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72.50KB ,
资源ID:58473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47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9年北京市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A. 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B. 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C. 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D.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体制。从材料信息看,先是太叔带叛乱,再是晋文公约会诸侯平定叛乱,恢复了周王的地位,说明当时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动摇,故选A项。分封制虽“受冲击”,但

2、宗法制仍存在,故C项错误。春秋第一霸主是齐桓公,排除B项;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诸侯,但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D项。2.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A. 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 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C. 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 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人口问题。在当时条件下,疫病多少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南方经济未完全开发,相对疫病频率低;北方经济开发程度高,人口密度高,疫病次数自然较高,所以正确选项为C。西汉时期南方开发晚,统治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远不及北方,故可排除

3、A,D项。同时期,北方(主要指中原地区)也相对稳定,故B可排除。3.宋代实行差遣制度,无论地方或中央官员,他们的官名和所任职务大都分离。当时有所谓“官”、“职”、“差遣”的区别。“官”成了一种等级待遇,“职”是一种加官,“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一举措A. 便于皇帝驾驭群臣B. 结束武人专横跋启局面C.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官名和所任职务大都分离,有“官”、“职”、“差遣”的区别,这一做法导致权力的分散,便于皇帝对群臣的驾驭,故选A项。这一举措不局限于武人,结束武人专横跋启局面属于军事方面的举措,故

4、排除B项;这一做法导致官员剧增,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这一举措不仅仅针对地方官员的,排除D项。4.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乾隆时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租佃关系日渐发展C. 市镇经济趋向繁荣D. 大量人口流向城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清租佃关系。根据材料中“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明清时期农村租佃关系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未体现雇佣关系,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在“大量”上,封建地主阶级只是少数人口。5.梁启超

5、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A. 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B. 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C. 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正确途径D. 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学习西方思潮。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答案为D项。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排除B项;魏源对西方的

6、认识只是初步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6.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时常出现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A. 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B. 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C.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D. 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早期传播。材料中所述“社会主义”“苏俄”“以俄为师”“时髦名词”“共同选择”等信息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迅速传播,故C项正确;北洋军阀时期虽一度思想控制松弛,但与材料宣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旨不相符合,故排除A项;当时中国知

7、识分子的救国方式有多种,并未达成共识,排除B项;社会主义此时也未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排除D项。7.如表为申报中“民族”和“中华民族”词语使用频率变化表,这些变化表明年份“民族”可检索出的条目(条)“中华民族”可检索出的条目(条)19112431925502811928111918319392369372A. 民族主义生成依赖于大众传媒B. 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意识提高D. 民族危机提高了国人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民族”、“中华民族”等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历次的列强入侵推动了国人民族意识的提高,因此D

8、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大众传媒不是民族主义生成的主要途径,这种现象主要与当时社会局势有关;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1911-1939年期间“民族”、“中华民族”等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这是此时期列强入侵的结果,不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1986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计划在上海独资办厂,但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最后只能采取合作办厂的方式解决,这是第一家中美合作企业。这说明当时A. 经济体制滞后于时代要求B. 国企改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C. 中美间经贸关系一度受挫D. 这一做法有悖于全球化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9、当代改革开放。由材料可知1986年不允许外商独资办厂,说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陈规旧制,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故选A项。不允许独资办厂,是体制上的限制,不是国有企业竟争力增强的结果,另外当时的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故B,C项错误;不允许独资,但允许合资,这不能说是“有悖于全球化趋势”,故排除D项。9.在雅典,任何公民大会通过的法案若与现行法律相悖,或通过的时候不符合法定程序,公民可以在法律通过一年内向法庭提出诉讼,追究法案提出者以及会议主持者的责任,这被称为“违法法案指控”。这一做法表明A. 公民大会地位被破坏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追责制利于权力制约D. 民主制度受到挑战【答案】C【解析】【

10、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据题意可知,所谓“违法法案追究”实际上就是一种追责制度,其用意在于督促立法有关人员一定要立足于正义和公正,说明该规定对权力机构有一定制约作用,故C项正确。该规定并未破坏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排除A项;雅典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排除B项;追责制是为了维护雅典民主制度,故D项说法错误。10.18世纪的英国学者亨利菲尔丁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贵族都仿效王公的富丽堂皇,绅士都渴望贵族的得体庄严,商人走出柜台占据了绅士的空位,混乱不止于此,直到社会最底层,他们也渴望超越属于他们的层次。”这一现象反映了A. 奢侈消费阻碍了英国的社会转型B.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已被认

