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梅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客家源流客家是如何形成的?从中原南迁的移民开始于什么时候?中原移民又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土著又有什么关系?客家与土著两种文化又是如何融合的?这些问题在历来的客家研究中都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存在着多种看法。赣南师范学院教授万陆先生在客家学概论中,详细阐述了关于客家民系“源于整个古中原地区”的论点。在客家源流问题上,万陆先生与罗香林先生的主张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分歧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主张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独
2、特的民系。分歧之处有两点:一是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二是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罗香林先生认为客家先民有五次大的迁移,而万陆先生认为大规模的迁移活动只有三次,后两次是客家先民后裔的迁移活动。万陆先生在客家之源的“客家先民的南迁”中写道:按我们对客家概念的界定,客家先民应该是在西晋末“五胡乱华”后逐步南迁,最终定居赣闽粤三角地带的汉人。这一过程的下限,则只能断于客家民系的形成之际,具体地说,当在南宋末年蒙古兵大举南侵造成汉民大迁移之前,因此我们这里的论述只限于西晋末到南宋末这一区段大约900多年时间。其间,大规模的迁移行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西晋之际,即“永嘉之乱”,“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约130多年
3、。这一次的迁移,主要起于战乱。第二次起于安史之乱至黄巢起义,即从唐玄宗至德元年至僖宗中和四年,大约在300年左右。第三次在北宋末,金人攻陷开封,掳徽、钦二帝大举南侵,使中原汉人与先期到达长江南岸的汉人风声鹤唳,继续往赣闽粤南迁,最终定居于此。时间于靖康之难起至伯颜大举南侵,大约150年左右。总括以上,客家民系三次南迁遍及整个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北中国,因此实际上是中华文化所辖各区域文化的大融合,其主要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循水系、沿山势逐步推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南迁行动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站站,一程程,显示着历史的过程性,而正是这种过程性影响着客家形成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从万陆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
4、看出,他与罗香林先生的“五次大迁徙”的前三次大致是一致的,但是万陆先生对每一次的迁徙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描述得更具体一些,使读者更容易了解迁徙的历史时代。万陆先生之所以不赞成罗香林的发生于明清时期的第四、五次迁徙之说,是因为他主张客家先民南迁“只能断于客家民系的形成之际,具体地说当在南宋末年蒙古兵大举南侵造成汉民大迁移之前。”所以,他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之后的客家迁徙与客家源头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罗香林先生提出的第四次、第五次的迁徙,均发生于客家民系形成之后。万陆先生和罗香林先生都主张,客家是汉人的后裔,但客家在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是否融合又有不同的观点。罗香林先生的“纯正”说,不仅否认了与土著的
5、融合关系,而且“与周边民系较少掺杂”,而万陆先生认为客家与土著关系密切。他说:“任何影响都是双方的,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像以往一样,拒不承认畲瑶兄弟及其祖先对客家的影响,忽视这种影响对客家民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客家源流问题上,万陆先生与罗香林先生的观点有分歧的地方,但他们都认同客家人是汉人的后裔。B. 按客家概念的界定,客家人是定居赣闽粤三角地带的汉人。C. 万陆先生认为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经过的地域非常的广阔。D. 万陆先生与罗香林先生在包括“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原的地理概念”以及“客家人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是否融合”等
6、问题上都存在分歧。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古代客家先民大规模的迁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战乱的影响。B. 按万陆先生的观点,客家先民大规模的迁徙行动始于西晋末,止于南宋末。C. 客家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客家文化。D. 万陆先生否认了罗香林的“纯正”说,他认为客家先民在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客家人都不是纯正的汉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陆先生认为,明清时期客家的迁移是客家先民后裔的迁移行动,与客家源头没有什么关系。B. 万陆先生并不认同罗香林的第四、五次迁徙之说,他认为罗香林先生提
