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61KB ,
资源ID:58802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80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制,产生了贫富分化,从而出现了阶级分化,而在当时精美的玉器和陶器的随葬品就是权贵阶层的生活表现,故答案为B;A只能表明当时开始种植水稻,不能说明贫富分化,A错误;C表明当时城市建造的

2、水平,错误;D表明古遗址距今的时间,不能表示贫富分化,错误。2.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进行有效统治B. 推翻商朝政权C. 发展西周经济D. 扩大周朝疆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有效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此时商朝政权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发展西周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扩大周朝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3.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

3、(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 武王克商B. 平王东迁C. 诸侯争霸D. 王室衰微【答案】D【解析】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点睛: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对整段的史料不熟悉,但是可以通过注释得到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串联起整个史料。材料主要强调了周王朝中央权力衰弱,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地方诸侯割据壮大。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后

4、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的衰落,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因而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4.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不符合题

5、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5.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 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 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 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 出谋划策改善君王统治【答案】D【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思想家纷纷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主要是为君王统治出谋划策,故D正确;A中厚古薄今说法错误;孔子是维护周礼,故B错误;C中辅佐说法错误。【详解】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

6、,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 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C【解析】【详解】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故答案为C项;“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排除B项;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国同治,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排除D项。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

7、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泽贵族B. 实现民族交融C. 增加税收D. 削弱王国势力【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恩泽贵族只是手段特点,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B选项错误;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且推恩令的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故C选项错误。点睛:A项是误选项,没有理解“推恩令”的真正含义。“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分封嫡长子以外的诸王子嗣,解决地方

8、诸王权力及土地过于集中的问题。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A. 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 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 有利于加强皇权D. 加速了西汉的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汉朝实行中朝削弱了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中朝属于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制度,与地方无关,排除A;中朝并没有终结丞相制度,排除B;中朝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并不是加速西汉灭亡的因素,排除D。故选C。9.晋室南迁后,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

9、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据“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豪强大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把控了选官权力,体现了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影响,不能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进步,排除B;考试选官制度的确立是在隋唐时期,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 社会动荡不安C.

10、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 丝绸之路开辟【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是因为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故C正确;A与材料时间不符;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D错误。1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A. 对外交往B. 民族关系C. 任用贤才D. 虚心纳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这反映了他重视发展民族

11、关系的执政理念,B项正确;A项,题干信息与对外关系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对人才的选拔,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执政态度,排除。12.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 促进了中外交流B. 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 促进了民族交融D. 巩固了国家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见,科举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关中外交流,材料无关南北文化交流,材料无关民族关系的融合,故A、B

12、、C不符合题意。13.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行政权B. 削弱三省权限C. 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D. 加强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中书和门下二省成为专门的决策机构,说明决策越来越专业化,决策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分离,有利于科学的决策,答案为C;尚书省掌握行政权没有扩大,A错误;三省的权限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皇权加强的信息,实际尚书省对中书门下而行的决策没有制约作用,不利于皇权的加强,D错误。14.魏晋至

13、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A. 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 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 佛教影响范围扩大D. 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反映的都是佛教文化,这些石窟分布在山西、河南、甘肃等地,体现了佛教影响范围的扩大,故选C;石窟开凿并不能证明儒学正统地位削弱和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排除AD;石窟属于佛教文化,排除B。故选C。15.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下列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A. 唐代佛教影响政治生活B.

14、 唐代市民文化繁荣C. 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D. 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答案】C【解析】【详解】天王送子图的创作受到外来佛教文化的影响,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不是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排除A;唐代还没有出现繁荣的市民文化,排除B;天王送子图的创作并不能体现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排除D。故选C。16.据记载,宋太祖诏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宋太祖这一诏令()A. 是分割宰相行政权的体现B. 是商业税收迅速增加的反映C. 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 促使财政收入保持长期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将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削弱地方分裂割

15、据的势力,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收地方财权的措施,不是分割宰相行政权的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与商业税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的措施不能保持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故D项错误。17.元史卷202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官”的管辖权属于A. 宣政院B. 腹里C. 理藩院D. 驻藏大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世祖设立宣政院,由“帝师”(即国师)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军政事务,A项正确;腹里是中书省的辖区,与佛教、帝师无关,B项错误;理藩院和驻藏大臣分别是清代管理少数民

16、族事务和西藏的机构,CD两项不符合题意。18.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胡汉分治”的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在于A. 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B. 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C. 为了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D. 顽固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契丹族和汉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程度不一,通过“胡汉分治”能够适应不同民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故选A;“胡汉分治”是为了巩固辽国的统治,不仅是为了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也不仅是为了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排除BC;“胡汉分治”属于因地制宜的灵活的民族政策,不是民族分化政策,排除D。故选A。19.下面表格是

