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18MB ,
资源ID:58470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47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玉溪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西周时期,强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但却少见系统化的有关礼乐的成文条例;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变法,魏国李悝、秦国商鞅等先后出台一系列成文法令对各阶层的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这些法令的出台A. 弱化了统治阶层权力B. 体现了儒法合流的趋势C. 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 削弱了世袭贵族的实力【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礼乐文化繁荣,但少见系统化礼乐成文条例,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地位和力量的强大;至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出台成文法令明确规范各阶层行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特权和实力,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

2、D正确,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2. 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A. 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 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 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 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察举制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推选办法,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有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中央,另一方面又试图确保边境州郡特别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边境州郡人才也有进入中央为官的机会,增强了各地人才向中央政府聚集的动力,进而增强政府向心力,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察举制是

3、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改善地方官员地位和待遇的制度,D错误。故选B。3. 下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A. 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B. 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C. 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 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信息看出,普通士察举入仕者占有一定比重,高官贵戚子弟所占比例不足一半,说明察举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孝廉,无法体现注重阶层平衡,排除A;材料不能看出入仕者是否是儒生,排除C;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孝廉,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不能反映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排除D。4. 唐代出现了“街使等

4、新型城防力量,其职能以街道为核心展开,主要负责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设施、稳定风俗、禁止侵占街道等。许多中央官员纷纷兼任此职,后逐渐成为固定官职。这反映出当时A. 官僚机构臃肿B. 治安形势好转C. 坊市制度松动D. 市镇经济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出现了街使等新型城防力量”“主要负责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设施、稳定风俗、禁止侵占街道”等信息可知,唐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商铺侵占街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坊市制度开始松动,由此政府不得不在机构的设置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故选C;“街使”等新型城防力量的出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设立是合理且有必要的,故“官僚机构臃肿”的结论无法得出,排除A;

5、如果B项成立,那么“街使”等新型城防力量也就没有必要出现了,排除;市镇经济崛起于明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5. 北宋宋刑统规定,除极少特殊情况外,凡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三十日停止受理;南宋时期,因南方气候与北方不同,对起诉时间又做了相应调整,缩短了受理时间。这些规定A. 有效地防止了案件积压B. 体现了儒学息讼贱讼理念C. 意在维护农业生产稳定D.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两宋时期对有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诉讼进行受理,但进行了较严格的时间限制,且尽可能选择冬季,以避开农忙时间,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6、6. 黄宗羲在田制等书中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他的这一主张A. 极大地助长了明清之际的土地兼并现象B. 有效地缓解了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问题C. 意在是古非今,以肯定宋代来否定清朝D. 肯定财产私有权,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黄宗羲注重对富民通过购买或垦荒等合法手段获得的土地所有权进行保护,实质是肯定财产私有权,是明清商品经济的产物,D正确;黄宗羲的主张并不占社会主流思想,A排除;土地兼并不能缓解人地矛盾,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7. 王夫之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

7、古文明,认为诸文明“ 衰旺彼此迭相易”。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 中国之天下。”王夫之的这一观点A. 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B. 推动了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D.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王夫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体现了其对传统“华夏中心论”的反思,是其反对主观臆断,根据经世致用原则得出的结论,故选D;王夫之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但并未颠覆,排除A;王夫之和黄宗羲等人的观点并未被明清之际的主流社会所接受,未能推动社会转型,排除B;王夫之代表的封建知识分子阶层,其观点并不直

8、接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排除C。8. 恭亲王奕诉在主政总理衙门时,把与外国交涉的“夷务”改为“洋务”。之后与欧洲有关的新鲜事物都被统称为“洋务”,而管理这些事物的汉族官僚们也被人们称作洋务派。这一现象的岀现A. 加深了清朝外交机构的半殖民地化B. 标志着向西方学习被社会普遍接受C.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D. 标志着清末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开始【答案】C【解析】【详解】从“夷务”改为“洋务”反映的是中国人对西方事物态度由鄙夷到逐渐中立乃至认可的态度,因而有利于当时中西双方的交流,C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9. 下图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企业分布图(局部),据

9、此可知A. 洋务派注重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B 近代民族工业均衡发展局而凸显C. 民用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军事企业D. 洋务企业创办呈现东多西少态势【答案】A【解析】【详解】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在开设军工的省份,都建立了民用企业,反映出洋务派注重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A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并未得到“均衡”发展,B项错误;只有企业数量,不能说明民用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军事企业,C项错误;只有局部情况,不能说明洋务企业创办呈现“东多西少”态势,D项错误。10. 19世纪中叶,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穷渔疍户和失业水手铤而走险,纷纷加入海匪队伍,海匪活动日益猖獗。鉴于清朝水师巡洋制度收效甚微,一些地