7、出的第四次、第五次的迁徙,均发生于客家民系形成之后。C. 与罗香林先生相比,万陆先生对客家每一次的迁徙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描述得更具体一些,使读者更容易了解迁徙的历史时代,其观点也更具说服力。D. 罗香林先生认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没有受到当地土著的影响,所以客家人是纯正的汉人后裔。【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
8、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客家人是定居赣闽粤三角地带的汉人”偷换概念,“客家人”应为“客家先民”。故选B项。【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客家人都不是纯正的汉人”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有“客家是汉人的后裔,但客家在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是否融合又有不同的观点。”并不能推断出“客家人都不是纯正的汉人”的看法。故选D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
9、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的内容,加以比较,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C项,“其观点也更具说服力”于文无据。故选C项。【点睛】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乡野
10、诗韵水缸:静悟的诗人宋长征(1)水缸放在厨房里,厨房就是一架低矮的土屋。夜很静,月很明,白白的月光打在水面上,水缸里就有了一轮皎洁的月亮。父亲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巴脑。父亲已经行动不便很多年,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二姐三姐和我的肩膀上。剪子包袱锤,很多次我都赢了她们。背地里,我狡黠地告诉父亲,我爱出锤子,小小的一只手,像握紧的螳螂爪子,这样,二姐和三姐的剪子就不得不敛去锋芒。恍惚的记忆里,好像两个人忽然背过脸去,吃吃地笑起了什么。(2)水缸里的水常年不断,二姐三姐的肩膀能撑起一片天。棉花捉虫打叉,玉米除草打农药,割草喂牛,拣柴做饭,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
11、有条。我呢,顽皮得像一阵风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下河捉鱼,上树抓鸟,后来趴在黄昏的油灯下看书写字。我咬着铅笔头,说二姐三姐怎么这么傻,我不总是喜欢出锤子么,为什么你们一次包袱也不出?母亲停下手中嘤嘤的纺车,说我才是一个十足的傻小子。你傻别人可没那么傻,明明是二姐三姐商量好了只出剪子,就为了让你少出点力气。(3)我是傻,呆呆地站在水缸前面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掉进水缸里。水缸里的月亮好像也在笑,笑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水缸不说话,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净明亮,能照见一个人的灵魂。(4)我还记得第一次挑水的样子,父亲站在远处看着,我把两只脚踏进两个浅浅的石窝子。井绳三米多长,就像一条联系起来天与地,
12、现实与梦幻的线索。我要学会和大地对话,我要学会向一口老井致意,我要学会向滋养生命与灵魂的水,倾诉心中太多的感恩。(5)当然,我深深记得自己笨拙的样子,把井里的那轮月明,摇曳成一片闪闪的碎银光泽。盛在水桶里,就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月亮。可是我的肩膀实在瘦弱,可是我的力气实在还不够充裕。扁担硬生生地硌在肩膀上,不是前面高后面低,就是像喝醉酒一样左右摇摆。一次,两次,直到脚步渐渐沉实,直到肩膀足够坚强,盛在水桶里的水,再也不会像闪闪的碎银一样,泼洒一路。至此,水缸里终于有了我满怀希望放进水中的一轮月明。(6)水缸是陶制的器皿。在乡下,哪一家的锅沿旁不周周正正放着一口水缸。水缸不会悭吝,盛进多少舀出来多
13、少,绝不贪恋一点一滴。勺子碰锅沿,柴火暖着灶膛,一口水缸里盛放的是一家人清清浅浅的光阴。你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成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水缸也就老了,老了的水缸依旧在乡间的厨房里恪尽职守。水缸不会歌唱,煮好热气腾腾的玉米粥,果腹生在乡村屋檐下的我们。吃剩的饭食,母亲用来喂鸡,母鸡就能咯咯下蛋,公鸡就能站在高高的树杈上,喔喔叫醒黎明。路过庄稼院的鸟儿,母亲也会从水缸里盛一碗清水,撒一把粮食放在院落里。这样,就能听见唤醒春天的鸟鸣。(7)水缸是父亲背了一袋地瓜干,去很远的集市上换来的。那时的父亲正值身强力壮,一口气把水缸背回家,放在厨房。一桶一桶清粼粼的水,就这样哗哗地倒进水缸,一口一口的人
14、,就这样出现在低墙矮屋的庄稼院里。(8)到老,父亲也没能赶上自来水。有时我会在宁静的夜里听见哗哗的水响,仿佛来自远山,仿佛来自一条清澈的小溪,仿佛是大地深处一条血脉奔涌的时光暗河,一直流进苍老的水缸里。(9)水是活着的诗,水缸是一个日夜静悟的诗人。(10)有些简单而质朴的诗句,往往并非孔雀绚丽的羽翎。当远方的暮鼓晨钟敲响,你听,沿着生命回溯的那条河流的源头,一口水缸泛起泠泠的水光,缀满闪光的词语。4. 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选取了记忆中家庭生活的点滴琐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文中的“水缸”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情感的载体。B. 文中叙述“我”在