17、关于我国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千米),此表能够直接说明 地区时代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西汉15.310.1136东汉16.04.212.4唐13.999.8125.87北宋21.413.823.6南宋27.214.822.7A. 长江流域人口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B. 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C. 唐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出现了倒退D. 人口密度的增长得益于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可知,从西汉到南宋时期,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密度总体上是增长的,长江流域人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选项正确。材料只统计了人口的变化情况,不能

18、准确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B项错误。虽然唐朝时期长江上游人口有所下降,但中下游地区人口的增长非常明显,C项错误。材料所提供的几个历史时期中,北宋、南宋均没有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D选项错误。20.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 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选项正确。材料是对南宋整

19、个社会经济的评价,A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只说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并没有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了现代经济的某些特征,不能说明宋代已经实现了现代化,C选项不符合史实。21.北宋仁宗无子,在讨论预立储君(太子)时,大臣希望后宫能提出些建议,仁宗却说:“这些事怎么能让妇人知道呢?让中书决定就行了”。这说明了宋代A. 程朱理学已成为当时官方哲学B. 中书掌握了最高决策权C. 后宫妃嫔对政治决策几无影响D. 纲常思想影响政治运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皇帝排斥后宫参与预立储君事宜。即纲常思想影响政治运行,故答案为D项;程朱理学已成为当时官方哲学是南宋以

20、后,A项排除;中国古代掌握最高决策权是皇帝,B项排除;材料主旨是皇帝不让后宫参与政治决策,不是影响大小的问题,C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例如,材料核心信息是皇帝排斥后宫参与预立储君事宜;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例如,纲常思想影响政治运行,政治运行排斥妇女参与。22.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 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D. 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史实不符。

21、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说法与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师点睛】土地兼并一直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存在着。 所谓土地兼并,即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较为尖锐的。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确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各

22、参与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这项政策逐步沦为权势阶层攫取私利的工具,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先进的土地政策最终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引发的一场悲剧。23.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是因为元曲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 以文人雅士抒情写意为主流C. 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 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说明元曲通俗易懂,迎合了当时的市民阶层,即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故选A;元曲属于市民文化,不是以抒情写意为主,排除B;元曲通俗易懂,凝重沉郁和充

23、满浪漫主义色彩都与元曲的特征不符,排除CD。故选A。24.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 宦官专权B. 内阁的作用C. 外戚干政D. 六部掌握实权【答案】B【解析】【详解】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因此能够出现皇帝不理政务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情况,故选B;明代皇帝不理政务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主要是由于内阁的作用,不是因为宦官和外戚专权干政,排除AC;明代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而非六部,排除D。故选B。25.东南沿海人民纪念戚继光,在他战斗过的地方

24、刻石立碑。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A. 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倭寇B. 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C. 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D. 维护了朝廷的尊严【答案】C【解析】【详解】倭寇之患曾使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所以平定倭寇之患的最伟大的意义是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故选C项;ABD是抗倭的意义,但是表述不全面,排除。【点睛】戚继光的抗倭成就很大,但是要注意最伟大的意义是安定人民生活的作用。二、材料题26.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

25、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材料二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及其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答案】(1)认识:诸子百家既互相争鸣,也互相吸收,在互补并趋于完善。(2)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汉化”政策是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详解】(1)据“

26、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可知作者认为“争鸣”既是诸子百家各自发表看法,思想争鸣,同时也是互相吸收,在互补中趋于完善。(2)事件:据“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据“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可知作者认为“汉化”政策是导致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由材料内容可知,在对待不同文化上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

27、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

28、要特点。(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对隋唐的影响。【答案】(1)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2)影响:开创了民族交融的氛围,营造了隋唐开放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人口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隋唐统一和经济繁荣奠定基础;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解析】【详解】(1)据“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得出由北向南迁徙;据“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

29、国总人口的1/8”得出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据“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得出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2)根据“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加速民族融合、加速南方开发和发展、促进南北经济平衡和催生制度创新等方面总结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对隋唐的影响。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

30、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2)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1)部门:皇帝、中书省、门下省。意义:分割相权,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2)原因:朱元璋废丞相,直接领导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解析】【详解】部门:根据“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

31、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可知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意见。意义:结合所学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可知,唐初一道旨意经过多部门的综合决策,有利于分割相权,使其互相牵制;通过分工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最终加强了皇权。(2)结合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相关内容可知明初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主要是明太祖废除丞相,直接领导六部。为了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明成祖设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

32、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12处设有市舶使,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了市舶条或市舶法,进出口货物达3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于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

33、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清朝)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用白银为计算单位。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时期的中外交往活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特点:贸易范围广;政府加强管理;贸易商品种类繁多;私营贸易为主。(2)影响:高产作物引进,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丰富了农产品的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政府改变货币管理政策;白银货

34、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据“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得出贸易范围广;据“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12处设有市舶使”得出政府加强管理;据“进出口货物达300多种,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得出贸易商品种类繁多,以私营贸易为主。(2)根据“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于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信息可概括明朝时中外交往活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丰富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商品化、促使政府货币管理政策的改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