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528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成小题。材料一:回顾和展望需要明确坐标,认准方向。铁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坐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这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在新时代,诗歌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精品奉献人民,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现当代诗歌传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最广大民众的生活和心灵,这其中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探讨、去寻求解答。中国诗歌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当前,在广袤的祖国大

3、地上,时代奔涌向前,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震古烁今的实践,正在创造着我们民族的光明未来。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就是要为这个时代写下心灵的图谱,提供精神的能量。这意味着我们的心要广大,我们的心里要有充沛的光和热。这光和热来自我们对民族光明未来的信念和承担,来自我们对时代的方位和主流的深刻体察,来自我们对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相信新时代的中国诗歌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以卓越的创造迈向悠久辉煌的中国诗歌传统中又一个群峰耸峙的壮丽境界。(摘编自黄尚恩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材料二: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

4、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说到:当代中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来看都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样态,写作题材层出不穷,但人民的丰富生活在文学领域是存在空白的。实际上,在很大的“人民”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人民内部的分子,每个人都写好自己熟悉或深知的部分,总体就合成一个大的时代的画卷。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认为: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需要是诗的而非新闻,是自由的而又讲究音乐性,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先锋的又是有分寸的,是大众的又是优秀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从新时代青年诗人创作的角度,谈了他的几点建议。他表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诗人要有坚定的诗歌自信、主动作为,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强烈

5、的时代精神、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写出自己的诗歌,写的再开阔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慧瑜将目光放在了“群众诗歌”或“劳动诗歌”上,他认为:劳动者的写作也是新时代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工人诗歌的底色,其实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延续,在工人诗歌中,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被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达成了非常恰当的结合。(摘编自中国诗歌网新时代诗歌座谈会在北大举行)材料三: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1.诗可以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如果从儒家的诗教观念来理解,诗应该是可以怨的。也就是遇到失意不快之事,可以抒

6、发自己心中的怨意和牢骚。但是历代统治者总希望诗人能够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不希望他们以诗来讽刺和揭短;而在有些政治斗争复杂、官场倾轧频繁、政治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一味抒发心中的怨情,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历朝历代大兴“文字狱”正是如此。然而,相比较而言,唐代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至少诗可以怨,诗人不论在生活上、政治上遭受打击后都可以发牢骚,抒写失意之情表达心中的不快。在唐代统治者看来,政治上失败是一回事,写事、写诗抒发感情,表达怨意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受必然关系的影响。写诗应该是自由的,诗“可以怨”这在唐代已成风气。2.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对官府剥削和贪官污吏的讽刺谩骂,在诗经

7、中的硕鼠等诗中的数量急剧增多。而在唐代这方面的诗歌更多,一是与唐代的现实官僚腐败分不开,二是与唐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的诗歌创作空间分不开。杜甫无疑是这一方面杰出的代表,他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著名的诗句以及一系列痛斥官府腐败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诗篇,对唐代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曾发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3.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政治权利的象征,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能否对君主的贤愚发表意见,能否对君主进行讽刺,更能看出一个朝代在政治上的开明和宽松程度,也更能说明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自由空间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杜甫对唐玄宗好武开边,发动不义战争和残暴的兵役制

8、,以及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凋敝景象给予了严厉的谴责和痛斥,这种大胆斥责君主的诗,在唐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杜甫并没有因写讽刺皇上的诗而遭到政治上的打击,或是下狱问罪,可见唐时宽松的作诗环境。4.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唐代对诗歌创作的宽松环境和对诗人的宽容,不仅表现在对诗歌内容题材的不加限制,同时也表现在诗集的整理和印刻上。在唐代不论你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如何,哪怕曾经反对过朝廷,只要你有诗歌方面的才华就不会被埋没,甚至皇帝也会亲自出面下令整理。上官婉儿虽被唐玄宗所杀,但时过三年之后,唐玄宗又亲自下令搜集整理、编辑她遗留的诗文,并令宰相张说作序。(摘编自刘国安试论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根源

9、)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尚恩认为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成就诗歌创作的辉煌。B. 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认为当中国人民的丰富生活没有在文学领域反映出来。C. 唐代出现的讽刺谩骂政府官僚腐败现象的诗歌数量很多,这说明唐代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比别的朝代多。D. 杜甫严厉谴责唐玄宗发动不义战争和推行残暴的兵役制,皇帝并没有因此打击杜甫,这体现了唐朝政治的开明。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要区别于新闻,讲究音乐性,也要符合

