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一、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月形沙丘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2.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出现在较干旱地区。 ()3.风蚀地貌中孤立的石柱称为风蚀蘑菇。 ()4.广义的雅丹地貌指干旱区的风蚀地貌。 ()5.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缓。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图为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垂直地面支离破碎土墩奇形怪状A
2、.B.C.D.2.下列省份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A.山东B.云南C.新疆D.广东【解析】1选D,2选C。第1题,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地面支离破碎;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第2题,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说明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省份是新疆。山东、云南、 广东均位于季风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下图为某校学生游学途中在甘肃省敦煌市附近拍摄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地貌景观是()A.喀斯特地貌B.风成地貌C.河流地貌D.海岸
3、地貌4.塑造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搬运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解析】3选B,4选C。第3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风力作用为主,同时根据图中地貌景观雅丹地貌特征可知该景观是风成地貌的一种。喀斯特地貌多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河流地貌主要位于流水作用为主的地区,海岸地貌位于滨海地区。第4题,该地貌为雅丹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
4、积作用6.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B.缓坡沙粒直径小于陡坡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解析】5选A,6选C。第5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风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搬运作用,在陡坡受重力作用沉积下来,不断推动沙丘移动。 第6题,风力越大,迎风坡沙丘坡度越缓;缓坡风力较大,细小的沙粒多被搬运到陡坡,所以缓坡沙粒直径大于陡坡;该沙丘所处具体地点不确定,因而不能确定是西北风。三、非选择题(共13分)7.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是由_作用形成的。(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风。沙丘是
5、由_作用形成的。(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地貌。【解析】第(1)题,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第(2)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结合指向标可得出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石灰岩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答案:(1)西北风力侵蚀(2)东北风力堆积(3)喀斯特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2021济南高一检测)下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下图是该地区降水资料
6、图。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坡坡陡B.背风坡坡缓C.该地定向风为西南风D.两翼指向下风向【解析】1选B,2选D。第1题,从材料可知该景观出现在每年雨季,根据该地区降水资料图可知,3、4月降水量最大,故3、4月为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其他月份降水较少,不是当地的雨季。第2题,新月形沙丘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由新月形沙丘弧形突向主风向可知,该地定向风为东北风;两翼指向下风向。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
7、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4.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解析】3选D,4选B。第3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
8、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地貌 。第4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 。下图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线为等高线,单位:m)。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6.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解析】5选B,6选C。第5题,对于风积地貌来讲,
9、背风坡往往坡度较陡且向内凹,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如向外伸出的舌形;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根据图上指向标所示方向可判定风向为西北风。第6题,图中所示地貌是风积地貌(沙丘)。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因为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此图所示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具有陡壁的小丘”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排列。据此完成7、8题。7.形
10、成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8.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A.东西向B.南北向C.西北东南向D.东北西南向 【解析】7选B,8选C。第7题,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此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第8题,据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风口为西北方向,因此可判断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 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受风力作用状况的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蚀记为负(-),风积记为正(+)。读图,回答911题
11、。9.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图中6-8月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明()A.沙丘顶不受风蚀和风积的影响B.东坡是迎风坡C.6月21-26日风向发生了变化D.西坡是迎风坡10.风力最大的日期是()A.6月11日B.7月14日C.7月29日D.8月25日11.该地沙丘()A.6-8月一直向东移动B.6月向东移动C.7月向东移动D.8月向东移动【解析】9选C,10选A,11选B。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丘顶既受到了风蚀作用,也受到了风积作用;东坡和西坡受到风积和风蚀作用,因此东、西坡有时是迎风坡,有时是背风坡;6月21-26日东坡从风积变为风蚀,西坡由风蚀变为风积,由此可
12、判断风向发生了变化。第10题,6月11日东坡风积最严重,说明此时风力强劲,带来的沙土最多。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份沙丘东坡以风积为主,而西坡以风蚀为主,则沙丘向东移动,而7、8月东坡以风蚀为主,西坡以风积为主,则沙丘向西移动 。二、非选择题(共17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毫米,蒸发量超过3 000毫米,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在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图1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区
13、示意图,图2为该地沙山示意图。(1)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2)依据图2,从沙山西北坡和东南坡任选一坡,推断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沙丘是随着风力的减弱,风中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从成因来看,需要的条件是有大风、有沙源、有障碍物。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风力大且大风天数多,西北地区以沙漠为主,沙源丰富。同时题干中“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说明有障碍物使风力减弱,且使沙丘形成固定沙丘。第(2)题,风力堆积地貌的特点是具有分选性,风中携带的沙粒,其颗粒大小与风速呈正相关。风速大,堆积颗粒越大;风速小,堆积颗粒小。在沙丘的西北
14、方向是迎风坡,越往上风速越小,堆积的颗粒越小。沙丘的东南坡是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答案:(1)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风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2)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或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情境: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
15、。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八九成,10月-次年3 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思考:(1)分析图示河谷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 答案:(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沙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2)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以丹娘沙丘为情境,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两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1)区域认知水平3通过区域的视角认识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2)综合思维水平3从自然、人文等多个角度分析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