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11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 语文 09(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高考冲刺卷(9)(新课标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姓名、班级、考号与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2客观题的作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3主观题的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此区域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

2、,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

3、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

4、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

5、,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即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A中国的篆刻艺术有厚重的悠久传统,其文字篆刻于金属、象牙、犀角或玉石等材质上,虽刻于方寸之间,但也能给我们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B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观点已为学界接受认同,但作者认为中国的篆刻艺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以刀为笔的甲骨文。C

6、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由于印泥多为朱色,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又有“白文”“朱文”之说。D中国篆刻艺术对篆刻者有着极高要求,虽不一定是书法家,但要了解汉字字体,印文排列方面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答案】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7、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题干中的设题“中国篆刻艺术”,是内容推断错误,应回到原文第五段具体分析判断。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对印章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说明人们对印玺十分重视。B秦代试想“书同文”,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篆文局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这些都是汉代篆刻印章大胜的原因,C印家的“胸内有法”是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这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D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

8、,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答案】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易错警示】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找出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明确要求之后,应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然后进行比对辨析。找到这些内容的所在区域之后,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分析,比如选C项中,“印家的“胸内有法”是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这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考生就要重点对照一下原文第六段,判断分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

9、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B作为文化一部分的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兴盛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密切,这说明文化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C中国的篆刻艺术,又称印章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当前所发现的东周遗物说明其起源不晚于周代。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功和功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范围缩小。原文为“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10、C。【技巧点拨】考点强调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所以在理解有关现代篆刻艺术的表述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表述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表述内容”。正确理解在语境中的内容。如A选项中,根据文意判断,“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错。原文第四段“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

11、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始祖本是三个,缩小成了两个。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

12、,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

13、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

14、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答案】C【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时间、人称的转换。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

15、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均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

16、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A禅位:君王將帝位禅让給贤人或让位。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嫡长子继承。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

17、因此晋级一等。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而逃跑。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分)(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分)【答案】(1)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2)谋臣只知道积粮,不知道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让”“孰与”“死法、死敌”“但”“虽”“谁与”等词语的落实。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考中进士。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庭担任御史。监管通州粮仓,巡视京城。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

20、,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当时朝庭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过的每亩全都要征收五升的税。罗亨信说:“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

21、,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

22、,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斩头。”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正当这时 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杨洪到京城守卫后,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了他。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

23、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鸸:一种鸟。 8诗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早春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南湖早春霁后花鸟图。(2分)首联写风吹云散,雨后初晴,阳光返照,大地回暖。颔联写红花遍野,山杏初绽,湖面铺绿,水苹生长。颈联写雨后白雁的翅膀仍显得很沉重,笨口拙舌的黄鸸

24、的叫声不成样子。(3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描绘诗句的画面注意抓住意象,围绕意象展开描绘,然后概括诗句的意境特征,最好概括出地点、特征和图景,有时还要点名情感。9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动静结合,首联既有风吹云散的动景,又有阳光返照,大地回暖的动静。借代修辞,颔联“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色彩渲染,颈联“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颈联写雨后白雁低飞诉诸视觉,黄鸸的叫声不成样子诉诸听觉。乐景写哀情,江南美丽的春光和作者衰病惆怅的心情形成反衬,倍增其哀。直

25、抒胸臆,最后以“衰病”渲染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愤之情。(手法3分,分析3分,答出3种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做解释,最后答出效果。【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和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有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用典等,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本题主要是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逍遥游中,庄子用“_,_

26、”两句说明自然界的一些生命极其短寿,错过了很多美好事物。(2)李白在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_,_”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说,自己想要飞往月宫,但“_,_”,透露出了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27、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不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法官【英】赫哥黎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4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

28、的长子,所以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 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人、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法官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法官问。“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 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己家的地里干活。到了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 冬季天气太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印第安人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说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这样能够挣很多钱,但是需要75美

