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283KB ,
资源ID:5884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84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云南省施甸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云南省施甸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云南省施甸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关于氯化钠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取一根用盐酸洗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B.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C. 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氯化钠灼烧的火焰为黄色D. 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答案】C【解析】【详解】A.做焰色反应时要取一根用盐酸洗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才能进行焰色反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放在酒

2、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故B正确;C. 黄光能掩盖紫光, 观察氯化钠灼烧的火焰为黄色,不用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故C错误;D. 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C。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B. 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C. 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答案】D【解析】【分析】据胶体的概念、性质分析判断。【详解】A项:有色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不带电的。A项错误;B项:胶体是一类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B项错误;C项:三类分散系(

3、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但不是它们的本质区别,C项错误;D项:胶体粒子(直径1100 nm)很小,可以透过滤纸上的微孔,D项正确。本题选D。3.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 次氯酸钙B. 氯化钙C. 次氯酸D. 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答案】A【解析】【详解】工业上用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生产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答案选A。4.下列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A. Fe3Fe2B. Mn2MnO4-C. ClCl2D. N2O3HNO2【答案】A【解析】【分析】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

4、说明需要加入还原剂,则选项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详解】A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即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故A符合;BM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即通过氧化反应才能实现,故B不符合;C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即只有通过氧化反应才能实现,故C不符合;DN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剂、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5.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都是酸性氧化物B. 都具有氧化性C. 都能使澄清石灰

5、水变浑浊D. 都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碳只有氧化性,所以两者都有氧化性,故B选项是正确的;C.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分别生成亚硫酸钙和碳酸钙的沉淀,故C正确;D.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原理可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D。6.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无法判断是否漏气,若松开手后导管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6、,则不漏气;B.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C.向右拉动活塞后,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变或无气泡产生,说明橡皮塞处漏气;D.玻璃管中形成了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综上所述,能确定装置漏气的是C。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8 g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B. 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C. NA个氢原子的质量为2 gD. 1 mol NaCl中含0.5NA个Na+和0.5NA个Cl【答案】A【解析】【详解】A. 18 g H2O为1mol,所含的分子数为NA,故A正确; B. 没有温度和压强,没有密度,无法计算22.4 L H2

7、O所含的分子数,故B错误;C. NA个氢原子为1molH,其质量为1g ,故C错误; D. 1 mol NaCl中含NA个Na+和NA个Cl-,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A。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氯分子的是()A. 氯水B. 液氯C. 盐酸D. 食盐【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水中含有三分子、四离子:水分子、氯分子、次氯酸分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A项错误;B. 液氯是纯净物,其中只含有氯分子,B项正确;C. 盐酸是氯化氢溶液,含有水分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C项错误;D. 食盐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D项错误;答案选B。9.关于氯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A. 氯

8、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C. 氯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答案】A【解析】【详解】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A正确;B. 氯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错误;C.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 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但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答案选A。10.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的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9、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B.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C. 易溶于强酸、强碱D. 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 BaCuSi2O6可以用盐的形式表示为BaSiO3CuSiO3,故A项正确;B.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是: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BaCuSi2O6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故B项正确;C. BaCuSi2O6能和强酸反应,但是和强碱不反应,故C项错误;D. BaCuSi2O6中Cu为+2价,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褪色,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依据硅酸铜钡

10、化学式BaCuSi2Ox,和Cu为2价,根据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求x的数值,进而完成化学式为BaCuSi2O6,再根据化学式特征进行判断。11.检验某一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A. 硝酸银溶液B. 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 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D. 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若只用硝酸银溶液,溶液中的CO32-、SO42-等会产生干扰,故A错误;B.用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则溶液中已经含Cl-了,则无法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故B错误。C.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排除因CO32-、SO42-等产生的干扰,故C正

11、确。D.用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硫酸银白色沉淀,对Cl-检验产生干扰,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点睛】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否则不含氯离子。12. 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

12、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答案】D【解析】【分析】从表中位置关系可看出,X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又因为X、W同主族且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所以X为氧元素、W为硫酸元素;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知:Y为硅元素、Z为磷元素、T为砷元素。【详解】A、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不正确;B、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常常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C、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C不正确;D、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附近,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

13、O3中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正确。答案选D。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 可以通过延长反应时间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答案】C【解析】【详解】A. 化学反应限度是指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最大程度,不同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限度可能不同,故A项正确;B.影响化学平衡状移动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气体压强等外界条件,所以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故B项正确;C.化学反应限度与反应时间长短无关,只与平衡常数有关,故C项错

