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峰二中2015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孙炳山 试卷类型:A 2017-04-08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注意事项: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时,顾炎武有这样一段话:“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此可知A. 分封制和郡县制同时存在 B. 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 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2文渊阁是阁臣入值办事之所,并随着明代政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事实上的密
2、阁禁地。明成祖时,成为臣僚们进出最为频繁的地方,这表明A. 皇帝和大臣关系亲近 B. 中枢权力转移到文官手中 C. 大臣们掌握国家政权 D. 中枢权力转移到皇帝手中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称呼外来移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A.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B. 雅典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 雅典对外国女人持有偏见 D. 雅典奴隶制度的狭隘性4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 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B. 促进商品
3、经济和贸易的发展C. 保障在法律面人人平等的权利 D. 维护奴隶主拥有奴隶的权利5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历史上,英国就有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英国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依据是A. 权利法案 B. 王位继承法 C. 大宪章 D. 航海条例6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这种情况符合哪些国家A. 美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美国、德国 D. 英国、法国7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安全”。对此条款分析最准确的一项
4、是A. 是国家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 B. 表明英国相同中国保持长久和平关系 C. 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 D. 体现了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一政策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敌后战场的开辟 C. 重庆谈判的开展 D. 达成政协协议9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A. 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B. 实现了藏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C. 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 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0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动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展
5、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B.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欧洲国家反对美国控制 D. 中美关系的改善11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 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D.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12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的是“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 强调这两次航行都美中不足 B. 同时指出了两次航行的弊端 C. 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D. 欧洲
6、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13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 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 教会势力日益衰落14丝绸之路的开通,新航路的开辟,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两者的相同影响是A. 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新纪元 B. 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 C. 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D. 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形成15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
7、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 经济危机的发生 B. 城乡差别的扩大 C. 工人运动的兴起 D. 垄断现象的出现1619世纪末,外资银行开始落户北京东交民巷。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上述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列强已控制中国的政治中心 B. 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 中国半殖民地化最终形成17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
8、题是A. 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B. 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D. 对文明结婚的抵制18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平均增长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 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19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A. 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B. 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C. 使
9、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 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20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2008年)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苏维埃社会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的表述。新解释回答了俄罗斯社会关于A. 斯大林体制的性质争论问题 B. 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准问题 C. 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渊源问题 D. 斯大林体制的功过是非问题21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
10、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此段论述揭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元朝的高压政策 C. 科举功名的需要 D. 国家政策的影响22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23弗洛伊德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一次是地球中心说破除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剥夺了人自以为是的尊贵地位。”造成这两次“打击”的人物分别是A. 哥白尼、达尔文 B. 伽利略、赫胥黎 C. 牛顿、达尔文 D. 爱因斯坦、赫胥
11、黎24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印象画派第 卷本卷共三大题,共52分。25.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对变法)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从地域上讲,变法派大多来自南方;从年龄上讲,两派有明显的差别:变法派(16人)平均年龄为40.9岁,传统派(19人)平均年龄为56.5岁;从阵容上看,变法派
12、在身世上要比传统派“逊色”得多;从任职上看,改革派多在京师且身居要职,掌握了朝廷行政、人事、监察、财政等大权,这是改革的需要,否则改革是无法进行下去的。除旧布新的变法,不仅是一场观念的较量,而且存在利益的冲突。有人在研究变法时,把两派斗争的根源过多地归结于他们之间利益的冲突,其实这是不妥的。两派的对立,实际主要是因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并由此形成了变法派“新党”和传统派“旧党”,两派的斗争延续了30多年,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摘自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派为什么大多来自南方?(6分)(2)根据材料,概括传统派反对改革派的理由。(4分)(3)根据材料并结
13、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王安石在变法前期阶段能够比较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的效果如何?(4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上谕,陆续推行新政。1901年,清政府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为了筹饷,清政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使财税紊乱,贪污横行。为缓和国内矛盾,巩固其封建统治,清政府“裁冗衔”“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但往往使新旧机构重迭,如军机处和督办政务处、户部和财政处并存等。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工商业和奖励实业办法。这些做
14、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摘编自艰难的历程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追求回答:(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清末“新政”的措施。(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新政”。(8分)27. (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者、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中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在这个国家里,占主导的仍然是旧式制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革的规模之大和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甚至也超过了18世纪的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采取了重大的措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发展的角度,你如何评价中国的洋务运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你如何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