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频考点解读】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两大阶段: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热点题型】题型一 “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例1、(2014课标全国,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提分秘籍】西周时期,以分封制为基础、宗法制为核心,辅之以礼乐制度,共同构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权力结构。早期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的特点,带有浓
2、厚的宗族色彩;等级森严;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朝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题型二 封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例2、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提分秘籍】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皇权
3、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两对矛盾。君主通过调整中央机构与地方管理体制、监察中央与地方官吏、改革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及加强思想控制等方式,导致了两大演变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题型三 商周时期的宗法思想观念封建皇权政治与历史遗存的源头 例3、(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提分秘籍】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上尊卑贵贱有序的社会政治制度。虽然随着周代统治的崩溃而结束,但是
4、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尊重传统、重视祖先的观念对封建政治乃至当今社会影响至深。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当今,海内外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的体现。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题型四 隋唐科举制体现的相对公平、开放思想当今社会选拔人才制度的借鉴例4、(2014海南单科,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提分秘籍】追求公平、
5、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高考特别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主要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题型五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差异例5、1889年,梁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
6、、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提分秘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古希腊城邦 政治结构 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 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世界 发经济展 大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 政治制度 各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最终发展为君主专制制度 出现共和政体,王权衰微,个别城邦建立较发达的民主政治 文化特征 依托大河和农耕创造辉煌的文明,文化具备多元化特征,但不能改变封闭和保守的特点 依托海洋孕育灿烂的文明,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特点 题型六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例6、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
7、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提分秘籍】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与明清同时期的英国 政体形式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政府机构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历史影响 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题型七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折射出的经济、思想的变化 例7、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
8、,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提分秘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特征表现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集权的趋势。从政治的变化可以折射出该时期重要的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1)从经济折射点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
9、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2)从思想折射点看: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走向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题型八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折射出的经济、思想文化的特点例8、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统一度量衡是秦标准化生产的条件之一C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D反映了秦代民营
10、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分秘籍】秦统一后确立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春秋战国以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而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秦朝经济、思想文化的独特特点。 (1)从经济折射点看:封建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中的大一统思想直接影响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通过重农抑商政策,保护了分散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却抑制了商业的发展。(2)从思想折射点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是法家思想,法家的中央集权与统一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但法家残酷的集权思想导致了秦朝时
11、期“焚书坑儒”局面的出现,摧残了文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题型九 中西方官吏遴选与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与区别 例9、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提分秘籍】(1)古代中国:西周以血统为基础实行世卿世禄制;汉代按才能和德行实行察举制;唐朝按考试成绩实行科举制。逐渐打破血缘关系的束缚,按才能德行和考试成绩任用官员,体现了公平和社会进步。 (2)近代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1905年废除科举;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一方面体现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另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3)古代雅典:早期的寡头政治;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血缘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克利斯提尼的地域选举制;伯里克利的权利开放,同时
13、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4)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吸收了古代中国官吏制度(科举)精华。【高考押题】 1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A推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C确立世卿世禄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2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
14、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4 “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5据史书记载,官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A御史大夫 B刑部尚书C平章政事 D军机大臣6张老师讲解下幅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A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7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
15、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8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A秦代 B汉代C唐代 D元代9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10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姓名
16、离职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又2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公孙弘去世2年又4月赵周下狱死2年又7月许昌免职3年又8月刘屈氂下狱腰斩1年又2月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11关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享有的权利,正确的描述是()明朝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可以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A B C D1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
17、治制度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D唐宋明以来,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书卷八十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汉书武帝纪材料二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
18、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5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
19、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7分)(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8分)14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元、天宝中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成出于是。(唐)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三)材料二说到科举,人们总要提起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话。与李世民这句名言很相似,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在有人批评八股取士时也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美才,其术美善于此。”一“入彀”、一“牢笼”、“驱策”,两者似乎并
20、无二致,都是利用科举考试为君主服务。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材料三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2)材料三中康有为把清廷割地赔款都归咎于八股取士,你是怎样理解的?试说明理由。(6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千秋功过话科举”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