10、大众的审美心理。B. 工人诗歌将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结合得很好,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精神。C. 在政治斗争复杂、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无所顾忌地抒发心中的怨情,便遭遇杀身之祸,“文字狱”就是这样。D. 唐代对诗人很宽容,对诗歌内容题材不加限制,还重视整理编辑诗集。唐玄宗杀了上官婉儿,却又下令搜集整理其遗作。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 杜甫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的雄心气概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B.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登高即是如此。C.

11、杜甫冒死投奔肃宗行在,想在新朝干一番事业,认为罢相房琯事关重大,上疏以为“罪细,不宜免大臣”。D. 在丽人行中,诗人淋滴尽致地描绘了玄宗所宠幸的杨氏兄妹的穷奢极侈和手可热的嚣张气焰。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5. 唐代产生了伟大的诗歌,当今时代能够创作出伟大诗歌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 D 2. C 3. D 4. 采用总分的结构,从四个角度论述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源;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唐代与大兴“文字狱”的朝代对比突出唐代政治环境的宽松;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运用杜甫斥责君主没有遭遇政治打击及唐玄宗下令给上官婉儿整理遗作等材料进行论证;运用引

12、证法,引用孔子的话说明诗歌“可以怨”。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诗人指明了方向;当今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领导、专家认识到了“人民性”的重要性,主张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对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中国进新时代,写作题材层出不穷;新诗经过百年的探索、发展,继承了传统精华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当今时代诗人有宽松的作诗环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就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错误。原文“相信新时代的中国诗歌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相信”可知这是未然时态,由此可

13、知,过于绝对。B项,“她认为当中国人民的丰富生活没有在文学领域反映出来”错误。原文是“人民的丰富生活在文学领域是存在空白的”。C项,“唐代出现的讽刺谩骂政府官僚腐败现象的诗歌数量很多,这说明唐代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比别的朝代多”错误。原文“在唐代这方面的诗歌更多,一是与唐代的现实官僚腐败分不开,二是与唐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的诗歌创作空间分不开。”于文无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C项,“在政治斗争复杂、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无所顾忌地抒发心中的怨情,便遭遇杀身之祸,文字狱就是这样”错误。原文是“在有些政治斗争复杂、官场倾轧频繁、政治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

14、如果一味抒发心中的怨情,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历朝历代大兴文字狱正是如此。”文中是“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选项说得过于绝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论据的相关分析的能力。D项,“在丽人行中,诗人淋滴尽致地描绘了玄宗所宠幸的杨氏兄妹的穷奢极侈和手可热的嚣张气焰”错误。通过阅读材料三,可知材料三的观点是“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一是诗可以怨;二是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三是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四是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丽人行反映的是穷奢极侈和炙手可热的嚣张气焰,能证明唐代政治环境宽松。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论证思路的分

15、析和概括的能力。首先,从结构上上看:属于是总分的结构,文章开头以“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接下来文章从四个角度即:“诗可以怨”“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来论述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源。结构明晰,层次清楚。其次,从论证方法上来看:在第1个角度中,将唐代与大兴“文字狱”的朝代进行对比,来突出唐代政治环境的宽松,采用的是正反对比论证;同时又引用孔子的话来证明分论点“诗可以怨”,采用的是引用论证。在第2个角度中,列举了杜甫斥责痛斥官府腐败的诗句来论证“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

16、骂”,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在第3个角度中,列举了杜甫斥责君主没有遭遇政治打击的事例来论证“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在第4个角度中,列举了唐玄宗虽杀了上官婉儿但又下令给上官婉儿整理遗作等材料的事例来论证“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采用的是举例论证。【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筛选、分析和概括能力。本题要回答“当今时代能够创作出伟大诗歌的因素”,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之中。材料一主要是从政治方向角度来谈诗歌的创作;材料二主要是从实际创作及经验角度来谈诗歌创作。如:材料一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

