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高考冲刺卷(5)(山东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第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残痛的学术冤案。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幅挽联写道: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 。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斜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
3、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疾俗,慷慨悲歌。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 越来越健全规范。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要恪守真理,仍需要 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如怡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功利 异端斜说 瞻(zhn)之在前B残痛 甘之如怡 和(h)者盖寡C竖子 昌明民主 抡(ln)起大棒D申斥 愤世疾俗 恪(k)守真理【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
4、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历年高考字形题所考查的词语(包括熟语)都是使用频率高且错误率高的词语。类型及错因分析:类型:音同义近字、音同(近)形异字、形近字;错因:读音相同相近字、形相似意义混淆、固定典故、语文法规、有个别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有相同部分,词义也相同或相近等。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例如,A项,“异端斜说”,斜与邪就属于音同形异字。2为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或短语,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明日黄花 法治 我行我素 B过眼云烟 法治 特
5、立独行C过眼云烟 法制 我行我素 D明日黄花 法制 特立独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可结合着词语意思,联系语句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明日黄花: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这里与“命运”不搭配。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名词性;法治: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动词性。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褒义词;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倾向于贬义色彩。故选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
6、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例如本题中的“明日黄花”“过眼云烟”便可从词义的侧重点方面理解;“法制”“法治”可从词性方面理解。3根据对联常识,在第一段文字处填入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 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仁敬重B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仁敬重 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C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 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仁
7、敬重D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仁敬重 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对联知识,并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从“旧社会”和“新中国”的角度思考,前者更强调其对祖国的忧患,与“爱国”衔接较当,后者则重在突出其“实事求是”的品性。对联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字,应选“模”为平(“重”为仄)。【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
8、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例如,本题中答题时,除了要注意对联的格式要求外,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抓住“旧社会”“新社会”来判断“爱国”“真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B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C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 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
9、美医生”,无处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D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答案】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
10、A)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B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D未来12天中,来自五大洲的近3 700余名青年运动员将在竞技场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在文化教育活动中加深理解,收获友谊。【答案】A【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结构混乱是课标卷必考点额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
11、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选项B句式杂糅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非最早,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开明与革新的思想。开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如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如班彪所说的“从谏如顺流”,这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也是治国的要求。三是举贤授能,礼记说:“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是以法为
12、准,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中国人往往将“盛世”与“开明”联系起来,称之为“开明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这些盛世都是比较开明的。以唐为例,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玄宗任命姚崇为相,姚崇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事”,玄宗从谏如流,取得很好的效果;宋璟继姚崇之后贯彻姚崇的政策。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宋代健全了一整套文官制度,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相配合也相制约。宋仁宗表示,处理天下事不专由自己一个人决定,这便是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中华文明中还包含着变易革新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诗
13、经赞美周文王的话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便是对“维新”的赞美。周易中“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指出了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周易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从穷到通的关键。其实,周易的这个“易”字,就是变易的意思。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变易思想,张岱年先生举了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系列哲学家的言论,总结说:“中国哲学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这种变易的思想,常常被用作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
14、市经济的发展。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中华文明中也包含着因循守旧的因素,所谓“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诸如此类。回顾历史,凡是革新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文明就得以健康发展;凡是因循守旧的势力占据上风的时候,文明的发展便受到阻碍。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节选自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6下列关于中华文明的开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孟子的“民为贵”思想、班彪
15、的广开言路论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B礼记说的举贤授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唐太宗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 C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配合又制约,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D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公认的因比较开明而闻名的盛世。【答案】D【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