15、年纪尚小时便要承担起挑水的重任,这是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家庭的缩影,回忆中饱含辛酸。C. 水缸伴随着“我”的成长和成熟,让“我”懂得了爱与感恩。水缸的精神与父亲和母亲勤劳质朴的品质相交辉映,见证了他们对家庭辛勤的付出,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恩与赞美。D. 文章第10段中,“有些简单而质朴的诗句,往往并非孔雀绚丽的羽翎”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明水缸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丰富的内涵。5. 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文中多次写到月亮、月光,有什么作用?【答案】4. B 5.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缸内敛的特点,水缸里的水见证了姐姐们对“我”的爱护,也见证了“我”的自作聪明,让“我”感到惭愧。 6. 内容
16、上:渲染了宁静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农村家庭和谐温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恋。月亮既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也是水缸默默服务,滋养我们一家人的见证者。结构上:文中对月亮、月光的描写,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呼应了文题。【解析】【4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饱含辛酸”说法不对,作者叙述这一情节让我们看到的是他成长的过程,感受的是浓浓的亲情。故选B
17、项。【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赏析画线的句子。赏析画线的句子,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句中“水缸不说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缸内敛的特点;“水缸的心思”“清净明亮”,意思是二姐三姐对我的呵护关心,水缸里的水见证了;“能照见一个人的灵魂”表达了水缸里的水也见证了我的自作聪明,让“我”感到惭愧。【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分析是写人叙事散文还是借物抒情散文,还是写景抒
18、情散文。然后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形象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文中多次写到月亮、月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回忆与水缸相关的亲情往事。从内容上分析,“夜很静,月很明,白白的月光打在水面上,水缸里就有了一轮皎洁的月亮。”渲染了宁静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农村家庭和谐温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恋。“我是傻,呆呆地站在水缸前面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掉进水缸里。水缸里的月亮好像也在笑,笑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当然,我深深记得自己笨拙的样子,把井里的那轮月明,摇曳成一片闪闪的碎银光泽。”从结构上分析:月亮既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也是水缸默默服务,滋养我们一家人的见证者。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对月亮和月光的描写充满
19、诗意,这也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乡野诗韵”。比如,散文的结尾写到“至此,水缸里终于有了我满怀希望放进水中的一轮月明。”【点睛】赏析画线句子,常见命题方式: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上有什么妙处?4、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解题思路:第一步:看表现手法,找关键词语,看结构效果。第二步:结合语境(上I下文)暗示信息第三步:组织答案,全面作答。答题模式:表达形式(手法、结构)+表达内容(情感)+表达效果。即:抓技巧+析内容+明效果。注意:抓关键词语,抓表现手法,抓上下语境,抓结构作用,抓内容情感。若是描写
20、人物,其表达形式,应考虑人物描写的技法(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阎肃:把灵魂融入艺术1930年,阎肃出生于河北保定,1953年4月入党,1953年6月入伍,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1962年,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反映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气节,为刚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国民鼓劲。在探亲的假期中,阎肃思绪像奔涌的泉水,像爆发的火山,从笔端、从心中倾泻而出,整整写了18天,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一气呵
21、成。剧本写作仅18天,而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3年。1964年9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5次复排、演出1000多场的奇迹,“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1991年,阎肃创作歌剧党的女儿。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而在世界东方,迎来70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又是一个18天,他3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作曲家王祖皆说:“耳顺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而阎肃说:
