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85MB ,
资源ID:58441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44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延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期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据人民日报2016年8月12日报道,我国预计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回答下列问题。1. 火星表面的均温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温,主要原因是( )A.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远B. 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C. 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D. 公转周期比地球长2. 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 )A. 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 太阳系中各天

2、体的共同作用【答案】1. A 2. B【解析】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和原因。【1题详解】行星温度主要由于太阳距离决定的。由表格数据火星距日比地球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气温较低,A正确。故选A。【2题详解】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其中氧适宜生物的呼吸,B正确。故选B。2016年7月31日晚上,月球玉兔车正式和大家告别,它在宇宙中工作了972天。读图完成下面小

3、题。3. “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 )A. 太阳辐射能B. 核能C. 太阳风D. 风能4. 易对玉兔车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 太阳辐射B. 太阳活动C. 月球引力D. 地球运动【答案】3. A 4. B【解析】试题考查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题详解】“玉兔”号月球车上太阳能帆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月球车提供能量,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A正确;月球上没有核能、风能发电系统,因此不可能是核能和风能;目前人们还没有利用太阳风作为能量来源的技术。【4题详解】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易对玉兔

4、车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太阳活动,B正确。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 寒武纪B. 二叠纪C. 石炭纪D. 泥盆纪6. 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A. 湖泊B. 高山C. 高原D. 盆地【答案】5. A 6. A【解析】5题详解】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化石,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展示的鱼类化石,最早鱼类出现在奥陶纪;因此可知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寒武纪,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6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图展示的鱼类化石,因此可知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应该多水的环境,

5、故A正确,可知BCD错误。【点睛】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A. B. C. D. 8. 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描述角度有( )地貌形态 植被状况 地貌颜色 地貌成因A. B. C. D. 【答案】7. B 8. A【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主要地貌类型的相关知识。游记中“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说明

6、了该地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孤峰、峰丛和峰林。图体现了风蚀柱,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A错误。图中的山峰为孤峰、峰丛和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B正确。图中体现了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C错误。图中体现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属于流水侵蚀地貌。D项错误。故选B。【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察地貌的观察。此处“山小而峭”反映该地地貌形态,“草木摇飏”反映该地植被状况,地貌颜色与地貌成因在游记中并未展示,正确。故选A。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 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 降低城市

7、热岛效应C. 减少风沙天气频率D.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0. 城市通风廊道应()A. 远离主要道路B. 靠近下风地带C. 限制汽车通行D. 降低建筑密度【答案】9. B 10. D【解析】【9题详解】城市通风廊道可以降低城市中心温度,减小市中心与郊区的温差,从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故B项正确,A项错误;风沙天气出现的频率与通风廊道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减少使用私家车才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D项错误。【10题详解】通风廊道应靠近主要道路,故A项错误;应接近上风地带,故B项错误;限制汽车通行不可取,故C项错误;降低建筑密度可减少障碍物从而增大风速,故D项正确。下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据此完

8、成下面小题。11. 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 水汽蒸发减少B. 地表径流增加C. 大气降水减少D. 地表水下渗增加12. 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 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 根治城市内涝问题D. 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11. D 12. A【解析】【分析】考查水循环的换节及其作用。【11题详解】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比不透水人行道,增加了水的下渗,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增加,会使得水汽蒸发量增加,A错、D对。会减少地表径流,C错。由于蒸发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降水量可能增加,B错。故选D。12题详解】“透水性人行道

9、”的建设,增加了水分的下渗,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减弱,A对。会使得城市日较差减小,B错。透水人行道可以减少城市内涝,但不能根治,C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下渗,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但是不会根治,D错。故选A。【点睛】结合实际生活考查渗水人行道的作用及其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3. 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A. 寒暖流交汇B. 上升补偿流C. 径流入海D. 人工养殖14. 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A. B. C. D. 【答案】13. B 14. C【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甲处位于南美洲秘鲁沿岸,秘鲁寒流流经,

10、在常年盛行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使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据图判断,图中为北大西洋暖流,巴西暖流,为加那利寒流,为西风漂流(寒流),为北赤道暖流,因此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的,故选C。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15. 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 风化基岩B. 气候C. 地形D. 生物16. 图示区域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 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地下径流量

11、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 B. C. D. 【答案】15. D 16. A【解析】【15题详解】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故答案选D项。【16题详解】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正相关,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母质,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错误。因此正确,故答案选A。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状况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7. 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 干旱B. 寒潮C. 沙尘暴D. 滑坡18. 下列

12、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冬季风是该自然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该自然灾害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发育程度高地形是该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造成该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A. B. C. D. 【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极密集地区和密集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故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滑坡或泥石流。干旱、寒潮和沙尘暴一般发生在北方,结合选项,故本题选择D。【18题详解】滑坡的原因中冬季风对它的影响很小,错;由图可知,该灾害西部比东部的发育程度高,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育程度高,错;滑坡一般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所以地形是该灾