11、可C. 世界市场形成改变人们生活观念D.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中的“贵族都仿效王公的富丽堂皇,绅士都渴望贵族的得体庄严,商人走出柜台占据了绅士的空位,混乱不止于此,直到社会最底层,他们也渴望超越属于他们的层次”的信息可知,亨利菲尔丁对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秩序的现象持一种担忧的态度,故D项正确。奢侈消费会推动社会消费品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倡自由竞争,与题干无涉,故B项错误;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1.1921年10月,苏俄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192

12、2-1924年,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卢布币值,规定工商业税额。这一做法A. 强化了国家计划管理B. 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C. 加快了工业的国有化D. 实现了对工商业改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中“1921年”1922-1924年”可知当时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材料中“货币流通事务”“工商业税额”等信息可知,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B项正确;计划经济形成于斯大林时期,排除A项;C项与新经济政策不符,也属于斯大林时期;D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排除。12.如图为联邦德国一幅讽刺漫画,标题为“在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路上”。这表明A. 欧

13、共体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大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利益之争C. 法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进程D. 英国与欧共体诸国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依据漫画,当英国轻松地越过比利时、荷兰以及卢森堡后,横亘在他前方的是硕大的难以逾越的法国,寓意英法之间的矛盾关系,英法争夺欧共体的主导权,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共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平衡,故A项错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国的主导作用不如德国,故C项与史实不符;英国加人欧洲共同体的阻力主要来自法国,漫画也没有说明英国受到其他国家阻碍的信息,故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4、一 1565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自菲律宾甲米地港启航,利用东南季风,向北航至北纬3840,再利用西风向东航行,至北美洲阿卡普科港,然后大帆船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口,史称“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中国船把丝绸、瓷器、工艺品运到马尼拉,西班牙船把中国货转运到阿卡普科,然后,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的商品,如此循环。据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等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以张蓦通西域为开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同时期大规模开通的

15、“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下嫁”“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摘编自刘庆柱关于“海丝”与“陆丝”对比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与太平洋丝绸之路的不同特点。【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进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白银需求量大;中国手工业发达。影

16、响:促进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西方殖民扩张;加强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白银流人中国,加大了明朝白银货币的流通;有利于美洲的经济作物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加快了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2)时间上:前者历史悠久,后者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航线上:前者横贯欧亚,后者连接亚洲和美洲;性质上:前者以政治为主,涉及经济文化,后者以经济交往为主;交流物品:前者以丝绸、瓷器为主,后者以白银为主;交流方式:前者主要以和平方式,后者以殖民掠夺为主;规模和形式上:前者规模大,以官方为主,后者规模小,以民间交往为主。【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可从西方和中

17、国两个方面切入分析,具体结合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和手工业发达等主干知识来回答。影响:结合书本所学关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等知识,从对当时中国影响和对世界(尤其是西方)影响两个角度切入分析。(2)不同特点:根据材料 “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1565年”可得知,时间上:前者历史悠久,后者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根据材料“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航线上:前者横贯欧亚,后者连接亚洲和美洲;根据材料“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

18、”“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可得知,性质上:前者以政治为主,涉及经济文化,后者以经济交往为主;根据材料“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流物品:前者以丝绸、瓷器为主,后者以白银为主;根据材料“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流方式:前者主要以和平方式,后者以殖民掠夺为主;根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 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规模和形式上:前者规模大,以官方为主,后者规模小,以民间交往为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洋务派认识到创设铁路

19、的军事意义,但因认为“致激民变”而“无人敢主持”01863年,上海洋行联名向江苏巡抚李鸿章提出承办铁路的要求被拒。1877年,清政府摄于民众的反对,将运行一年的上海至吴淞铁路作价收回后并拆毁01881年,洋务派为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需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办铁路。在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主管铁路事务,并将铁路作为整备海防的一环。1887年,李鸿章开设“开平铁路公司”,次年,又将其扩大为“中国铁路公司”。李鸿章要扩修铁路时,反对派认为铁路“害舟车、害田野、害根本、害风俗、害财用”,并指出外国军队可趁此攻入京师,两广总督张之洞修建卢汉铁路的奏请被采纳。此后,清政府肯定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

