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部分:干旱稀疏工程建设农、林、牧能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伏大工程建设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污水净化梯级开发天蓝地美看环境问题 命题视角一: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影响(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审答流程获取解读信息调动
2、运用知识信息:图中显示10时后,两地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时以后,城区地面温度上升,热岛效应明显,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信息: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且以煤炭为主,SO2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石油、水电和天然气为主,类型多样、SO2排放量少尝试解答1.C2.A 命题视角二: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问题(2019全国卷)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
3、程。据此完成34题。3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 D产品4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审答流程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信息: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示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处理的物质为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为该系统的原料信息:图示显示厨余垃圾的处理流程根据各部分相互关系可用箭头表示出其流程方向,如下图所示:尝试解答3.B4.C1掌握环境问题类题目的审答思路2突破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理解(1)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
4、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2)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区域可
5、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a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b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
6、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e促进对外开放。f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g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h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3)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经济效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生态效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降低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社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经济效益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治理费用生态效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效益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噪声标
7、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噪声容许范围所做的规定。环境噪声标准越小,就越安静。下表示意我国某城市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和文教区、高级别墅区)环境噪声标准单位:dB(A)。读表完成12题。功能区昼间50556065夜间404550551.图中最可能代表的功能区为()A居住和文教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C高级别墅区、商业区 D高级别墅区、工业区2功能区的噪声主要来源于()A工业生产机器 B工地施工机器C交通工具 D娱乐场所1C2.A第1题,据表可知,四个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依次升高,因此其分别为高级别墅区、居住和文教区、商业区、工业区。故选C。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功能区为工
8、业区,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机器。故选A。学科素养题产业生态化的审视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生态系统模仿自然生态循环,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及资源共享,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下图示意20052015年广州市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5题。3广州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年增长率最高的时段是()A20052007年 B20072009年C20092011年 D20132015年4广州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的演变,会导致广州()A城市规模扩大 B失业人口增多C生态环境转好 D植被覆盖增加52008年广州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金融危机,生产效率下降B产业结构调
9、整,重工业发展C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D交通建设落后,交通拥堵频发3A4.C5.A第3题,读图可知,广州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20052007年由约0.18变为约0.4,2009年与2007年相比基本无变化,20092011年由约0.4变为约0.6,20132015年由约0.8变为约0.9,因此20052007年年增长率最高。第4题,读图可知,20052015年广州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材料可知,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上升表示资源利用率提高、废弃物产出减少,由此可以推断广州生态环境转好。第5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州市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冲击,生产要素
10、得不到充分利用,生产效率下降,造成单位经济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增加,广州市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有所下降,A对。重工业发展、能源紧张和交通拥堵频发等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造成只有2008年出现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下降的情况,B、C、D错。绿水青山谋生态建设 命题视角一: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变化分析1(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
11、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审答流程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信息:嫩江的支流乌裕尔河因嫩江西移、泥沙沉积、下游排水受阻而成为内流河第(1)题,由信息可知,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说明地形平坦开阔,又因其面积相对稳定,说明蒸发比较旺盛第(2)题,结合信息和信息可知,乌裕尔河流域的降水基本不变,原因是降水大于蒸发,后来湿地面积稳定,说明降水与蒸发相当第(3)题,由信息可知,乌裕尔河变为内流河,说明水中
