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40.50KB ,
资源ID:58735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735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

2、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

3、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3.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

4、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干“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在行省制下,地方有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对比宋朝而言,地方的权力相当大。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没有提及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D项,行省隶属于中书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排除。4.“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摸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 皇帝制度B. 世袭制度C. 大一统制度D. 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

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材料中文字材料的含义是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结合所学不难发现只有郡县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可以排除AC两项,这两项秦统一六国之前没有出现过;B项出现在西周时期。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

6、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D.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

7、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这表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C项错误。6.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8、【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故A项错误;汉高祖刘邦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为加强专制主义的,而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才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故D项错误。7.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A.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答案】B【解析】“以史为鉴”的意思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材料讲的是皇帝害怕自

9、己出现负面的历史形象,二者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由于皇帝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担心自己在史书上留下负面形象,加之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这就使得史官对皇帝的评价对于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说明青史留名是制约皇权的力量,故B项正确。史官不代表儒家,本题主要叙述古代史官在史书中评价皇帝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作用,与儒家伦理制约皇权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仅能说明史书评价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不可过分解读为“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故D项错误。8.清朝明确规定:入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

10、态度。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 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B.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D. 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政治体制走向僵化,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军机处设置的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的信息,军机人员的选用要有一定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皇帝在用人时不能随意,受到一定的限制,故选C;机要事务的保密是军机处的特点之一,与军机人员的选用标准无关,排除D。9.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

11、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详解】试题分析:郡县制最早开始实施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错误;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所以错误;故排除掉ABD,用排除法选择C。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是不能世袭的,故对;郡县制由于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所以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正确。10.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

12、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11.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利,只不过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根据以上材料,科举制的确立A. 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D. 选

13、才标准越来越公平【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中央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故B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中下级地主和下层平民参与政治,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A;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科举制有利于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选才标准问题,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12.秦朝

14、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表格显示古代地方制度一直在两级和三级行政区划之间转变,体现出古代地方新政决策的矛盾和困惑,故B正确;A中诡异多变不符合事实;材料中体现不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错误;汉代初期就没有有效实现中央集权,故D错误。13.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

15、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举权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察举制的弊端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1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 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 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

17、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评价15.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A.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C.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D. 未尽到外交家

18、应尽之责【答案】A【解析】【详解】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逐渐转变为了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表明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其“天朝上国”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削弱,同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思想,在外交实践中逐渐趋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李鸿章的行为并不是卖国,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有无尽到外交家应尽的职责,故D项错误。16.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废除移民禁令,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财政压力B. 推动民族交流C. 促进农业发展D. 应对边疆危机

19、【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起”“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同内地的联系,巩固国防,应对边疆危机,清政府采取了鼓励民众到边疆地区垦荒、设立行省等措施,故D项正确;ABC项是并不是材料中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点睛】解题过程中注意“19世纪60年代起”这一时间信息。17.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

20、反映了A. 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B. 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 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 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可以知道,体现了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报刊对反割台的关注与支持,没有体现反割台斗争的群众基础如何,故B项错误;反割台运动并不是受报刊的关注才兴起了,而是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而兴起与发展,故C项错误。18.著名维新人士

21、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A. 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B. 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C. 强调义和团民众愚昧无知D. 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答案】A【解析】通过“此中国之民气也”“中国可免瓜分之局”可知容闳认为义和团民众的力量使中国避免了瓜分危机,故选A。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9.1900年6月,清廷以光绪帝名义向英、美、法等十一国宣战,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却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诏令,使列强

22、没有入侵东南的借口。他们的理由是清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矫诏”,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据此可知A. 汉族地主官僚抗清排满意识凸显B. 清朝中央政府威权下降C. 中央与地方开始出现分歧D. 地方督抚缺乏民族精神【答案】B【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东南地方大员实行“东南互保”政策,与洋人达成协议互不干涉,显然当时清政府已经无力命令地方,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是地方对抗中央,不是汉族地主官僚抗清排满意识增强,故A项错误;中央与地方不是分歧,是命令不了地方,故C项错误;地方督抚是维持自己的势力,看到晚清政府的腐败,并不是缺乏民族精神,故项错误。20.中英虎门条约第六款规定:“广州等五港