22、“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是什么样。”歌剧党的女儿登上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舞台,又一次盛况空前,引起轰动。“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阎肃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当年为了在歌剧江姐基础上改编京剧红岩,阎肃主动提出去曾经关押过江姐的渣滓洞体验生活,把手反铐上,戴上脚镣,脚镣很重,碰到踝骨那是钻心的疼,吃饭、睡觉都不解开。那七天七夜,他感受到了铁窗内失去自由的痛苦,他看到了国民党特务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各种刑具。为了体验上大刑,他还真的上了一回“老虎凳”,当捆绑的脚下加到第二块
23、砖时,他两条腿的筋都快要绷断了那种刻入骨髓的“炼狱”生活,使他在进行创作时,一次又一次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他笔下流出的,字字是泪、句句是血,活生生的江姐就这样被他搬上了舞台。“几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望水想川江,梦里登红岩。”经过两年锤炼,他对剧本和曲谱从头到尾整整修改了几十次,反复排练修改,最后连食堂的大师傅,听着排练厅传来的声音,一边和面,一边哼唱,也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阎肃的创作从未离开过人民和生活,他说:“一旦确定干什么,就要学会扎猛子,往根上去。”65年来,他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机场、阵地、边防哨所,处处留下了足迹和歌声。65年来,他为部队写了多少军歌、师歌、团歌、连歌,他自
24、己都数不清了。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阎肃说:“人年轻要多干、少争、少斗,多学别人的长处;人老了,尤其注重立德,要把名利看得很淡。”作为文艺界的“常青树”,阎肃在拉大幕中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在西南军区文工团时,阎肃被编入合唱队。那时候,要求演员“一专三会八能”,拉大幕、管汽灯、演出催场,阎肃什么都干。从拉大幕开始的艺术道路,到被称为文艺界的“词坛泰斗”“国宝级艺术家”,阎肃说:“我感觉自己没做什么,怎么就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我唯一承认的,就是我很勤奋,我认真对待每一分钟。”和阎肃合作创作了江姐等多部作品的作曲家羊鸣说:“阎肃不怕困难,年轻的时候,你只要提,他就干,对工作毫不挑剔,广
25、种多收。再就是爱学习。”(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7. 下面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阎肃十分谦虚,并不认为自己是“大腕”,认为自己是个平凡人,少说、多干,任劳任怨。B. 文本大量引用传主阎肃的话增加了传记的可信度,掲示传主的思想变化,更加突出传主的形象特征。C. 阎肃创作满怀激情,表现出“执着、随和、青春、阳光”的一面。D.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介绍了阎肃成长的经历,交代了阎肃的思想品格,照应题目和前文。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本通过第一段交代阎肃的出生年份、出生地以及入党、入伍时间和创作方面的重要贡献、获得的奖项等概括介绍阎肃,
26、以引出下文对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B. 正是对戏剧业的极大兴趣,阎肃才能满怀激情地创作,才能在各个岗位上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C. 阎肃喜欢下基层,几十年来,他跑遍空军所有部队,到哪里都亲自为战士唱歌,为部队写了许许多多的歌曲,是一位为兵服务一辈子的文艺界“常青树”。D. 在排练京剧红岩时,食堂大师傅都能唱红岩的曲子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红岩排练时间之长,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说明了阎肃工作的精益求精。E. 由阎肃作词的歌剧江姐历经3年的打磨、谱曲、排演,在公演时引起轰动,后来有5次复排,其中体现的“红梅精抻”对后来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教育意义。9. 被称赞为“国宝级艺术家”的阎肃在创作方面给我们哪些
27、有益的启示?请简要概括。【答案】7. C 8. DE 9. 创作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创作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创作要深入生活,有生活积累。创作要淡泊名利,专注投入。【解析】【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把握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随和、青春、阳光”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故选C项。【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28、,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错误,下文主要介绍传主同肃的创作和其创作思想等,但其他内容没有介绍。B项,“极大兴趣”说法有误,应是“孜孜以求”等。C项,“跑遍空军所有部队”“到哪里都亲自为战士唱歌”错误,原文“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处处留下了足迹和歌声”的意思是为部队写歌而不是指他给战士唱歌。故选DE两项。【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