12、含盐量会因不断蒸发而日渐浓缩第(4)题,由信息可知,乌裕尔河下游的扎龙湿地靠近嫩江,具备通过工程措施恢复成外流河的优势。同意的理由可以从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泥沙淤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恢复为外流河后河流水文特征会向有利方向发展,可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的理由可从湿地保护方面进行分析信息:乌裕尔河河水泛滥,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该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信息:图中显示了乌裕尔河与嫩江的位置关系及扎龙湿地的位置尝试解答(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
13、等于蒸发量。(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命题视角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2020全国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24题。2与传
14、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3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4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BC D审答流程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信息: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治沟造地的治理模式除了可以实现防治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这些基本目标,还可以通过异地搬迁、健全公共服务,改
15、善人居环境,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信息:图中显示该地的土地整治实现了三大目的分别是: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第3题,当地在治沟造地中通过“沟道覆土造地”“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措施,使沟道内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减弱,泥沙淤积增多,也使沟谷更宽更平整,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所以方便田间耕作是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信息:治沟造地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是著名的水土流失严重区第4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雨季降水集中,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粗放,陡坡开垦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尝试解答2.C3.B4.C1抓住区域特征判定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区
16、域特征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荒漠化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水土流失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盐渍化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土地荒漠化2.抓住环境要素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原因3遵循人地协调观提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
17、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4典例分析风沙的防治措施(1)阻沙生物措施:建设防护林或绿洲外缘的“草灌乔”模式。工程措施:高立式挡风墙。(2)固沙生物措施:恢复自然植被。工程措施:草方格沙障、石方格沙障。(3)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风沙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
18、产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因地制宜的保护和恢复植被(植树造林、种草或保持原状等)。(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 BC D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1B2.C第1题,黄河干流流域内山地少,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错误。故B选
19、项正确。第2题,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蓄水拦沙作用,故C选项正确。学科素养题生态农业的发展实践3.(2020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气候湿润
20、,说明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葡萄种植采用顺坡垄会使降水顺坡流走,不利于水土保持。由此可以推测该地降水频率较高,降水强度较小,对土壤冲刷较弱。第(2)题,葡萄喜光,种植时应该选择在光照较强的阳坡。与梯田相比,顺坡垄上种植的葡萄接受光照的角度、面积较大,有利于植株接受光照。第(3)题,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种植作物需要灌溉,顺坡垄不利于灌溉且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如遇暴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作物生长。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1、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高质量发展看流域整治 命题视角: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2016全国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1
22、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 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审答流程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信息:河流位于浙江东部第1题,由信息可知,甲为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从甲至乙,河床断面逐渐增高,河床由遭受冲刷转变为泥沙淤积,结合信息可判定甲时期应为洪水期,乙时期应为枯水期,联系信息可知,浙江东部应是在9月12月转为枯水期第2题,结合信息分析可知,水库建成后可以调节下游河流径流,下游径流在洪水期流速变缓
23、水位降低,联系信息可推知河床冲积现象持续时间延长第3题,结合信息和信息可知,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后,对枯水期的潮流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可减轻枯水期因潮汐影响而造成的泥沙淤积信息:下游河床受径流和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泥沙淤积,洪水期径流冲蚀信息:图示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甲为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信息:1964年该河上游建水库;2000年在河口建成大型水闸尝试解答1.D2.B3.A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1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分析思路2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分析内容(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
24、方面进行客观分析。(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治理措施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固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
25、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少河流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综上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2020临沂模拟)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橡胶材料做成坝袋并固定在河底,再将其用空气或水充胀形成袋式的挡水坝。橡胶坝具有充胀时成坝拦水,完全瘪平时不阻水,可按需调节坝高,灵活控制水位等优点。橡胶坝主要适用于低水位、大跨度的闸坝工程。据此回答13题。1与钢筋混凝土坝相比,橡胶坝()A坚固耐腐