10、方文武官员尝试与英军合作,联合镇压海匪。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 清王朝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交织B.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局面形成C. 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下降D. 地方官员热衷于近代海军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中叶,东南沿海居民生计困难导致海匪队伍壮大,清朝水师无力,地方官员尝试与进行殖民活动的英军联合镇压海匪,表明当时清王朝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交织,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局面形成”,B项错误;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下降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19世纪后期,地方官员热衷于“近代海军的建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1. 如表是1898年11月前列强

11、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修筑权里程统计表。其中最有可能是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2800英里1530英里420英里300英里A. 英国B. 俄国C. 法国D. 美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英国在中国拥有最大的势力范围,其次是俄国,因此两国在华投资铁路的里程位居前两位,是英俄;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参与瓜分中国,其投资最少,是美国;法国次于英俄,高于美国,故是法国。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12. 1900-1937年, 京、津两市地毯工业的机器设备主要用西门子马达带动,所用羊毛主要产自山东、河南及西北各省,颜料多由英、德等国进口,棉线多购自天津纱厂,大部分产品经由天津运

12、销欧美各国。这说明A. 中国民族工业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B. 民众生活受制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北方地区D. 政府扶持民营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答案】A【解析】【详解】20世纪早期,京、津两市地毯工业使用进口的机器设备、颜料,大部分产品运销欧美各国,说明中国民族工业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A项正确;材料与“民众生活”无关,B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北方地区”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府扶持民营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D项错误。13.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表根据上表史实,可知当时A. 中国的三大改造需要日本的积极支持B. 中国改变了“

13、一边倒的方针C. 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D. 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为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中日贸易)所做的努力,反映出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C项正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三大改造不需要日本的积极支持,A项错误;中日间的交流不能说明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B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D项错误。14. 1987年同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的比重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中外合

14、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称)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这表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C.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D.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78年、1987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比例下降,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上升,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表中我国所有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故B选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故A选项错误;

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遭到削弱,一直是占主体地位,故C选项说法有误;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体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故D选项错误。15. 智者学派认为,一切都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道理,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可以在辩论中推翻。这一言论的提出A. 具有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特征B. 导致雅典民主制弊端日益显现C. 挑战了神灵和城邦至上的权威D. 为民主改革提供一定舆论氛围【答案】D【解析】【详解】智者学派反对权威,认为一切都可变更,在一定程度上为改革提供了舆论环境,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6. 古代雅典,执政者在阵亡将土的葬礼演说

16、时,往往通过一系列非历史的方法,运用有意的遗漏和夸张虚构的手段,回顾祖先及父辈经历的辉煌战斗以及取得的赫赫战功,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及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这一活动旨在A. 保护公民个人自由B. 扩大统治基础C. 培育为政者的素养D. 塑造城邦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雅典的执政者们利用悼念阵亡将土的机会,发表演说歌颂先辈战功和阵亡将士的英勇、哀悼死者、抚慰亲属等,旨在塑造城邦认同,D项正确;悼亡演说与“保护公民个人自由”无关,A项错误;纪念阵亡将士不能扩大统治基础,B项错误;在阵亡将土葬礼上演说的目的不是“培育为政者的素养”,C项错误。17. 1755年11月1日,号称“虔诚

17、之都”的里斯本发生了大地震。在科学家对地震起因展开思考与探索时,启蒙哲人则利用这一事件倡导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关于“上帝惩罚”的解释受到普遍质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自然灾害频发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B. 天主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全方位的冲击C.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具有偶发性特点D. 突发事件加速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18世纪中期,里斯本大地震后,科学家研究地震起因,启蒙思想家倡导反对宗教和迷信,使教会关于地震的解释受到普遍质疑,这表明突发事件加速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传播,D项正确;早在17世纪后期,随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自然科学已经诞生,A项错误;材料不能

18、说明天主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全方位”的冲击,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不是偶然,C项错误。18. 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节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第六条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联邦成员代表由各邦自主任命获推选。第三十二条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薪俸或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 实现了权力的有效制约与平衡B. 容克贵族是国家主导力量C. 君主专制获宪法的强化与认可D. 议会民主开始受宪法保障【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显示德意志法律需要两个议会的多数同意,但两个议会议员产

