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仁者爱人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 怎么理解“仁”呢?成为“仁者”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字音字形(1)衣轻裘()(2)冕()(3)瞽者()(4)厩() (5)齐衰() (6)弋()(7)被发左衽() (8)沟渎()2重要词语(1)谨而信:_(2)吾道一以贯之:_(3)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_(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_(5)尧舜其犹病诸:_(6)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_(
2、7)盍各言尔志:_(8)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_(9)愿无伐善,无施劳:_(10)然,固相师之道也:_(11)过之,必趋:_(12)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_(13)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_(14)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_(15)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_(16)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_3通假字(1)出则弟:_(2)与师言之道与:_(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_(4)管仲非仁者与:_4“于”和“若”字的用法(1)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_(2)子食于有丧者之侧:_(3)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_5词类活用(1)老者安之:_(2)子钓而不纲:_(3)
3、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_(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_(5)敝之而无憾:_6特殊句式(1)吾道一以贯之:_(2)何谓也:_(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_(4)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_(5)阶也,席也:_(6)然,固相师之道也:_7成语积累(1)行有余力:_(2)一以贯之:_(3)立人达人:_(4)能近取譬:_8名句积累(1)_,_,_,_,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己欲立而立人,_。(3)老者安之,_,_。(4)_,弋不射宿。重点研读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答:_2同是主张相
4、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答:_3有人评论15.42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_合作探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德政”,这是孔子学说中处于思想境界高层的内容。那么,孔子为什么
5、要倡导“仁”,“仁”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孔子认为如何才能做到或者说实现“仁”呢?请以“走近孔子感受仁者情怀”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提示孔子的“仁”,其精神就是“爱人”,从根本上说,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人伦有序、重礼、融洽、和谐的社会,因此,孔子要求以德治国。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打开孔子思想大门的钥匙,明白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也就理解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仁”。探究第一步,搜集孔子生活时代的有关历史知识,摘录论语中体现孔子政治主张的有关语句;搜集有关孔子政治思想的研究资料。第二步,阅读有关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知识,概括当时的社会面貌,体会当时暴露出来的以及隐含的社会矛盾、社会危机。第三步,研
6、读摘录的有关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概括其政治主张的要点(重点是其政治理想、实现手段)。第四步,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体会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进步性及其局限性。第五步,写一篇1 500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考点一名词活用【命题规律】一般不单独设题,通常放在实词释义正误判断中或放在翻译题中考查。【例题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奔驰的马B手自笔录 笔:动笔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地洞,地道D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事情,事物试解:_解析B项应为“用笔”,名词作状语;C项应为“钻洞”,名词用作动词;D项应为“做”,名词
7、用作动词。答案A点拨判断名词活用,一是从整个句子来考虑,如果按照名词解释,上下文的意思不通,就可能是名词活用;二是看这个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即看它前后与哪些词组合,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即可推断出它是否活用作动词或者是否作状语。【考点总结】名词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个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把握其规律,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名词活用有哪些类型?又有哪些规律呢?综合大量实例我们可以看出:1代词前面的名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一般都活用作动词。如:从左右,皆肘之。晋灵公不君。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另外,两个名词连用,而前一个名词又是陈述对象,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君君,臣
8、臣,父父,子子。并列连词连接名词和动词,则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2名词置于动词前,又不是陈述对象,而是表示行动的方式、待人的态度、处所或工具,这时的名词往往是作状语。如:豕人立而啼。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考点二“于”和“若”字的用法【命题规律】(1)“于”常考而“若”不常考。(2)“于”多考介词用法,其中又多考表被动和表比较的用法,复音虚词“于是”很少考。【例题解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亮见权于柴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李佑言于李愬曰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9、制于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业精于勤荒于嬉ABCD试解:_解析B项都是介词,表示被动。介词,译为“到”。介词,译为“在”。介词,译为“对”。介词,译为“和”。介词,译为“比”。介词,译为“由于,因为”。答案B点拨“于”除了用在动词词头作助词(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和与“是”构成复音虚词外,基本上都作介词用。做这种题首先要明确“于”作介词有哪些用法,再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2对下列句子中“若”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和相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不同
10、试解:_解析代词,你。假设连词,如果。代词,你。代词,你。答案B点拨“若”用在句首,有时很难区别是代词还是假设连词,一定要揣摩语境,细心区分。【考点总结】1“于”字用法归类(1)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向”“到”“对于”等。如:得复见将军于此。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权肃更衣,肃追于宇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放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放在动词之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复音虚词“于是”,与现代汉语“于是”不完全相同。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
11、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2“若”字用法归类(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若毒之乎?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2)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3)复音虚词“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话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
12、第五课仁者爱人知识梳理1(1)qi(2)min(3)(4)ji(5)z cu(6)y(7)p rn(8)d2(1)谨,谨慎;信,诚实(2)贯穿(3)之于(4)周济,帮助(5)难,以为难(6)譬,譬喻,打比方;方,方法(7)何不(8)坏了(9)伐,夸耀;施,表白(10)协助(11)小步快走,以示尊重(12)大绳。这里指一种捕鱼的方法,即用大绳横遮流水,绳上再用生丝拴着一连串钓钩以取鱼(13)辅佐(14)正(15)无(16)信。这里指小信3(1)通“悌”,敬爱兄长(2)通“欤”,表疑问语气(3)通“披”,披散(4)通“欤”,表疑问语气4(1)介词,“给”(2)介词,“在”(3)动词,“像”5(1)
13、使动用法,使安逸(2)名词用作动词,用纲捕鱼(3)名词用作动词,称霸(4)使动用法,使立,使达(5)使动用法,把用坏了6(1)介词宾语前置(2)宾语前置(3)介词短语后置(4)宾语前置(5)判断句(6)判断句7(1)做一件事还有剩余的力量。(2)用一种道理贯穿于各类事物中。(3)亦作“达人立人”,指帮助他人取得地位,建立功业。(4)指以自身作比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8(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2)己欲达而达人(3)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子钓而不纲重点研读1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
14、”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2孔子的仁爱并不同于墨家的爱无等差,不是爱人之父如己之父的“兼爱”,而是等差之爱的“推爱”。它强调以孝悌为根本,从“亲亲”即亲爱与自己有血缘亲情关系的亲人开始,推而扩大到对自己所有的同类均保持一种温情与同情。墨子主张“使天子兼相爱”,也讲“慈”“孝”但并不以“孝悌”为“兼爱”之本,更不主张有等差的爱,所以,其“兼爱”具有反宗法等级制度的特点,因此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3这一章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心人,特别是弱者的“仁爱”精神。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如果改用其他手法,难以达到如此感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