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886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8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所选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表内或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C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D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

2、形成的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回答24题。2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3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导者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

3、的美好图景4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对每年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要求越来越高。这表明()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B要博采众长,生产适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产品C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D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5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母亲节这天,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

4、无国界,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BCD6网络时代阅读方式也在改变,人们既可以利用网络获取阅读内容,读完也可以把感想发表到微博或微信,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思想交流。这说明网络传媒()A已逐步取代传统传媒形式B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C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功能D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体确定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其宣传口号为:“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等,我国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A既能保护自己的思想文化独立,又能反对文化霸权B既能让自己的文化参

5、与国际竞争,有防止全盘西化C既能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D既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形成公众的民族认同感8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思想理念、文化产品到文化符号,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许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这启示我们应()A加强中外文化交流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不断推动文化创新D将文化与经济相交融9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发挥

6、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BCD10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B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11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曾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今天,“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表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是()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D政治活动12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

7、活动。假如让你写一篇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下论文,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拒绝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B和平共处文化渗透扩大文化影响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1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传统文化复苏升温的新信号。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体现我国历史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ABCD14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

8、了笔杆。”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15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BCD16“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地处华东水乡的吴越文化和处于内陆山寨的滇黔文化,虽然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两者

9、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说明()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区域特征明显D在中华大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17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从新闻标题戾气十足到泄愤贴无处不在,贴吧里遍布人身攻击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此种现象,国家应()A拒绝多元,倡导唯一B弘扬经典,抵制流行C提倡自由,兼收并蓄D加强管理,正确引导18近年来,中国政府正着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政府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基层兴建文化站和图书馆等;改善文化投入结构,文化事业费用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上述做法()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成

10、功全民共享抓住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这一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ABCD19当前,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2011年的7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但中国游客在国外乱丢垃圾、随意吐痰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并成为热议话题。为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杜绝不文明现象发生,国家应()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B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20商品的外包装对商品起保护和美化作用,但是过度的外包装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和价格,既造成资源的

11、浪费,又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这一经济现象告诉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只要发生量变,就会引起质变的发生。ABCD21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ABCD2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人认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彻底变革现有的行政体制。”这一观点()A承认了否定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承认了

1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否认了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否认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23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依据是()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D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24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生产

13、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25如图漫画相互“关照”主要告诫我们相互“关照”()A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二、非选择题:(共50)262015年10月,屠呦呦成为中国“本土选手”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为寻良药,她苦读医籍药志,从古医古典文献肘后备急方中获取灵感,并走访中西医专家,展开实验研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

14、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屠呦呦如是说。(1)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27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

15、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必要性。28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达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达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好的社会风气离不开好家风,好家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一环。结合材料,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29中国历史上不乏能

16、工巧匠: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今,中国制造也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匠精神”的沦落。痛定思痛,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2)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创新需要“工匠精神”。请从名族精神的角度为培育我国“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建议。三、高二政治(文)附加题(本大

17、题共3题,共30分)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奖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

18、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邓小平我们要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在传承、更新、整合与重塑中完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国

19、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成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分。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中有获得诺奖的老科学家,也有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有琴弦上的放歌者,见义勇为的大学生;有女排主教练、基层村官,也有好校长、热心公益人士。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身份各异,却都有着打动人心的感人事迹。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给我们的启示。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

20、所选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表内或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C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D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考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

21、能称为文化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B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教育培养的内容;C符合题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通过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表现出来,这说明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D表述错误,文化素养不是自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本题选C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回答24题。2

22、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考点】文化的多样性【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文

23、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解答】A说法错误,民族节日同经济、政治制度本身并无直接关系;B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符合题意,材料中“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是因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故本题选C3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

24、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导者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考点】中华文化【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解答】A符合题意,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说法错误,中国式过年不能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说法错误,中国式过年并没有汇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中国式过年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故选:A4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但

25、是不同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对每年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要求越来越高。这表明()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B要博采众长,生产适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产品C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D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考点】发展大众文化【分析】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

26、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解答】A符合题意,“不同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对每年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要求越来越高”,表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B表述错误,“生产适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产品”是不可能的;C表述错误,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先进文化;D不合题意,说法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本题选A5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母亲节这天,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

27、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无国界,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BCD【考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对人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28、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2)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