14、误;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对反应限度无影响,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解题依据:化学反应限度是研究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也即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状态,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进行判断相应的选项即可。14.大理石装修的房屋彰显富丽堂皇,但当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地面上时,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 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B. 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C. 食醋中的醋酸起了催化作用,导致碳酸钙分解了D. 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因碳酸钙是难溶性盐,不溶于水,故A错误

15、;B、因食醋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转化成可溶于水的物质,不是将其氧化,故B错误;C、因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不是碳酸钙分解,故C错误;D、因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15.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不因反应条件(浓度、温度或催化剂等)的不同而不同的是A. 铜与硝酸B. 乙醇与氧气C. 钠与氧气D. 一氧化碳与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A.铜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物不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故A不符合题意;B.乙醇与氧气反应条

16、件不同而产物不同,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故B不符合题意;C.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碳,与浓度、温度等无关,故D与题意相符。所以本题答案:D。【点睛】根据HNO3的浓度不同,氧化性强弱不同,所以产物不同;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1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B. 异戊烷结构简式:C.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D. 己烷的分子式:C6H16【答案】C【解析】【详解】A. 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故A错误;B. 每个碳原

17、子有四条共价键,所以异戊烷的结构简式:,故B错误;C.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故C正确;D. 己烷属于饱和烷烃,所以分子式:C6H14,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C。17.由甲醛(CH2O)、乙酸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27%B. 9%C. 54%D. 无法计算【答案】C【解析】【详解】在混合物中,只有3种元素C、H、O,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那么碳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37%=63%;在甲醛(CH2O) 、乙酸(C2H4O2)和乙酸乙酯(C4H8O2)中,C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是定值为1:2,质量之比为:m

18、(C):m(H)=12:2=6:1,所以C占6/7,故碳元素质量分数为63%6/7=54%;所以本题答案为C。【点睛】根据在甲醛、乙酸、乙酸乙酯混合物中,C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是定值,均为1:2;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碳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求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解答。18.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有一定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机能,故应合理饮食,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拒绝脂肪B. 对蛋白质要“亲疏有度”C. 科学饮食从“微量”元素做起D. 饮食中不可缺“肠道的清道夫纤维素”【答案】A【解析】【详解】A、脂类在人体中发生氧化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脂类在人体中的作用主

19、要是供给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还参与机体新陈代谢活动,因此不能拒绝脂肪,故A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蛋白质要“亲疏有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微量”元素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饮食中不可缺“肠道的清道夫-纤维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答案:A。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20、离子键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错,比如H2O2中,结构式为:HOOH,含有OO,为非极性键;对,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键一定是极性键;错,Na2O2中的过氧键为非极性键,但是为离子化合物;错,共价化合物中有一部分构成为原子晶体,其熔点比离子化合物高;错,稀有气体原子难得到电子,也易失去电子,不易形成阴离子;错,如H2中含有HH键,存在化学键;对,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因此,A项正确。本题答案选A。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 硫酸分子中有H和SO42-两种离子

21、C.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D. 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或单质中【答案】B【解析】【详解】A.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B. 硫酸属于共价化合物, 硫酸是由硫酸分子组成的,故B错误;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可能是碱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H,所以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不,如NaO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所以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B。21.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

22、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PM2.5J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B. 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C. 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D. 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答案】A【解析】【详解】A、砷是非金属,A不正确;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容易形成赤潮或水华,所以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B正确;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

23、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D、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D不正确。答案选A。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B. 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C. 形成催化剂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区域内D. 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制作耐高温和耐腐蚀合金材料的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在此区域可以找到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农药

24、中常含有的元素为P、Cl、As等,则可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寻找,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构成催化剂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故C错误;D.作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元素的位置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23. 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B. 单质的氧化性:F2Cl2Br2I2C. 离子的还原性:FClBrID. 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答案】C【解析】【分析】卤族元素从F到

25、I,非金属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阴离子还原性增强。【详解】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A正确; B. 单质的氧化性F2Cl2Br2I2,B正确;C. 离子的还原性FClBrI,C不正确; D. 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D正确。综上所述,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错误的是C。24.门捷列夫编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元素的发现和研究元素性质铺平了道路,当时门捷列夫编排元素先后顺序的依据是()A. 原子半径B. 原子序数C. 相对原子质量D. 质子数【答案】C【解析】【详解】门捷列夫制作周期表的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这在当时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要知道目前看来