29、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在树林里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法官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法官同意借给他那笔钱。 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塞夫几年前搭建的一间小木屋前。这年冬天,约翰学会了追捕野兽和怎样在树林里生存。大森林考验了他的毅力,使他变得勇敢,也使他的体格更加健壮;同时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约翰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这一天,当约翰快步走在树林中时,他开始考虑起他的将来。他要去读书和学写字,他要给家里买一块大一些的农田。也许有朝一日,他也会像镇里的法官一样有权势,并受人尊敬

30、。背上沉甸甸的东西使他考虑起到家后要做的事情:给他母亲买一身新衣服,给弟弟妹妹们买些玩具,他还要去见法官。约翰恨不得马上就把法官说的他父亲借的钱全部还清。 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它的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约翰取出斧头砍倒大树。树倒下来,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具也从他的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

31、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他爬了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一连几个小时他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 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他浑身冰冷,衣服潮湿。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 到了夏天,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他还欠法官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和枪的75美元。10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

32、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好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到4月底。回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然后他又慢慢地、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 约翰30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他还给约翰留

33、下了一封信。信的日期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找猎向他借钱的那天。 “亲爱的约翰,”法官写道,“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 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 (摘自小小说选刊)(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开头写法官多恩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让约翰替父亲还债。直到末尾,通过一封书信,才揭开真相。B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虽然仅给家人留下一小块土地,4间屋的房子,但是他传给约翰的勇担责任的精

34、神,却是约翰一生的宝贵财富。C约翰从16岁开始就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最终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小说借此歌颂了一种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D约翰经过多年的努力,30岁的时候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积极的抗争,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成功。E法官多恩没有后代和其他亲人,去世后,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的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十分喜欢和看重约翰,约翰也通过了考验。 【答案】答C给3分,答A 给2分,答D 给1分;答BE不给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

35、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本文文体为小说,分析要抓住文本中的细节。(2)小说画线的段落运用了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36、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手法:心理描写。(1分)作用:写这段描写约翰第一次狩猎后回家路上对未来的憧憬和安排,生动地表现他急切喜悦的心情和积极上进,对家人充满爱意,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丰富了小说主旨。(3分)照应上文捕猎的收获,为下文写损失财物做铺垫。形成情节的跌宕起伏,有利于表现主旨。(2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小说的情节是小说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以概括和分析作用的形式出现,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

37、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比如本题,人物方面:生动地表现约翰急切喜悦的心情和积极上进,对家人充满爱意,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情节方面:生动地表现他急切喜悦的心情和积极上进,对家人充满爱意,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3)法官多恩明知道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给他,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是因为法官多恩具有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是为了帮助约翰摆脱家庭困境。是为了考验约翰,想证明约翰是与他父亲不同的人,帮助他成长。是因为法官多恩第一次见到约翰时就喜欢上了他,约翰勇担责任,诚实努力的品质打动他。(每点2分,答对3个

38、要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法官多恩明知道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给他,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关键情节“法官多恩明知道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答题结合文章最后一节“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 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

39、好运,约翰!”组织答案。【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要紧抓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题中关键情节“法官多恩明知道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答题结合文章最后

40、一节“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 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组织答案。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也有人认为小说

41、的主人公是约翰,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案】示例一:法官多恩是小说的主人公。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作者意在赞扬热情善良,解人围困的美好品德,而法官多恩的言行最能表现这一主题。从情节设计的角度看,多次借钱给约翰,促成约翰的两次狩猎行动改变了他的人生际遇,多恩是情节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写多的笔墨虽然比约翰少一些,却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人物。两次借钱,一次留言的情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热情善良的性格刻画的十分鲜明,更为作者钟爱。从小说拟题的角度看,标题为“法官”,小说常以主人公姓名或职业等为题。示例一:约翰是小说的主人公。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作