13、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发生滑坡的重要诱发性因素之一,对。故本题选择C。读“世界人口纬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北半球 南半球 中低纬度地区 中高纬度地区 海拔500米以下地区 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A. B. C. D. 20. 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 )A. 热量越充足地区人口越多B. 温带平原区人口相对稠密C. 陆地面积越小人口越稀疏D. 气候寒冷地区无人定居【答案】19. A 20. B【解析】【1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按南、北半球分,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高、中、低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

14、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图中海拔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故正确,故选A。2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而不是热量最充足的低纬地区,A错。温带平原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较好,人口相对稠密,B对。某些陆地面积小的国家人口很稠密,如:日本、新加坡。C错。气候寒冷地区也有少量定居人口,如:因纽特人,D错。故选B。【点睛】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

15、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2016 年以来,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已有50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 )A. 文化因素B. 政策因素C. 气候因素D. 生态因素22. 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 ( )A. 解决污染问题B. 第一产业比重提高C. 带动经济发展D. 留守儿童比重增加【答案】21. B 22. C【解析】【21题详解】根据材料“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

16、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说明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因素。故B正确,ACD 错误。故选B。【22题详解】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 ,故A选项错误。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从事的是第二、三产业,因此第二、三产业得到发展,第一产业比重降低,故B选项错误。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故C选项正确。农民工返乡创业,留守儿童比重减少,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理解和掌握。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

17、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东多西少”的现象反而更加突出。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3. 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 青藏地区B. 长江中下游地区C. 内蒙古地区D. 新疆地区24. 西藏自治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 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B. 各种资源均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 受教育程度低,生育率普遍较低D.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粮食靠自给【答案】23. B 24. A【解析】【23题详解】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而资源状况对人口容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短板资源(限制性资源)。我国青藏地区热量资源较差,导致人口合理容量

18、较小,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水资源条件较差,导致人口合理容量较小,排除A、C、D。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各类资源均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开放程度较高,导致当地人口合理容量最高,B符合题意。【24题详解】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虽然面积广大,但人口密度很小,A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并不是各种资源均贫乏,B不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但生育率并不是普遍较低,相对于中东部,其生育率相对较高,只是人口基数太小,导致人口总数增长不快,C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粮食靠自给,与当地人口密

19、度很小没有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下图为“19802017年中国某区域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25. 图示时期内,该区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段是( )A. 19801990年B. 19902000年C. 20052010年D. 20152017年26.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增强A. B. C. D. 【答案】25. D 26. D【解析】【2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区域19801990年10年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约5%,19902000年10年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约11%,20052010年5

20、年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约10%,20152017年2年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7%,平均每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速度最快的是20152017年,因此图示时期内,该区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段是20152017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题详解】城市化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但这属于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排放的废热增多,因此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但这属于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增加,农业用地减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这是属于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符合题意;城市化过程中,经济活动更加

21、活跃,对外联系更加频繁,因此会使得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增强,这是属于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来的地形、大气运动、破坏或改变了植被覆盖状况;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乡村景观;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加强了经济的联系;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加强文化渗透和交流。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下图为“乌镇聚落形

22、态示意图”和“乌镇建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气候B. 河流C. 地形D. 矿产28. 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域文化B. 交通C. 经济水平D. 政治【答案】27. B 28. A【解析】【27题详解】乌镇临水而建,河流穿城而过,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因此河流是影响其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B正确;气候对城市形态没有影响,A错;乌镇位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形对条带状聚落没有影响,C错;乌镇矿产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受江南水乡文化的影响深厚,使得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A正确;交通、经济水平、政治影响较小,BCD错

23、误。故选A。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兴建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 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A. B. C. D. 30. 下列有关在防灾减灾中的个人行为,不妥当的是( )A. 优先拯救生命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B. 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C. 防灾减灾是社会行为,个人无能为力D. 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

24、对方式【答案】29. D 30. C【解析】【29题详解】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与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属于水利工程,可以起到防范洪涝灾害的作用。正确。兴建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属于防灾生物工程措施,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防范水旱灾害。正确。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可以消减风浪,固岸护堤,减少台风、风暴潮灾害的损失等。正确。D正确。故选D。【30题详解】生命高于一切,优先拯救生命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充满希望,可以更好地防灾自救,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防灾减灾是社会行为,也是个人的友爱互助行为,只有人人参与,才

25、可能形成强大的抗灾力量,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镇定、科学自救,减少灾害损失,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 (共40分)31.读“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和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 ,各行星公转方向 。(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 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和 。(3)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题)A地

26、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有一颗卫星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 D.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2017年2月22日13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其Spitzer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推测其中3个或许人类可居.(4)请说出美国科学家推测结论的原因。【答案】(1)椭圆形;相同(2)3;火星;金星(3)AC(4)拥有适宜的大气层;存在液态水;和恒星距离适中【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的行星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各行星公转方向相同,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2)按照各行星公