26、这不完全正确,应该是依据质子数,这也说明了一点科学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所以选项成C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C。25.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B. 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 CO2(SO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D. 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答案】B【解析】【详解】A.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乙烷可以与乙烯发生取代反应,A不正确;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而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分液分离,B正确;C.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CO2

27、和SO2均被吸收,C不正确;D.加足量浓硫酸,蒸馏过程中,乙醇和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不正确。综上所述,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B。分卷II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50分)26.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MgO、Na2O、CO2、CuOHCl、H2O、H2SO4、HNO3NaOH、Na2CO3、KOH、Cu(OH)2(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_;_;_。(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写出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

28、程式:_。(4)HCO3-与H、OH溶液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现有以下物质:NaCl晶体液态HClCaCO3固体熔融KCl蔗糖铜CO2H2SO4KOH固体(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_。【答案】 (1). CO2 (2). H2O (3). Na2CO3 (4). 不是 (5). CO32-2H=H2OCO2 (6). 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7). (8). (9). (10). 【解析】【详解】(1)中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都是金属氧

29、化物;中H2O不是酸,其他都是酸;中Na2CO3是盐,其他都是碱。答案:CO2H2ONa2CO3;(2)化学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元素没有价态变化,不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不是; (3)Na2CO3是可溶性盐,硫酸是强酸,离子反应均能拆,所以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4)HCO3-是弱酸的酸式酸根,能与H、OH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HCO3-OH=CO32-H2O。答案:HCO3-H=CO2H2O、HCO3-OH=CO32-H2O。.(1) 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材料、半导体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

30、状态的电解质,因此以上物质中熔融KCl、铜能导电,故答案:。(2)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以上物质中NaCl、液态HCl晶体、CaCO3、熔融KCl固体、H2SO4、KOH固体属于电解质;蔗糖、CO2属于非电解质;答案: ; 。(3)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才能到导电,以上物质中NaCl晶体、液态HCl、熔融KCl、CO2、H2SO4、KOH固体溶于水后都能导电;答案:。27.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研究提出的苯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1)请根据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写出苯的分子式_,结构式_,结构简式_。(2)向试管中加入3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1 mL苯,振荡试

31、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3)向试管中加入1 mL溴水,再加入3 mL苯,振荡试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4)你认为凯库勒提出的苯的分子结构符合实验事实吗?_,理由是_。【答案】 (1). C6H6 (2). (3). (4). 试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5). 试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红棕色,下层无色 (6). 不符合实验事实 (7). 因为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它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解析】【详解】(1)根据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苯的分子式C6H6,结构式为,结构简式。答案:C6H6 ; ; 。(2) 因为苯分子结构中

32、含有特殊的碳碳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互溶,密度又比水小,所以试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答案:试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3) 苯分子结构中含有特殊的碳碳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但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所以向试管中加入1 mL溴水,再加入苯,振荡后静置试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红棕色,下层无色试管。答案:试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红棕色,下层无色;(4) 因为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它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所以凯库勒提出的苯的分子结构不符合实验事实;答案:不符合实验事实;因为苯不能与

33、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它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28.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名称:_,_的离子方程式_,。(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C 汽油、乙酸 D 汽油、甘油(3)为使海藻中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列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 (5)进行蒸馏操

34、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最后晶态碘在_中。【答案】 (1). 过滤 (2). 萃取、分液 (3). 2ICl2=I22Cl (4). B (5). 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6). 没有石棉网、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 (7). 萃取剂沸点较低,I2易升华 (8). 烧瓶【解析】【分析】根据框图分析:海藻晒干灼烧,变成海藻灰,浸泡得悬浊液,分液后滤液中含有I-,I-具有还原性,加氧化剂氯气,得到I2,通过萃取、分液和蒸馏即可得到晶体碘。结合各部反应进行解答。【详解】(1)将悬浊液分离为残渣和含碘离子溶液应选择过滤的方法,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得方法萃取、分液;操作发生反应的离

35、子方程式:2I-+Cl2=I2+2Cl-;因此,本题答案是:过滤;萃取、分液; 2I-+Cl2=I2+2Cl-;(2) A、酒精和水互溶,所以不能作萃取剂,故错误;B、四氯化碳、苯符合萃取剂条件,所以能作萃取剂,故B正确;C、汽油能作萃取剂,乙酸和水互溶,所以乙酸不能作萃取剂,故错误;D、汽油能作萃取剂、甘油和水互溶,所以甘油不能作萃取剂,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3) 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根据实验装置原理,基本操作有过滤、萃取、分液、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分液漏斗等,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普通)漏斗和分液漏斗;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烧杯加热