29、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解答】符合题意,不同的国家的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感,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说法错误,文化无国界,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不可能逐渐消失;符合题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母亲节的表现不同,是因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符合题意,虽然方式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表达对母亲的爱,体现了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故本题选B6网络时代阅读方式也在改变,人们既可以利用网络获取阅读内容,读完也可以把感想发表到微博或微信,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思想交流。这说明网络传媒()A已逐步取代传统传媒形式B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30、C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功能D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点】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解答】A表述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旧传媒仍在发挥作用;B表述错误,网络传媒只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的是人的实践活动;C符合题意,“人们既可以利用网络获取阅读内容,读完也可以把感想发表到微博或微信,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思想交流”,说明网络传媒作为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功能;D表述错误,网

31、络传媒发挥的不一定是积极作用,优秀的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本题选C7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体确定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其宣传口号为:“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等,我国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A既能保护自己的思想文化独立,又能反对文化霸权B既能让自己的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有防止全盘西化C既能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D既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形成公众的民族认同感【考点】文化遗产保护【分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

32、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要保护文化遗产,与反对文化霸权无关;B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防止全盘西化;C表述错误,“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说法错误,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D符合题意,为文化遗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既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形成公众的民族认同感故本题选D8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思想理念、文化产品到文化符号,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许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这启示我们应()A加强中外文化交流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不断

33、推动文化创新D将文化与经济相交融【考点】文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解答】A符合题意,中国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因此

34、我们应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B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C不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未涉及文化创新;D不合题意,材料强调要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故本题选A9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BCD【考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35、,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解答】符合题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强调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同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说法错误,要发挥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一分为二,要摆脱传统文化中糟粕部分的羁绊故本题选A10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

36、、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B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考点】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37、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解答】A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实践;B表述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C符合题意,材料中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D表述错误,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故本题选C11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曾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今天,“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与

38、交流。这表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是()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D政治活动【考点】文化传播的途径【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解答】A符合题意,“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体现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商业贸易;B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人口迁徙;C不合题意,材料内容未涉及教育;D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与政治活动无关故本题选A12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

39、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假如让你写一篇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下论文,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拒绝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B和平共处文化渗透扩大文化影响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考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分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

40、世界文化的繁荣 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解答】A表述错误,错在“拒绝融合”,不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B表述错误,文化渗透属于文化霸权主义;C表述错误,固守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符合题意,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体现了我国与其它国家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本题选D1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传统文化复苏升温的新信号。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体现我国历史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文

41、明的结晶。ABCD【考点】文化遗产保护【分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解答】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符合题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我国历史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故本题选D14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

42、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考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符合题意,“不能忘了笔杆”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不合题意

43、,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并不都是精粹,应该批判地继承故本题选B15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BCD【考点】中华文化【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在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44、: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解答】符合题意,“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这说明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说法错误,勤劳勇敢精神,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

45、根基故选:B16“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地处华东水乡的吴越文化和处于内陆山寨的滇黔文化,虽然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说明()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区域特征明显D在中华大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考点】中华文化【分析】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

46、傲【解答】ABD不合题意,均排除;C符合题意,“地处华东水乡的吴越文化和处于内陆山寨的滇黔文化,虽然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区域特征明显故选:C17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从新闻标题戾气十足到泄愤贴无处不在,贴吧里遍布人身攻击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此种现象,国家应()A拒绝多元,倡导唯一B弘扬经典,抵制流行C提倡自由,兼收并蓄D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考点】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令人

47、忧虑的现象(2)政府和公民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政府: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公民: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解答】A说法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不能拒绝多元,倡导唯一;B说法错误,既要弘扬经典,也不能抵制流行;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提倡自由,兼收并蓄;D符合题意,针对网络上出现的种种不良文化现象,国

48、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故选:D18近年来,中国政府正着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政府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基层兴建文化站和图书馆等;改善文化投入结构,文化事业费用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上述做法()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成功全民共享抓住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这一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ABCD【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培育“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解答】符合题意,“政府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基层兴建文化站和图书馆等;改善文化投入结构,文化事业费用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上述做法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成功全民共享;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说法错误,“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夸大了材料中做法的作用故选:B19当前,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

50、2011年的7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但中国游客在国外乱丢垃圾、随意吐痰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并成为热议话题。为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杜绝不文明现象发生,国家应()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B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培育“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1、,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解答】A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说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B符合题意,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为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杜绝不文明现象发生,国家应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说法错误,为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杜绝不文明现象发生,国家应重点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D说法错误,应该是取缔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故选:B20商品的外包装对商品起保护和美化作用,但是过度的外包装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和价格,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这一经济现象告诉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矛