16、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B偷换概念,“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不准确。原文说“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7对中华文明的变易思想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文明包含着变易的思想,诗经中有赞美周文王、实质上赞美“维新”的话语。B变易的思想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发展。C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哲学家的观点都含有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D周易的“易”就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指出,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17、】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B项,“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有误,原文说“常常被用来作为变法的依据”。【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混淆范围。“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有误,原文说“常常被用来作为变法的依据”。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18、中华文明中有开明与革新思想,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 的文明。B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从谏如流,重视民本,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C我国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巩固,新型士人的成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变革带来的文明发展成果。D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的并列存在,使得中华文明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很大的阻碍。【答案】C【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
19、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强加因果关系”,D项,无中生有。三、(每小越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明良论 龚自珍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
20、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
21、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注】明良:明君良臣。气:知耻的精神。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官益久,则气愈偷 偷,苟且B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工:巧妙,精巧C皆圣哲之危言 危:危险D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 霁: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答案】C【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危”解释为“危险”不合文意,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
22、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如此题“危”就用现在的意思“危险”解释,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组是A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B而耻已存者寡矣 今者项庄拔剑舞C以教之耻为先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D彼其心岂真敬畏哉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构助词,的。B项,代词,的人;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的时候”或“的话”。C项,介词,拿,把;介词,因为。D项,人称代词,他们的; 表示选择,是还是。【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23、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山东卷必考的题目,注意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命题的方式一般为课本一个句子,文本一个句子,首先明确课本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把它带到文本的句子中去,看是否得当,解释的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B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C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D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
24、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文言虚词和句式的对称以及陈述对象的变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指出,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耻,而在当时,这样的人很多。B作者认为,大多数朝廷官员是不懂得廉耻的,只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就能激发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面貌。C作者指出,国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却
25、又身居要职的官员们挺身而出。D作者认同贾谊的看法:君主不尊重臣子,也会造成臣子没有廉耻;君主应该尊重臣子,这样臣子也会按官吏标准要求自己。【答案】B【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就是判断过于绝对。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3分)(2)如是而封疆万万之
26、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3分)【答案】(1)然而在他们身上,像古时候大臣那种高尚的、严正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2)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解析】试题分析:重点词语解释:(1)“巍然岸然”“师傅自处”“匪但”“未之及”(2)“如是” “万万之一”“缓急”“鸠燕”“逝”。【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27、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巍然岸然”“师傅自处”“匪但”“如是”“万万之一”“缓急”“鸠燕”“逝”。等词语和“未之及”这一宾语前置句的落实。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越接近皇帝,逢迎的手段就越巧妙。到做了三公、六卿,官位并非不高,然而在他们身上,像古时候大臣那种
28、高尚的、严正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这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缘故。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朝廷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帝时说:“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辉,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我私下观察现在身居要职的官员,他们只知道追求车马,讲究服饰,卖弄花言巧语,此外就一无所知了。清闲的官员,只知道练书法和吟诗作对,此
29、外就什么都不过问了。大臣们在朝廷里发表政论,都是察言观色根据皇帝的喜怒行事,当皇帝态度和颜悦色或赐宴的时候,他们便洋洋得意,出来在自己的门生、妻子儿女面前夸耀一番。皇帝稍有不高兴,他们就赶快磕头退出,另外寻求可以得到皇帝宠爱的办法。难道他们的心真正地敬畏皇帝吗?问他们作为大臣难道应该这么做吗?他们却可耻地说:我们这些人只能这样罢了。至于他们的居心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的人,不怎么读书,却说:我从早到晚在衙门值班,已经是很好了,已经够劳累了。会书法和写诗的人,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认为在职位上苟且偷安一天,就多得一天的荣耀。当他们因病辞官回家的时候,又用应举成名
30、的思想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志愿也就算达到了。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把保守退缩当作老成稳重,至于国家的事情,我家何必关心呢?唉!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能够心甘情愿同朝廷共患难的人太少了!14阅读下而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沙塞子 朱敦儒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1)结合上阕的内容,简要说明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4分)词人飘零异域,触景生情,眼含泪水,借酒浇愁,徒增哀愁,表达了流落异乡的悲
31、苦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2分)山河破碎,故国不再,时光飞逝,回归无期,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怀国之情。(2分)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易错警示】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确定诗歌类型。通过读题目、作者和诗歌的题材,看出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明确这诗词写的是什么,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2抓关键句,体味情感。从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思想中心在首尾两联。(注重绝句的三四句,律诗的首尾联)3抓意象和重点词语,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深悟情感。4品艺术特色和抒情方式。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收到了怎样