36、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冷凝水下进上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 (5)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为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故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加热温度不会过高;蒸馏烧瓶。29.利用生活中或实验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验原理:电极(_、_)、_、_、稀硫酸、耳机(或者电流计)。(请

37、在空格中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3)实验装置(如图)。(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在耳机中又由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反应是_,发生了_反应。【答案】 (1). 铁钉或铁条 铜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烧杯、导线 (3). 电能 (4). 电能 (5). 负 (6).

38、Fe2eFe2 (7). 氧化【解析】【详解】(2)根据电池反应:Fe2HFe2H2可知,正极为不比铁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因此电极是铁钉或铁条、铜片,要构成原电池还需要烧杯、导线、稀硫酸;(4)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耳机中又由电能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由于铁为负极,应连接电流计的负极,电极反应是Fe2eFe2,发生了氧化反应。30.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推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2)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写出反应

39、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Na (2). Na2O2 (3). NaOH (4). Na2CO3 (5). NaHCO3 (6). 2Na2H2O=2NaOHH2 (7). CO2H2ONa2CO3=2NaHCO3 (8). CO22OH=CO32H2O【解析】分析: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B是过氧化钠,A是钠,C是氢氧化钠,D是碳酸钠,E是碳酸氢钠,据此解答。详解: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B是过氧化钠,A是钠,与水反应生成C是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D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水、二氧化

40、碳反应生成E是碳酸氢钠,则(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E的化学式分别是Na、Na2O2、NaOH、Na2CO3、NaHCO3。(2)反应是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是碳酸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CO2H2ONa2CO32NaHCO3。(3)反应是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31.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根据下图关系推断:(1)写出化学式:X_,A_,B_。(2)实验室收集气体D和F的方法依次是_法、_法。(

41、3)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4)请写出A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 (5)检验物质A的方法和现象是_【答案】 (1). NH4HCO3或(NH4)2CO3 (2). NH3 (3). H2O (4). 排水 (5). 向上排空气 (6). 2CO22Na2O2=2Na2CO3O2 (7). 4NH3 + 5O2 4NO + 6H2O (8).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解析】【分析】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42、,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解答。【详解】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H4HCO3或(NH4)

43、2CO3,A为NH3,B为H2O;(2)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实验室收集气体D(NO)的方法为:排水法;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则收集气体F(NO2)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3)CE是CO2与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4)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 4NO + 6H2O;(5)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故检验氨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点睛】此类题的解答

44、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两性氧化物及海水中的无机盐,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32.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操作的名称分别为_、_。(2)下列物质中

45、沸点最高的是_。A 汽油 B 煤油C 柴油 D 重油(3)在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填序号)(4)写出结构简式:A_、F_。(5)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称为_。【答案】 (1). 分馏 (2). 裂解 (3). D (4). (5). (6). CH3COOH (7). (8). CH3COOCH2CH3OHCH3COOC2H5OH (9). 白色污染【解析】【分析】由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E为CH2=CH2;由乙烯可以转化成F,再结合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

46、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知,F为;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2H5OH;由流程图知,C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得到乙醇,说明C是某种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再结合A与B反应生成C,A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知,则A为CH3COOH,C为CH3COOCH2CH3,D为CH3COONa;结合分析机型解答。【详解】(1)由石油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的操作是分馏;由石油产品制取乙烯的操作是裂解(深度裂化);答案:分馏;裂解;(2)由于在石油分馏的操作过程中,温度逐步升高使烃汽化,再经冷凝将烃分离开来,得到石油的分馏产品,即先得到的分馏产品沸点低,后得到的分馏产品沸点高,故选

47、:D;(3)由于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所以在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所以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答案:、;、;(4)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F的结构简式为:;(5)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为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其离子方程式:CH3COOCH2CH3+OH-CH3COO-+CH2CH3OH;答案:CH3COOCH2CH3OHCH3COOC2H5OH ;(6)由上述分析可知:F为,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由于聚乙烯结构稳定、难以分解,急剧增加的塑料废弃物会造成白色污染。答案:白色污染。【点睛】本题突破口: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E为CH2=CH2;以乙烯为中心进行推导得出各物质,再根据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