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1.05MB ,
资源ID:58907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90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北京西城区中学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14页,计两类大题,43道小题;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3试卷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0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变化有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A. B. C. D. 【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和大转型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上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教育上

2、私学出现,. 符合题意,选择D正确。2.“士”原是西周贵族的一个等级,到春秋战国时期该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士阶层的崛起从本质上反映了A. 养士之风盛行B.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 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D. 私学的兴起【答案】C【解析】西周时期贵族世袭制,下层民众很难进入上层,士阶层的崛起说明原先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C正确;A不是本质体现;B属于思想解放表现;D是教育方面表现。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成熟,下列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分封制郡县制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察举制科举制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A. B. C. D. 【答案】C【解析】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

3、于国家的统一,是制度成熟的表现,正确;国家管理策略的成熟也就是管理策略的成功,由郡县制到郡国并行制,结果造成西汉出现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并非策略成熟的体现,排除;由察举制到科举制,选官标准越来越客观公正,是制度成熟的表现,正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封建官僚体制越来越完善,正确;正确,故选C。4.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 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 宋神宗在任用王安石变法C. 明太祖在设置内阁D. 康熙帝在设军机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历史常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是西安,是洛阳,是南京,是北

4、京。汉武帝在都城长安(今西安)颁布推恩令,A正确;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神宗在开封任用王安石变法,是洛阳,错误,B错误;明成祖在设置内阁,C错误;雍正帝在设军机处,D错误。故选A。5.汉书食货志记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据此,汉代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 休养生息B. 重农抑商C. 工商皆本D. 工商食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休养生息是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

5、的统治政策,着眼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工商食官是周代的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根据“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可知汉代统治者认为商业的发展破坏了农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对商业采取了抑制措施,而非工商皆本,故排除C项。故选B。【点睛】中国古代历朝大多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6.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了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官僚体系的附属机构,使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成为依附于政治的组织形式。该机构是A. 郡县学B. 太学C. 书院D. 私塾【

6、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了弘扬和传承儒学,汉武帝设置了太学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构教授儒家经典。郡县学和私塾都不是国家最高等教育机构,故排除A、D,书院兴起于宋代以后,故排除C项。故选B。【点睛】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7.“上联:溯姚江一派,斯为正印;下联:集心学大成,共仰宗师。”此对联评价的是A. 董仲舒B. 朱熹C. 王阳明D. 顾炎武【答案】C【解析】王阳明属于姚江一派,

7、心学集大成者,C正确;A是汉代儒学创立者;B是理学思想集大成者;D是明清时期批判儒学思想者。8.费正清在其著作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能作为其论据的是城市商业活动从封闭的“市”中解放出来贵金属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柜坊,飞钱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A. B. C. D. 【答案】C【解析】贵金属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是明朝时期,柜坊,飞钱开始出现时唐朝时期出现, 错误,均是北宋时期商业发展表现,C正确。9.在王安石变法中,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

8、输体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是A. 市易法B. 青苗法C. 均输法D. 免役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指的是均输法。市易法是指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青苗法是指农户可以通过向官府借贷应对青黄不接,从而抑制兼并;免役法是指当役者缴纳役钱,由政府募人应役。市易法、青苗法和免役法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项。故选C。10.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是第二次,即西学东渐。”下列科技成就体现

9、了梁启超所说的第二次接触的是A. 玄奘大唐西域记B. 王祯农书C. 李时珍本草纲目D. 徐光启农政全书【答案】D【解析】【详解】玄奘是唐朝高僧,大唐西域记是晋、唐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排除A;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是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不符合“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排除B。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不是“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排除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仅总结了17世纪以前中国农业生产知识,而且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符合“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的限定,故选D

10、。11.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B.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D. “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答案】B【解析】“违背自己的意愿”是指迫使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故A错误。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B项正确。“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

11、”是指英国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商品,因为没有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比较,得不出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故C错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是英国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倾销商品,故D错误。12.1840年8月,中英双方文书往来发生变化。英国文书不在用“禀贴”格式,而用“咨会”字眼。中方复函,则放弃“谕”“批”等,而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这一变化说明了A. 英国达到了战争的目的B. 中方接受了平等外交理念C. 中国放弃了天朝上国理念D. 外力迫使外交形式上对等【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通过1842年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从而达到战争的目的,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清政府被迫

