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860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上学期高三年级单元过关检测三历史试题 2016.12.1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中性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

2、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2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

3、统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4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地方分裂势力坐大5.“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6图8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

4、“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7.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 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8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式的民主(政治平等、轮番而至等)和个人自由是一种奢侈品,罗马人很少表现出对它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罗马 A更崇尚权威和秩序 B仍然处于奴隶社会 C大肆对外侵略扩张 D受希腊文化影响小

5、9.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10.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仁虽然在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社会危机的影响 B经济变迁的推动C理学功能的更

6、新 D中央集权的削弱11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究其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提供了有利环境C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的障碍 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12.银两是明清以来我国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将铸币权改归中央;随后,又于1935年实行了“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

7、、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这在当时 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13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人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收入来源1850年前19世纪90年代早期20世纪初地税、贡粮303233外贸关税42339捐纳功名及官职454其他收入累计562827总计43688103 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 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14.在东方,郑和航海的船上,有罗盘,信奉“天圆地方”;在西方,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先后驶向万

8、顷波涛的时候,为他们导航的,不仅有指南针,还有“地圆说”。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航海A硬件条件相同 B思维观念一致C科学前提不同 D航行方向各异15.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 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16.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

9、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A“光荣革命”的胜利 B议会改革的实行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内阁制度的确立17.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18.孟德斯鸠曾经写道:“中国的皇帝据说他的帝国如果不公正,他将被剥夺去帝国和生命。”与其说法意义一致的儒

10、家思想是A法不阿贵 B克己复礼 C知行合一 D民为邦本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国际分工程度下降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超过工业产品的增长20.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

11、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A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人类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说B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D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1. 有学者认为,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结构和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这一观点A肯定了习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习俗C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 D适切评价了习俗的社会作用22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

12、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 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23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实际上是A称赞林肯做出伟大贡献B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C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D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

13、24霍布斯鲍姆认为:“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的复杂体。”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以来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B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C现代化模式趋同发展 D“国家经济”丧失独立性25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A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 B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 C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 D欧洲的一体化进

14、程效果明显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计50分。26.(10分)春秋战国与明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夫子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叶文宪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具体表现。(6分)材

15、料二 以下是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目录(节选)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概念 11“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12“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31 政治结构 32 经济制度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第五章 对外关系 51西欧人的来临(地理大发现,探险家、商人、传教、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52俄罗斯的推进 第六章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第二编 外患内乱(18001864年)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第八章 鸦片战争(2)16001800年,作为传统制度的延续,中国社会内部却孕育着向近代社会

16、转型的因素,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加以概括。(4分)27.(17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官学制度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早在殷周时期,统治者便已建立了名目众多的学校,所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汉代太学的设立则可以说是它的奠基和迅速发展时期。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里博士(教师)与博士弟子(学生),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

17、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明洪武八年太祖“诏天下立社学”。松江府志记载:“国朝洪武八年三月,奉礼部符,仰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延有学行秀才教训军民子弟,于是本府两县城市乡村皆设社学。”儿童进入社学,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以及习冠、婚、丧、祭之礼。洪武十五年颁禁例,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12分)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

18、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5分)28. (11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以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世界,世界在变化中不断发展。材料一(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阐释1400年前后世界洲际贸易的基本情况。(4分)材料二(2)与1400年前后相比, 1900年前后的世界洲际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并简析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29政治文明是围绕权力(利)而展开的,表现为“族权、政权、神权、王权、民权、集权、分权、人权”等。请围绕人类政治文

19、明的发展进程,从中任选3个或3个以上词组,简单画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并加以说明。(要求:逻辑关系明确,史论结合。)2016-2017上学期高三年级单元过关检测三学 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考号: 历史试题答题纸 2016.12.1726.(1)(2)27.(1)(2)28(1)(2)292016-2017上学期高三年级单元过关检测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D【解析】:既然九鼎是天子权威的象征,那么只能由天子拥有,这是周朝时期森严的等级秩序规定的。但是战国时期却出现了多个诸侯的墓葬中存在编钟或九鼎,说明周朝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到破坏。2.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思想主张来自于荀子,荀

20、子在材料中提出使百姓富裕和教化百姓对调养百姓思想感情和整饬百姓本性的重要性,而没有提到富裕百姓与政治教化孰先孰后的问题,故A项错误;荀子的治国理念的核心为礼法并重,然而材料中并没胡提到德治与法治,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改善民生和思想教化对加强统治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中改善民生并不能体现重利轻义的观念,而且也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涵,故D项错误。3.D【 解析】: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公有演变为私有,而且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因此,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样就会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A;也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小农经济

21、开始瓦解于鸦片战争,排除B。4. D【 解析】西汉开始成为正统学说,与材料中“东汉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东汉末年地方分裂势力坐大,与材料中“东汉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表明社会阶层的固化,而非流动性加强,故C项错误;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逐渐被大家族控制,出现弊端,与材料中“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相符,故D项正确。5.D【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而宰相李昉等不知” “而中书不预闻”,材料主旨即体现“北宋宋太宗时期,宰相权力受到削弱”。A项 “保密性强”,

22、C项“职责不明”,是表面现象,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B项属于无关项。6. C【解析】图示为内陆的商帮的发展,沿着武夷山到了恰克图,而被迫开放是指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到清朝并未被打破,商业的发展并不能体现统治者政策的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所说“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到清朝”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地域商帮的开拓精神,故C项正确;清朝时期,中国未出现工业文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7. A【解析】根据材料提供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

