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7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密闭空间而形成的天然气气藏。文23地下储气库位于河南濮阳,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其有效工作气量达40亿立方米,可保障华北地区15天的用气量,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华北地区天然气管网互通互用等具有重大战略作用。根据国际经验,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一般不能低于天然气总消费量10%的红线,而目前我国只有4%左右。据此完成1、2题。1.以文23地下储气库为代表,目前我国储气库集中分布在环渤海等中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是()A.天然气供给充足B.基础设施完善C.便于就近调控D.天然气需求稳
2、定2.我国储气库规模较小,主要原因是()A.储气库需求量B.地质条件复杂C.天然气利用比重低D.储气库潜在风险大【解析】1选C,2选B。第1题,我国环渤海地区并非天然气丰富区,天然气供给不足;储气库集中分布与基础设施关系不大;我国储气库集中分布在环渤海等中东部地区,接近首都和华北用气区,便于就近调控;天然气需求属于次要因素。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密闭空间而形成的天然气气藏。而我国很多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储存天然气,导致储气库规模较小;我国储气库需求量大;天然气利用比重日益提高,属于次要原因;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克服储气风险问题,与我国储气库规模较小关系不大。在人
3、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回答35题。3.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铁矿、塑料 B.石油、农田C.煤炭、化肥 D.原始森林、地下水4.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5.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
4、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解析】3选D,4选D,5选B。第3题,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产生经济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塑料、农田、化肥不具备自然属性;原始森林、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第4题,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
5、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第5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缓解人口与资源矛盾,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2021荆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岛西部沙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该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地区,该地区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泥沙。目前,该地区沙漠化已得到一定的改善。据此完成6、7题。6.图示西部地区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风蚀作用强烈B.海浪携带大量的泥沙堆积C.过度耕作,原有泥沙出露D.水土流失,河床泥沙出露7.图示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6、 ()A.设置草方格沙障工程B.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C.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D.种植适应环境的树种【解析】6选C,7选D。第6题,该区风力侵蚀作用不强;海浪搬运的泥沙形成沙滩,而不是沙漠化;从材料可知,“该地区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泥沙”,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过度开垦,破坏植被,造成泥沙出露,造成沙漠化;该区降水少,地形起伏不大,水土流失不明显,且沙漠分布区与河流不是完全一致。第 7题,设置草方格沙障工程主要是针对流动沙漠地区的治理措施,而该地为半湿润地区,少有流动沙漠;造成该地沙漠化的原因不是过度樵采;该区不是灌溉造成的沙漠化;海南岛西部防治荒漠化应采用生物工程措施,即种植适应环
7、境的植物,保护地表,防治沙漠化。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漠沟谷,风沙活动强烈。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地沙丘区。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包括植树种草、沙障设置等内容。读图完成810题。8.苏达尔沟风沙活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砒砂岩沟壑区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B.防治水土流失C.减轻沙尘暴D.增加河流流量10.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 ()A.能实现苏达尔沟全年有径流B.能有效增加大气降水C.荒漠化发展速度得到抑制D.河流结冰
8、期缩短【解析】8选A,9选B,10选C。第8题,根据经纬度和河流流向可以判断,苏达尔沟流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这里地形平坦,植被稀少,春季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土壤疏松,加上冷锋活动频繁,风沙活动频繁;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天气较少;冬季气温低,土壤处于冻结状态,不易起沙,风沙活动较少。第9题,种草并不能削减风力;读图可知,砒砂岩沟壑区位于苏达尔沟流域的上游地区,地势较高,河网密集,说明降水相对较多,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下渗,防治水土流失;砒砂岩沟壑区地势较高,流水侵蚀强烈,岩石多裸露,沙源较少,因而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不是减轻沙尘暴。第10题,读图可知,苏达
9、尔沟下游西岸为流动沙丘区,东岸为灌丛沙地区,该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缓流动沙丘蔓延;苏达尔沟为季节性河流,降水稀少且季节变化大,该流域综合治理并不能增加当地的降水量和实现全年有径流;河流结冰期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成立的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下图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完成1113题。11.京津冀地区发展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销售市场广阔 加工成本低科技水平发达 国家政策倾
10、斜A.B.C.D.12.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该产业的()A.市场拓展 B.产量提高C.技术创新 D.空间集聚13.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地区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A.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B.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C.增加就业机会 D.加强区域内外联系【解析】11选D,12选C,13选A。第11题,智力核心应是科技人才集中的区域。京津冀地区优势区位条件有科技水平发达;我国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说明有国家政策倾斜;销售市场广阔不是成为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高科技产品的加工成本较高。第12题,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便于科
