是不同地域的聪明才智的各自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性的载体。因此,抢救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

4、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同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1. 下列对手工的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精雕细刻的民间艺术都体现着手工创造者的审美理想。B. 手工传承的中断使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无法复制。C. 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D. 由于交通不便与生活封闭,手工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2. “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下列表述,作为划线部分内容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 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口诀上。B. 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

5、特产。C. 从人类文明的传承来看,手工的文明都是记忆性的。D. 与工业技术不同的是,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靠双手来完成的。B. 手工见证了不同地域的智慧,承载着民族与地域的精神。C. 在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缤纷的手工正在悄然成批死亡。D. 无论是放弃手工还是记忆手工,都是人类文明的需要。【答案】1. B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理解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

6、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手工传承的中断使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无法复制”不符合题干“手工的特点的表述”,第三段主要论证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B项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证明这一特点的弊端或留下的遗憾。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答题区间,将选项和原文对读,分析比较发现异同。B项,加线句子在第四自然段结尾部分,前面有关联词“所以”,可见这一段“所以”前面的信息都属于划线句的原因,即

7、ACD选项的内容,而B项“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不是理由,从层次上看此内容在第三段。三四两段是并列关系,都在介绍手工制作的特点。所以B项只是说的手工制品特点之一,不是“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原因,本项属于杂糅信息,混乱层次,强加逻辑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A项,“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靠双手来完成的”说法绝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在

8、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的需求主要是靠双手来满足的”,选项丢掉了“主要”二字,错误地把重要性说成了绝对性。故选A。(二)文学类阅读(15分)阅读下面小说,回答各题。青龙偃月刀韩少功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 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 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 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

9、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 就打道去了镇上。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

10、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

11、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 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

12、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

13、,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 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

14、去了。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B. 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C. 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

15、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D. 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5. 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 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答案】4. B 5. 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焗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

16、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 6. 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和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整体把握全文,形成全面的理解认识;二是要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信息,进行比较,各个击破,确定其是否符合文意。B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

17、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不合文意,文中作者只是客观地介绍了年轻人追求时尚去城里染发烫发的现象,并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基本形象的基本方法有:一是要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剖析,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语句去体会;二是要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的思考来品味人物的特征。注意本题是两问,一定要先概括形象特点,然后分析。 “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这说明想法落后,不能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有一种执着。“青龙偃月刀法

18、”三十六种刀法娴熟至极,说明剃头技艺精湛娴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说明喜爱古典文化。当发现三明爹很长时间没来剃头时,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并最后一次认真为他剃了头,说明重感情。【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以结合人物形象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等方面分析概括。从内容上说,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是细节描写,进一步补充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同时三明爹的去世也意味着何爹手艺将没有了出路。从结构上来说,将情节推向高潮,小说情节更加完整。从主题角度考虑,这一情节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何爹手

19、艺的未来的担忧,对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担忧。(三)新闻阅读(12分)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各题。材料一:古井、古树、黄氏宗祠清晨,鸟儿清脆的鸣叫唤醒了这个古老的客家村庄。走进海南儋州那大镇洛南村委会力乍村,绿树环抱,依山傍水,一栋栋客家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翠林修竹环绕村边,村道整洁干净、自然有序。村庄的环境不仅让村民自己住得舒服惬意,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感受田园风光。去年,在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上,洛南村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上榜的原因除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还在于洛南村在规划建设中,保留着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客家风情特色。一批批游客来此体验包粽子、

20、品黄皮、吃农家饭等,力乍村的客家文化与自然风光,也正式跃入大家的视野。不仅如此,力乍村还打造了“商业一条街”“石雕一条街”“民宿旅店”“休闲农场”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远古客家文化的新传承。“美丽乡村”的创建,发展培育经济产业是关键。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使力乍变成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摘编自客家小村变身 文化旅游走红,有删改)材料二: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期间经历了从普通“农家乐”到相对高端的“民宿”的变化。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

21、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0和 26.2。2016 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 24 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 54.4;营业总收入达 4800 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 12.2。预计到 2020 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 40 亿人次, 实现总收入 2.3 万亿元。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 3856 亿元,同比增长 47.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328 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370 个。而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

22、的2016 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投资还将持续升温。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或许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久了,人们往往就更加渴望追寻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摘编自乡村旅游渐升温有删改)材料三:如今,很多乡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 25 个省(区、市)2.26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 万贫困户、747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乡村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

23、脱贫的重要力量。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 年,乡村旅游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 39.4,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达 264 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 18.3。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创业网发展乡村旅游

24、 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材料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指出,2017 年集中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具体来看,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在优化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促进 1000 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电商、现代物流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等技能培训, 重点培养 1000 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

25、异化发展方面,将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等。(光明网旅游频道)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自 20 世纪 50 年代萌芽后发展迅速,几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 32.0%和 26.2%。B. 材料一开头的描写细腻、生动,把读者带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乡村世界,使读者对力乍村有了一个好的印象,对乡村旅游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 乡村旅游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据有关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 年,贫困村脱贫人数达 264 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 18.3%。D. 在改

26、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 2017 年)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大型游客娱乐设施等建设和运营。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保留着客家风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等是洛南村上榜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的原因。B. 2016 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 24 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 54.4%,预计到 2020 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 40 亿人次,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可能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C.