17、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可知,有正确的方向。“我们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这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在新时代,诗歌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精品奉献人民,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现当代诗歌传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最广大民众的生活和心灵,这其中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探讨、去寻求解答”可知,我们恰逢其时,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震古烁今的实践,正在创造着我们民族的光明未来。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就是要为这个时代写下心灵的图谱,提供精

18、神的能量”可知,主张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这光和热来自我们对民族光明未来信念和承担,来自我们对时代的方位和主流的深刻体察,来自我们对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相信新时代的中国诗歌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以卓越的创造迈向悠久辉煌的中国诗歌传统中又一个群峰耸峙的壮丽境界”可知,诗人要对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并且继承了传统精华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希望创造又一个辉煌。材料二中,“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可知,领导、专家认识到了“人民性”的重要性,“当代中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来看都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样态,写作题材层出不穷”可知,写作题材层

19、出不穷。另外,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和平时期,所处社会环境比杜甫那个时期,创作环境更为宽松。(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望儿子的女人郑俊这是一辆开往市区的客车,女人就坐在靠窗的位置。女人晕车,这个位置还是她跟一个小伙子调换来的。窗外的田野已经绿起来了,暖暖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让车里的人都昏昏欲睡。女人没有睡,女人的眼睛一直盯着窗外,想着长长短短的心事。一个硕大的竹篮摆放在女人的腿上,竹篮上盖着一块洗得发白的布,看得出来,女人是个喜欢洁净的人。“大姐,还是把篮子放在行李架上吧?这样怪累的。”对面座位上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说。女人回过神来,感激地笑笑,说:

20、“不了。”女人看见了年轻母亲怀里的孩子,是个女孩,三岁的样子,两只澄澈的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篮子。女人把手伸进篮子。变戏法儿似的摸出一把花生来,塞到女孩的手里。车厢里快就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女孩吃花生的样子让女人爬满皱纹的脸上泛起了鲜活的生机。烟就是这个时候冒出来的。没有人看到它是怎么冒出来的,先是羞羞怯怯的一缕,很快就成了一股,一片。车厢里有了焦糊的气味,眨眼的功夫,气味就在小小的空间里横冲直撞。“着火啦!”女人第一个叫起来,声音哨子般尖锐。沉睡中的乘客都给惊醒了,平静的车厢里一下子炸了锅。司机在慌乱中把车停在了路边,大叫着:“快下车啊!”可火是从车门烧起来的,没有人能够从那里离开车厢。“大

21、家不要慌,来,从车窗跳下去!”女人大声招呼着。一边丢掉腿上的篮子,两只手用力把车窗扒开。人群疯了似的朝那扇小小的出口拥过来,有两个男人凭着力气越过了妇女和孩子的屏障,削尖了脑袋往外钻。女人忽然伸开双臂挡在了窗前:“不要挤,不然谁也出不去!”女人的嗓门很大,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娴静,像是一头狮子。两个男人愣了一下,不情愿地让开了身子,骚乱的车厢顿时安静了许多。女人先是招呼着对面那个年轻的母亲,帮着她跳了出去,又抱起吓得哇哇乱哭的小女孩,递了出去。然后是一个妇女,又一个孩子乘客们在女人的帮助下,相跟着往外钻。车厢里的人在一个一个地减少,火势却在一点一点地变大,变猛,直至疯狂。小小的空间成了一个蒸笼,让

22、人透不过气来女人不停地咳嗽着,手却没有停下,一个个或肥或瘦或高或矮的身子在她的推搡抬抱下,纷纷逃离了险境。当最后一个人被女人推出窗口时,整个车厢已经成了一个火炉。车外的人拼命喊着:“大姐,跳啊!快跳啊!女人的头刚刚探出窗外,又缩了回去。她的手在窜着火舌的车厢里摸索了一阵,然后递出来一只烧黑了的竹篮。两个男人一边接过篮子,一边把女人从窗口找了拽出来。女人的头发已经烧焦,脸上像是抹了一层黑,衣服上还窜着火苗。几个人冲上去,手忙脚乱地把女人身上的火扑灭。女人大口喘了会儿气,忽然身子一软,昏了过去。救护车很快就到了,女人和另外几名伤员被送进了医院。女人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睁开眼,女人看见了