29、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仔细审题,明确问题方向,然后确定答题范围,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归纳,分点概括。本题要求概括阎肃在创作方面给我们的有益启示。从阎肃老师创作江姐和党的女儿这两部作品中可以总结出,创作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耳顺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表明创作要有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阎肃的创作从未离开过人民和生活,他说:“一旦确定干什么,就要学会扎猛子,往根上”表明创作要深入生活,有生活积累。“人年轻要多干、少争、少斗,多学别人的长处;人老了,尤其注重立德,要把名利看得很淡。”能总结出创作要淡泊名利,专注投入。【点睛】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
30、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吴顺恪六奇别传清王士祯海宁孝廉查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
31、谢,径去。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
32、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注吴顺恪,名六奇,广东丰顺县人。樗蒲:赌博。游札:空
33、白的、可以任意填写的公文。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B. 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C. 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D. 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
34、朝对举人的雅称。B.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庙号,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C. 驿卒,在驿站供差遣的士卒。驿,供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的处所。D. 北面,即向北,向北而坐表示谦虚。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面向北为下位。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B. 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一是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C. 吴六奇做乞丐时,他并不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D.
35、 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答案】10. B 11. B 12. B 13. 查继佐对他的话感到很惊奇,就为他准备了热水给他洗澡,给他衣服和鞋子穿。查继佐猛然(突然)站起来,握着他的手臂说:“吴先生您是天下的奇士,我却用酒徒来看待你(把您看成酒徒),真是错看了吴先生啊!”【解析】【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
36、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皆负籣”“抱弩矢”“抵惠州”这几个动作行为省略的主语都是吴六奇的部下将官,因此前面要分别断开;“吴”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导从”动词作名词,意思是在前开路和在后跟随的人,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因此前面要断开;“拟于侯王”前面省略的主语是迎接的阵势,因此前面要断开。故选B项。【1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37、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项,“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庙号”陈述有误。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不是庙号。故选B项。【12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
38、:一是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得字”,文中“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可表明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之一就是“读过书,识得字”。故选B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对感到奇怪;具,准备;汤,热水;沐,洗澡;衣履,名词作动词,给衣服和鞋子穿。第二句中,遽,猛然,突然;吴生海内奇士,判断句;以,用;目,动词,看待;失,看错了。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39、【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
40、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海宁县的孝廉查继佐,是崇祯年间的有名人士。曾经在冬季下雪天里,他偶然走出门外,看见一个乞丐在廊房下避风雪,相貌很奇特,查继佐就高声问道:“听说集市上有个叫铁丐的人,是不是你呀?”乞丐回答说:“是我。”又问:“会喝酒吗?”回答说:“会”。查继佐把铁丐带进屋内,拿出酒来,坐着对饮。查继佐已经喝得大醉,铁丐却没有丝毫醉态。查继佐拿棉衣给他穿上,他也没道谢,径直就走了。第二年,查继佐在西湖的放鹤亭下又遇到他,他衣服破烂,手肘都露了出来,赤脚走路。查继佐问他那件棉衣哪去了,他说:“进入夏天不需要它,已经给酒店当酒钱了。”查继佐又问:“你读过书、识得字吗?”铁丐说