2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层出不穷,如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为乡村旅游开拓了新思路,发掘了新价值。D. 材料一以客家小村为例展现了乡村旅游的特色和魅力;材料二梳理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指出其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三、四着重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9.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乡村旅游产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答案】7. B 8. D 9. 建设乡村文化,保留独特的乡村风情。适应时代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挖掘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整体规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引进专业人才。积极鼓励和引导

28、民间投资,使之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A项,“几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 32.0%和 26.2%”不合文意,根据原文“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0%和26.2%”是在“过去五年”,选项缺少了限定性条件;C项,“乡村旅游逐渐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据有关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 年,贫困村脱贫人数达 264 万人”原文是“进而逐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选项缺少“农村”这一限定性条件;D项,“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大型游客娱乐设施等

29、建设和运营”不合文意,材料四中原文相关表述为“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选项中“大型游客娱乐设施”属无中生有。故选B。【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材料二指出其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合文意,材料二第一段写出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村

30、旅游经历了从普通“农家乐”到相对高端的“民宿”的变化,展示了成果,第二三段介绍了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没有分析原因,“指出其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属于无中生有;此外,材料四是展望未来,并非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故选D。【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筛选、概括。概括乡村旅游产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根据文本“保留着客家风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让游客感受到远古客家文化的新传承”,可概括为建设乡村文化,保留独特的乡村风情;根据“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

31、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可概括出要适应时代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挖掘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根据文本“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可概括出整体规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引进专业人才;根据文本“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将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等”,可总结为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考生可依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

32、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

33、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

34、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B.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C.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D.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11. 下列对

35、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B. “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C. “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诔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D.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贬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李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B

36、.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推荐到朝廷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

37、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2)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可知,画线句子中“令狐楚”是人名,其子为“令狐绹”,据此可推断出“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断句正确,这样就可排除B项;再由上文可知,“茂元”指的是“王茂元”,“茂元卒”说是的王茂元死了,“来游京师”的主语应是要商隐,据此可推断出“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断句正确,可排除AC两项。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

38、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贬职”表述错误,根据史料记载,“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左迁”指被贬官。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推荐到朝廷做了朝廷命官”不合文意,根据原文“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可知,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本:本来。素:平时。

39、遇:对待。秉政:执政,掌权。为:担任。(2)恃:依仗。诡激:怪异偏激。为所:被。薄:轻视。坎壈:坎坷。【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狐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二十

40、岁还不到。令狐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让李商隐跟随他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李商隐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李商隐为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惜李商隐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然替王茂元干事,李宗闵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

41、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他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执掌朝政,令狐绹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将李德裕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了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的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辞去徐州府职又入朝,以文章干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

42、之罢废,回到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令狐楚能写章奏,于是就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二)诗歌鉴赏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各题。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建注杜牧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43、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B. “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C. 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15. 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答案】14. C

44、15. 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错误,“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意思是木槿飘落,但它初开时鲜艳无比,听闻蝉鸣,第一声格外响亮。此处作者用“初”“第一”自然景物的美好指友人郑处诲刚登进士第不久,正处于人生的好时光,表达了

45、对友人的关爱和满怀希望之情。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赏析诗词情感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诗词,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特点、抒情的词句、抒情手法等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诗词中抒发情感的题目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抒情的对象,二是抒情的原因。颈联的抒情对象为“故人”和“白发”,由此不难得出,因故人离去白发频出作者感慨与朋友不能长时间相聚,不知不觉间年华已不再。尾联由“期君”一词可知,作者刚刚躲过了一场政治风波,所以希望友人也能够隐藏盛名,远离祸患,以此表达对友人的关爱与劝诫。(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

46、句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句子是:“_,_。”(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当年周瑜春风得意,“_,_。”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故不积跬步 (4). 无以至千里 (5). 小乔初嫁了 (6). 雄姿英发【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注意“萧萧”“跬”“至”“初嫁”等字词的书写。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