52、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只要发生量变,就会引起质变的发生。ABCD【考点】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质变另一方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总之,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就构成事物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促进事物的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而当不想事物发生质变,就要坚持适度原则,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解答】符合题意,“过度的外包装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53、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这一经济现象告诉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也表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说法错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的发生故选:A21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ABCD【考点】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分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

54、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解答】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没有体现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符合题意,“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体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说明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故本题选B2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人认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彻底变革现有的行政体制。”这一观点()A承认了否定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承认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否

55、认了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否认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考点】辩证否定观原理【分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1)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有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解答】A表述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56、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否定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材料中的观点也没有体现承认否定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彻底”变革是对旧事物的全盘抛弃,没有体现“扬弃”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彻底”变革承认了要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D符合题意,“彻底”变革是对旧事物全盘抛弃,不懂得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否认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故本题选D23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依据是()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可以创造

57、真理D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考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解答】A不合题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题意无关;B符合题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不合题意,“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与题意无关;D不合题意,“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与题意无关故选:B24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A创新推动社会生

58、产力的发展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考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分析】本题考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解答】A不合题意,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59、展不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的,而是辩证法的角度;B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故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是生产力决定的,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说法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而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25如图漫画相互“关照”主要告诫我们相互“关照”()A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考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分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含义:

60、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叫做价值判断(2)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叫价值选择(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4)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解答】A不符合题意,漫画及提示语揭露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判

61、断和价值选择;B错误,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正确,漫画及提示语揭露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告诫我们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未涉及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故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共50)262015年10月,屠呦呦成为中国“本土选手”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为寻良药,她苦读医籍药志,从古医古典文献肘后备急方中获取灵感,并走访中西医专家,展开实验研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

62、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屠呦呦如是说。(1)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考点】联系的普遍性;文化创新的途径;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为体现类试题为治疗疟疾屠呦呦等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体现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主观和客观等条件坚持不懈的

63、结果,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青蒿素研究成功是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为原因类试题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创新的途径,切入口不大,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立足社会实践,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考生联系材料分析即可【解答】(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为治疗疟疾屠呦呦等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体现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

64、家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主观和客观等条件坚持不懈的结果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青蒿素研究成功是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2)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屠呦呦团队从抗疟疾的需要出发,能够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结合现代的科学知识,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是对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走访大量中西医专家,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从而获得研发成功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克服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把优秀的中医学理论发扬光大27

65、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必要性。【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本题要求学生

66、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哲学依据,为原因类试题本题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是学生对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熟悉辩证法的矛盾观的知识点包括哪些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矛盾观的知识只要包括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论然后结合材料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本题主要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和方法论来解答【解答】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注重需求和供给的“双轮驱动”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

67、是解决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 重要举措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8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达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达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好的社会风气离不开好家风,好家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一环。结合材料,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68、家风建设?【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指针去培育家风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等方面分析【解答】

6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指针去培育家风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家风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家风建设中,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家风建设,我们要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家风建设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9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工巧匠: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

70、今,中国制造也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匠精神”的沦落。痛定思痛,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2)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创新需要“工匠精神”。请从名族精神的角度为培育我国“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建议。【考点】工匠精神;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分析】(1)

7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为原因类试题结合材料,本题可从文化的力量、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以及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等角度分析说明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的理由(2)本题要求从名族精神的角度,为培育我国“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建议,此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答】(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人们恢复和发扬敬业、精益求精、创新的执业操守,从而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

72、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在全社会形成“工匠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培育“工匠精神”,能够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答案示例:永远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三、高二政治(文)附加题(本大题共3题,共30分)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

73、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奖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

74、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考点】中华民族精神【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并联系材料,可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集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等角度说明【解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

75、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邓小平我们要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在传承、更新、整合与重塑中完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成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分。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考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分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考生分析在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76、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但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解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

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中有获得诺奖的老科学家,也有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有琴弦上的放歌者,见义勇为的大学生;有女排主教练、基层村官,也有好校长、热心公益人士。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身份各异,却都有着打动人心的感人事迹。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给我们的启示。【考点】实现人生价值【分析】本题

78、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给我们的启示,知识限定明确,切入口较小,题目类型启示类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解答】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017年2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