11、技人才的集聚,极大地促进了该产业的技术创新;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以产品研发为主,市场拓展、产量提高、空间集聚不是联盟成立的主要作用。第13题,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地区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不是合作的主要目的。(2021大连高二检测)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2008年10月,辽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阜新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种植和经营,将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完美融合,走上了绿色转型之路。如今的阜新已由“矿
12、竭城衰”变身物阜民丰、焕然一新的活力之城。图甲为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为阜新市地区工业部门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1416题。14. “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交通条件优越 现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A.B.C. D.15. “突破阜新”战略采取了如下部分措施,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的是 ()A.合理布局煤炭等企业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路网C.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D.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
13、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C.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解析】14选A,15选D,16选C。第14题,大量废弃土地和人均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市场现代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市场辽阔前景好;交通条件并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依据;现代农业属于商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并不能承载更多的劳动力。第15题, 合理布局煤炭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一致;建设基础设施,使得交通更为发达,能够改善投资环境,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一致;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也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一致;市政
14、府帮扶和引进亿元项目,这是我国政策的理念,并不是鲁尔区的治理思路。第16题, 如果新兴产业不是资源导向型产业,那么资源枯竭城市的GDP不一定会随着资源枯竭而下降;如果资源枯竭城市的新兴产业是制造业,那么第二产业的比重也不一定下降,第一产业的比重也不一定上升;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经济;如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功,人口不会大量迁出。读图,回答17、18题。17.下列选项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D.森林、海盐18.有关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自然资源在人类与陆地环境组成的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B.对人类有
15、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都叫自然资源C.自然资源之间互不联系,彼此孤立D.自然资源的分布均呈现地带性规律【解析】17选D,18选A。第17题,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资源的分类: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森林、海盐属于自然资源。第18题,自然资源,亦称天然资源,是指在其原始状态下就有价值的货物;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呈不均衡分布。由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
16、0.65范围内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副极地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过程是包括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完成19、20题。19.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20.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 ()土壤退化过程 土地退化过程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荒漠化过程A.B.C.D.【解析】19选B,20选D。第19题,干湿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降水量、蒸发量。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湿润系数均小于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降水
17、量与蒸发量之比小于1。第20题,据材料可知,土地退化过程包括土壤退化过程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而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生态系统退化过程。(2021邯郸高二检测)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附近的一座锡矿经长期开采后资源枯竭,锡矿坑逐渐积水成湖。近年来,当地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酒店和度假村、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高档休闲城(下图)。据此完成21、22题。21.该休闲城定位高档的主要目的是()A.获取更多利润B.就近使用当地劳动力C.降低运营成本D.只面向国内市场22.该休闲城利用废置矿场和矿坑湖进行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省土地投入成本取水方便快捷室内可保持恒温环境
18、便于营造独特景观A.B.C.D.【解析】21选A,22选C。第21题,该地交通便利,机场为国际机场,因此消费群体面向国内国外市场;该休闲城位于首都附近,当地经济发达,因此高消费人口集中,能够获得更多利润;就近使用当地劳动力与定位高档没有关系;定位高档,要求更高规格的配套设施,运营成本更高。第22题,该地废弃矿场和矿坑湖多,就地利用相对于另外开发新的土地,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可以节省土地投入成本;吉隆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因此取水方便不是主要原因;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小,矿坑湖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该地可以利用废弃矿场和矿坑湖的独特景观建设主题公园。二、非选择题(共5
19、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地震区,穿行于高山峡谷,出岷山后向南从成都平原西缘穿过。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岷江出山口河段。都江堰水利工程(图b)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出山口处,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该工程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而岷江洪水泛滥时又成为一片汪洋;该工程修建后,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60%。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挖沙,即“深淘滩”。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修葺和完善,尤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了外江闸与多处引水工程。(1)简述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
