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581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第I卷的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第I卷 阅读题(64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2、。“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来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

3、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

4、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B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

5、,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C在全球化使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B“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C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

6、三教融合的局面。D“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B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C战国中后期儒学“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

7、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

8、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告 B.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负:背着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泛指绳索 D.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根本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吾王之好鼓乐 B.盛以锦囊 愿以十五城请易

9、璧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又欲肆其西封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毕礼而归之6对全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提挈全文,然后逐层论述。B.文章的第二段通过庄宗不忘父志,发愤图强的史实印证“人事”的重要性。C.文章第三段对比分析事理后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D.文章结尾作者告诫为国者不应该沉溺于美色之中,而应该培养高雅的情趣。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8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4分)9请找

10、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千古江山, 。(2)满地黄花堆积, 。(3) ,不尽长江滚滚来。(4)莫道不销魂, 。(5) ,尽西风,季鹰归未。(6)青泥何盘盘, _。(7)执手相看泪眼,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乙 选考题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能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2分) 晚 秋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11、。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娇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

12、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这片开满黄色的小花、撒着一片片树荫的草地让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他们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

13、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复读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就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

14、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

15、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

16、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他信步在街上走着,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11.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 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B.

17、“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C.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里冲击。D.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12.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6分)13. 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14. 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

18、文说明理由。(6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2分)数学奇才华罗庚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

19、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

20、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

21、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摘编自王元华罗庚)1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

22、耍斧头的最高境界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12. 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13. 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14. 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第卷 表达题 (56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6分)1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供认供奉 臧否否极泰来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23、B提取提防 脉搏含情脉脉 冠冕堂皇沐猴而冠C强迫勉强 为难为虎作伥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D处置处所 露头风餐露宿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其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安之若素方是真君子。B、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C、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剧目。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不但菊花能够供人观赏,而且能够泡茶,泡茶味道还很好,菊花真有用啊!B.

24、能否实现“科研兴校”的战略,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C.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D.近几年来,由于我省的大部分地区连续不断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旱,致使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生产损失极为严重。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几年,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大都和网络有着密切关联,华南虎案、药家鑫案、甬温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等等。网络声音潮水般地浸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 , , , , , 。良好的网络心态将有助于社会的成长网络社会是日常社会中的一

25、部分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反之,它的盲目与非理性必将引发社会思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网络并非是无关现实的“虚拟世界”网络心态是社会心态的反映和延伸AB CD19.另换一种动作或表情,仿写句子。(4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 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 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六、20.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你产生怎样的感悟与思考?不要脱离材料范围,请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26、。高一语文答案二古诗文阅读(33)7.答案见参考译文。(8分)(1)探究庄宗得到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给分点:“原、所以、其”各1分,句子通顺1分)(2)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自己)兴旺发达,安逸享乐可以让自己丧失性命(让国家灭亡),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给分点:“兴、亡、也”各1分,句子通顺1分)8.(4分)“倚”,“依偎之意”,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2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9.(4分)细节:觅户钩(1分)。妙处: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

27、无理,实则无理而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10.(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无边落木萧萧下。(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休说鲈鱼堪鲙。(6)百步九折萦岩峦。(7)竟无语凝噎。(8)徒慕君之高义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2分)11. A,B (4分)12(6分)(1)反衬(2分)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分)(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2分)13. (6分)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答对一处给1分,顺序错误一处扣2分。)14(6分)(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瓦萨卡的性格使然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

28、也会自责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 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2)会据为己有。理由: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景使然。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理以把小包视为己有。(理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11.(1)(4分)A,B12(6分)他的数论研

29、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13.(6分)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每点2分)14.(6分)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班门弄斧”只是告诫

30、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15.A16.B(3分 )(“鳞次栉比”多指船只或房屋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

31、着。此处使用对象不对。)17. (3分)C项(A.语序不当,“不但”放在“菊花”后;B.搭配不当,在“加速培养”前加上“能否”;D.缺主语,删去“致使”即可)18(3分)B (原文前面讲的是网络声音和现实世界。句“虚拟世界”照应前句,应作为首句,排除了A,C;句“反之”照应了句,应在句后,排除D。)19.(4分)流泪,不等于软弱/流泪有时是对淫威的愤怒/有时是对弱者的同情微笑,不等于快乐/微笑有时是对困难的蔑视/有时是对胜利的憧憬20.作文(略)审题要求:考生应把握到这句话里高峰和彩虹以及梯子用的是引申意义,不能只说登山之道。【参考立意】1、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应该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做。2

32、、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要停留于幻想,要靠自己切实的努力。3、一个人在订立人生目标时应结合自身实际,不切合实际,盲目追求,将 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参考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

33、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扔在地上,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为的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人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结果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常常会因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难道只是伶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