32、的表达效果。运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出来的,可从“抓意象与重点词语”入手。此题主要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和注解的说明。(2)下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4分)一是借景抒情,借树木错杂缠绕、瘴云浮动而不见天日的蛮荒之景,抒发了词人沉郁伤感之情;(2分)二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红蕉的明艳美丽和江水西流反衬了词人内心悲痛之深。(2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分析手法的题目,手法主要考查的是抒情方式,在本诗中主要是借景抒情。另外还考查了景和情的关系,是渲染,衬托还是反衬。答题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文学作品
33、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
34、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该题中考核描写手法,结合意境分析即可。此题的景“红蕉花”为艳丽之景,当然是反衬作者的哀情。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_,_。(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消极虚无的人生观的句子是:_,_。【答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
35、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榭、喧、豗、砯、妄、作。五、(12分)16下列文字从哪几个方面针对“瑞士svitec防辐射芯片”进行介绍的?(每条不超过7字,共30字以内)(4分)瑞士svitec防辐射芯片镶有不同晶体和其他天然矿物,这些成分都一直被用作针对防护各类电磁波,能对吸入射线磁辐射进行阻隔与过滤,对辐射产生物进行混合统一。该芯片适用于移动电话、电视和其他日常电子设备。防辐射芯片能极大减少和抵抗辐射与其他射线所产生的不良效果,能在自然的基础上,大量地抵御来自手机造成的电磁场威胁。科学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它可以防止和转化67%的辐
36、射,且能平衡设备电磁能量与身体本身的磁场,使双方得到和谐。【答案】芯片工作原理(结构成分构成),适用范围(对象),工作效果,科研数据支撑。(意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该文段的主要意思是,防辐射芯片利用晶体和天然矿物,减少和抵抗辐射,适用于日常电子设备,能抵御电磁场威胁,且可平衡设备电磁能量与身体磁场。也可从句子之间的关系入手。【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压缩语句: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恰当的语段压缩,大致需要筛选和概括两种能力。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概括提取要点的
37、能力。本语段一个句号为一个层次,所以只要概括这四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即可。17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协调。(4分)我们小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有的是时间。就像一片白雪,乍看什么都没有,可是却有无限的生机在其中蕴藏和萌动,等待着春天。 , , , 。这是作为少年,最可珍惜的地方。【答案】示例:就像一片海洋,初瞧什么都没有,可是却有无尽的力量在其中涌动和凝聚,等待着飓风。【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仿用: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仿写句子,高考试题一般除在内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
38、,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做仿写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尺”“长短”,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感情一致,风格类似。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化用诗句”。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同或类同。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18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一片丹心向阳开”阎肃艺术成就研讨会15日下午在京召开。来自文艺界、军政界的一百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深情回顾了阎肃在重大炙艺活动创排策划中的突出表现和独特建树,高度评价了阎肃在65年艺术生涯中所表
39、现出的时代精神。大家一致认为,阎肃同志是红心向党。追梦筑梦的忠诚战士:阎肃同志勇立潮头、奋斗不息,堪称时代先锋:阎肃同志是一个文艺标兵。他以服务部队、奉献社会为宗旨;他一向严于律己是德艺双馨的道德楷模。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以阎肃同志为榜样,高唱正气歌,齐奏时代颂,筑牢民族魂,振奋精气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答案】阎肃同志是红心向党、追梦筑梦的忠诚战士,是勇立潮头、奋斗不息的时代先锋,是服务部队、奉献社会的文艺标兵,是严于律己、德艺双馨的道德楷模。【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运用中变换句式。文中此句是散句,要求改为排比句。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整句改为散句
40、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它可以以客观选择题的面目出现,也可以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一)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不管题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变换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为此,在具体操作中,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如增、
41、删、换、调等,但变动不要太多。(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常式句与变式句对应、口语句与书面语句对应等。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3)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讲求句子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属于修辞的范畴。一般地说,修辞活动必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二)变换和选用的原则:不改变原意;不能增删改变内容;可增删个别词语;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主要是排比、
42、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整句改为散句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句式变换应注意的问题:句式变换要求根据既定的表述目的变换句子的表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句式变换只是变换句子的表现形式,不是变换句意。不少考生总是忽视主一点。这就要求,改写前,要认真分析原句意思和句式的特点(包括结构、语气、修辞等方面),并以此为改写的依据;改写后的句子既要符合题目要求,又要保持原意。具体要求如下: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43、。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等,为改换句式打下基础。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此题要求掌握排比句的句式要求。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闭剑东伴着习习江风,迎着冉冉秋阳,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甚是壮阔。芦花是秋天的精灵,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芦苇不是农作物,断然
44、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又是一年深秋时,边关芦花漫天飞。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在飒飒秋风中,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也许,待到明年开春时,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迅速地,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又
45、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开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深秋时,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于是,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决不轻易服输。河口的芦苇
46、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很小很小的时候,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不用说,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更何况
47、是春天时那鲜嫩的芦笋呢。再后来,读懂了诗经蒹葭篇,于是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会那么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景色迷朦,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令人无法抗拒。是啊!芦苇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植物,据十七世纪法国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大自然数十万种植物,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偏偏要把人比喻成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呢,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一种植物,而偏偏是大自然中极为平凡普通的芦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许以我之拙见,是难