20、,应“毅然兴办,毋庸筑室道谋”。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多条铁路开始修建。摘编自王斌近代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材料介绍了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情况,蕴含了近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启示:观念更新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前提说明: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铁路引进中国后,遭到上至官员下至民众的抵制,中国铁路建设一度受阻,但在中国有识之士的极力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铁路在中国最终得以发展。铁路建设的发展是克服传统观念、适应近代化需要的结果。铁路在中国的修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

21、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要实现近代化,必须首先更新思想观念。(还可以从发挥政府在近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洋务派对中国近代铁路的作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正确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等角度回答)【解析】【详解】论点:根据材料“致激民变”而“无人敢主持”; 反对派认为铁路“害舟车、害田野、害根本、害风俗、害财用”等信息,可提炼出观念更新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前提。论述:首先,阐明铁路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其次,运用材料中的“致激民变”而“无人敢主持”;反对派认为铁路“害舟车、害田野、害根本、害风俗、害财用”;清政府摄于民众的反对,将运行一年的上海至吴淞铁路作价收

22、回后并拆毁等信息说明铁路引进中国后,遭到上至官员下至民众的抵制,中国铁路建设一度受阻。再次,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在包括李鸿展、张之洞等洋务派在内的有识之士倡导下,以及洋务运动深入开展和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人们的守旧观念逐渐改变,铁路在中国最终得以发展。总结:综上所述,可得出铁路建设的发展是克服传统观念、适应近代化需要的结果,并再次呼应开篇论点,即要实现近代化,必须首先更新思想观念。15.材料 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基本内容包括吉、宾、军、嘉、凶等五礼,计150卷。其中吉礼的主要内容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

23、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贩抚、劳问疾苦等。在这些礼文中,规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程序、议节、方式,人的身份及担任的相应角色,礼器及乐舞的规格等。唐代的礼乐制度包含天人关系、君臣关系、官员关系、民族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涉及各色人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乃至于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唐代时家礼开始出现,早期“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改变。在礼乐制度从中原到边疆的传播过程中,国内各种文化因素之间,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以礼乐制度为核心达成了一致。同时,唐的礼乐制度在周边国家得到广泛传播。摘编自赵轶峰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

2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礼乐制度制定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礼乐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答案】(1)背景:唐朝政治统一,文化发达,对外交流打一大;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促使礼制进行调整。(2)内容:吉、宾、军、嘉、凶五礼及相应礼仪。影响:通过规范各种关系,促进了礼乐制度的普及和完善;促进了各民族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利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了唐朝的统治秩序等。【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关于唐朝礼乐制度制定的背景,可从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完备)、经济(经济繁荣)、文化(文化发

25、达)、对外交往(交流频繁)等方面切入分析。(2)内容:根据材料“其基本内容包括吉、宾、军、嘉、凶等五礼,计150卷”,可得知吉、宾、军、嘉、凶五礼及相应礼仪。影响:根据材料“唐代的礼乐制度包含天人关系、君臣关系、官员关系、民族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涉及各色人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乃至于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可得知通过规范各种关系,促进了礼乐制度的普及和完善;根据材料“在礼乐制度从中原到边疆的传播过程中,国内各种文化因素之间,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以礼乐制度为核心达成了一致。同时,唐的礼乐制度在周边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可得知促进了各民族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利

26、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唐代的礼乐制度包含天人关系、君臣关系、官员关系、民族关系”,结合所学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可得知通过礼仪制度完善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了唐朝的统治秩序。结合所学关于制定礼仪制度的意义,还可得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6.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政局动荡不稳,垄断资产阶级妄图在法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以维护其反动统治。1934年2月6日,法西斯组织利用斯达威斯基案件在巴黎发动武装叛乱,法国面临着法西斯夺取政权的严重危险。为了进一步团结各派力量,更有力地反对法西斯和资产阶级反动政策,1935年7月14日,举行有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等69个党派、团体参加的“

27、”和平和自由大会”,宣布成立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并宣读了人民阵线誓词。1936年1月,公布了人民阵线纲领。纲领要求解散法西斯组织,实行大赦,保障工会权利和人民受教育与信仰自由,反对失业,反对财政舞弊和投机,取消秘密外交,保卫世界和平等。4月,人民阵线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由于历届执政的社会党和激进党的领袖们背叛人民利益,拒绝贯彻人民阵线纲领,日益与资产阶级右派势力妥协,破坏人民阵线。1938年10月,达拉第政府公然同人民阵线决裂,迫害共产党人,镇压罢工运动,人民阵线终遭破坏。摘编自外国历史大词典(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建立的背景及特征。(