12、部分采用近代外交用语,不能说中国接受了平等外交理念,排除B;1840年尚处于鸦片战争中,中国没有放弃传统天朝上国观念,排除C;材料反映中英双方文书往来用语变化,由“英国文书不在用“禀贴”格式,而用“咨会”字眼。中方放弃“谕”“批”等,而改用“照会”样式”,体现了外力迫使外交形式上对等,故选D。13.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A. B. C. D. 【答案】

13、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表现,与题意相悖,故排除A、B项;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是在20世纪中期解放战争期间,故排除D项。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和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均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政府,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故选C。14.下边材料为广东顺德档案馆所存一首描写留美幼童的新诗。其中“铁路工程师”的主要成就是A. 担任全国铁路督办B. 修筑淞沪铁路C. 铺设唐胥铁路D. 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答案】D【解析】本题

14、以留美儿童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历史人物詹天佑知识点的掌握。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由此选出D选项。A选项不是詹天佑的事迹,故排除。B选项淞沪铁路不是詹天佑修建的;C选项是英国人修建的。15.1906年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称“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从中可以看出两报主张的共同点是A. 都主张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B. 都主张国家主权在于国民C. 都否定清政府的专制统治D. 都主张延续传统确立宪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据题意可知,新民丛报不主张暴力革命,故排除

15、A项;题意没有体现两报关于主权在民的主张,故排除B项;民报不主张延续传统,故排除D项;两报都主张进行政治革命,即都否定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故选C。【点睛】比较型选择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同中找异,异中求同。这类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注重于能力考查。解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熟知,其次对史实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最后对应选项,得出答案。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有时比较的内容较复杂,可使用选项对应法,用选项对应历史事件。16.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

16、了A. 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 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 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D. 袁世凯鼓吹“尊孔复古”【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四年是 1915 年,材料和图示信息反映1915 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借封建儒家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故要进行思想革命,体现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C项正确。1915年并未出现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故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没有体现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排除B。材料表面上体现袁世凯鼓吹尊孔复古,实质上强调要进行思想革命,体现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排除D。17.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

17、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了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A.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B. 民国初期,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 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题干中图片内容可知,第二个投资高峰大约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19世纪末,故排除A项;民国初期,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故排除B项;20世纪30年代我国正处于国内外局势动荡时期,并没有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故排除D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

18、设运动,进行币制改革,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18.纪念碑通常是为纪念有功绩的人或重大事件而立的石碑,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中国远征军将士纪念碑长征胜利会师纪念碑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八一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黄花岗起义是在1911年,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征胜利会师是在1936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故排除A、B、D项,故选C。19.毛泽东的下列著作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

19、】【详解】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于土地革命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著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著于国民革命时期,都和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C项。新民主主义论著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D。【点睛】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20.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 1928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B. 1937年中国军队在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C. 1938年失守,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D. 1949年,国民政府从大陆撤退到【答案】B【解析】【详

20、解】本题考查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应为武汉,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是在1927年,故排除A项;应为广州,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是在武汉会战结束后,故排除C项;为海南岛,1949年,国民政府从大陆撤退到台湾,故排除D项。为上海,1937年在上海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故选B。21.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具有强烈的排满色彩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 明显的限袁倾向D. 奉行三权分立原则【答案】C【解析】

21、【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再具有强烈的排满色彩,故排除A项。三权分立是民主宪政的基本原则,所以奉行三权分立原则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D项。根据“因人设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防备袁世凯专权而成立了责任内阁,具有明显的限袁倾向,这种因人设法起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而并非是缺乏明确的反帝要求,故排除B项。故选C。【点睛】临时约法是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有南京临时政府匆忙制定的。革命党人为了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积极主张尽快制定临时约法,试图从各个方面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主要包括该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防总统之独裁;进一步

