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时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937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时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时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时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时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时练习: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干热风、寒潮、冻害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解析:第1题,由于冬季风强盛,会形成寒潮,故乙为寒潮。由于接近沙源地,在快行冷锋的作用下会形成沙尘暴,故丙为沙尘暴。同理可推测出甲为春旱。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平原多发寒潮、沙尘暴和春旱。答案:1.A2.C下图是黄淮海地区8级及以上风力出现天数统计图,3、4、5三个月出现8级以上风力

2、的天数最多。读图,完成第34题。3.上述月份,该地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春旱B.伏旱C.洪灾D.暴雨4.此时,随着风力的增强,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原地区,还会形成()A.洼地B.旱地C.盐碱地D.沙地解析:第3题,3、4、5月份黄淮海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春旱。第4题,春季华北地区风比较大,降水少,春旱严重,所以蒸发旺盛,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则会形成盐碱地。答案:3.A4.C江淮流域历史雨情和水情记载,近300年中每隔22年总有一次大洪水发生,按此规律可以预测下一次大洪水的出现时间。据此完成第56题。5.淮河洪水发生周期与呈正相关()A.锋面雨带的活动B.季风的年际变化C.太阳黑子

3、的活动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活动6.淮河洪水主要发生在()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第5题,太阳活动与降水存在相关关系,以太阳黑子为标志的太阳活动具有11年的周期性,按此22年正好与2个太阳活动周期吻合。第6题,淮河流域雨季多在7月前后,淮河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答案:5.C6.C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第79题。年代项目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受灾人口(万人/年)2427438591 2261 590受灾农田(万公顷/年)18.143.953.782.089.17.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A.地

4、震、洪涝、台风B.海啸、风暴潮、干旱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台风、洪涝、暴雨8.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A.寒潮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C.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D.季风环流改变9.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B.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C.位于东南沿海,地形雨较多D.地势低、河流多,易成洪涝解析:第7题,地震、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风暴潮为海洋灾害。每年春夏的强对流天气带来暴雨、洪涝灾害,79月的台风灾害是广东省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干旱也常有发生。第8题,广东省属于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5、。虽防灾抗灾能力有所加强,但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在加大。第9题,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每年的进退早晚不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是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答案:7.D8.B9.B下图是我国的黄土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011题。10.我国黄土分布的规律是()A.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C.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11.图中A所在区域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直接原因是()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且多暴雨B.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C.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地表失去植被保护D.地表崎岖

6、不平、千沟万壑解析: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又相对集中。黄土一般是由西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从黄土分布厚度上可以进行判断,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如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质地的疏松性、降水的集中性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的破坏和间接对植被的破坏等。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就是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而造成的。答案:10.D11.C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第1213题。12.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

7、运动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降水季节变化大,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13.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地震B.泥石流C.洪涝D.塌方解析:第12题,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润,温差较小。第13题,破坏植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答案:12.D13.B读我国灾害区划图,完成第1415题。14.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泥石流B.寒潮、荒漠化C.台风、暴雨D.洪涝、水土流失15.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A.B.C.D.解析:第14题,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为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寒潮影响比

8、较大。由于降水稀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灾害较少。第15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答案:14.B15.B16.(2013海南高考)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解析:洪泽湖“悬湖”的形成可以联系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成因进行分析。从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和大堤修建等方面分析。洪涝灾害应从降水集中和地势低平等方面分析,该题

9、强调洪泽湖“悬河”对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主要从抬高上游水位方面分析。答案:成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缓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关系:(淮海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了上游流域洪涝灾害。17.(探究性学习)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解析:第(1)(2)题,由图分析,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

10、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由图例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主要与该地区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有关。云贵高原因其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3)题,图中C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区,黄河冬季有结冰期,又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本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黄河含沙量大,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答案:(1)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2)A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其灾害主要成因是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其灾害主要成因是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