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2016.3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 25.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
2、“逆现代性”的是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26.“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 A正确,因为符合社会史观 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 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 D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27史学研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l史实和结论之问逻辑关系正确的是表1 28.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废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
3、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 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29读图5,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3
4、1图6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B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 D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32.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33.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
5、兴”的现象。如,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7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 9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A基本内容仍有其生命力 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 D成为史学研究理论指导 34.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 幸 A在认识与宗教信仰上坚持理性原则 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 C认为自
6、然科学应当为宗教信仰服务 D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信仰对立 35.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
7、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必考题(本大题包括36、37、38、39、40、41,六个小题,共135分) 40(25分)土地是人类衽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 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
8、运动。表2 18 -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
9、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 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8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
10、(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朝万历年间,富豪王伯昌及其妻蒋氏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金花嫁给了官宦子弟,二女儿银花嫁给了富商子弟,只有三女儿翠花违背父命,嫁给勤奋好学但家徒四壁的秀才徐文俊。王伯昌夫妇因此对翠花一家十分不满, 蒋氏六十寿辰时,翠花家里除了三升荞麦以外一无所有。翠花将它做成荞麦馍作为寿礼前往娘家拜寿。金花和银花分别送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作为寿礼,蒋氏十分高兴,她们俩得到很好的招待翠花的寿礼只是一篮荞麦馍,当面受到父母的奚落和虐待,并不准王翠花参加
11、寿宴,最终在风雪交加的寒夜,王翠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 不久,王伯昌卧病不起,蒋氏熬药时不慎引起火灾,王伯昌葬身火海,家产拿部烧光,蒋氏无家可归,求助于金花和银花,金花和银花以各种借口拒绝收留,蒋氏只好沿街乞讨 后来,徐文俊考中头名状元,蒋氏得知便求助于翠花收留自己,翠花一方面痛恨母亲当年的行径,另一方面感念母亲生养之恩;便与丈夫徐文俊商量,二人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收留了蒋氏。同时劝说世人,要尊老爱幼,不要嫌贫爱富。 摘编自地方戏剧荞麦馍赶寿(亦称翠花女捡过)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的角度对文中的社会现象加以历史的解释说明。并简要评述徐文俊、王翠花夫妇思想行为的社会历史价值。
12、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2-44三道地理题、45-48四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题目的题号是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
13、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怅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自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江陵立考成法,以为制治之本。向者因循玩憩,至是中外淬砺,莫敢有偷心焉。江陵志在富强,当积弛之后,钱谷阴耗不可问,力振其弊,务责实效,中外凛凛,毋敢以虚文支塞。行之十年,太仓之积,足备数载”。 摘编白炎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6分) 4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4、一:中国本有农家淳厚之风,而今“效工业国伪物质文明之奇技淫巧”,人心日益险,道德日丧。如此以往,中国一天天走向沦亡,恐怕就要害在工业国之“物质文明”。 摘自1920年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材料二: “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为中国“农国精神”之本旨,“欲多而事繁,明争以足财”是西洋“工国精神”之恶政,任“竞争”滋长而无阻,必导致世界大乱、国家不安。欧洲各国家,以工业为立国中心,故有不合理之竞争。且因有多数大规模之工厂,其出品过剩,乃不得不谋销于国外,致生国际间之竞争。欧洲大战,原因虽多,而其根本不外乎英德两国之工业竞争。 摘自1922年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5、学知识,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当时梁启超等思想家反感“西洋文明”的原因。(8分)(2)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等思想家的主张?(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向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德意志帝国是 在以武力建立的新的国际结构中最强大和最显赫的国家,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 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欧洲国家在和平时期从来没有 像20世纪初期那样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如今,在全体青年人中实行一年、二年甚至 三年的义务兵役制已经习以为常。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 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
16、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 争,除了少数几个爱采用耸人听闻手法的作家以外,所有的人都希望欧洲和平。然而, 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到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 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菅怎样,民众对未来战 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 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 大作用的期望(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 以及巴尔干半岛上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 (1)根据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
17、大战爆发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众在战争爆发中的作用”的看法o(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一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材料二: (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摘编自山西晚报“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