22、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加强国会对总统的监督;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止袁世凯随意撕毁约法。22.1896年,梁启超上书张之洞“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求治天下之道;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以按切当今时事为用,而以各国近政近事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他的上书中蕴含着用夏变夷中体西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A. B. C. D. 【答案】D【解析】材料“以按切当今时事为用,而以各国近政近事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说明梁启超主张变革当时中国的天下之事,不是用夏变夷,故错误;“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求治天下之道”体现

23、了中体西用思想,故正确;“以六经诸子为经以历朝掌故为纬”反映了古为今用,故正确;“以各国近政近事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反映了洋为中用,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D。23.创刊于1863年的法国报纸小日报是一份以社会新闻和连载小说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报纸,其中的部分插图反映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下列插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导致了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B.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C. 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D. 八国联军侵华争的爆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朝鲜事件”、“高升号被击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插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两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并无列

24、强击沉中国运兵船事件,故排除A、B、D项,故选C。2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便利了列强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侵略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D宋太祖设立通判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史料研究。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项;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是将外国人的侵略范围扩展到中国内地,而不仅仅是便利了对长江流域的侵略,故排

25、除B项;宋太祖设立通判是对地方长官进行监督,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中央集权,而非削弱相权,故排除D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有利于列强的资本输出,从而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25.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A. 宋明理学“天理”B. 平等、自由C. 进化论和个人权利D. 自然科学定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公理战胜强权”、 “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其实就是西方国

26、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一直提倡的平等、自由的思想,这是当时的中国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以此来反抗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平等、自由26.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0至1920年,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故B项正确。辛亥

27、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结果;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短暂春天;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27.根据浙江温州某区统计数据显示,1952年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户一般每人3亩地,一户10来亩地。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粮食单位亩产量只有180-80公斤左右,据此可以得出农民对土地改革存在普遍不满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A. B. C. D.

28、【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根据题意可知,1952年的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相应的生产资料,但没有反映农民的主观情绪,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土改后实行的个体经营方式使农业产量较低,一方面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故选D。28.宋庆龄说:“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A. 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 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D. 国民

29、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共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国共两党双方均无论单独完成革命任务,而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国内的军阀势力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力量,“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各革命阶级的共同愿望,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正确但均是国共双方单方面的原因而非社会最主要的客观时代背景。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国共合作点评: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一次是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宣布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是在抗日战

30、争时期,先是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接着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29.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可见“教训”是A. 生产过剩,市场狭小B. 重视积累,忽视消费C. 忽视市场对经济的作用D. 片面发展重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根据“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教训”指

31、的是忽视群众生活需求。A、C项明显与题意主旨无关,故排除;片面发展重工业带来的是工业结构的畸形,未能准确体现题意内涵,故排除D项。忽视群众生活的具体表现就是只重视积累,忽视消费,片面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注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故选B。30.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是洛阳市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单位:万元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实际所占百分比实际所占百分比实际所占百分比19491276311536904630495974719521780715359863128672116265195987053218492511778420447420545196614886

32、32649717820225136102141686A. 洛阳具备良好的工业发展传统B. 农业总产值逐年递减,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C. 洛阳的城市化水平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D. 文革期间洛阳的轻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949年洛阳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比较低,说明洛阳并不具备良好的工业发展传统,故排除A项;洛阳农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逐渐递减,而非产值递减,故排除B项;表格内没有体现出文革期间洛阳的轻工业产值比重,故排除D项。1949-1966年,洛阳工业产值比重大幅增加,可体现出洛阳城市化的跨越发展,故选C。31.1957年

33、北京日报报道:“市人民委员会决定,鲜白薯由国家统一经营,供应给居民的白薯应顶替粮食”,“全市已供应白薯1500万斤,可以节约粮食三百五十多万斤”。报道赞扬有关部门除“动员大家多吃白薯外,并改进做饭方法,用大米和白薯掺合起来蒸饭”。据此可知:A. 市政府鼓励市民粗细搭配,合理膳食B. 这一时期北京粮食供应出现紧张情况C. 浮夸风导致市政府过分夸大市民需求D. 人民公社是导致粮食问题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探索。以白薯顶替粮食说明当时出现了粮食紧张,而不是鼓励市民合理膳食,故排除A项;粮食紧张的出现说明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基本需求,并不是过分夸大市民需求