2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国人民阵线的历史地位。【答案】(1)背景:30年代大危机;德、意建立法西斯统治,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应对经济危机和法西斯势力威胁。特征:多个党派实现联合;注重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因内部分裂而最终瓦解。(2)它对法国的法西斯主义进行了有效的抵制,使法国没有走上法西斯独裁道路;为人民群众争取了一些基本权利,在法国社会福利政策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人民阵线在法国现代史上的进步意义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30年代大危机;德、意建立法西斯统治,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根据材料“法国政局动荡不稳,垄断资

29、产阶级妄图在法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法国面临着法西斯夺取政权严重危险。为了进一步团结各派力量,更有力地反对法西斯和资产阶级反动政策”,可得知应对法西斯势力威胁。特征:根据材料“举行有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等69个党派、团体参加的”,可得知多个党派实现联合;根据材料“纲领要求解散法西斯组织,实行大赦,保障工会权利和人民受教育与信仰自由,反对失业,反对财政舞弊和投机,取消秘密外交,保卫世界和平等”,可得知重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根据材料“但由于历届执政的社会党和激进党的领袖们背叛人民利益,拒绝贯彻人民阵线纲领,日益与资产阶级右派势力妥协,破坏人民阵线人民阵线终遭破坏”,可得知因内部分裂而最终瓦解。(2)历

30、史地位:根据材料“为了进一步团结各派力量,更有力地反对法西斯和资产阶级反动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它对法国的法西斯主义进行了有效的抵制,使法国没有走上法西斯独裁道路;根据材料“实行大赦,保障工会权利和人民受教育与信仰自由,反对失业,反对财政舞弊和投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为人民群众争取了一些基本权利,在法国社会福利政策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综上所述,可得出人民阵线在法国现代史上的进步意义应给予充分的肯定。17.材料一 说到晚清政局和近代变革,都不能不提到翁同解。翁氏一生参与了7件重大朝政活动:第一件,极力支持慈禧太后两次垂帘听政;第二件,亲授光绪帝读书;第三件,参与收回伊犁交涉;第四件,在左

31、宗棠平定阿古柏入侵、收复新疆后,为巩固西北边防筹措军怕;第五件,在中法战争中,奋力抗争,坚决主战;第六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力主加强战备对日抵抗,决心“佐少主,张国威”;第七件,极力支持戊戌变法。摘编自李侃翁同瓤略论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谕令将翁同解开缺回籍。慈禧因翁的主战与节减庆典经费的主张,积憾已非一日,加上刚毅、荣禄日进谗,其盛怒亦可想见,所以翁同解遭谴是必然的。但翁同解毕竟是两朝帝师,又无明确罪状,西太后只能处以开缺回籍而未被钾拿入狱,但最后处分仍以光绪的谕旨宣布,这是亲政后的合法程序。摘编自俞炳坤翁同瓤罢官缘由考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翁同献的历史贡

32、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翁同献被开缺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反映的实质问题。【答案】(1)贡献: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筹措军铜巩固边防;极力支持维新变法。(2)原因:甲午战争中主张对日作战;减少慈禧太后生日庆典经费开支,被慈禧厌弃;保守派官员的谗言;顾忌其以帝师身份与光绪联手等。实质: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或曰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之争)。【解析】【详解】(1)贡献:根据材料“在中法战争中,奋力抗争,坚决主战”“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力主加强战备对日抵抗,决心佐少主,张国威”,可得知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根据材料“为巩固西北边防筹措军饷”,可得知筹措军铜巩固边防;根据材料“第七件,极力支持戊戌变法”,可得知极力支持维新变法。(2)原因:根据材料“慈禧因翁的主战与节减庆典经费的主张,积憾已非一日”,可得知甲午战争中主张对日作战;减少慈禧太后生日庆典经费开支,被慈禧厌弃;根据材料“加上刚毅、荣禄日进谗言,其盛怒亦可想见”,可得知保守派官员的谗言;根据材料“但翁同解毕竟是两朝帝师,又无明确罪状”,结合戊戌变法相关知识可得知顾忌其以帝师身份与光绪联手。实质:根据材料,联系所学戊戌变法幕后斗争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之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