42、者意在赞扬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约翰的所作所为最能表现这一主题。从情节设计的角度看,约翰两次借钱、两次狩猎,构成故事框架,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约翰的活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小说中大量篇幅写约翰,他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小说运用动作语言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极力突出其自强守信的美好人格,人物形象鲜明。从小说拟题的角度看,标题为“法官”, 约翰经受住了多恩的考验,也通过了人生的考验。命运公正如法官,像约翰这样品格美好的人将会拥有美好的人生。(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判断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看人

43、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主要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有三个角度,首先看对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人称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2着墨多的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3焦点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4)题(25分)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大众对于李济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界,

44、他却是一个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称他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绝不是恭维之语。初到美国,李济看到美国国会的卷宗里面记录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脑容量比较小,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李济很想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1920年夏,他进入哈佛大学,改学人类学。1922年12月,李济做了题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的报告,反响很大。罗素撰著中国问题时,大段引用了李济的观点。1923年5月,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之初,李济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教授社会学和人类学。南开时期,李济结识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相识不久,李济就指出他在昆明做过的人体测量中有些数字是错的。丁文江很欣赏这位“直道而行”

45、的小兄弟,热情地把他推荐给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1923年8月25日,河南新郑有人挖井挖出文物,一位陆军师长追缴了文物,又派工兵继续挖掘,竟然出土了一批青铜重器。此事引来美、法、瑞典等国的考古学家纷纷前来“寻宝”。美国弗利尔艺术馆也组织了“中国考古发掘队”来华。1925年4月,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年轻的李济受聘为唯一讲师。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考古的“光荣”皆由外国专家享受,李济希望这样的局面不会继续很久。后来弗利尔艺术馆委员毕士博来信,邀请哈佛博士李济加入美国考古队。李济回信提出: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在中国发掘出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毕士博回信说:“我们绝不会让一个爱国的

46、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1926年2月李济与地质学家袁复礼沿汾河流域进行旅行调查,他们在西阴村发现了一片布满史前陶片的地方。回到北京,他们决定对西阴村进行发掘。毕士博与清华校长曹云祥商定:考古团由李济主持,经费主要由弗利尔承担,文物暂由清华保管,今后交给中国国立博物馆。1926年10月,李济率队来到山西省夏县西阴村,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主持考古发掘。李济没有将整个遗址挖开,只选择一小块面积,采用“探方法”。处理探方时,他还首创了以“三点记载法”来表明文物的准确位置,发明了“层叠法”来逐件登记标本。这些田野科学考古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发掘过程中,李济还在遗物中找到半个蚕茧,且带有平整的人

47、工切割痕迹。这个发现表明,中华民族在史前就家养蚕茧。1928年8月,史语所代所长傅斯年派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对殷墟进行调查,回京后,董作宾向傅斯年建议对殷墟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1929年年底,应史语所傅斯年邀请,李济任史言所考古组主任,自此他成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掌门人”。1929年10月,董作宾主持了河南安阳小屯遗址的试掘,发现了若干新的甲骨,但他的发掘不科学,李济直言“董君挖掘仍袭古董商陈法”。李济对违背科学的人向来不给情面。王国维说只有带款识的完整器物才有价值,他则告诫:原始材料,哪怕是残陶碎骨,都能显现真正的学术价值。李济接管殷墟发掘后,殷墟考古步入正轨。1929年李济主持的第3次挖掘,

48、出土了著名的“大龟四版”,龟版上刻满了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1935年梁思永主持的第11次挖掘,清理了10座大墓、1200多座小墓。大墓中有大量石器、玉饰、青铜器等,小墓中的埋葬躯体,呈俯身、仰身、屈身等不同姿势。显然,小墓是陪葬墓,大墓是殷商王陵。1936年6月,石璋如主持对殷墟的最后一次挖掘,收获至为重要:在小屯村一个地下贮藏坑里发现有字甲骨17096片,上面刻着殷商的历史原貌。至此,失落3300年的殷商王朝,天降般地出现在世人面前。1937年7月,抗战爆发,发掘被迫终止。殷墟发掘,不仅发现了鲜活的历史,也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李济现场指导,培养了尹达、夏鼐、董作宾等一批考古专家。1948年底