34、,故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故排除D项。故选B。32.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 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替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故答案选择C项。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在1953年,A不选;社会主义改造

35、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故B、D项不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3.某班级同学在板报上展示了社会主义外交的重大成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重新排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国加入亚太组织是在1991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故排除A、B、D项,故选C。【点睛】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的

36、体现,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和强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顺理成章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34.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 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 农村乡镇组织改变为公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家庭经营,自负盈亏。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营方式由集体劳动到个

37、体经营的变化,故B项正确;农村合作化运动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土地公有制形式不变,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农村乡镇组织”,排除D项。【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联系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分析解答。35. 一个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 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狂人日记发表B.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临时约法颁布C.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D. 维新变法预备立宪剪辫易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38、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说法具有包含关系,符合题意。B选项临时约法不是武昌起义的成果,所以排除。C选项的历史事件不具有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所以排除。D选项剪辫易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不是维新变法的成果,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36.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主题与时间18801889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 知识界

39、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答案】D【解析】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3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

40、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 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 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C. 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 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根据“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社会旧制度和旧风俗仍然制约着社会观念的变革,而不是说明科举制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故排除A项;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剪去发辫,后又装上假发辫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发式并不是区别新旧学的标志,新式教育和科举也根本不可能融为一体,故排除C、D项。故

41、选B。38.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用摘掉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挂上了乡人民政府的牌子。(见下图)这一举动表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开始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出现C.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普遍实行D. 农村基层政权出现了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于80年代中期,故排除A项;题意体现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而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故排除B项;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的普遍实行是在80年代末期,故排除C项。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改社建乡,政社分开”体现了农村基层政权出

42、现了巨大变化,故选D。3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谈话的背景是部分干部群众质疑现有改革政策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遇到瓶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三中全会的召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南方谈话。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南方谈话出现的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部分干部群众质疑现有改革政策,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遇到瓶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三中全会于199

43、3年召开,所以不是南方谈话出现的背景,故排除B、C、D项,故选A。【点睛】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成熟,“南方谈话”及时深刻地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成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份宣言书,指引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正确航向。40.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促成这种变化的要素不包括A

44、. 台湾当局采取开放措施B. 达成“九二共识”C. 两岸三通的实现D. 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和台湾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台湾当局采取了开放措施,两岸于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经济飞速发展,这些都是促成台湾经济发展关键因素由美国转变为大陆的原因。两岸三通直到2008年才成为现实,不是促成这种变化的要素,故排除A、B、D项。故选C。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41.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45、。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改国名为晋。春秋早期,晋国是北方强国,其国君晋文公名列“春秋五霸”之一。春秋后期,晋国的权力逐渐被几家大夫掌握。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的土地。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这三家为诸侯。对此,北宋史家司马光认为:君臣名分就像天尊地卑那样不可改变,名分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而周王对三家分晋之事非但不加惩罚,反而予以正式承认,是自坏纲纪,最终导致周朝的衰亡。(1)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材料二 清朝后期,有关施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呼声

46、逐渐高涨。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指出,英国长期没有内忧外患,是世界头号强国,而貌似强大的法兰西帝国则土崩瓦解,正显示了政治制度的优劣。中国应以英国为学习对象。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浪潮中,康有为指出:“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他还向光绪帝上日本变政考等书籍,坚定后者变法的决心。20世纪初,日俄战争爆发,中国的立宪派认为这场战争是立宪、专制两种政治制度的竞争,日胜俄败的结果充分说明立宪制度优于专制制度,所以日本才会以小克大,以亚挫欧。从而在国内掀起了新的立宪运动的浪潮。(2)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各阶段提

47、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共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1)晋国的建立与分封制有关。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将王族、功臣等封到地方做诸侯,有利于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和扩大疆域。但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晋文公即是“霸主”之一。春秋后期,很多诸侯国的政权被卿大夫掌握,“三家分晋”就是典型事例。周天子对该现象的承认反映了天子地位的进一步下降(或分封制的破坏)。唐末五代,割据严重,皇帝大权旁落,北宋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司马光的观点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并受到儒家纲常伦理思想的影响。时代的变迁既决定着政治制度的盛衰,也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评分标准:第一层:分封制、