41、:“没读过书、不识得字,怎么落得做乞丐!”查继佐认为他的话出奇,给他准备了热水洗澡,并给他衣服鞋子穿。询问铁丐的姓氏籍贯,他说姓吴,名六奇,是广东人。查继佐问:“为什么做了乞丐?”铁丐说:“年轻时我热衷于赌博,败光了自己的家产,所以流浪转徙江湖。我想:敲门讨饭,过去的贤士都免不了,我是什么人,岂敢认为乞食是玷污自己呢!”查继佐急忙站起来,握住他的臂膀说:“吴君是天下奇才,我却把你当作酒徒看待,真是错待了吴君啊!”查继佐把吴六奇留在家中痛快地喝了一个月的酒,送给他丰厚的财物,让他回乡去。六奇祖籍在潮阳,祖父做个道员,六奇因为赌博的缘故,才成为贫寒人。他回广东后,在驿站当役卒混碗饭吃。他非常熟悉了
42、解山川扼要险峻地段的地理形势,正当王师进军广东时,巡逻的士卒捉拿了六奇,六奇请求能面见最高将领商谈事情。与大帅见面后,他详细陈述了各郡的情况,于是请求大帅给他几十份空白文书,散发给各郡的豪强豪绅。清军所到的郡县,堡垒都被攻克了,大帅向上奏报了六奇的功劳。十年中,六奇连续升官,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查继佐在家乡居住,早已不记得以前与六奇交往的事了。一天,有一名广东来的牙将敲他家门,请求拜见,他带来吴六奇的书信和问候,用三千两银子为寿礼,并邀请查继佐到广东去。从海宁到广东,水行三千里,沿途的接风、送行宴会极为盛大热闹。度过大庾岭时,吴六奇已派儿子在道路左边迎接等候。查继佐所到之处,吴六奇的部下将官
43、都背着箭筒,带着弓弩,在前边开路。抵达惠州,吴六奇亲自出门迎接,在前开路和在后跟随的人很多,阵势可以跟侯王相比。到了家门口,吴六奇就爬在地上磕头,进入正厅,他面向北方并且直身而跪,一件件叙述往事,没有忌讳。夜晚,六奇摆酒举行丰盛宴会,亲自给查继佐敬酒上菜。席上歌舞美妙,各种乐器合奏,各位将领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给查继佐敬酒,直到天亮才散席。从此,查继佐在六奇家居住了一年,行装积累到极大的数目。六奇又用三千两银子给查继佐做寿礼,送给他的锦缎、珠宝、珊瑚、犀角、象牙之类的财宝更是多的无法计算。当初,查继佐在惠州吴六奇幕府时,有一天游赏后花园,园里有一块美如玉的石头,查继佐深为赞赏,认为这石头非常奇特
44、。再次去后花园,这块石头却不见了。查继佐打听它的下落,才知道吴六奇已经用大船把这块石头运到浙江海宁去了。如今石头仍然保存在查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点绛唇感兴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注】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14.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
45、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B. “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C. “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D. “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由“天际征鸿”联想到自己仕途失意,四处漂泊更好。E. 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15.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4. AC 15. 壮志难酬(仕途失意)的惆怅:借天边
46、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阑意”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客居异乡的孤独:词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解析】【14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分析有误,应为“拟人”手法。C项,“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分析有误。展现的是“寂寥、萧瑟的景象。故选C项。
47、【1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题要求分析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结合词下面的背景理解,“天际征鸿”,词人是借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来表达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雨恨云愁”中,“恨”“愁”,足见心中堆积的愁之深。“谁会凭阑意”,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知音难觅的痛苦。【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
48、,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
49、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屈原在离骚中表白自己坚持真理,且为之蹈死而不悔的两句是:“_,_ ”。诗经氓善用比兴,在“_,_”两句中借桑叶比喻年
50、轻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在赤壁赋中,苏轼从不变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不必“_”,也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桑之未落 (4). 其叶沃若 (5). 哀吾生之须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善、沃若、须臾等词,都要格外留意。第卷(表达题)