27、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地球排在第三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3)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的温度适宜,有液态水的存在,A正确。地球存在生命与地球存在一颗卫星无关,B错误。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使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利于生命的出现和演化,C正确。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和地球存在生命无关,D错误。故选AC。(4)美国科学家推测一个包含7个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其中的3个或许人类可居,说明该行星与围绕的恒星距离适宜,且恒星有稳定的光照,为行星提供了光和热;该行星有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

28、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该行星与围绕公转的恒星距离适中,使行星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拥有适宜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3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资料二:现在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一全球变暗,即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晴日能见度不断下降的现象。(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_ ( 填序号)和_(填序号)。(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

29、是_(单项选择题)。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3)“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4)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_和_,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_(填序号), 请列举一项在日常生活中为减缓此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_。(5)“全球变暗”现象可以使 _ ( 单项选择题)。A.减弱 B.增强 C.不变 D.增强【答案】 (1). (2). (3). B (4). 烟气中气体成分以及烟尘吸附的水汽

30、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热量,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5). 滥砍滥伐 (6).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等温室气体 (7). (8). 爱护林草等植被 (9).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根本热源为太阳辐射,图中表示太阳辐射的为,表示地面辐射的为。(2)“天雨新晴”表明雨后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近地面降温较快,水汽容易凝结成霜,B正确,A错误;北方冷空气如果加速地面蒸发后,水汽蒸发,则

31、不易凝结成霜,C错;空气湿度大,之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较弱,从而容易形成霜,而不是吸收大气辐射较少,D错。故选B。(3)通过放火而获得烟气,烟气中的气体成分以及尘埃吸附的水汽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这种方法通过人为的措施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减轻了霜冻危害。(4)由于人类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同时由于对植被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弱,从而使得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高,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缓解全球变暖,可以爱护林草等植被、多乘坐公共电

32、车,绿色出行等。(5)随着空气中污染物含量增多,晴天能见度不断下降,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其变化不大,A错;表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B正确;大气逆辐射会有所增强,增强,C错;随着全球变暗,地面辐射会有所减弱,减弱,D错。故选B。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资料1:北京主要河流(下图)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它们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再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有两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资料2: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入北京,补

33、水密云水库;2017年开始,“引黄入京”工程通过桑干河、官厅水库补水永定河,让干涸26年的永定河北京段再现水清岸绿。(1)永定河、潮白河主要参与 循环,判断理由。(2)黄河补水永定河的主要作用有 (双项选择)A.永定河河道加长加宽 B.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C.官厅水库水质明显改善 D.极大缓解北京饮用水源短缺问题(3)北京城市规划中将西部、西北部规划为生态涵养区,其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等。(4)北京西部、北部山区地质灾害多为 、 。(5)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角度,简述潮白河的意义。【答案】(1)海陆间;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流域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2)BC(3

34、)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腾(4)滑坡、泥石流(5)塑造地表形态;为海洋输送物质,或汇集地表水,提供水资源【解析】【分析】本题以永定河、潮白河为案例,分析其流域特征及南水北调对北京的影响,学生可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详解】(1)据材料可知永定河和潮白河最终汇入渤海,属于外流河,通过地表径流河水最终汇入海水,因此其属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2)引黄入津工程让干涸26年的永定河再现水清岸绿,说明其主要作用并非为河道加长加宽,A错误。水清岸绿可有效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B正确。通过桑干河和官厅水库等补水黄河,永定河及水库水量增加,水质会明显改善,C正确。永定河不是北京主要的饮用水源地,D错误

35、。故选BC。(3)在规划中将西部和西北部化规划为生态涵养区对其进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主要影响了生物环节如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植被丰富可以有效增加蒸腾作用,通过植物根系涵养水源的功能可以影响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和下渗环节。(4)据图可知北京西部、西北部山区,地势崎岖,且该地降水丰富而集中,因此多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据课本可知水循环可以有效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众多河流地貌;此外水循环还会为海洋输送泥沙,营养盐等物质,促进渔业资源;水循环还可以通过河流汇集地表水,为人类提供一定量的水资源。34.图为“浙江省义乌市19702002年城市用地演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6、。(1)影响义乌市城市用地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多项选择)。A经济发展 B人口增长 C河流水源 D交通发展(2)图中乙处功能区为 。(3)图中甲处布局工业用地,其有利条件有 (双项选择)A临近铁路,交通便利 B处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C地处城市边缘,地价便宜 D处于河流中上游,水质好(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答案】(1)ABD(2)商业区 (3)AC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浙江省义乌市19702002年城市用地演变示意图为背景,

37、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影响义乌市城市用地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长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上升,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河流的水源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不大,因为我国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城市不太担心缺水问题,故ABD正确。(2)图中乙处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因此功能区应为商业区。(3)图中的甲处最适合布局工业用地,因为该处有铁路和主要公路经过,交通便利,远离市中心,地价较低,又位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工业区的布局条件。故AC正确,故选AC。(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该市交通拥堵治理措施为: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