19、生和待遇又决定了容克贵族更有可能成为议员,故容克贵族是掌握国家政权主要力量,B正确;A说法不符合德国专制体制的史实,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9. 很快,与经济岀现速度惊人恢复的同时,被新政策所允许存在的小企业主和富农的数量也明显上升了于是,俄国共产党内部对待新经济政策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态度。这表明A. 苏俄未形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共识B. 新经济政策因贫富分化引发普遍不满C. 新经济政策存在偏离社会主义的可能D. 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虽然苏俄(联)的经济不断恢复,但在苏共党内仍存在对它的赞美和否定的两种声音,展示在苏

20、俄(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在不断摸索,也面临着不少争议和困难,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经济政策的方向仍然是社会主义,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0.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始终不承认苏俄(联)。但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罗斯福执政后,国内要求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建交A. 突破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藩篱B. 基于共同解决经济危机的考量C. 迎合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D. 表明两国摒弃了意识形态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但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

21、大买主。罗斯福执政后,国内要求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世界整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美苏建交实质上反映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下各国经济互补的需要,故C项正确;美苏建交并不能突破经济民族主义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排除A;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成工业化强国,并未经历经济危机,排除B;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并未摒弃对立立场,排除D。21. 1941年,意大利反法西斯学者斯皮内利发表文托泰内宣言,号召建立一个由关心全欧洲人共同利益的主权国家改造的“欧洲联邦”,并与各国反抗组织广泛接触,受到广泛关注。这其中之一是因为A. 战后欧洲唯有联合才能抗衡美苏B. 联邦体制因美国崛

22、起而广受关注C. 反战日益成为欧洲人民共同心声D. 欧洲拥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处于二战时期,因此根据材料“号召建立一个由关心全欧洲人共同利益的主权国家改造的欧洲联邦,并与各国反抗组织广泛接触”可知皮内利主张欧洲联合起来,反对战争对欧洲的破坏,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2.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举世震惊。有意思的是,苏联公布了卫星搭载的两个发射器的接收频率,其中之一的发射器接收频率与美国WWV广播授时台所发出的强大频率基本一致,同为20MHz信号。苏联此举A. 刺激美国新一轮技术的革新和发展B. 表明意识形态是

23、美苏争霸的关键C. 说明此时的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攻势D. 意味着美苏争霸开始进入新领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只强调了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并有意地让美国人通过广播得知这一信息,并未告知广播播放何种内容,苏联的这一做法在当时刺激了美国新一轮技术的革新和发展,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的优势在美国,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3. 20世纪80年代, 欧美一些学者提倡在历史教学中以“世界史取代旧有的以民族国家和欧洲历史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史”,力图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视角审视;人类历史,避免简单地拼合。该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 欧洲国际影响力的持续下降B.

24、 美苏两极格局趋向于瓦解C. 世界文明交往与互动的深入D. 全球化下国家意识的衰微【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文明交往与互动的深入,欧美学者提倡用“世界史”取代以民族国家和欧洲历史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史”,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人类历史,C项正确;1980年代欧洲的国际影响力有所增强,并非持续下降,A项错误;美苏两极格局趋向于瓦解与“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视角审视人类历史”无关,B项错误;全球化下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并未衰微,D项错误。2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

25、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A. 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C. 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再工业化” “中国制造2025”说明各国在新经济领域处于竞争状态,得出答案为D。A.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经济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科技创新驱动传統经济成为多国国策。表明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慢慢在取代传统经济,故A错误。知识经济时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世界各国都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期,故B错误。国

26、家干预经济是二战以后被各国家采用,但70年代后逐步改变,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时期,荀子提出了“天下之人有所共予”的命题,认为尽管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诉求,但也有许多共享和共通的东西。他提出人们可以共同分享来自东西南北江河湖泊丰富的自然资源,共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在处理国家与民众共享关系时,他提出了“裕民以政”,即通过政策措施让百姓获得利益并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针对社会分化,他提出“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

27、应各取所得的道理;此外他主张哑聋等残障人士需要国家照顾,即“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摘编自宋国恺共享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意蕴材料二 针对既是典型的西方病症,又是世界性现象的贫富悬殊问题,孙中山晚年提出了以“共享”为原则的解决思路。这一原则以土地、资本的全社会公有为前提,落脚点则是公平合理地分配:一是要按劳取酬,余利则公之社会使人人得以分享,二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可以说,按劳分配是“共享”的底线,而全体人民免受任何剥削压迫之苦、共同幸福安乐则是“共享”的理想境地。摘编自宋德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28、学知识,概括荀子共享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共享思想产生的原因。【答案】(1)基本内容:共享自然资源;共享政策利益,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照顾到各阶层利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影响: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稳定;丰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内涵;成为历代执政者治国理政理念。(2)原因: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近代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土地问题突出;西方民主思想传播;一战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暴露;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解析】【详解】(1)“基本内容”,根据材料一信息“他提出人们可以共同