48、分封制的内容和评价第二层:王室衰微,诸侯混战:晋称霸第三层:分封制进一步瓦解,陪臣执国命,三家分晋第四层: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司马光受儒家伦理的影响总结:(2)共同点:以其他国家施行立宪制度成功的例子做为政治改革的依据;通过改造政治制度达到自强的目的。背景、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不断深入【解析】【详解】(1)根据“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改国名为晋”可知晋国的建立与分封有关;但分封制并保持始终,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也开始走向崩溃,晋文公就是春秋霸主之一;韩、赵、魏三家分晋,并最终得到周王的承认。司马光吸取

49、唐末藩镇之乱的教训,从儒家君臣名分观念的角度认为周王承认三家分晋是导致周朝最终灭亡的原因。无论是分封制衰微,三家分晋还是司马光的评价,都说明时代的变迁既决定着政治制度的盛衰,也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现象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无论是早期维新派还是康梁维新派,抑或是立宪派都以其他国家实行立宪制度取得成功的例子作为政治改革的依据,希望通过改造政治制度达到自强的目的。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从早期维新派到康梁维新派再到立宪派,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逐渐成长,对外部世界了解不断加深的时期。4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清末,全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1500多

50、方亩,居世界产茶国首位,随后,由于各种原因,几经起伏,饱经沧桑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以下问题:(以下资料编辑整理于茶叶战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百度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开出版物和门户网站)下图为清代茶叶外销路线图材料一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到元、明以后,中国茶又经南亚地区传到西方的欧美国家。海上“茶叶之路”由此形成。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茶叶成为十八世纪直至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当时为了尽快将茶叶运到西欧,专门使用飞剪船,飞剪船是传统木质帆船的最后一次飞跃,从17世纪到19世纪后期,我国一直是世界各国茶叶的供应者,销区遍五洲。“海上茶叶之路”前后繁荣300年。(1

51、)根据地图和材料概括中国茶叶外销贸易形成发展的特点材料二五 口通商后,洋商纷纷在广州等地设行抢购茶叶,茶叶贸易急剧繁荣。1842-1886年是历史上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黄金期。嗣后每况愈下,走向衰落。当欧美各地的茶叶消费能力一日千里的时候,中国茶叶产业本身的陋习逐步暴露出来。长期以来,见茶叶出口利好的朝廷,都会对茶叶出口施加重税。19世纪后期,由于出口量的剧增,中国茶商们被迫拿出了各种办法,赚取利润。手段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以次充好,偷斤少两。这让中国产业的品质与口碑,开始在欧美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严重下滑。19世纪70年代由英国人从福建移植到印度的红茶打破了中国人对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垄断。19世纪末,印

52、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因为进口中国茶需要缴纳35%的关税,而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所以印度茶速度占据了英国市场。到了1888年,产量高达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中国。随着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日益增长,中国茶叶开始失去国际市场。(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海上茶叶之路”逐渐冷落原因材料三时间变更补充说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裕泰茶庄建立“吴裕泰茶栈”至1949年,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开设了十余家分号。1955年12月公私合营,更名为吴裕泰茶庄1966年更名为“红日茶店”。北新桥大街被更名为

53、“红日路”1985年恢复“吴裕泰茶庄”字号。后来国内贸易部授予“吴裕泰”为“中华老字号”称号。1995年“吴裕泰”老字号重组,实行连锁经营。采取”特许连锁加盟”方法扩大经营,企业迅速发展1999年6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认证的茶叶企业,加强茶叶质量2003年5月成立官方网站,开通网上购物。早在2001年,吴裕泰与联想集团合作,搭建计算机营销管理网络2005年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诞生2006年商务部认定吴裕泰为“中华老字号”同年年底,公司茉莉灵芽、茉莉银峰等被世界茶联合会评为国际名茶。(3)阅读上表,结合所学,简单划分”吴裕泰”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请结合以