23、现出数量的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加强,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D项错误。8.A9. D【解析】:注意材料的语言背景,安提戈涅以“天神宣布的法律”为依据来否定国王的命令。既然法律(当时表现为不成文法)不可违背(国王也不行),那么表达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同时这种思想借助了“天神”的权威,所以只能是一种朴素的思想。由于题目中涉及的是不成文法与国王命令抗衡的问题,不是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关系,故A错误;古希腊有众多的城邦,雅典只是其中之一,B项偷换了概念,排除;戏剧中的主人翁安提戈涅虽然是女性,

24、但是她的抗争结果如何,题目并没有交代,不能因此判断C项是否正确,而根据古希腊社会实际,女性在城邦中是没有政治地位的。10. A 解析:结合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即可判断。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围绕如何巩固清朝统治,清政府官员中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虽然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的根本目的是高度一致的。另外,理学中包含的文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样在社会危机面前得以弘扬。11.A【解析】由材料从总值与进口比例两方面看,中国的机器进口明显增长,进口机器是投资建厂的需要。而国民政府当时为稳定财政、巩固统治、及应对日本的侵略,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1

25、2.C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正是大危机发生之后,资本主义各国为缓解危机,实施货币贬值,使得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于是南京国民政府才采取了“废两改元” “法币政策”,以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秩序。13. C 【解析】 材料提到,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外贸关税大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导致外贸关税增长,故C项正确。外贸关税在20世纪初超过农业,故A项错误。苛捐杂税日益沉重,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捐纳功名及官职占比很小,故D项错误。14.C15.D16.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 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

26、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可知.使得英国人民有了更多的参政权,这主要得益于议会的改革,议会尤其是下院主要代表中下层资产阶级利益,所以B正确。内阁制度确立是在1721年,权利法案分布是在1689年,AB时间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17.D【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A不对,进化论挑战宗教神学的神创说;B不对,涉及材料的片面意思;C不对,资产阶级并非都主张改良;D说法最全面合理,资产阶级崛起反映了社会变革,而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又反映了变革的手段有序。18.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和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法不阿贵是法家

27、的思想主张,A项错误;克己复礼是指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和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用良知指导人的行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项错误;民为邦本强调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稳定是国家安宁的基础,正因如此,皇帝若对人民不公,其政权就可能被推翻,故选D。19. 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从材料中的数据得不出英国处于垄断地位的结论,所以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分工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说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对彼此更为依赖,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D项的结论,故D项错误。20

28、.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可以看出,维萨留和哥白尼均注重实验,中世纪处于基督教统治之下,科学处于神学笼罩之下,带有神权色彩,而两部著作显示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把科学从视觉束缚中解放出来,此其主要意义。A项并示得到维萨留作品的意义,不全面,故A项错误;标志近科学诞生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故B项错误;C项未涉及哥白尼著作的意义,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D项正确。21.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工业革命。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

29、质关系;习俗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生活习俗,它们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材料强调了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结构和工作的意义,更改革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即肯定了习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习俗以及评价习俗的社会作用,BCD三项错误,排除。22.D 【解析】从材料中“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国已经完成了三大改造,所以答案选D。23. B【解析】提炼题中关键信息“1933年国会议

30、员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为往事”,由此判断说的是罗斯福大力干预经济,而为了方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扩大了政府的权力,所以就使得罗斯福看上去象个独裁者。24.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可以判断这是表述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5.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并没有讲到欧洲的债务危机,排除A;由材料可知,美国的黄金储备不够兑付欧洲各国囤积的美元,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内部缺陷,所以选B。2

31、6. (1)政治: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经济:生产力进步,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文化:礼崩乐坏,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掀起了一股反对封建专制、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社会思潮。27. 【答案】(1)特点: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体系;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经费国家保障;目的主要是培养后备官员;办学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管理,服务于专制集权体制,政治性强。(答出三点即可,6分)原因: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建立与发展;历代政府把教育作为强化统治的重要手

32、段;儒学文化正统与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巩固。(6分)(2)人文主义。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5分)28.(1)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丝路进行贸易往来,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范围是区域性的,不是世界性的;贸易产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等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属于农业文明下的洲际贸易,不是工业文明的洲际贸易;这种洲际贸易的特点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关系密切。(2)变化: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贸易往来,世界市场已经形成;通过轮船、铁路等实现洲际贸易,货物以工业产品和工业原料为主,属于

33、工业文明下的洲际贸易;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进行。29.答案示例1:图示: 大一统、集权制度、君权神授 民主思想、革命改良族权: 王权 民权 小农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先秦时期) (秦清) (近代)说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下,以早期氏话血缘纽带所形成的族权政治,通过兼并战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权至上思想形成等因素推动,最终发展为专制王权,并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不断得到强化。到近代,在西方文明传入影响下,国民思想不断得到解放,民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冲击下王冠落地,实现民主共和。答案示例2:图示: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神权 王权 民权 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中世纪) (1518世纪) (17世纪以来)说明: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笼罩一切,14、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西班牙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得到加强。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封建专制王权变成发展的障碍,启蒙运动批判矛头指封建制度,并为新社会提出构想,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