26、蚀 B建设成本低C防洪等级高 D耐水流冲击2我国西北内流河利用橡胶坝代替大型钢筋混凝土坝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优点有()库区淤积少可提高水库的发电量对生态环境破坏小可改善航运条件灵活分配河流上下游水资源可提高河流水质A. BC D3山东省临沂市内的小埠东拦河橡胶坝是当今全球最长的橡胶坝,其拦蓄出1.6万亩的沂蒙湖,推测沂蒙湖的主要功能是()A水产养殖 B城市水源C蓄水灌溉 D休闲娱乐1B2.A3.D第1题,橡胶坝是由高强度橡胶材料做成,容易被水中大量漂浮物割破,A项错误;橡胶制作的坝袋固定河底,依靠充水充气进行调节,因而造价低、成本低,B项正确;橡胶坝只适用于低水位地区,汛期塌坝行洪,不阻水,因此
27、抗洪等级低,C项错误;橡胶坝依靠充气阻水,在水位上下游高低差较大时,易受单向水流冲击受损,用于海岸,涨潮时受潮水冲击也会造成坝袋受损,因此抗水流冲击力弱,D项错误。第2题,橡胶坝建于西北内流河上,水量小,河流搬运能力弱,库区淤积少,正确;橡胶坝若用于水库溢洪道作为闸门或活动溢流堰,可增加库容及发电水位,但与提高水库发电量无关,错误;橡胶坝具有不阻水、施工期短、可灵活调节的特性,对生态环境破坏小,正确;我国西北内流河水量少,水位低,不适宜航行,且橡胶坝建设对于航运能力没有影响,错误;橡胶坝能灵活调节水位,故能灵活分配河流上下游水资源,但不能提高水质,正确,错误,A项正确。第3题,由题干可知,该橡
28、胶坝建造于市区内。水产养殖会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故城区河流不适宜开发水产养殖,A项错误;城市水源应远离市区,人工湖水质较差,不宜饮用,B项错误;市区内农作物种植业面积小且需要灌溉水量不多,C项错误;人工湖改善城市环境,橡胶坝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尤其是橡胶坝拦蓄成湖后,为园林建设增添优美的风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D项正确。学科素养题审视先民的治水智慧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是该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还在使用中。整个系统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水渠、分水闸及湖塘等组成,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
29、水利工程。干渠始于拦水大坝北端的通济闸,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使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通济堰上建造有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1)简述通济堰干渠设计的优点。(2)分析通济堰上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原因。(3)该工程建设时除分凿支渠、毛渠外,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分析其主要作用。(4)指出通济堰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解析本题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省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通济堰为
30、情境,考查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1)题,可以从沿线地形、地势和对农业影响的角度回答其优点。引水线路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工程量大小和能否自流;注意图中干渠线路穿过平原、且与河流流向一致等信息。第(2)题,通济堰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设计和建造开创了水利工程立体分流系统的先例,避免了因山洪暴发时大量沙砾冲泻而下,淤塞渠道,影响灌溉效益的问题。第(3)题,“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使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既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又可以调节季节性水量。第(4)题,通济堰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可以从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水旱灾害、增加水域面积等方面回答。答案(1)沿线地区地形
31、平坦,工程量较小;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渠水可自流;穿越整个碧湖平原,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农田排水顺地势流入大溪,避免农田积水。(2)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泉坑溪溪水横贯通济堰渠道,雨季时易暴发山洪,山洪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冲泻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影响灌溉效益,需经常疏通;通过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可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从而避免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要年年疏导。(3)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合理分布,扩大耕地灌溉面积;用于调节季节性水流量,可蓄水、排洪、抗旱。(4)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减少旱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32、依托湖、塘、水泊等水面,可发展渔业。(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知识网络1(2020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图1图2(1)分别简述图1所示、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
33、的自然原因。(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图示可以直接看出这三个阶段湖沼面积的变化特征;风沙沉积越多,说明风沙活动越强;结合图示可得出这三个阶段的风沙活动变化特征,可归纳出湖沼面积大时,风沙活动较弱。第(2)题,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气温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蒸发量变化不大,气温对该区域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条件的影响无明显变化;从图中可看出年降水量总体增多,说明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变好,植被增多,有利于流动沙地固定。第(3)题,由于年降水量总
34、体增多,按常理湖沼面积应该扩大,但实际上湖沼面积变小,说明人为原因导致了该地湖沼水分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多。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当地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如果赞同,就从降水增多、植被增多、科技水平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等角度分析。如果不赞同,就从人类影响有限、沙漠地区过度绿化会导致水分减少等角度分析。答案(1)变化特征: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关系: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
35、)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2(2020山东等级考)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下图),海拔1 8752 106 m,地
36、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解析第(1)题,设问的限定词是地形、地质,故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断层分布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流向东北,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会沿着断层出露;湿地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容易积水。第(2)题,主要从湿地的功能及其对水库的影响分析,从削峰补枯、净化水质等方面说明即可。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
37、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3(2020山东等级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 km2(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
38、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图1图2(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