23、洁白的墙壁、洁白的被单。不知名的鸟声啁啾着从窗外传进来,让女人恍惚间觉得飘浮在梦里。第一个获准进入病房的是市报的记者。记者望着女人瘦小脆弱的身子、伤痕累累的脸和那一头烧得不像样子的乱发,抿着嘴,深吸了口气,小心翼翼地问:“大姐,感觉好点了吗?”女人点了点头。“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女人又点了点头。“据说,您当时就坐在窗边,本来可以第一个逃出来的,您为什么不逃?是什么让您坚持到了最后?您难道就不害怕吗?”女人咧开嘴,一朵笑在她的唇边绽放开来。女人说:“是我儿子,我儿子让我坚持到最后的。”“您儿子?”记者的眼里满是惊讶,“他在哪儿?做什么工作的?”“他没有工作。”女人盯着天花板,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言自

24、语,“去年这个时候,为了救一场火,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一个人睡在了市郊的那面山坡上。这次,我就是去看他的。着火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儿子的身影。我想,要是给火烧死了,不是就能见到我的儿子了吗?我当时觉得儿子离我越来越近了,他还冲我招手了呢,真的。你说,去和儿子见面,我有什么好害怕的?”说这话的时候,女人不知道,一旁的记者和医生早已经伸出衣袖,揩起了眼角。(选自郑俊甫小小说集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了一辆开往市区的客车和暖暖的阳光,自然引出昏昏欲睡的乘客和有心事的女人,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中女人没有听取年轻母亲的建议,坚持

25、将篮子放在腿上,后来又冒着危险递出那只竹篮,均可看出她对篮子的重视。C. 小说没有直接写女人的儿子,但读者能够从女人的讲述中感知到他是一个在灾难面前不顾自身安全、挺身而出的人。D. 小说结尾讲述女人感觉到去世的儿子在冲自己招手,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她勇敢的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她的迷信思想。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女人坐在靠窗的位置,为后文女人本可以第一个逃出去而没逃作了铺垫,更好地凸显出女人高尚无私的品质。B. 小说一开始缓叙写,车内气氛平和,从车厢火起,情节变得紧张起来,使整篇小说缓急有度,牢牢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C. 小说通过对女人奋不顾身地救

26、人后头发、脸上、衣服的细节描写,与前文形成照应,形象地表现了女人舍己救人的可贵精神。D. 小说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丰富的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主人公形象鲜明,令人难忘。8. 小说中记者采访女人这一情节,照应了前文多处内容,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9. 本小说除了正面描写外,还运用侧面描写来刻画女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答案】6. D 7. D 8. 小说前文写女人有心事及对竹篮的重视,采访环节给出了答案,篮内物品是去看望儿子的祭品;小说中女人在火灾中表现英勇,采访情节给出合理的解释,是逝去的儿子让她不再害怕 9. 车厢着火后,以司机的慌乱侧面表现女人的沉着冷

27、静。以两个凭着力气越过了妇女和孩子的男人的狭自私从侧面表现女人高尚无私。结尾处通过记者和医生的表现,侧面表现了人们对女人行为的感动、敬佩以及对她的同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委婉地批评了她的迷信思想”错误。小说结尾处女人的话语“要是给火烧死了,不是就能见到我的儿子了吗?我当时觉得儿子离我越来越近了,他还冲我招手了呢,真的。你说,去和儿子见面,我有什么好害怕的?”可知,儿子是女人的强大精神支柱,除了表现女人的勇敢外,更表现出了女人不顾生死想要见到儿子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项,“心理

28、描写等丰富的描写手段”错误。文中“女人瘦小脆弱的身子、伤痕累累的脸和那一头烧得不像样子的乱发,抿着嘴”是对女人在医院醒来后的肖像描写;文中客车着火过程中是女人招呼大家按顺序从车窗跳下,以及接受市报记着的采访,其中作者运用较多的就是语言和动作描写;而文中并未涉及心理描写。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这是一篇小说,文章是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故事的开端,主要交代女人的出场,初步给我们一个印象:有心事,腿上摆放一个篮子,喜欢洁净,善良以及喜欢孩子。其次是故事的发展,主要写车厢着火后女人奋不顾身的帮助一个个的乘客跳出火海,而自己却晕倒住进医院,此处展现的是女人勇