47、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展映的影视作品中,开天辟地的创作者采用纵向的全景勾勒,展现我党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的成长壮大与责任担当。群众项目登堂入室,跨省组队打破藩篱,参赛观赛积极踊跃,中国体育改革蹄疾而步稳,一个全民全运的时代正在拉开大幕。中国桥、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港,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探空新变化新成就“当惊世界殊”,值得浓墨重彩地宣扬。自贸区升级为自贸港,对地方来说,能有力促进发展外贸,因此包括上海在内已经有不少沿海城市蠢蠢欲动,打算来争夺这一红利。记者在公共场所走访发现,大部分公共场所禁烟标志张贴在醒目位置,但一些禁烟条例的模糊地带,仍有漏网之鱼,没有张贴禁烟标志。中

48、国共产党领航,奋斗几十年,中国从生灵涂炭、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政党的成长和一个国家的复兴紧密相连。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先了解成语的意思,再分析语境。成语合乎语境,使用都正确。“风雨飘摇”: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地位不稳。“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生灵涂炭”:用来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遭受极大灾难,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使用对象错误,不能用于语境的主语是“群众项目”。“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

49、样子。意为像虫子蠕动爬行的样子,借以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合,可改为“跃跃欲试”。“漏网之鱼”: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使用对象不当,不能用于说“一些禁烟条例的模糊地带”。成语不合语境,使用都不正确。所以选C项。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现有物流通道的基础上,榆中县人民政府计划兴建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业综合市场。B. “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将以此为契机,明确发展方向,推广“人与生物圈”的核心理念和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保护。C.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

50、相关产品在银行、机场等相对安全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下应用广泛。D. 广场舞是当下非常流行的健身运动,专家提醒老人们,过度跳广场舞也会损坏膝关节,老人运动最好以游泳散步骑车为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和辨析。A项,成分残缺,“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业综合市场”,该句缺少主语,应在“将成为”前加“该采购中心”。B项,搭配不当。“推广”和“保护”不搭配,可以在“生物多样性”前加“促进”。D项,句式杂糅,错在“老人运动最好以游泳散步骑车为宜”这句,应删去 “最好”。所以选C项。点睛:首先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查找病句

51、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最后分析语境,看成语的意思,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与语境是否相符。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送温暖、送服务”的号召,我们几个志愿者向老人惠赠棉鞋。B. 您不久就要回国了,周六在阳光俱乐部我们会为您举行一个欢送会,请屈驾前来。C. 刘秀莲为了照顾舍弟,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在当地超市当收银员。D. 医生奉告我,我伤口感染非常严重,骨头已经被细菌严重腐蚀,要赶快住院治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A项错

52、误,“惠赠”,敬词。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即别人赠送给自己东西时,一般要说“谢谢惠赠!”不合语境说的是“我们”向老人赠棉鞋。C项,“舍弟”,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语境说的是刘秀莲为了照顾自己的弟弟。D项,“奉告”:敬辞,意为“告诉,奉劝正告”。语境是B项正确,“屈驾”,指委屈大驾。敬辞,用以称别人来临。所以选B项。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

53、异,还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转述语得体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考虑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说什么,怎样说,说的效果。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准确得体。具体做法是:看对象分你我;看谦敬长幼分;看场合析语境。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

54、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_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_,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答案】 (1). 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2). 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 (3). 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最后结合文体,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第空,根据上文“先开花后长叶”,下文“花叶同时生长”,

55、可知,此处应为“有些先长叶后开花”。第空,根据下文的分析,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主要看叶芽或是花芽,哪个生长需要的温度低,哪个就会先生长。此处应填“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与“密切相关”衔接。第空,根据后文“先叶后花”,根据哪个芽所需温度高,哪个后生长,可知这里要填“(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21. 依照下面文句中画线句,另写两个与画线句句式一致,内容一致的句子,构成排比句。示例: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如果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难耐的严寒; , ; , 。【答案】 (1). 你如果喜爱南国的细雨景色,就必须包容它那难熬的酷暑。 (2). 你如果盼望西

56、部的秋风飒爽,就必须包容它那寂寥的落叶。【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前先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采用“你如果,就必须”的句式;再次展开合理想象,组织文字表述)。四、写作(60分)22. 根据要求作文。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要求: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答案】例文:生命的突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远离京都的路上,他出乎意料的平静:没有对小人的愤怒咒骂,没有对苍天不公的仰天长叹,没有对至亲结发的依依不舍或许已在磨难中变得麻木不仁,去往黄州的

57、路上只留下一个失魂的苏轼,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公元1082年,同样是在一个寂寥的悲秋,又恰在一个最易令人触景伤怀、吊古伤今的地方,苏轼与友人飞舟月下,举酒诵诗。幽幽的箫声中,苏轼出乎意料地将失去的一切抛在脑后。在一个最该失意惆怅、痛哭流涕的时刻,他选择与清风明月为伴,超乎人生得失,以一种失落文人特有的豁达包容了永恒与瞬间。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失魂落魄的苏轼,却多了一个“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苏子;朝廷里少了一个醉心政治的高官,却多了一个“牵犬擎苍”“亲射虎,看孙郎”的太守。历史埋葬了一个权显一时的官吏,却又在中华文化的园地里扶植起一个砥柱中流般的巨人。于是,苏东坡完成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突