49、,岌岌可危的国民党政府决定将部分重要文物先行运往台湾。当时,很多人反对将文物迁到台湾。1949年,心里矛盾的李济最终选择了去台湾。他说:“文物在哪里,人在哪里。”但他的名字自此在大陆消失了半个世纪。李济到台湾后,筹建了台湾大学文学院考古人类学系,培养了多名享誉世界的学者。他关心大陆的考古状况,敬佩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研究的成果。他潜心研究安阳,先后完成十几部专著。李济是位纯粹的学者,台湾当局要求学者在引用大陆书籍时必须加一个字“伪”字,他却坚持不加。1979年,这位对考古怀有赤诚之意且“直道而行”的李济离开人世。清点遗物时,未曾发现一件古董,一部珍本善本。相关链接:李济(18961979)字受之

50、,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后改读人口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摘编自“搜狐百科”)(曾经轰动世界的“北京人”化石及大批动物化石、石器于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下落不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父亲先后自费5次寻找“北京人”头骨而未果,他以头骨未回归祖国为终生憾事。(摘编自李光谟被淡忘的中国考古学之父)(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51、分)A李济受爱国之心的驱使,留美期间先后攻读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口学,进哈佛后改学人类学,对中国人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B李济的人格是高尚的,连美国弗利尔艺术馆委员毕士博都对他充满了敬意,回信支持他的坚持与在考古事业上的追求。C李济曾在山西主持了中国人第一次的考古发掘工作,他采用的“探方法”,继承了传统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D李济主持对殷墟的挖掘期间,出土了刻满殷商时代贞卜文字和历史原貌的龟板,这也就意味着殷墟考古正式步入了正轨。E李济是个纯粹的学者。国民党将文物运往台湾,他因不能割舍文物而去了台湾;在台湾期间,仍然心系大陆的考古状况。【答案】选E给3分,选A给2分,选B给1分。【解析】

5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及分析概括的能力。B“在考古事业上的追求”原文无据。C“继承了传统方法”错。D“刻满殷商时代历史原貌”的发现不属于李济。【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等多方面,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等。答题时应仔细注意题干内容,在回到原文中,与原文内容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并分析判断。注意选项中那些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2)李济赢得考古学家的赞誉也与他的爱国情怀有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53、)【答案】为证明中国人不低白人一等而改学人类学,研究中国人脑量。希望中国人靠自己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得考古成绩。加入美国考古队,坚持以中国为主,掘出的古物留在中国。日本投降后,5次赴日本寻找“北京人”头骨。(每点2分,三点即可。)【解析】【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易错警示】方法点拨(一)览全文 抓关键在迅速阅读文本的同时要整体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人物 的思想、主张、个性及相关事件。善于利用标题、首尾段(句)、 过渡句、主旨句、中心句、评议句、关联词等快速提取有关传主 的关键信息。 (二)审题干 划区域 根据题干信息,弄懂要考什么,并据此明确信息

54、筛选的标准, 划定相关文段区域。 (三)去枝叶 定答案在所划定的文段区间,根据题干设问方式(特别注意有无隐性 要求),对语句信息进行处理,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 或合并转述,最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3)李济在考古方面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案】考古发掘:他创造的探方法、三点记载法、层叠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考古发现:他找到的半个蚕茧证明了我国在史前就家养蚕茧。考古发现:他掌管的殷墟发掘,找回了殷商王朝。考古人才:他为考古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考古著述:先后完成十几部专著。(每点2分。三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题,要求分析专主在考古方面

55、的重大贡献,“贡献”应该是一些成果性的东西,如新的发现,理论著作等,答题时注意找到文章中的典型事件,分析事件反应出的传主的“贡献”,然后分条作答。【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贡献”,应该是一些成果性的东西,如新的发现,理论著作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4)为