20、业生产条件的影响。(2)分析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3)分析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4)推测外江闸关闸的时段(枯水期或洪水期),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都江堰修建前,岷江涝灾多发,但带来肥沃土壤,都江堰修建后,岷江提供灌溉水源,可以减少旱涝发生频率。第(2)题,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河流凹岸,流速较快,泥沙淤积量较少,水深较深方面分析。第(3)题,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主要是岷江输沙量大,挖沙可减少内江泥沙淤积,加深河床,增加枯水期宝瓶口进水量。第(4)题,随着成都平原人口增多、经济发展,枯水期内江水量难以满足
21、需要,关闸拦截外江分水,增加内江水量。答案:(1)修建前:涝灾多发;带来肥沃土壤。修建后: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发生频率。(2)(与外江相比)内江位于河流凹岸,流速较快,泥沙淤积量较少,水深较深。(3)岷江输沙量大,该河段泥沙大量淤积。挖沙可减少内江泥沙淤积,加深河床,增加枯水期宝瓶口进水量;年初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便于挖沙。(4)枯水期。理由:随着成都平原人口增多、经济发展,枯水期内江水量难以满足需要,关闸拦截外江分水,增加内江水量。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黔桂喀
22、斯特山区包括贵州中南部和广西中西部,土地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变化。统计表明,海拔高于2 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1)说出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2)说明土地石漠化对黔桂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3)概述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海拔高于2 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的主要原因。(4)有人认为未来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应多重视低海拔地区的植被生态建设与恢复,试为该观点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题目考查的是自然原因,主要从成土条件和降水分析。第(2)题,喀斯特石漠化指的是在湿
23、润气候条件下,受喀斯特作用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干扰,喀斯特山区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基岩大面积裸露,呈现出一种无土无水无林、类似于荒漠化的现象。故土地石漠化会导致黔桂喀斯特山区可耕地面积减少、人畜饮水困难加重、旱涝灾害频发等问题。第(3)题,描述变化特征要充分提取图示信息,主要从整体变化趋势、极值、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第(4)题,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应多重视低海拔地区的植被生态建设与恢复的理由,主要从低海拔地区植被恢复条件好和石漠化问题更为突出进行分析。答案:(1)该区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地表崎岖,成土速度慢,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导致水土流失严
24、重,岩石大面积裸露。(2)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加剧;地表水不易储存,加剧了人畜饮水的困难程度;旱涝灾害频发。(3)特征: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变化呈单峰曲线,海拔400600m处达到最大值;森林植被的NDVI值较其他植被类型高。原因:海拔高,气温较低,植被种类较少,植被生长速度较慢;海拔高,土层薄,土壤肥力低,植被生长营养不足;海拔高,光照强,风速大,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强烈,植被难以生存。(4)低海拔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林地多转变为建筑用地和耕地,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石漠化问题更突出;低海拔地区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均比较好,利于植被覆盖度增大。2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25、8分)广西百色,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精准扶贫,是百色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材料一百色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地带,自然环境优美,喀斯特地貌广布,以山地为主,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 500 MJm-2以上,森林覆盖率63.9%,野生动植物资源近3 000种。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出现了“东桑西移”现象。百色市把种桑养蚕作为产业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发动群众因地制宜种桑养蚕,取得了明显效果。(1)简述百色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百色市以铝土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有色金属
26、冶炼,成为资源型城市,分析该市支撑这一做法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3)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百色将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东桑西移”为百色市提供了机遇,简述百色市发展桑蚕生产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百色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结合图例,由图甲可知百色地区有丰富的铝土、铜等矿产资源以及煤炭等能源资源;百色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地带,地势起伏大,当地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图中信息显示,铝土矿和铜矿主要分布在南部,煤炭与河流位于中部。因此百色市自然资源具有资源丰富、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第(2)题,有色金属冶炼属动力指向型企业,读图可知,百色市铜和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
27、丰富;煤炭、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因此该市支撑这一做法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水能和煤炭资源丰富,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铝土矿、铜矿等有色金属产量丰富,原料充足。第(3)题,本题考查重点为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农业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答案:(1)百色市有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种类多;南部有铝土矿和铜矿;中部有煤矿和水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2)水能和煤炭资源丰富,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铝土矿、铜矿等有色金属产量丰富,原料充足。(3)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好,光照资源较丰富,有利于桑树种植;山区面积大,不适合开垦成耕地,但可以发展桑树种植;百色市劳动力成本低于江苏、浙江;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