54、上材料,特别是1995年后吴裕泰茶叶公司的发展历程,谈谈对现代中国茶叶企业的认识?【答案】(1)从17世纪到19世纪后期,专门的茶叶之路形成,根据地图可得出茶叶之路分海上和陆上两条并有专门的运输工具飞剪船,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外销贸易成为中国出口的绝对主力(2)内因:政府重税盘剥,不良茶商依次充好,不使用机器和先进管理;不利的国际环境外因:英国对茶叶的工业化生产改进,国家免税支持,有利的国际形势等内因关税重失诚信工艺保守品质差。外因关税低工业化,竟争力优(3)分期A企业发展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8871949年创业阶段19491995年改制阶段1997年至今企业扩大改革阶段B企业性质分阶段划

55、分阶段名称1887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56年至今社会主义企业19561995年1995年至今包括国营企业股份制企业C企业经营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8871956年私营企业19562005年国营企业2005年至今股份制公司认识首尾有认识表述:如(历史背景)1992年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或2001年我国进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为企业迎来了机遇。通过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特许连锁加盟,得到迅速发展;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严把质量关;与联想集团合作,运用先进技术和销售方式;政府的支持、企业成立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等,最终得到国际茶叶界认可【

56、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片内容和“茶叶成为十八世纪直至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茶叶外销贸易形成了两条茶叶之路,一条是路上茶叶之路达到俄国,一条是海上茶叶之路到达西欧,并由专门的海上运输工具飞剪船。到鸦片战争以前,茶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2)根据“以次充好,偷斤少两。这让中国产业的品质与口碑,开始在欧美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严重下滑”、“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进口中国茶需要缴纳35%的关税,而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随着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日益增长,中国茶叶开始失去国际市场”可知中国“海上茶叶之路”逐渐冷落原因主要是中国茶叶口碑

57、的下降,没能采用机器生产迎合世界发展潮流,国家政策不利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以及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的崛起等。(3)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可知,“吴裕泰”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历史发展阶段划分,可分为创业阶段,改制阶段和扩大改革阶段;从企业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从企业经营角度划分,可分为私营企业,国营企业和股份制公司等。对现代茶叶企业的认识可以从历史背景、企业经营模式等角度展开论述,符合事实,言之成理即可。4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

58、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材料二 唐后期韩愈著原道等五篇论文,抨击佛、老,大力倡导儒家纲

59、常名教,他排列出儒家的“道统”,自尧舜至孔子、孟子,谓孟子既没,“不得其传”,将汉以来儒学成果基本否定,而实以“道统”继承人自居。又力图扫除章句之繁琐,穷理明心,直指人伦。愈门徒李翱作复性书,阐释性、情之别,认为人性本善,而受情之累不得发扬,因此修养目标即是“复性”,破除情欲,弗思弗虑,达到“清明”、“至诚”之境界。韩李二人虽排斥佛、老,实际上却从释道两家汲取了大量思想资源以救传统儒学之弊,为宋新儒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材料三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于专制;老氏主放任,亦不利于干涉,与

60、霸者所持之术,固已异矣。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之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然则法家之言,其利于霸者更甚,何为而不用之?曰:法家之为利也显而骤,其流弊多;儒家之为利也隐而长,其流弊少。盖逆取顺守,道莫良于此矣。孔学说忠孝,道中庸,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其道可久,其法易行;”梁启超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学何以能长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答案】(1)A. 儒家学说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B.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C. 汉武帝对儒学的接受和推广。 (2)不同之处: 孔孟:仁政、民本、教化; 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

61、授、三纲五常 理学发展:重视思辨,强调个人修养与完善 (3)A儒学自身因素:学说本身有利于专制统治。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的变化。 B政治因素:自汉以来统治者的推崇。 C教育因素:自汉以来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D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的影响。【解析】(1)根据“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得出儒家学说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儒学的接受和推广也是重要原因。(2)不同之处: 根据所学可知,孔孟儒学强调仁政、民本、教化;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学重视思辨,强调个人修养与完善。(3)儒学自身因素:根据“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之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得出学说本身有利于专制统治,并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的变化。政治因素:根据所学,自汉以来统治者的推崇。教育因素:根据所学,自汉以来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经济因素:根据所学,儒家思想适应了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