29、敢,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最后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主要写市报记着对女人的采访,女人的回答揭示了支撑她如此奋不顾身的是她儿子因救火牺牲的勇敢者,从而表达了女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本题的问题是“记者采访女人这一情节,照应了前文多处内容,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首先看第三部分“记者采访女人这一情节”,根据记者和女人主要的四问四答来看。第一问“大姐,感觉好点了吗?”女人 “点点头”,可知女人受伤,照应前文车厢着火,女人奋不顾身,挺身而出。 第三问“您为什么不逃?是什么让您坚持到了最后?您难道就不害怕吗?”女人答“是我儿子,我儿子让我坚持到最后的。” 照应前文女人坐客车去市里是看望儿子,篮内的东

30、西就是带给儿子的。第四问“您儿子?他在哪儿?做什么工作的?”女人答“为了救一场火,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一个人睡在了市郊的那面山坡上。这次,我就是去看他的。着火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儿子的身影。我想,要是给火烧死了,不是就能见到我的儿子了吗?我当时觉得儿子离我越来越近了,他还冲我招手了呢,真的。你说,去和儿子见面,我有什么好害怕的?” 由此可知,女人在火灾中表现英勇,是逝去的儿子让她不再害怕。她这次坐车是去看望死去的儿子,而冒着危险也要递出的篮子装的是看望儿子的祭品,“长长短短的心事”也是由逝去的儿子而起。【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文中除了女人外,涉及到的次要人物主要有:司机、

31、两个男人、记者和医生,所以侧面描写表现女人形象的有:“司机在慌乱中把车停在了路边,大叫着:快下车啊!大家不要慌,来,从车窗跳下去!女人大声招呼着”可知,可以反衬女人的沉着冷静;“人群疯了似的朝那扇小小的出口拥过来,有两个男人凭着力气越过了妇女和孩子的屏障,削尖了脑袋往外钻。女人忽然伸开双臂挡在了窗前:不要挤,不然谁也出不去!”可知,以两个大男人的狭隘自私反衬女人的舍己为人高尚无私。“一旁的记者和医生早已经伸出衣袖,揩起了眼角”可知,人们对女人行为的感动、敬佩以及对她的同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

32、,汉太子太傅疏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疏之足,遂改姓焉。祖混,陇西太守。父龛,冯湖太守,并有名誉。皙博学多闻,与兄璆俱知名。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璆娶石鉴从女,弃之,鉴以为憾,讽州郡公府不得辟,故皙等久不得调。皙与卫恒厚善,闻恒遇祸,自本郡赴丧。尝为劝农及饼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石鉴卒,王戎乃辟璆。华召皙为掾,又为司空、下邳王晃所辟。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初发冢者

33、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皙,皙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皙辞疾罢归,教授门徒。年四十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皙才学博通,所著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晋书纪志遇乱亡失。其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文集数十篇,行于世云。(节选自晋书束皙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

34、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B. 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C 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D. 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成年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B. 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是教导和保护太子的师傅。C. 茂才,原本作秀才,是汉代朝廷由上而下选拔人才为官的一种察举常科。D. 记室,秘书的代

35、称,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束皙出身官宦世家。他是汉太子太傅疏广的后代,其祖父任过陇西太守,父亲任过冯翊太守,都有好的声名。B. 束皙擅长作赋。他写的劝农及饼等赋,文风俚俗,受到时人喜爱;以拟客难作的玄居释受到张华的赞扬。C. 束皙博学多闻。几十车残缺的竹书,束皙遇到疑问就分别注释,都有义证;嵩高山下的竹简文字,他能准确辨别。D. 束皙不慕荣利。他被举荐为孝廉、茂才,都没有应荐;赵王司马伦当相国时,请他为记室,束皙托病退休回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

36、之,多烬简断札。(2)年四十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14. 束皙为什么“久不得调”?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最初掘墓的人点燃简策照明来寻取宝物,到官方收取时,好多都是残简断札。(2)束皙四十岁时逝世,元城街上的人因纪念他而停业,他的弟子和朋友给他在墓旁竖立了碑。 14. 束皙的兄长束璆娶了石鉴侄女为妻,后将其抛弃;石鉴深以为恨,进言州郡公府不能征召束氏兄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问曰”是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应在“曰”后断句,排除AC;“好学不倦”的主语是“阳平束广微”,“莫及也”的主语是“