39、现象的原因。(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设问关键词为外力作用、高含沙水流。答题时需要分析沙源、洪水的成因。由材料可知,河流两侧有沙丘,冬春季节风力较大,沙源丰富。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第(2)题,主要从径流来源和特点角度分析。3月份径流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补
40、给强度大,径流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第(3)题,需要选一个区域作答,多答一般按第一个给分。黄土丘陵沟壑区应主要从加强沟道坝系建设、蓄水拦沙等角度采取措施;风沙区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引洪入沙等措施;冲积平面区需要疏浚河道、引洪淤地等。答案(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3)(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
41、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1高考、等级考考查特点(1)以区域地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多为选择题型。(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人类活动特点、产业发展状况为设题背景,综合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系,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多为综合题型。2主观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三个设问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
42、高考和等级考主观题命题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和等级考命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设问方式上:真题示例设问展示设问分析2020山东等级考T16(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分析某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成因及其意义2020全国卷T37(2)(4)(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2020山东等级考T19(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2)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
43、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3)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措施1主要设问类型的答题思路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等级考命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流域综合开发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与区域图相结合,以地理统计图表为载体切入,综合分析某类生态环境及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综合整治的措施。其答题思路如下:(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流域开发为背景,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其答题思路如下:2主观题三类设问的答题模板(1)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措施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
44、目的答题术语问题思维线索答题术语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湿地萎缩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
45、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思维线索答题术语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
46、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2)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是多方面的,本专题以河流大坝建设及排水渠道的修建为例,分析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措施。思维线索答题术语修建大坝巨大的库容,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有利于防洪;抬高上游水位,淹没急流险滩,改善水运条件;有利于城市供水及农业灌溉;发电;水电是清洁的能源,改变能源消费构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等
47、修建排灌水渠排水渠: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减轻土地盐碱化,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收入,消除贫困等;灌水渠:提供水源灌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等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回答12题。1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可能是()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2随着雄安新区
48、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A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B跨流域调水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1C2.B第1题,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由于区域气候的相对稳定性,该现象一般不会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多数是人为因素引发的,结合实际,当时区域产业并不十分发达,但是流域修建了多个水库,由于水库蓄水导致白洋淀水量减小甚至干涸。第2题,通过跨流域调水,可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环境。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怒江萨尔温江流域示意图怒江源自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流入缅甸,在缅甸境内被称为萨尔温江,全长约3 240千
49、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中游流经横断山区,两岸支流多垂直入江,水能资源丰富。(1)怒江水能资源丰富,支流较多,但仅适宜在干流兴修中小型水电站,请说明理由。(2)怒江水电开发一直存在争议。请简要说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3)怒江流域少洪水,请解释其原因。解析第(1)题,怒江支流虽然地势落差大,但比较短小,不适宜建水电站;而干流多流经峡谷地区,流域面积比较狭小,不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第(2)题,怒江水电开发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势必会影响流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且该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电开发容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第(3)题,怒江流域上游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量不大;中游受地形影响,河道较深,且汇入的支流有限,径流总量不大。答案(1)汇入怒江的支流比较多,但都比较短小;怒江干流流经峡谷地区,流域面积狭小,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2)利: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弊:对环境影响较大,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怒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流域内地质条件恶劣,可能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3)上游地区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量较少;中游河道深切,两岸无大支流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