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685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自1950年到1952年底,我国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了9.7。工农产品比价平均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

2、2年则为90.3。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当时A. 土地改革推动了工业化B. 农业生产有了快速发展C. 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明显D.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拉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在国家干预之下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C项正确;土地改革涉及到的是农业,排除A;材料同时涉及到了农业与工业,故B项不全面,排除B;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2. 1954年前后,毛泽东多次以瑞金时代“左”倾错误的教训提醒全党:“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A. 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路线B. 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3、C. 要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可知,其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成分有具有多样性,应该要扩大团结的范围,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B项正确;A项与主旨无关,CD项都是1956年提出的,排除。3.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C. 中国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 农民获得土

4、地经营自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积极性提高,故D项正确;AB项与主旨无关,排除;当时中国并没有废除计划体制,排除C。4. “新阶层”党员指非公有制单位中的党员,下表“新阶层”党员比例变化反映了A.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B.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完善C.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非公有制单位中的党员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反映出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改革在不断深

5、化,故A项正确;材料与法治无关,排除B;C项不符合主旨,排除C;材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无关,排除D。5. 如图是1998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占外贸比重情况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 高新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大B. 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C. 高新技术产品成为经济发展动力D. 高新科研水平居世界前列【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外贸出口额不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进步,B项正确;题干数据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占外贸比重情况,与竞争无关,排除A;题干未能体现出高新技术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排

6、除C;题干未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新科研水平比较,排除D。6. 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有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如普罗塔格拉被控为无神论者而遭驱逐出境,苏格拉底以“慢神”和“蛊惑青年罪”被判处死刑。这表明雅典法律A. 悖离人民主权原则B. 限制公民个人自由C. 严格维护城邦利益D. 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因为发表对宗教不同的意见而遭到雅典法律的处罚,这说明当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不能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存在一定的弊端,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侧重的是对公民个人自由的限制,并非单纯的维护城邦利

7、益,C排除;思想文化专制与当时雅典的政治相冲突,D排除。故选B。7. 罗马帝国时期,裁判官创立了妻财诉,以此保护妻子的追索嫁资权。这样丈夫对夫妻财产,特别是原先具有赠予性质的嫁资的控制权和支配权逐渐被削弱甚至剥夺。这从侧面反出当时的罗马法律A. 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B. 推动了罗马社会的转型C. 全面维护妇女合法权益D.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罗马帝国时期创立的妻财诉,对妻子陪嫁财产所有权给予了保护,改变了之前具有赠予性质的嫁资的控制权和支配权逐渐被削弱甚至剥夺的局面,这是罗马保护私有财产的表现,而针对妻子这一性别群体的保护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罗马法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A

8、正确;妻财诉并不能推动罗马帝国的社会转型,排除B;C表述绝对,妻财诉只是在嫁资领域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排除;通过妻财诉无法判断罗马整个法律体系是否完备,排除D。8. 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A. 使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 引起了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C. 导致了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 揭开了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涌入欧洲并引发价格革命,使新兴资产阶级实力迅速增长,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解体,故B项正确。A项,题干旨在表

9、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非发现新大陆,排除。C项,表述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殖民扩张揭开了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排除。9. 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A. 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B. 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C. 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D. 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西班牙强迫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明显是把拉丁美洲变成西班牙的原料产地,成为其经济附庸,故选C;西班牙要把拉丁美洲变成原料产地,不是商品市场,

10、排除A;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西班牙没有成为全球商业中心,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10. 英国议会下院与政府之间存有很大的信息差异:政府有各部门文官向他提供情况,而议员只能在向大臣询问时才能得到一些材料,其余只好自己去找,且政府还对下院保密。这导致了A. 议会失去对政府的监督权B. 议会与内阁权力此消彼长C. 政府与议会难以有效配合D. 议会的立法权被内阁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的内阁在议会的基础上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表明议会权力大于内阁。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政府部门情况由文官提供,但是议员主要靠自己去打听才能知道,政府对议会下院保密,表明此时议会在这个时间段中

11、内阁权力优于议会。通过分析可知议会与内阁权力在不同时期出现此消彼长的状况,故选B;AC说法绝对化,排除;D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11. 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A. 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B. 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C. 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D. 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

12、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12. 下图是德皇威廉二世贪婪地吞食世界的漫画,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基于德国A. 企图建立世界霸主地位B. 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C. 经济得到了跃进性发展D. 延续了军国主义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中德皇威廉二世要吞食世界,实际上反映的是德意志帝国对全球侵略扩张的野心,出现这种野心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经济高速发展,超过英法,成为

13、世界第二,即经济得到了跃进性发展,成为扩张的主要原因,故选C;材料问的是原因,A是目的,排除;B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军国主义传统是要吞食世界的一个历史根源,对外扩张以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的,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13. 19世纪前期,英国盛行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同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却主张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这反映了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 英德两国垄断资本存在利益冲突C. 英德两国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D.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前期”,此时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的必然要