58、围,不仅是文化的突围,更是生命的突围。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苏东坡式的人生”,但生命又何尝不是在一次次“苏东坡式的突围”中不断发展?生命就像艰难困苦交织而成的网,常会在难以预料中一次次羁绊我们前进的步伐。流泪与抱怨或许是消解痛苦最为简便的方式,但泪水与躁怒往往会将我们推向更黑的深渊。在苦难中,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组织坚定有力的生命突围。对于如茵的绿草,它最终的归宿也许是在羊儿口边簌簌地哀嚎,也许是在疾风蹂躏下不甘地折腰,或许是在干旱摧残下痛苦地死亡。然而,在炎炎烈日之下,我们犹能看到它们躁动全身的绿意,孜孜不倦地潜滋暗长。渺小无比的秋虫,生命甚至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你尽可听

59、到它们在转瞬即逝的生命中那歇斯底里的绝唱。自然的循环周而复始,这也决定了事物的诞生必带有悲剧性的落幕。即使这样,各种生灵仍旧用一次次生命的突围有力地抗争着无情的自然法则。也正因为这样,大自然才会不懈地绽放勃勃生机。耳闻嘶哑的虫鸣,身为万物之灵长的我们还有什么权利为苦难流泪和悲伤?正如珍珠所写的那样: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就不会闪光。朋友!我们真的需要从困苦中突围!不为别的,只为生命闪现耀眼的光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材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试题要求根据诗歌蕴含的哲理作文,这就比话题作文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考生必须先读懂材料

60、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自选角度,准确立意。珍珠一诗告诉我们:珍珠在蚌壳里经过了无数的黑夜,受到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才换得了生命的闪光。可见,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参考立意:成功与磨难;生命与挫折;在磨难中闪光。参考素材:(1)我想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以捕鱼为生的老头。他连续八十四天出海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在我们看来,他运气实在太差了,他再也不会出海捕鱼了。但是,出人意料,在第八十五天老人又拿起他的捕鱼工具,驾着小船,毅然决然地驶身了深蓝的大海。这次,他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成功地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如果他被以前的失败吓倒

61、,那么这条大马林鱼只会在他的梦中出现。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形象,更展示了一种面对暴力和死亡时的坚定态度、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桑地亚哥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灰色的天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激励着每一位读者。(2)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轼。苏轼是文坛上的宠儿,却是仕途上的弃儿。他的才能我们有目共睹,但他的命运多磨难。他老来得志,“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西北望,射天狼”。他的豪学以致用壮志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但他在历经人生短暂的辉煌之后,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乌台诗案后,他一

62、贬再贬,但这并没有击败他,在黄洲赤壁,他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沙湖道中在轻吟“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被贬之后,苏轼进入了一种荣辱皆忘的境界,他胸襟旷达,同时,他又自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建功立业之心不减当年。如果东坡在遭贬之后就放弃自己,那么,肯定地说他不会留下那么多动人的诗篇。正是因为他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才成就了他一代文豪的光辉形象,才使他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3)一颗百合的种子面对阴暗潮湿的泥土,如果不经历破土的痛苦,艰难呼吸寒冷的空气,能见到阳光明媚的大千世界吗?在少有人迹的山谷中,它与其他杂草长得一样,但它坚信:我是一株百合,而不是

63、野草。在杂草嘲笑它不自量力的时候,努力吸取养分,并对自己说:能证明我的身份的方式,就是开出与众不同的花。 终于,它的头上结了花苞,而杂草则笑它脑袋长瘤了。它不屑于旁人的不解与冷嘲热讽,在一个清晨开出洁白的花朵。人们为它取了一个漂亮的英文名Lily,新人们在百合前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孩童们亲吻着它。此时的它是多么幸福! 是它与它的伙伴让这山谷充满清香,充满生机。此时,它无暇的花瓣上滚动着一颗晶莹的水珠,那并不是露珠,而是它的眼泪。于是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野草们苦了百合的心志,却没动摇它的信念,反而造就了它不屈的灵魂。结构层次:文章以“生命的突围”为题,可见作者深层次解读了所给材料中的小诗,并将小诗蕴含的哲理凝缩成题目,精练、准确、深刻,很多时候,一个漂亮的题目就是成功的一半。文章以苏轼“乌台诗案”之后的人生经历为主要内容,以他对人生的理解,他生命的价值为核心深刻诠释“突围”二字,作者笔下的“突围”不仅仅是摆脱一种困境,追求一种光明,更是理想的升华,生命的涅槃。是深味苦难,尽尝辛酸之后,依然闪耀的生命之光。最后照应材料,再次点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