23、口英商或常川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地势,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拏,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表明A. 清政府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 英国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C. 清政府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 英国攫取了在华的重大权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年居住,或不时来往”“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拏,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该条约英商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居住的权利和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清政府的主权完整进一步遭到侵害

24、,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点睛:材料“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年居住,或不时来往”“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拏,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是解题的关键。2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C.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D. 注重农时,改进

25、耕作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特征。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体现的某一个方面的表述,表述不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2.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A. 各

26、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D.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的是铁器的使用,而未提及各行业分工情况与农业技术的情况。故AD错误。由材料可知,材料未提及官营冶铁业;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达到严重依赖的程度。故C错误,B项正确。23.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A.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兴盛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C.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答案】D

27、【解析】【分析】材料“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说明该地区依靠纺织业贸易获得生存资本,传统种植业不再受到重视,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正确;A属于商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贸易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信息,C不正确。【详解】2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 由于鸦片大量

28、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明清时期专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等政策,受当时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中国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封建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A项正确;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的说法明显错误,因为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繁荣,B项错误;鸦片走私泛滥和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是在19世纪中期,与明、清前期时间不符,CD两项错误。25.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

29、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根据“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D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A错误;B表述绝对,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C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结合所学我国经济重

30、心南移的史实分析解答。26.“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A. 重视道德和教育作用B. 宣扬理性主义C.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D. 强调个人自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重视教育;古希腊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故二者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A项正确。B项中的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宣扬的核心思想,不是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排除。C项符合苏格拉底,孔子则代表没落的奴隶主

31、阶级,排除。强调个人自由也不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之处,排除D。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根据设问要求“许多相通的地方”,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紧扣设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7.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A. 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B. 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C. 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D. 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提倡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明代言官“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

32、前赴后继”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C正确。材料没有比较言官和其他官员的政治地位,A错误。明朝皇权废除丞相之后至高无上,不受约束,B错误。言官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并不是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D错误。28.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罢黜百家的结果B. 科举制度的繁荣C. 宋明理学的影响D. 民间书院的兴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题干分析可知,从汉代到宋代“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说明孔子的思想在宋代影响很深,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宣扬“理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故孔子取得了独尊地位,故

33、选C项。A选项是汉代的因素;B选项与此并无直接关系;D选项不是主要原因。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十分熟悉。材料给出的是两个时间,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学生在材料中看到这两个时间段就应该马上在头脑中反映出汉代经学和宋明理学,这样在解题的时候直指答案,不会多走弯路。29.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把后一句概括为A. “三人行,必有我师”B. “天下健,君子自强不息”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答案】C

34、【解析】“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梁启超把之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C正确;A是孔子思想;B是孟子思想;D是屈原诗词。30.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答案】B【解析】宋以前节妇烈女人数较少,A项错误;从两汉到明清可以看出节妇烈女人数总趋势是上升,尤其是两宋之后最典型,说明儒家思想不断趋于保守,B项正确;两汉以前不能从示意图上体现,C项错误;节妇烈女的增加是儒学尤

35、其是理学对女性的摧残,D项错误。二、材料题31.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

36、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

37、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原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解析】【详解】(1)制度:西周:根据“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可得出是分封制;秦朝:结合所学可得出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汉初: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推行了郡国并行制。(2)作用:根据材料“郡县之制,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

38、,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稳定、人才的选用、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制度的变革等角度分析概括。(3)原因:根据“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原精神:根据四则材料的主旨可知,材料都阐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抑制地方独立性。3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

39、,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

40、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答案】(1)座位次序。以天朝上国自居。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2)屈辱的服从地位。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可知,中英争执的内容为座位次序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形态。第三小问,当时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国力强盛,因此其在与中国的外交中采取了较强硬的态度

41、。(2)第一小问,由“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可知中国处于屈辱的服从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时间信息“1901年”,从帝国主义的发展及其本质方面回答。3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

42、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概括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答案】(1)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解析】【详解】(1)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法案是方田均税法。联系所学内容可知该法实施的目的是按照田地的多少和成色来平均分摊赋税,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同时达到抑制土地兼并的效果。(2)表现:从材料“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分析出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从王安石改革的背景、动机以及结果的角度说明即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