29、分享来自东西南北江河湖泊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出:共享自然资源;由材料信息“通过政策措施让百姓获得利益并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得出:共享政策利益,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由材料信息“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应各取所得的道理”得出:照顾到各阶层利益;由材料信息“此外他主张哑聋等残障人士需要国家照顾”得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稳定;丰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内涵;成为历代执政者治国理政理念等角度分析。(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针对既是典型的西方病症,又是世界性现象的贫富悬殊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战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暴露;由材料信息“这一原则以

30、土地、资本的全社会公有为前提,落脚点则是公平合理地分配”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农民土地问题突出;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近代社会矛盾尖锐;西方民主思想传播;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等角度补充。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世界近代史一般以新航路开辟为开端,其实学术界对此有多种观点。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请提出除“新航路开辟”以外的一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足。)【答案】示例一观点:文艺复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理由:(1)文艺复兴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重视人的价值,崇

31、尚人性,反对中世纪神学、宗教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人的觉醒。世界历史从“神”的时代进入到了“人”的时代。(2)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教会束缚,发展资本主义,这就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时期。示例二观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理由:(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权利法案,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仅为英国而且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3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反封建专制的斗争在全世界逐渐展开。总而言之,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世界历史从封建专制统治开始进入到资本主义民主时代,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反封建专制的斗争,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发展。其他观点,如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等,只要紧扣主题,史论结合展开论述,逻辑清晰合理,均可得分。【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提出除“新航路开辟”以外的一种观点,即世界史的开端是从其它事件开始的。根据材料信息,可以选择文艺复兴作为世界史的开端。论述时,主要从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原因、基本内容、所产生的影响这些角度概括,重

33、点是其影响的部分,要把其影响与世界史联系在一起,紧扣主题。其它的角度言之有理亦可。27. 材料 尽管对于传统士绅的界定存在分歧,但对传统士绅阶层由退居乡里的官员和拥有科举功名者构成这一观点是普遍认同的。清末“新政”期间,科举制的废除与地方自治的提倡,使得现存依仗功名形成的旧士绅集团缺乏社会继替而走向消亡。这一时期,广西地方官府实施振兴农工商矿业,创办实业,兴办近代学校,开通风气等新政措施,新士绅利用自身的感召力积极配合。广西新士绅阶层通过创立商会和实业,从而在广西第一届咨议局中占有57个名额。广西巡抚张呜岐意图加抽茴油、桂油和房捐时,遭到了新士绅为代表的咨议局的强烈反对。广西士绅在时代变革中除

34、自觉投身宪政改革大潮中,还积极创办了梧州府中学堂、公立小学堂、桂平女子学堂等。-摘编自孙珊清末新政背景下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时期广西新土绅阶层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士绅阶层在广西新政中发挥的作用。【答案】(1)士绅阶层组织化;经济和政治作用更加突出(由商而仕或官绅关系双向性增强亦);思想近代化。(2)积极协助政府,推动新政的展开:利用咨议局抵制政府弊政,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建设:投身实业与商会,推动经济近代化发展:积极创办新式学堂,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 “新士绅阶层通过创立商会和实业,从而在广

35、西第一届咨议局中占有57个名额”可知其组织化、官绅关系双向性增强;根据“广西士绅在时代变革中除自觉投身宪政改革大潮中,还积极创办了梧州府中学堂、公立小学堂、桂平女子学堂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土绅阶层思想近代化的特点。(2)作用:根据材料中“广西地方官府实施振兴农工商矿业等新政措施,新士绅利用自身的感召力积极配合”可知新土绅阶积极协助政府,推动新政的展开;由“广西巡抚张呜岐意图加抽茴油、桂油和房捐时,遭到了新士绅为代表的咨议局的强烈反对”可知其利用咨议局抵制政府弊政,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建设;从“创立商会和实业”等可知新士绅阶层投身实业与商会,推动经济近代化发展;根据“积极创办了梧州府中学

