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12.50KB ,
资源ID:58663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66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次阶段检测 高二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明代赵遂认为:“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以至于移诈,谓非封建之弊乎?”作者认为“周衰”的主要原因是A人心离散天下大乱 B分封割据上下失序C封建集权国家动荡 D天子昏庸欺诈渐起2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该材料反映了世官制开始于西周,结束于秦王朝 西周

2、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西周分封制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结合 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A B C D3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4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5周本蕞尔小邦,但却征服、占领和驯服了一个比它大很多的国家,继承和超越了商代和夏代。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兴灭国,继绝世”,如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虞舜之后于陈,封成汤之后于宋。以下分封与材料中属于同一类的是A封周公子于鲁 B封功臣姜尚于齐C封成王弟于晋 D封夏禹之后于杞6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 B C D7秦统一后,秦始皇“徙

4、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他还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北方防务 B打击强宗富豪 C防止割据再现 D建立专制皇权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9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社会

5、稳定军事人员缩减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D皇帝兼任太尉以掌军权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至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绩效”指郡县制A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A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 B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C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12唐

6、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3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14美国历史学家顾立雅在研究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时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据此推断,顾立雅会高度评价A指南针 B皇帝制度 C科举制 D郡县

7、制度15有学者认为,元代欠缺一种合理的政治理想,他们并不知宋朝所谓政治的责任,因此亦无所谓政治的事业,他们的政治,举要言之,只有两项:一是防制反动,二是征敛赋税。以下可作为其论据的选项是A罢除丞相职位,六部直接隶属皇帝 B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各地邢狱C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省官互迁 D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16孟心史明史讲义载:“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 B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C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 D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17对比清朝内阁与军机处

8、的办事程序,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内阁办事程序通政司奏折至内阁内阁票拟交皇帝御览皇帝朱笔改定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施行军机处办事程序从奏事处拿到官员奏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览军机大臣向皇帝请旨军机处拟好谕旨再由军机大臣交皇帝御览皇帝朱笔改定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施行A内阁的办事流程更精简 B军机处有很强的保密性C内阁能有效地牵制皇权 D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加强18清初,官员奏本经过内阁票拟才送到皇帝手中。康熙推行奏折制。凡有奏折权的官员,由皇帝发给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官员具奏时,派人直接送达御前,皇帝览阅批示后,又派专人将折匣送回。奏折制的实行A推动了中枢权力机构调整 B创造了一

9、种全新奏事机制C大幅度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D彻底架空了内阁的票拟权19雍正帝时,军机处虽因军务而设,但其职掌并不限于此,“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由此推知,军机处A职权范围不断扩大 B掌握军国大事的决策权C推动皇权空前强化 D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2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

10、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21古希腊哲学家阿拉克萨戈拉是伯利克里的老师兼密友,因宣传太阳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石(而非神),而受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后在伯利克里的帮助下,匆忙逃离了雅典。这主要说明当时A伯利克里认为人情高于法制 B雅典民主制度剥夺了公民权利C雅典强调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雅典思想与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22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宣扬公民平等参政C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11、23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对于雅典人来说,公民不仅是选民,而且可以轮流以抽签或背诵诗文的方式充当地方首长或法官。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势。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这体现了雅典A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 B民主自由的局限性C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 D审判制度的局限性24英国近代法学家梅因指出“在(希腊)早期共和政治中,所有公民都认为,凡是他们作为其成员之一的集团,都是建筑于共同血统上的。”其意在强调,古希腊城邦共和具有A排他性 B自治性 C民主性 D开创性25苏格拉底指出,“如果不被

12、他们认为是行家的人想要提出建议,那么无论他多么英俊和富有,或者他的出身有多么高贵,其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区别,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会纷纷对他嗤之以鼻。”这番话表明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A保障了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B适应了雅典社会发展的需要C实际上仍然是少数人专制独裁 D导致外行治国具有明显缺陷26下表是古罗马不同时期对释奴财产的规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罗马法内容出处如若被释奴死后既无遗嘱,又无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有权继承其财产;而若该释奴立有遗嘱,或有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不得染指其遗产。十二铜表法释奴必须在遗嘱中将其财产之半数赠子保护人;如果释奴临死时没有留遗嘱,保护人可以按法令规定对其半数遗

13、产照取不误。最高法官令(公元2世纪初)A适应了帝国统治的需要 B维护奴隶主的阶级利益C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7有学者指出:罗马法从重形式主义的市民法(共和国时期的适用于本国公民的法律)发展到不重形式主义的万民法(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最后发展到用万民法统一了市民法,并最终摆脱了形式主义的羁绊。这表明罗马法A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 B根据现实的需要而不断改变C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忽视了诉讼程序和审判形式28罗马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5尺以便于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的宽度,直向为8尺,拐弯处为16尺;建筑物的周围应留2.5尺宽的空

14、地以利通行。这说明罗马法A重视维护财产私有 B体系完备,易于推行C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9罗马法史记载:“十二表法中包含一些以和异邦人的复杂关系为前提条件的规范,比如涉及要式买卖,意思是说,对异邦人不适用时效取得制度,人们永远可以针对异邦人行使追夺权。”这反映了十二表法A只处理与异邦人的关系 B不保护异邦人权利C优先保护罗马人的权利 D调节帝国经济纠纷30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表明A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 B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为必

15、答题。第31题11分,第32题12分,第33题6分,第34题11分。) 31(11分)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僚制度是维系君主权力运作的重要支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古之王者,设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长、卒正、连帅、属长,以纲纪其外。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司马光上神宗之体要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朝廷用人,则一依选举考试之所得。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

16、仅可称之曰:“士人政府”。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钱穆的观点并概括其主要论据。(不得照抄原文)(3分)32(12分)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

17、衔,担任宰相,宰相人数大大增加。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7分)3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公元前431年雅典

18、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郑的所有人都被当人看,占雅典人口1/3以上的奴隶被看做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也并非是所有被当人看待的都可以成为雅典公民,外郑人不享有公民权,占成年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也不享有公民权,更谈不上参加城郑的政治活动。同时,其“公民权”的实现也受到了财产的限制,比如梭伦改革中将公民财产的多寡分为四等,并分别赋予每个等级的公民不同的权利。摘编自李洪军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雅典公民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的影响。 (6分)3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

20、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

21、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评分参考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 2.c 3.A 4.B 5.D 6.A 7.C 8.C 9.C 10.C 11.C12.B 13.D 14.C 15.C 16.B 17.D 18.A 19.C 20.C 21.D 22.A 23.A 24.A 25.D 26.B 27.B 28.C 29.C 30.B二、非选择题:(共40分,为必答题。第31题11分,第32题12分,第33题6分,第34题11分。)31.(11分)(1)纲纪其内: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

22、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5分)纲纪其外: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3分)(2)观点:中国自秦以后是“士人政府”。论据:君臣各掌其权,百官有职有权,君主不控制选官权。(3分)32.(12分)(1)职能: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变化: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增加宰相人数。(5分)(2)原因:用兵西北,军事需要;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职能:讨论国是;提出建议;起草谕旨(跪受笔录)(7分) 33.(6分)特点:少数人享有公民权;公民权的获得有限制条件。影响: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平民获得了相应的权力,但公民权的实现仍有很大的财产限制,贵族仍处于主导地位等。 34.(11分)(1)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2分)社会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5分)(2)态度变化: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