37、人”,所以应在“好学不倦”后断句,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由上而下”错,应是由下而上。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他写的劝农及饼等赋,文风俚俗,受到时人喜爱”理解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尝为劝农及饼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发,挖掘;及,到;烬,残余。(2)补充主语“束皙”;废,停止;立碑墓侧,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本题涉及的原文内容是“璆娶石鉴从女,弃之,鉴以为憾,讽州郡公府不得辟,故

38、皙等久不得调”,意思是:束璆娶了石鉴的侄女为妻,后又抛弃了她,石鉴以此为恨,私下讽谏州郡公府不能征召束氏兄弟,所以束皙等人长期不能调用。由此可以得出答案。参考译文: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是汉太子太傅疏广的后代。王莽末年,疏广的曾孙孟达为逃难,从东海迁徙居住到了沙鹿山的南面,就把疏字的足旁去掉,改娃为束。祖父束混,任过陇西太守。父亲束龛,任过冯翊太守,都有好的声名。 束皙博学多闻,与兄长束璆都很知名。少年时在国学学习,有人问博士曹志说:“当今好学的人是谁呢?”曹志回答说:“阳平人束广微好学不倦,别人赶不上他。”回到乡里,被举荐为孝廉、茂才,都不就任。束璆娶了石鉴的侄女为妻,后又抛弃了她,石

39、鉴以此为恨,私下讽谏州郡公府不能征召束氏兄弟,所以束皙等人长期不能调用。 束皙和卫恒关系亲密,他听到卫恒遇灾祸死亡的消息,就从本郡出发赴丧。他曾经作劝农及饼等赋,文词很粗俗,被当时的人轻视。但他生性沉静谦让,不羡慕荣利,作了玄居释来模拟客难一文。张华看到文章后认为与众不同。石鉴死后,王戎就召用束璆。张华召用束皙为掾,又被司空、下邳王司马晃所召用。(司马晃死后)张华为司空,又任他为贼曹属。 当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挖魏襄王的坟墓,有人说是安釐王的墓冢,得到数十车竹书。最初掘墓的人点燃简策照明来寻取宝物,官方收取时,好多都是残简断札。文字已经残缺不全,不能再恢复原有的次序。武帝下令将这些简策交

40、付秘书来校勘补缀次第顺序,寻求考校其内容,然后写成通行的文字。束皙当时任著作郎,得以观览竹简,遇到疑问就分别注释,都有义证。升任尚书郎。 当时有人在嵩高山下捡得竹简一枚,上有两行蝌蚪文字,众人互相传看,没有认识的人。司空张华以此询问束皙,束皙说:“这是汉明帝刘庄显节陵中的策书文字。”一检验果然如此,当时人都佩服他的博识。 赵王司马伦当相国,请他为记室。束皙托病退休回家,教授门徒。四十岁时逝世,元城街上的人因纪念他而停业,他的弟子和朋友给他在墓旁竖立了墓碑。 束皙才学博通,著有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晋书纪志,遇战乱失散。另有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文集数十篇,流行于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41、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二砺郑思肖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注】梁父吟:又作梁甫吟,乐曲名。“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有恢复中原之志。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作者高唱慷慨悲凉的梁父吟,表达了自己欲恢复中原的壮志。B. 颔联中作者借勾践灭吴和申包胥复楚的典故,表明既要隐忍又须有决心。C. 颈联写秋雁因为亡国而无助地哀鸣,饿虎白昼也为此在空荡的山林咆哮。D. 这首诗语言沉郁激愤,慷慨激昂,与龚自珍己亥杂诗(

42、其五)风格相近。16. 诗歌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矢志报国的决心的?【答案】15. C 16. 夸张(或对比):“誓深于海”的夸张突出誓愿的深重;反问:“肯使神州竟陆沉”的反问语气激愤,表达了坚强不屈的气概;直抒胸臆:情感奔涌而出,不可阻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项,“秋雁因为亡国而无助地哀鸣,饿虎白昼也为此在空荡的山林咆哮”错,颈联的意思是“悲鸣的秋雁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诗人借物喻人,用“秋雁”“饿虎”喻指自己,抒发亡国的伤痛和对侵略者的痛恨。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判断表达技巧时,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