51、三、语文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或在家里或在单位收听收看开幕式直播盛况。B. 今年春夏连续几个月来,西南地区五风十雨,水灾频仍,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收成,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C. 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D. “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52、。【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项,“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语境表达的是人们多在家里。此处望文生义,与“或在家里或在单位”矛盾。B项,“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此处望文生义。语境想表达的是该地区经常刮风下雨。C项,“言不及义”意思是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语境为译作水平低,属于望文生义。D项,耳熟能详:意思是指听得烂熟,可
53、以详尽复述出来。正确。故选D项。【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7还有一类成
54、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将在梅州开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个省(直辖市)、45个地级以上市的1000多名嘉宾聚首客都,集众智、聚合力、谋发展。B.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应当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C
55、.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译者之一、著名翻译家马爱农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稿酬低、维权难是当下译者面临的两大难题不易破解。D. 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其实是国内某些“思想家”臆想的“洋规矩”。对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常是国内热火朝天,国外莫名其妙。【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B项,成分残缺,“营造”后缺少
56、宾语,可以句子末加上“的社会氛围”。C项,“稿酬低、维权难是当下译者面临的两大难题不易破解”结构混乱,可删去“不易破解”。D项,搭配不当。“不文明行为”与“洋规矩”不搭配,将“洋规矩”改成“不合洋规矩的行为”。故选A项。【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
57、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19.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今天,_,_,_。_,_, _,传递丰富、质朴、真诚的社会
58、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从“家风”入手做文章正是媒体不容回避的责任通过广大群众的参与应对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千方百计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恰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连贯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纳,先在小范围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整段文字的话题为“家风”,围绕现在如何对待家风,以及媒体的责任等问题进行解说,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以及标点符号来看,第句是一个总结句,不
59、应放在句号的后面,故按照先“引导”后“应对”的逻辑顺序可以确定句号前的语序应为。再结合后面语境的提示,第句中“广大群众”参与、传递,可知放在最后,由此确定句号后的语序应为。故选D项。【点睛】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
60、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答案】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他不仅爱好美食 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61、试题分析:第一空依据首句,和后面孟子的“君子远庖厨”,可知此处填“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第二空根据前面“苏轼偏不在乎”,和后面的句子“还极爱下厨房”,即“他不仅爱好美食”。第三空由后面句子意,可知填“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比如本题所谈论的话题是“金钱”,衔接要根据前后文内容(2)句式、修辞要一致。(3)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都要
62、是合理的。21.根据下面微信的内容,请你为村委宣传栏拟写一则活动报名须知。要求:语言准确、得体,内容完整(标题与落款从略),字数不超过80字。懂得开花的树:亲!南粤古驿道定向徒步越野大赛要在我们家乡举行。哇噻,既能强健体质、磨练意志,又能领略古村落的魅力!水哥:这么时尚的运动大赛,我们这里早就应该有了!时间?时间?懂得开花的树: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今年10月29日开赛,你想参加的话,就要在9月29日到村委报名。小灰灰:小靓我,身体单薄,又没有方向感,到时候怕跑不到终点啊!懂得开花的树:比赛分竞赛组和休闲组。报名那天要先参加体能测试并分组。竞赛组要穿越山林,20公里!身体弱的,就参加休闲组吧,挑
