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题模板二原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类设问是非选择题中最常见的设问类型,是对试题材料或情景中的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原因进行探究,从思维角度看是对地理问题或现象进行研判分析或推理,往往以“简述(阐述、分析、说明)原因(理由)”为主要设问方式,对其解答应遵循以下“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述”等,并要确定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定正确的分析思路(1)获取地理信息,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认真研读题干材料,根据题目问题的要求,弄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2、(2)明确分析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分析。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在做好作答准备工作后,要精心组织语言,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清楚层次,规范书写。1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影响因素和成因分析地理事象影响因素成因分析气温纬度(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状况;人类活动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垂直方向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水平方向上,同海拔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同纬度海域,暖流附近气温高于寒流附近气温;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于阴天;热岛效应、温室效应使局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海拔;洋流;人类活动低气压带、西风带和夏季风控制的地区降水多,高气压带和冬季风控制的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水汽丰富,降水多于内陆;同一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于背风坡;高大山地的最大降水通常出现在山体中部某一位置;暖流增湿,寒流减湿;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状况影响降水流量降水量;水系状况(流域面积大小和支流多少);地形;植被降水量大,雨水补给多,流量大;水系发达,支流汇水快且多;山区多地形雨,流量较小,流速较快,而平原地区河
4、道弯曲,流量较大,水流缓慢;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能河流落差;径流量地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渔场地形;位置(河流入海口处);洋流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冬季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入海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养分;(交汇流或上升流)扰动海水,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雪线气温;降水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通常阳坡雪线高于阴坡;雪线高度与降水呈负相关,通常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主要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1)主要资源问题成因分析资源问题主要原因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年降水量小;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
5、均;陆域条件差(如岛屿面积小且山地多,储水空间小)人为原因:人口增多,生活用水增加;工农业发展快,用水需求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环保意识弱,水污染严重能源短缺化石燃料为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储量有限;能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或发展快),能源需求大;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主要生态问题成因分析生态问题主要原因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农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轮荒、开矿、采石)水土流失自然原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地质灾
6、害频发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破坏植被盐碱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洼,易积水积盐;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高(或上升)湿地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地区大量湿地(绿洲)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湿地围垦和开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外来物种的干扰;城市化、旅游业和道路建设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等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鄱阳湖(见下图)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吞吐型湖泊,高水位(水深20米)时湖区面积在4 125平方千米以上,低水位(水深12米)时湖区面积仅500平方千米。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鄱阳湖湖滨地区湖陆风较强,7、8月尤其显著。(1)简述鄱阳湖冬季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2)分析鄱阳湖“夏季一大片”的自然原因。(3)分析7、8月鄱阳湖湖滨地区湖陆风显著的原因。解题指导本题以鄱阳湖为区域背景,考查湖泊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水陆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该题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第(1)题,分析思路如下:第(2)题,分析思路如下:第(3)题,分析思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