56、什么说李济做学问是“直道而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对丁文江做过的人体测量,直接指其数据错误。对董作宾的发掘,直接批评其不科学。对王国维的观点,直接给与驳斥。对台湾当局的要求,他不予理会。(每点2分。)【解析】【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题目有两个答题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这种方式要求文中关于这方面列举的事例比较充分;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

57、本题适用第一种方式,答题时就某问题作深入探究,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向外延伸主要是就传主的某种精神结合实际作答,一般题干要求较为明确。此题用第一种方法中的第二个方向,找到“直道而行”解析即可。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座谈会上,大家就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_,积极踊跃,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财经杂志2016年经济预测与战略年会上,与会的经济专家和金融专家就如何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_,一时间难以达成共识。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川剧老艺术家_,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从艺经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川剧艺术

58、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A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侃侃而谈B侃侃而谈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C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侃侃而谈D各抒己见 侃侃而谈 畅所欲言【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三者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畅所欲言”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侃侃而谈”重在说话的语气和情态。【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常用的词语,以成语为主。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尤为重视。成语应用需要结合语境,不能一味强记。归纳解答成语题的

59、几个注意点,褒贬失当、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不当、谦敬错位、修饰失当等,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解答成语题的关键。不论是选词填空还是辨析正误,准确理解词意都是正确选择的首要条件。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词义上少与多的差别2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3注意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4不要望文生义。(二)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三)辨析语境成语的运用和其它词语一样,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解答成语题,同样要结合语境透露的信息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如“各抒己见”“侃侃而谈”,应结合记忆。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印度经济时报8日

60、指出,印度的军事装备,70%依靠进口,至今仍未能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和先进的战斗机,印度同中国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印度的政治领袖对此应该高度重视。B美国的一些政治领袖和政策专家认为,如果美国政府总是积极遏制或者限制中国,就会激起中国国内民众强烈的敌对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又可以通过巧妙的调解手段和战略技巧加以化解。C纽约时报评论说,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同时,拥有几十甚至上百套住房的“房爷”、“房叔”和“房姐”却不断浮出水面,中国民众的神经被强烈刺激着,但除了在网上激烈地宣泄自己的愤怒外,却什么也改变不了。D习近平此次出访俄罗斯,除了希望得到俄罗斯的原料外,还将尝试建立新型的俄中战略关系来保

61、障国家安全。中国一旦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即便不伸出援手,也一定会会保持中立。【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成分残缺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和介词残缺,主语残缺的典型是介宾短语引领句子,后面动词开头,没有主语,造成主语淹没,此题选项C成分残缺。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那些认为宣扬二十四孝就是鼓励天下的子女们真的去“卧冰求鲤,为母尝粪”的观点是荒谬的。正如今天我们教小孩子“凿壁偷光”的故事只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要努力学习的道理,而不是让他们去在家里的墙壁上砸一个窟窿一样,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四孝只是描

62、绘一群人的孝行(当然,“埋儿奉母”的不算)的总和,其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到孝的重要。为人子女应该尽孝的道理, 。A而绝不是要将二十四孝作为评价一个人“孝”与否的标准,更不是要人去机械地模仿。B而绝不仅是要人去机械地模仿,而且是要将二十四孝作为评价一个人“孝”与否的标准。C而绝不是要人去机械地模仿,更不是要将二十四孝作为评价一个人“孝”与否的标准。D不是要人去机械地模仿,而是要将二十四孝作为评价一个人“孝”与否的标准。【答案】C【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填写衔接句试

63、题,常常是把一段话中的几个位置留出来,要求我们读懂提供的几处不同的语言环境,再将所给出的一些语句进行排序之后的复位。解答这类试题,必须充分阅读出给定的语境,确定不同位置上的特定的语意要求,以保持话语的一致性与连贯性。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 个字(5 分) 中国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 ,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 ?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答案】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或“迅猛发展

