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选题(60分)1、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这说明( )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 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制农具2、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
2、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富豪炼铁业最多”,由此得出答案选A。汉代实行的盐铁官营,因此不可能鼓励私人铸铁,所以B是错误的,材料并没有提到政治环境,因此也不能选C,中国古代从商鞅变法以来,历代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所以D与史实不符,不能选。所以答案选A。KS5U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制农具3、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
3、“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违背、抵触)”。这表明汉初 (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4、“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鳖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
5、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南北经济的差距在缩小,但此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时期,故ACD三项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之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所以答案选B。KS5U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江南经济的发展6、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
6、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宋代都城多见”可见主要陈述了宋代都城东京城内出现供商业活动的服务部门,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城市商业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城市的发展7、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曰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
7、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日午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而众以散”可知在唐朝对商业活动进行时间上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市坊是否分立以及商业是否繁荣,故AB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城市的发展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A.小农经济 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出
8、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所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BC项错误;D项是古代农业的特点。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9、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题干的提示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明清时期,欧洲”,提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
9、已经出现。“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说明海外市场对瓷器的需求量很大,“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当时中国制瓷业注重开拓海外市场,故A项正确。B项错误,官窑的产品不进入市场;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所以答案选A。KS5U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瓷器10、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0、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根据材料关键词“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它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财富的现象,故D符合。材料中的水乡一市指的是吴江为水乡,它的集市发展,而并非指的是水上集市,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琦走中原,即丝绸,并非指的是家庭纺织工,故B错误。因为明清时期统治者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故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11、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
11、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海盗严重的原因在于禁海政策,使大量的商人转化成海盗;“市禁则商转为寇”,使商人铤而走险。“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包含在A项之中;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是积极性。所以答案选A。KS5U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1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
12、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出现在夏商周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都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此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经营形态13、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一现象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 C.元朝 D.明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一条鞭法,规定使用白银来交税,故D项正确;明以前没有
13、普遍使用白银,故ABC项排除。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白银的使用1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KS5UKS5UKS5U15、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骨耜
14、石犁铁锄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在不断进步,反映了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故A项正确;B项错误,第三幅图中铁锄;CD项材料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A。KS5U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改进KS5UKS5UKS5U16、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
15、.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商代”、“牛耕”。A项“牛骨”不等于“牛耕”,排除;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排除B;孔子学生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排除C;甲骨文是殷商时代文字,“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说明当时可能出现了牛耕,故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改进17、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B.输出黄金
16、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由“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得知这主要反映了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错误,掠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方式;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选D。KS5U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1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B.
17、企业家们在海外扩张中起决定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答案】AKS5UKS5U【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材料中“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海外扩张的目的是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故A项正确;D的说法不正确,所以不选。B选项没体现出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所以不选。材料也没体现出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物质支持,所以不选C。所以答案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19、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下列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人类世界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B.区
18、域性的贸易开始向全球性贸易转变C.西欧崛起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D.美洲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影响。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B项正确;ACD项包含在B项之中。所以答案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20、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三角贸易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
1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图片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历史现象是三角贸易。根据所学,其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但致使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故B项正确;AD项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C项错误,非洲为美洲提供了劳动力。所以答案选B。KS5U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21、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答案
2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的能力及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大。血管往往用来比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命脉,“被切开的血管”比喻拉丁美洲的命脉被控制和左右,结合拉丁美洲历史上曾经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史实可以判断选择D项。A、C与题意无关;拉美独立战争主要是反葡、西、法、英、美国,因此B不可能成为美国和委内瑞拉共同追求的目标;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22、英国早期海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A.贩卖黑人奴隶 B.海盗式的抢劫 C.同他国进行商业战争 D.独自开拓殖民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21、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早期海外活动的理解。早期的英国没有力量与西、葡抗衡去开拓殖民地,故不可能去屠杀土著居民,故ACD项不是;英国早期海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海盗式的抢劫,故B项正确。所以答案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23、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在(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故C项正确;A项是西班牙和葡萄牙;B项是荷兰。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