43、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誓深于海”,意思是誓愿比海还深,将誓愿与海相比,运用了夸张或对比,表现出所发誓愿之深。“肯使神州竟陆沉”,意思是怎能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更加突出了矢志报国的坚强气概。“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在尾联,诗人胸中的激愤之情直接喷涌而出,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可见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完毕诗人用“_,_”的环境描写让读者回味无穷。(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

44、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描写江水汹涌、浪花翻卷的壮丽景象后,用“_,_”过渡到人事。【答案】 (1). (1)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 (3)江山如画 (6). 一时多少豪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背诵默写能力。注意以下字形:舫、唯、摧、折、事、颜、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当大家兴致盎然地游览时,我在圣寿禅寺一角寻觅到难能可贵的景致珍珠泉。或许是因为家乡有个同名泉水,所以一听说瓯海也有此泉,我便想一

45、探究竟。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 。如果不是陪同的人讲解,岂不就与它擦肩而过了?此泉位于圣寿禅寺大雄宝殿东侧,是两口二三米见方的方形泉水池,水清如碧,里面长满绿色的轻轻起舞的水草。据说,泉池中常有气泡从水底升起,晶莹剔透,宛如粒粒珍珠,因而得名。但是,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似乎找不见“珍珠”。知情人说,只有在正午前后的阳光直照下,才能看得清楚那些此隐彼现串串升起的气泡。关于这口泉,自然少不了很多民间传说,事实上, ,是有其自然原因的。有些是水下地质断层中含有气体,缓慢释放;还有些是水底有古老的植物埋藏,在时间、压力以及温度的作用下产生气体,形成气泡冒出来。科学的解释是有根据的,但传说却是浪漫美丽的。

46、如今千百年过去,这两口泉水仍如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注视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珍珠”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B. 咱们香雪,再照火车上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绕绕,“真没治”。C.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D. 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两口泉水仍正对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47、,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 C 19. 原句“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运用比喻,能让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泉水的形态特点;原句“注视”运用拟人,能让读者更生动地感受到泉水的灵性。 20. 周边并没有详细的介绍泉水气泡上溢【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使用标点符号能力。C项中的引号与文中“珍珠”的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强调;D项,表示讽刺否定。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原句与改句有两点不同。第一,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这两口泉水仍如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将“这两口泉”比喻成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使得表达比改句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

48、更形象地感受到泉水清澈、灵动的形态特点。第二,原句是“注视着”,改句是“正对着”,很明显,“注视着”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泉水人的情态,凸显了泉水的灵性,而改句的效果则很一般。【20题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依据后文“如果不是陪同的人讲解”可知,这里是说珍珠泉的周围并没有对这一景致的特别介绍。所以可填:周边并没有详细的介绍。第二空,依据前文“泉池中常有气泡从水底升起,晶莹剔透,宛如粒粒珍珠,因而得名”“关于这口泉,自然少不了很多民间传说,事实上”依据下文的解释可知,这一段是介绍泉池中常有气泡从水底升起的原因,所以可填:泉水气泡上溢。21. 下面是一封公司年会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方

49、面有四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我们公司将迎来充满希望和更具有挑战性的2020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首先祝您公司生意兴隆,万事如意!同时感谢您一直以来给予我们企业的大力支持与信赖。期待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合作互利共赢,再创辉煌!怀着美好的憧憬,带着新年的祝福,我们即将迎来公司一年一度的2020年春茗晚会。为表达对您的谢意,诚邀您拜会我们的晚宴,分享我们的快乐!【答案】将“的时候”改为“之际”;将“您公司”改为“贵公司”;删除“2020年”;将“拜会”改为“出席”。【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第句中,“的时候”口语化,邀请函应用书面语,可将其改为“之际”;第句中,称

50、呼对方的学校应用“贵校”;第句中,“公司一年一度的2020年春茗晚会”重复累赘,删除“2020年”;第句中,“拜会”访晤他人的敬词。此处是请别人参加出席自己公司的晚宴,表达不得体,这里应改为“出席”。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由国家广电总局、浙江省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4月30日至5月5日在杭州举办。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企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参加,办展规模比历届都大;共有143.6万人次参与,参展人数比历届都多。截至目前,本届动漫节成交及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1368项,涉及金额139.84亿元,动漫节消费涉及金额

