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第I卷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据记载,(西)周恭王灭密、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而立其异母弟静为齐国君、周宣王两次伐鲁而废嫡立庶和废长立幼、(东)周桓王立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为君。这说明此时A诸侯对地方管理的自主权有名无实 B“家国一体”政治体制逐渐走向瓦解C周王室对分封诸侯控制力逐渐削弱 D周天子在分封诸侯中拥有绝对权威2.如图所示印章,作为历史材料可用以证明()A汉代已建立完备的监察体系 B监察机构的设置始于汉代C汉代中央监察系统的完备 D汉代已设置负责监察的官员3.宋太祖曾说:“
2、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 B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C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 D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司法事务4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加强对岭南地区管理的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A地方上开始设置郡县 B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C地方长官实行世袭制 D全国实行郡国并行制5孔子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揭示了“躬稼”是“有天下”的前提;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阐发了土地所有权与民心向背、国家治乱的关系。这表明A土地五谷就是家国天下 B儒家推崇重农抑商思想C农耕经济
3、影响儒家思想 D民本思想成为主流观念6全唐诗云:“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上述诗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唐代A坊市界限打破 B草市普遍出现 C商税收入增加 D专业市场形成7宋代以后,越南铸造的铜钱在两广、福建等沿海地区流通,被称为“夷钱”;清道光年间广东行使钱文,内有越南“景兴钱”等境外货币。这些现象表明A岭南形成特殊“通货区” B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扩展C我国海外贸易长期出超 D外来货币干扰中国市场8历史学者谢元鲁指出:唐代的经济制度重平等轻效率,宋代则不然,在经济领域对效率的注重逐渐取代了对平等的注重。宋代经济效率的提高,主
4、要表现为A坊市界限的打破 B经济重心的南移C海外贸易的发展 D土地产权的转换9.下表是宋代和籴粮食(政府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的有关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A.粮食生产超过前代 B.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政府重视粮食安全 D.政府维护重农抑商政策10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以及植棉、纺纱、织布等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表明江南市镇A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经济发展的区域化1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
5、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1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13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6、A明清时期的工匠缺乏技术经验积累 B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外来技术的传入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限制14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15.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 “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A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发掘
7、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C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 D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中国人祖先由来123456789101112131415第卷二、非选择题:其中第16题22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3分。共55分。16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
8、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6分)材料二 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朝政,均为宰相。李世民即位前任尚书令,为避讳,就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唐代皇帝认为宰相品位尊崇,不应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例如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或称“参知政事”,也是宰相之职。唐太宗曾下优抚诏,特准李靖在家养病,只需两三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宗还以李勣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使其与侍中中书令共同参与宰相职事。从此就有了“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无论品位多高,不加此衔,就不能行使宰相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
9、令例外。以后,又以“同平章事”为宰相衔号。因仆射按例不加“同平章事”,故不能行使宰相的权力,被排挤出宰相之列。安史之乱后,宰相名号又发生了变化。因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升为正二品,所以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名衔。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摘编自刘晖春中华文明史话:宰相史话(2)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宰相制度变革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宰相制度变革对唐代政治的影响(4分)。材料三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
10、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2分)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2分)。材料四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辞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
11、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乎”。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4)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on观念的重新思考材
13、料二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城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
14、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中国西欧作者著作成书时间作者著作成书时间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薄伽丘十日谈1353年李贽焚书1590年伊拉斯漠愚人颂15世纪末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哥白尼天体运行
15、论1543年徐光启农政全书1639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602年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2年塞万提斯堂古诃德1615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63年哈维血液循环论1628年顾炎武日知录1670年伽利略两大体系的对话1632年王夫之读通鉴论1692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20-2021学年度天津南大奥宇学校高三历史周测一(10.9)第I卷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1
16、2131415DDCBCDADCADBCDD第卷二、非选择题:其中第16题22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3分。共55分。16.【参考答案】(22分) (1)(6分)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8分)特点:宰相职务由多人担任,成为一个辅政的集体;宰相名称不断变化,或以三省长官之称,或借以他官之称,后期以“同平章事”为号;宰相职权不断削弱,三省长官逐步被排挤出参议朝政之外。(与之相关的其他表达,理由充
17、分亦可)(4分)影响:削弱宰相权力,使皇权得到加强;使相权被分解、制约,一方面,三省长官分工明确,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使宰相不能有效地辅助和制约君主,增加了决策失误的风险。(其他表述,与题目要求相符、清晰正确也可)(4分)(3)(4分)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4分)(4)(4分)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2分)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分)17【参考答案】
18、(1)(8分)表现: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商品(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4分)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弱(庶族崛起);选官、赋税等制度改革;汉学衰弱(理学兴起或新儒学出现);市民阶层崛起。(4分)(2)(8分)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民族国家出现;制度变革。(3)(4分)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18【参考答案】(13分)示例一: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2分)明末清初,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19、著书立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不断发展,儒家思想更加务实。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9分)由此可见,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2分)示例二: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2分)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而同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果。(9分)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