63、战5公里即可。竞赛组冠军有5万大元哟!【答案】(示例) 南粤古驿道定向徒步越野大赛将于10月29日我们村举行,分竞赛、休闲两个组别,竞赛组冠军奖金5万元。有意者可于9月29日到村委报名,报名时先进行体能测试并分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要求概括微信内容,为村委宣传栏拟写一则活动报名须知。写报名需知,要写清活动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及相关报名事宜和注意事项。这段微信中包含的信息比较多,写“活动报名须知”时,要把这些要点逐一筛选出来,然后重新组合,比如,分组情况和奖励形式及数量必须要交代清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得体。微信里有很多口语,拟写活动报名须知时,要注意运用书面语体。如,
64、可以写成:南粤古驿道定向徒步越野大赛将于10月29日我们村举行,分竞赛、休闲两个组别,竞赛组冠军奖金5万元。有意者可于9月29日到村委报名,报名时先进行体能测试并分组。四、写作22.根据下面材料写作。“清”可以是一处风景,可以是一种品行,可以是一种生活,也可以是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以“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好角度,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3)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800字。【答案】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本是一句精妙的棋语,却也渗入了生活中的认知特点,可以引导我们跳出生活的棋局,以清醒的头脑换位思考,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体味出人
65、间真情,摒除不良习惯,保留一颗纯洁的心灵。做一个旁观者,能清楚地理解父母之爱。一些青少年被父母百般呵护,却“当局者迷”,不理解他们的爱,而旁观,或许更能使他们领会父母之爱的细微和伟大。我以前常常会抱怨父母的唠叨,然而室友总会羡慕我的幸福。天冷,父母提醒我添加衣服,并不辞劳苦地跑来学校为我铺上一层又一层的棉絮,我不在意,以为是他们的责任;头晕,父母心急而担忧,为我买药买水果送牛奶,说牛奶和水果多吃对大脑有好处,我不感动,以为是他们的义务。室友轻轻的一句“你爸爸妈妈真好”,让我顿悟了他们的辛劳,他们崇高无私的爱。或许我们因为作为幸福的“当局者”,“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变得迟钝,变得麻木,变得冷漠
66、。作一个旁观者,可以促使我们用清醒的大脑和敏锐的心去捕捉人间真情,体味人间真情,回报人间真情。做一个旁观者,能清晰地认识自身错误。习惯,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犯错误,而作为“当局者”却难以感知和认识。在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有一句“请保持安静”的中文提示;在珍珠港景区,出现了专门给中国人看的“垃圾桶在此”的提示;在泰国皇宫,亦用中文写着“请便后冲水”。很多人会因此愤慨,但仍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在公共场合高声大嗓,乱丢乱扔,方便后不冲便池。作一个旁观者,以他人的心情看待自己的错误,你是否会感到其行之可恶,是否会觉得这是中国人的耻辱?处于局中,总是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跳出局来,旁观自己的错误,才更能警醒
67、自己,深刻铭记,从而彻底改正。做一个旁观者,可以帮助我们用清醒的认识敲碎恶习的桎梏。做一个旁观者,能理智地调整人生方向。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悠望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淹没于喧嚣尘世,让浊流玷污了自身?渊明深陷污浊官场,却能以旁观者身份审视处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坚守心灵一方净土,怀抱千百年来文人的梦想,保留了最纯净的心灵家园。如今,做一个旁观者,需要我们从混浊的社会风气中跳出来,以清醒的头脑认识不良的风气,从而将其毒素从心中屏除,以纯净的心灵拒绝不良风气的污染,超世独立。跳出人生的棋局,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或许能更清楚的了解他人,了解自身,了解环境,更正自己的观念,调整
68、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诚然,旁观者清。【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话题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提供的话题是“清”,前面还提供了几句话来阐释“清”的一部分内涵。“清”可以是一处风景,可以是一种品行,可以是一种生活,也可以是依据提示,可以写风景清幽,清静,怡情养性;可以写人的品行,清高,清廉,清白,清正,清者自清;可以写生活状态,经常清空自己,轻装前进;可以写人要保持清醒,有理性,不能糊涂等。当然也可以写与“清”有关的其他方面,
69、只要在话题范围之内,言之有理都可以。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有力,有层次,能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突出与“清”有关的主题。【点睛】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总是隐藏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等做出的某种限定都是命题意图。审题时,首先就是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解读出来,要吃准命题意图材料,需抓住关键问题和词句。话题材料中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和词句,直接或间接地点明或暗示了话题的中心思想,指示话题的思想价值取向。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和词句,读懂话题材料,在领会材料意蕴的基础上构思立意。立意时,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切入点要小。可以在话题前面添加修饰限制词,或后面添加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