36、堂、公立小学堂、桂平女子学堂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士绅阶层积极创办新式学堂,推动了思想解放。28.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主要通过实物赔偿和现金赔偿两种方式来索取战争赔偿。但大量无偿涌入的德国赔偿物资实际上冲击了战胜国的市场,而现金赔偿又会带来了德国货币贬值的问题。可见这两种索赔方式都存在着很大弊端。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对德索赔问题了,并对该问题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美国纳税人绝不能再替德国支付战争赔偿;二是避免再次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索取德国赔偿的困境。为此,从1944年8月开始,在美国多个政府部门、驻欧洲机构、利益集团的共同参与、推动下,

37、逐渐制订、实施了一项特殊的索赔计划:通过掠夺德国的科学、技术、情报、专利、科技人员等无形资产获得了大量隐性的战争赔偿。这项计划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比较重要的影响。-摘编自苑爽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智力索赔”计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在对德索赔问题上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德索赔计划的影响。【答案】(1)方式不同:一战采用 了实物赔偿和现金赔偿的方式,二战采用了获得隐形无形资产的方式。理念不同:一战比较苛刻,最大限度的削弱战败国,二战较为隐蔽,兼顾惩罚与重建。结果不同:一战的索赔方式逐渐走向了困境,二战的方式比较成功。(2)促进了

38、战后美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开创了新的战争索赔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索赔方式的弊端;有利于打破科技垄断,推动科技的传播、扩散,从而促进全世界科技、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解析】【详解】(1)不同:根据材料中“协约国主要通过实物赔偿和现金赔偿两种方式来索取战争赔偿”,“从1944年8月开始,在美国多个政府部门、驻欧洲机构、利益集团的共同参与、推动下,逐渐制订、实施了一项特殊的索赔计划:通过掠夺德国的科学、技术、情报、专利、科技人员等无形资产获得了大量隐性的战争赔偿”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索赔的方式不同,一战采用了实物赔偿和现金赔偿的方式,二战采用了获得隐形无形资产的方

39、式;根据材料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索取德国赔偿的困境”,“获得了大量隐性的战争赔偿”等信息可知两战世界大战后对德索赔的结果不同,一战的索赔方式逐渐走向了困境,二战的方式比较成功;根据材料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智力索赔计划”,结合所学知识,还可得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在对德索赔的理念不同,一战比较苛刻,最大限度的削弱战败国,二战较为隐蔽,兼顾惩罚与重建等。(2)影响:根据材料中“通过掠夺德国的科学、技术、情报、专利、科技人员等无形资产获得了大量隐性的战争赔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从战后美国科技、经济发展,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开创新的战争索赔方式,避免传统索赔方式弊端,打破科技垄断,促进

40、全世界科技、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等方面,分析二战后美国对德索赔计划的影响。29.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战犯的思想改造工作,战犯管理所采取了多种办法,组织杜聿明等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自已看书,相互辩论;还组织他们到各大城市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安排他们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工人农民的生活。这些改造措施,对杜聿明等战犯政治思想上的脱胎换骨起到了很大作用。1959年10月,首批33名战犯被特赦,杜聿明等11人由总理办公室负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成为新中国的公民、重新做人做好各方面的准备。1960年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请蒙哥马利,请杜聿明作陪。这位元师问杜聿明:“你的

41、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聿明指着陈毅元帅,笑笑说:“都送给他了。”蒙哥马利又问:“一个也不剩?”杜聿明说:“就剩我一个。”这时,周总理在一旁插话说:“你也进入了社会主义。”蒙哥马利元帅从杜聿明身上看到了新中国的力量,他不能不由衷地感到佩服。1971年夏,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回国探亲,这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为中美文化交流以及新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摘编自王存福特赦国民党战犯始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聿明等战犯“脱胎换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政府特赦杜聿明等战犯的意义。【答案】(1)人民政府重视对战犯的思想改造;抗美援朝的胜利以及外交

42、活动的开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杜聿明等人内心的触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感召;杜聿明等人的个人因素。(2)有助于孤立、动摇、瓦解境内外的反动分子,进一步巩固人民政权;有利于缓和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提升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外交工作开展和中外文化交流。【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战犯的思想改造工作”,“组织杜聿明等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亲眼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工人农民的生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重视、新中国革命、建设和外交成就的取得、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杜聿明等战犯“脱胎换骨”的原因。(2)意义:根据材料中“(蒙哥马利)问杜聿明: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聿明指着陈毅元帅,笑笑说:都送给他了”,“周总理在一旁插话说你也进入了社会主义”,“蒙哥马利元帅从杜聿明身上看到了新中国的力量,他不能不由衷地感到佩服”,“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回国探亲,这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为中美文化交流以及新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人民政权、缓和两岸关系、促进国家统一、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推动外交工作和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人民政府特赦杜聿明等战犯的意义。-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