14、求;但是此时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市场,且此时德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所以德国的经济学家主张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反映了两国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C项符合题意;帝国主义是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A项错误;垄断资本是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且材料未体现英德两国的冲突,B项错误;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是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C。14. 下图是1875-1913年欧洲四个国家煤和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乙是A. 德国B. 法国C. 英国D. 俄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751913年主要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一时期

15、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其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在四个选项间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乙生铁产量的快速增长恰好符合这一点,故选A;法国、英国和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钢铁行业的发展均不如德国,不符合图中乙的曲线变化,排除BCD。15. 列宁说过,“(巴黎公社)通过革命后取得了政权的广大无产阶级群体在未经任何特别复杂的立法手续程序,就实行了社会制度民主化,从而废除了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实现了官吏由广大人民及其无产阶级通过选举的制度而产生”。这说明巴黎公社A. 彻底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B. 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C. 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D. 借鉴了古代雅典的

16、直接民主经验【答案】B【解析】【详解】“无产阶级群体”在“取得了政权”后,“实行了社会制度民主化”,“官吏由广大人民及其无产阶级通过选举的制度而产生”,说明巴黎公社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巴黎公社“彻底”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A项错误;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巴黎公社借鉴了“直接民主”的经验,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后)几十年里,美国对华战略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建交后的“接触战略”和新全球化时期的“纳入战略”。摘编自王湘穗斗与合的伴奏中美关系

17、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是怎样应对美国的“遏制战略”、“接触战略”和“纳入战略。”的?【答案】针对“遏制战略”,中国对内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或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对外实施“一边倒”,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同亚非拉国家外交关系(答出l点即可)。针对“接触战略”,中国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实现中美、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同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针对“纳入战略”,对内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世贸组织;开展全方位外交;成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答出

18、l点即可)。【解析】【详解】回答本题时,首先要确定美国的“遏制战略”、“接触战略”和“纳入战略的时间以及所反映的事件。结合所学可得出美国的“遏制战略”指新中国成立时期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接触战略”指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纳入战略”指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确定之后,可结合所学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涉及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具体史实。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五年规划的性质和作用:主要阐明国

19、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要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据王家云、杨成敏新中国制定实施“五年计划”的审视等试对“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对“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的历史解释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从五年计划方面作答角度1:从计划自身特点上看:指令性计划;单一公有制;侧重于政府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角度2:五年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的需要(答出l点即可)。(2)从十一五规划方面作答角度1:背景:20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0、制的初步确立;加入世贸组织(或经济全球化)。角度2:特征:属于战略性规划(宏观调控);体现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解析】【详解】本题主要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与解读。对“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的历史解释可以从五年计划方面自身特点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从十一五规划的背景及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1)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殖民侵略对非洲产生影响。【答案】(1)特征:最初在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后来侵略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成

21、因: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沿海建立了少量殖民地。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扩大了对非洲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扩大资本输出和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2)从给非洲带来灾难的角度作答。如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是非洲长期贫穷落后甚至混乱的重要根源之一等。从非洲人民反抗压迫的角度作答。如二战后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逐渐崩溃;非洲独立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等。【解析】【详解】(1)特征:从图上信息可以看

22、出,图一主要在沿海地区,且到图二、图三便不断扩展,最终在图三把非洲瓜分完毕。成因:可根据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两次工业革命开展的影响角度概括。(2)根据所学可从正反两面概括。一方面从给非洲带来灾难的角度作答。另一方面从非洲人民反抗压迫的角度作答。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为世界市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及其特点。摘编自雷兴长、杨志龙主编世界经济从表格中任选一个发展阶段,结台所学知识对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表述成文。)【答案】示例阶段:15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说明:15、16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资本原

23、始积累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技术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欧洲人开辟了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发现了美洲大陆,加深了与非洲的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通过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等方式,使亚非拉一些地区日益成为欧洲经济的附庸,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史实3点即可,这一阶段世界市场的影响答出2点可)。表述成文。第二阶段,史实: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世界分工,自由放任经济体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等。影响:确立欧美工业国主导的世界市场,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客观上利于东方国家的近代化。第三阶段,史实:第二次工

24、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化学工业等),垄断组织出现,资本输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等。影响:亚非拉变为欧美工业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各工业国货币可自由兑换。世界市场争夺激烈,帝国主义矛盾加剧,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第三阶段评分细则同“示例”)【解析】【详解】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主要涉及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因此可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时期,提炼主题展开说明。如选择第一个阶段,即可概括得出15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论述时可概括如下15、16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技术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欧洲人开辟了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发现了美洲大陆,加深了与非洲的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通过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等方式,使亚非拉一些地区日益成为欧洲经济的附庸,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其它阶段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