22、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2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 )A.蒸汽和电力 B.蒸汽和石油 C.石油和电力 D.蒸汽和核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种新能源是石油和电力,故C项正确;蒸汽是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故排除AB项;核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能源,故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5、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
23、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关键的时间信息“1870年以后大约40年”相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很多欧洲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欧洲的工业文明向整个世界扩展,才真正确立了欧洲人的世界经济和现代文明的中心,所以选D。A项早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开始了,不符合1870年后的四十年的时间信息,在技术革命时期,文化传播也不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排除A、C。资本输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24、,也不是属于文明中心的依据。排除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6、对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信息中可以直接解读出a处对应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处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5、所以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27、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能过说明划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据是蒸汽机和电力的不同,即主要动力不同,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史实。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
26、工业革命28、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1870年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位是,故是美国;英国在19世纪中期位居世界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结合图表可知,曲线显示了英国这一发展趋势;荷兰从17世纪开始到18世纪初占据世界首位,故显示了荷兰这一发展趋势;是西班牙。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29、下表反
27、映了某时期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1840187019001920KS5UKS5U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214.88.47.1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历史图表题,这在近些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中较为少见。解题的方法是:把握表格的项目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和时间挖掘出隐藏的重大历史事件。本题的项目栏为“年份”与“农业人口所-占百分比”。从表格可以看出,从1840年到1920年,英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越来越少,这主要是由于英国的工业化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农业人口减少。故选A。考
28、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30、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了统治地位 B.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A项是政治因素;BD项包含在C项之中。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二、材料题(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
29、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周世宗对城市商业采取较为自由的政策,如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内容之一就是东京汴河上舟楫连樯的景象)两岸建立邸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服务和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一城市居民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1021年时)加上约40万人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1)材料一说明宋代城市有了哪些突破性发
30、展?(2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繁荣的原因。(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致使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该现象又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答案】(1)发展:商业活动突破了政府的时间、空间限制;市民的娱乐活动丰富。(2分)原因:大运河密切了经济交流,交通便利;政府对商业管理的松动;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人口的迅速增加。(任两点可得2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所得资金主要用于置办田产,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根本原因:小农经济制度的根本约束。影响:一方面有利于维持小农经济和封建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不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
31、芽的成长。【解析】试题分析:(1)“突破性发展”是指北宋城市与之前的不同点,可以从交易活动的时间、地点来回答,还有市民的娱乐场所;“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中“如允许在开封汴河”“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加上约40万人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等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由“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即莫不志在良田”可以归纳得出;“根本原因”要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制度方面来回答;“影响”要注意辩证地看待,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KS5UKS5U.KS5U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城市的发展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
32、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 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
33、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
34、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4分)【答案】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历史影响: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三角贸易”。满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
35、被掠来的非洲黑人”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这些成为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三角贸易33、(18分)近代铁路修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36、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1)材料一中铁路建设的发展直接受益于哪两项技术的进步?(2分)(2)指出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6分)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
37、饥荒的压力增加了。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3)材料二认为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材料三 铁路帮助欧洲人将统治强加于非洲内地,但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因为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铁路将会传播痰病,增加流行病的危险。英尼尔弗格森文明(2011年版)(4)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指出导致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答案】(1)突破: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2分)(2)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
38、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6分)(3)影响:铁路强化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将印度纳入到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传播了疾病。(6分)(4)不同:材料二否定了铁路的进步作用,材料三能辩证的看待铁路修建的作用(或看到了铁路的积极作用)。(2分)主要原因:材料二作者则是站在民族解放的立场上看待铁路对殖民地带来的消极影响;材料三作者站在文明史观的立场上,从文明传播的角度认识铁路在当时的作用。(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1885”可知,铁路的发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蒸汽机车,根据“1913年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可以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
39、得炼钢工业得到发展,推动了铁路的里程数的增加。(2)根据材料一 “1913 年时, 猛增到 44309 公里, 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 27000 公里”结合所学知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凭借政治、经济上的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 “日不落”帝国,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一战后,当时英国的优势有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外交上凭借船坚炮利占领众多殖民地, 成为“日不落”帝国。(3)根据材料二“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得出铁路的出现方便和强化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根据“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铁路使印度成为原料产地,印度被纳
40、入到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根据“铁路传播了腺鼠疫”得出铁路传播了疾病。(4)第一小问不同,材料二谈到铁路强化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将印度纳入到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传播了疾病,重点在说铁路给印度带来的消极影响,材料三说到“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改善了公共健康,如果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带来的疾病会更多,重点在说铁路给印度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二小问原因,材料二作路对殖民地带来的消极影响材料三作者站在文明史观的立场上,从文明传播的角度认识铁路在当时的作用。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西方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