48、以真正悟透其中的涵义的,但是如果能从这句话中悟出一些独特的人生见解,我想这样的思想之旅应该是值得称道的。是的,芦苇的确是一样令人费解并敬佩的植物。它们自尊、自爱、正直不阿、一尘不染、锲而不舍,它们给人展示的是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所向披靡。面对着这大自然中伟大的生命斗士,我不得不陷入了持久的感动(有删减)19在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芦花是秋天的精灵”?(4分)【答案】芦苇历经了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将丰收的秋天变成了芦苇的盛大节日;(2分)具有不同于农作物的清爽怡人的的美妙感觉;(1分)不屈服于人类的使唤,以倔强到极点的姿态回敬人类(1分)【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49、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20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的句子。(4分)【答
50、案】使用对比、拟人的修辞于法。(2分)通过深秋的河口和北方天气的对比,突出了河口气候的凉爽怡人;(1分)借助拟人的修辞格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河口芦花的美,表现了其气势逼人、绝不服输的精神(1分)【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广义表现手法也称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修辞手法和狭义的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此外还包括情节安排的技法(悬念、伏笔、突转等)。表达特色的题目,常常是从这样的几个方面来思考作答:选材、描写的角度(包括时空角度、感官角度)、修辞手法、艺术表现手法、语言特点
51、等。21文章第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写了作者对芦苇由报复到喜爱的经历。(1分)这样写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芦苇的形象,增强了真切感;(1分)引述了诗经中的诗句,增添了芦苇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章富有文采;(1分)为下文写芦苇之思做铺垫(1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解题的思路: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以及标题的关系。第五段的开头说“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由此可以知道这一节应是写“我”对芦苇的感情,后面说“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
52、之情”“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景色迷朦,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令人无法抗拒”,可见是写感情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感情也就为后面的芦苇之思做了铺垫;同时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引述诗经中的句子,让文章有了文化的韵味。【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对于这类题目,主要是分析段落的作用。 考生需要熟知的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53、,引出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承接上文欲扬先抑的手法,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含蓄深刻,启发联想,象征、暗示、点名或揭示。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引用或文学性强的语段:创造文化氛围或行文章法思路开阔,再结合文章语境分析。写景的语段: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表现人物的心情,暗示社会环境。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22文章第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
54、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答案】一芦草是柔弱的的,但能顽强生长,能经受住残酷的考验,汲取大地精华,成为一方美景;(2分)芦苇不择环境,具有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2分)芦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一种盎然的美,是大自然伟大的斗士(2分)【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所以在语文试卷中几乎是必出的考点。所谓“重要语句”,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一是这个句子在文中有重要作用,二是通过这个句子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理解水平。理解“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含
55、义: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二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三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修辞义。(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七、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陶行知说:“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也有人说,人生的很多乐趣往往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比如插花,比如自助旅游,或者在轻柔的音乐里闭目遐思,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读一本闲书有位诗人认为最美好的
56、时光是用来“虚度”的,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珍惜青春时光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陶行知说:“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它告诉人们要珍惜青年时光,切不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年段,有许多中外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都是在青年时期做出成就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书时,其一为29岁,一位27岁;牛顿创立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也只有26岁;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年仅23岁就写出
57、了著名的诗自题小像。可见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最易出成就的时期。既然青年时期是这样的宝贵,那么我们应怎样对待它呢?不言而喻,我们应珍惜青少年的宝贵时光,认真地学习和工作。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例如,社会上有些青年认为自己有的是时间,以青年做为挥霍浪费的资本;另外有些青少年只认为个人学习基础差,就自暴自弃丧失了信心,从而放弃了学习,随意地浪费时间,认为光阴就是无聊地消磨。针对以上的错误思想,广大青少年朋友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光阴,正确对待青春,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在珍惜青春方面,被团中央命名为优秀共青团员的张海迪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她顽强的与病魔战斗了30年,因此
58、她十分懂得青春的宝贵,她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刻苦学习,终于自学成才,翻译了十六万字的英文小说。“青春啊,青春多么美好”这首张海迪最爱唱的一支歌,让我们大家都来懂得它的深刻含义吧!“趁年少去探求知识吧,它弥补由于年老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和养料,所以青年时应该努力,这样老年时才不致空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我们珍惜青春时光吧!【试题分析】材料看似“二元对立”,其实不然。富兰克林说的,陶行知说的,都很正确,以此立意就是“我们要珍惜时光,做有意义的事”。当然这样的立意不错,而写起来不容易。因为这样立意的文章太多,不容易出新。“也有人说”与“有位诗人认为”这个角度呢?这
59、个角度好像是主张人生应该“虚度”,是不是观点谬误,不能成立呢?不是。对这个角度主张的“虚度”要辩证理解。材料中“比如”展现了悠然、闲适的生活画卷,与我们身边喧嚣都市里忙碌的身影、脚步匆匆的人群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原来所谓的“虚度”并非浪费光阴,也不是在浑浑噩噩地耗费生命,而是一种生活态度,那是看淡名利的超然,是舍弃奢食华衣的追逐,让生活回归质朴、宁静,用精神来守护自己一片内心世界。这个角度可以写,是比较新颖的角度。【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
60、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比如材料中“比如”展现了悠然、闲适的生活画卷,与我们身边喧嚣都市里忙碌的身影、脚步匆匆的人群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原来所谓的“虚度”并非浪费光阴,也不是在浑浑噩噩地耗费生命,而是一种生活态度,那是看淡名利的超然,是舍弃奢食华衣的追逐,让生活回归质朴、宁静,用精神来守护自己一片内心世界。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比如题中所选的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陶行知说:“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两个人的话,就是告诉我们要正西时间。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