64、”)(1 分) 这往往是不可能的(或“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环境破坏为代价”)(2 分) 即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2 分,只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只给1 分)【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处根据前面“中国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可知谈论的是经济、环保的问题,再根据后面“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可以推测此处应该填写: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或“迅猛发展”)。第二处根据“而事实证明”是一个转折,可见理论与实际不符,可以填写:这

65、往往是不可能的(或“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第三处根据“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可见是经济发展速度与环保的问题。【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三处内容都可以借助前后的语境猜测出来。17 下面是中国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的主体图形(红色),请写出构

66、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答案】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以中国红为基本色调,以鸽子、红心、彩带为基本构成,蕴含丰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寓意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红红火火。标识的上半部分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鸽子,象征和平、和谐与追求梦想;下半部分是中国书法中草书的“心”,同时也是一条飘逸的彩带,象征志愿者将爱心连接在一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解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图文转换的题目有图标、图表、图片和漫画,此题属于图标的题目,注意注意抽象图形和字母、汉

67、字的含义。六、作文(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萨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中心明确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答案】生命需 要“逗留”泰戈尔曾说:“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

68、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但是当你忽视了这朵花的美丽,你走过它走到前方的花朵时,前方变成了眼前,而你又会走过,又会忽视它的美丽,那你这一路下来,真正得到了什么呢?于是,我们才恍然大悟生命旅途中适当的“逗留”是十分必要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认为更美的景色还在远方,总是追逐着幻想中更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而我们总是忽略脚边正盛开的花朵、丽蝶和美果,我们很少停下脚步,逗留、观赏。周国平曾说:“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寻求。”这句话是在说,重要的不是目的本身,而是达成目的的过程,如果丢失了过程,再远大的目的都会显得索然无味。所以,生命需要“逗留”,需要为最终的目的

69、增加更多的乐趣和意义。让生命拥有一些“逗留”,让生命更加充实。海子曾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虽然这句话比较消极,但对于有些人来说,的确是这样。当人们一心一意地赶到一直幻想的美好的前方时,却发现自己走到了荒芜的沙漠。现在流行一句稍显调侃的话:我现在穷的只剩下钱了。有人会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但却是许多人悲哀的真实写照。现在有多少人,说是为了梦想打拼,总是借口着工作忙而错过了孩子的咿呀学语,错过了年迈父母最焦急的盼望,也许他们最终会赶到看似辉煌的前方,却蓦然发现,他们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当我们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正如约翰列侬所说,当我们匆忙赶到目的地的时候,

70、我们便失去了整个生活。所以,为了生活,生命的旅程中需要我们时时逗留。我们总是奔跑,朝着远方的目的跑得太快,累得形销骨立,却早已遗忘了道途中的美丽。风在指尖穿梭,世界在眼中黯淡成黑白布景难道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追逐?也许,到头来,心似沙漠,茫然一片,毫无生气“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张晓风曾这么说。生命的旅程十分短暂,为何还要浪费时间追逐虚无的远方?【解析】【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分析材料一:_“逗留”暗示“过程”,“花朵”象征人生比较美好的东西,比如成功、荣誉、名利等,对我们学生而言,还有成绩、名次等,“因

71、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这些东西迷惑,而要争取(不断追求)更多更大的成功或其他人生更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材料一是说在追求结果、成功、目标、梦想的时候,不要在意过程中(眼前)美好的花朵。换句话说,告诉人们不要太看重过程中暂时的诱惑、结果,目光要长远。分析材料二:“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是说:人生程途,有美丽,也有曲折,是很值得留念的、赏玩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是说:人生程途,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咀嚼过程中的美丽和曲折,只是想着更美好的未来,达成自己的目标。“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是说:没有停留过程的所得到的后果。总之,本则材料侧重的是美丽而曲折的过程(奋斗)。这两则,各自说得不无道理。考生可任意选择一则材料就任意一点展开议论,只要从材料出发,符合材料寓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