51、25.2亿元,总计165.04亿元,创下交易新高。【答案】4月30日至5月5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办,办展规模、参与人数、交易金额等主要指标均创新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由“由国家广电总局、浙江省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4月30日至5月5日在杭州举办”概括出时间、地点和主要对象,“来自86个国家

52、和地区的动漫企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参加,办展规模比历届都大”是“办展规模创新高”,“共有143.6万人次参与,参展人数比历届都多”是“参与人数创新高”,“本届动漫节成交及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1368项,涉及金额139.84亿元,动漫节消费涉及金额25.2亿元,总计165.04亿元,创下交易新高”是“交易金额创新高”。【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

53、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当今中国,人们仍在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同时,有的地方出现餐饮浪费现象,部分学生存在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你的认识或记叙你的经历。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特征鲜明。【答案】例文: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过

54、重要指示。总书记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字样来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道出每一粒粮食来之艰辛。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被历史印证了的正确选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纵观中国历史,有数不尽的关于勤俭节约的历史典故和事件。从节俭力行、赐而不受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再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勤俭节约的故事无一不是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的有力诠释。“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正是主席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年轻的共和

55、国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甩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由时代现实决定了的必然选择。也许有人会说,以前国家穷,我们不得不勤俭节约,今天,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富了、腰包鼓了,浪费一点也无妨。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粮食平衡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决定了我们的国家根本经不起铺张浪费的折腾,决定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更何况今年全世界遭遇旷世新冠疫情,粮食安全岌岌可危,我们更要有“珍惜粮食

56、,从我做起”的意识。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牢记的责任和使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刻不容缓!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人人必为,时时必为!只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齐心发力,勤俭节约必定会蔚然成风。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粮食成为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约粮食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节约粮食”的实践者、传播者、示范者和引领者,节约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口饭,以俭养志,以俭修德,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风尚,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永远美丽富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

57、题:材料中引用朱子家训中的话,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对劳动者的尊重指出“节俭”的话题。接着指出当今中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可见“节俭”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之后又指出“有的地方出现餐饮浪费现象,部分学生存在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的现实问题。写作时,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多方面、多维度的认知和体验,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探究节俭原因、节俭的好处、浪费的危害等,还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去阐释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参考立意:1.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2.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3.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节约达人。4.节约粮食 养德强国。5.天地“粮”心,珍食莫蚀。6.掀起节约“新食尚”。

58、 参考素材:1.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2.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

59、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3.成功的人往往是俭朴的,因为他们懂得创业的艰辛。鲁卡斯是一位净资产数百万美元的富翁,一次电视主持人问他:“您购买一套衣服最多花过多少钱?”谁都没有猜出399美元,包括给自己、妻子和三个儿子。这还是为了他结婚25年婚宴才这样“奢侈”的。比萨饼大王托马斯发财后,不租用豪华办公室,一直在他那厨房后面的小屋里办公,理由是“没必要”。怪不得那个青年凭着饭桌上的俭朴,凭着“饭后带走吃剩下的两个包子”就能与外商签下几百万的合同。那富有的外商正是被中国青年的节俭美德所吸引啊!4.卢梭有言,奢侈的必然结果是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

60、引起了趣味的腐化。个人的修养离不开节约的生活态度,奢侈必然导致一个人品行的腐化。而浪费粮食便是奢侈的重要表现。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视节约粮食的,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即使贵为天子,也对粮食心存敬畏,不敢有丝毫的亵渎和浪费。另一方面,社会正气的弘扬需要把节约粮食作为大众的常态认知,反之则会像卢梭所说的那样,导致风化的解体与趣味的腐化,最终造就一个腐败的社会、低能的国家、无望的民族。因此粮食浪费问题必须得到遏制。结构层次:本文开篇提出观点,总领全文。中间采取三个分论点的结构形式,思路清晰;举例丰富而典型,富有说服力;联系社会现实,说明在全球新冠疫情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最后发起倡议号召,很有感召力。总之,本文是一篇生动流畅又不失深刻有说服力的优秀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