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386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材料说明()A.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B. 神农最早发现百谷C. “播百谷,相土地”就是垄作法D. 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同时产生【答案】A【解析】神农相传是远古时代农业的发明者,“乃始教民播百谷”,故A项正确;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但无法推测最早发现百谷,故B项错误;垄作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农业不可能使用垄作法,故C项错误;“百草”泛指农作物,故D项错误。2.下面演进

2、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 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B.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 经济结构的变化D.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片所述为商周时期的耒耜到西汉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再到唐朝的曲辕犁一人一牛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历程,D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耕作工具的变化,与交通运输无关,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手工业发展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C不正确。3. 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答案】D

3、【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A、B、C三项概括的都不全面。综合表格内容,这些科技进步都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故D答案正确。故该题正确答案为D。4.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北朝青瓷比较成熟B.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 宋代出现成熟的青花瓷D. 明清时期瓷窑众多出现五大名窑【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4、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B选项符合题意。东汉时期青瓷比较成熟,A选项排除。元朝出现成熟的青花瓷,C选项排除。宋朝时期出现官哥汝钧定五大名窑,D选项排除。5.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 制瓷B. 冶金C. 纺纱D. 织锦【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成就,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明代花楼生产工具”可知此应为明代专门织造精细的

5、丝织品的花楼机,故选D。6. 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A.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B. 家庭手工业已消失C. 人身依附关系加强D. 机器工业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对比两幅图片可知,左图是自然经济状态下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部分产品投放市场;右图是手工工场出现后,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产品全部投放市场,故A项正确。家庭手工业没有消失,该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手工工场的增加伴随的是雇佣工人的增多,人身依附关系不是加强而是削弱,排除C项;手工工场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并未出现机器工业,故D项错误。7.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

6、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A. 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 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 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的理解能力。根据开关梁,驰山泽之禁说明汉初政府对商业发展采取宽松的政策。所以答案选A。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8.元朝诗人杨维桢盐商行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船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侯埒富豪。”这反映出元朝A. 盐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B.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C. 盐铁专卖

7、政策开始出现松动D. 商人社会地位堪比王侯将相【答案】B【解析】盐商行大意是:到淮西贩盐获取的暴利胜于做官封侯,拥有能装载千包食盐的大船胜过拥有富丽堂皇的府邸。出身卑微的盐商,其财物之丰饶、权势之大可与王族相比。可见盐商的致富使得人们对其原有看法发生改变,这反映出传统的“轻商”思想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结构的变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盐铁专卖政策松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富商财富可与王族相比,无法体现商人社会地位堪比王侯将相,排除D。9.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

8、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结合所学,白银在我国作为大规模流通的货币和新航路的开辟有关,明代,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源源不断运来白银购买中国商品,才使得中国有足够银子作为普通的货币大量流通。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中国古代货币明代白银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没有一定规格,可以自由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的私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礼崩乐坏B. 铁犁牛耕使用C. 井田制瓦解D. 赋税制度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

9、是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普及,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揭示的是礼乐制度,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迁11.明朝末年,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迫使很多人外出经商。几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 )A. 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B. 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C.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D. 北民

10、南迁致地价飞涨【答案】A【解析】【详解】“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是中国商人的基本发展轨迹,徽州商人经商致富后买田置地,导致徽州土地价格上涨,故选A;BD材料信息均未涉及,排除;徽州商人经商致富后买田置地,并非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导致土地价格上涨,排除C。12.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A.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B.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C. 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D. 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衰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符合史实,但不是给中国带来的最主要影响;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

11、“选择陆地”,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世界隔绝,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答案为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13. “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A. 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B. 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C. 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D.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某一派别的主张,可将题干设问转换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主张。据“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

12、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4.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上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A. 铁匠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B. 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C. 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D. 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狭义的民族工业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3、,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官办企业,故其不属于狭义上的民族工业,故D项符合题意;ABC都属于民族工业,不符合题意。15.“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儿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通过学习西方科技来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故选A;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不符

14、合“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排除BD;义和团运动表现出盲目排外,不主张学习西方,排除C。16.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到了晚晴时期,清政府给予海外华侨国民身份,并正式将海外侨民纳入领事馆权责保护范围。清政府这一调整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 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C. 根源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D.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由清初歧视、制裁华侨到晚晴时期保护华侨,这种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看重华侨的经济实力,吸引华侨回国投身建设,减轻财政危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项正确。清政府由

15、清初歧视、制裁华侨到晚晴时期保护华侨体现了观念的变化,但不能说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排除B。根源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有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D。所以选A17.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A.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 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江南制造总局深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16、影响,D不选;江南制造总局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不选;大生纱厂不属于近代洋务企业,但是二者均在经济方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8.(2018年保定质检)据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17.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 群众性

17、反帝爱国斗争高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1895年到1898年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高涨,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故C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B是在一战期间,排除;D是在民国时期,排除。19.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 没有投资近代工

18、矿企业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国内丝织业出口困难,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已经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三项,材料均无从体现,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实业家认为“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其原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

19、司法则无以集厚资;无破产法则无法维信用。”题中的观点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 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 官僚资本的经济压迫D. 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推其原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无破产法”等信息可以看出其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B项中外反动势力,材料没有体现;C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中的“资本”材料没有体现。21.“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

20、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 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C. 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D. 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和永”各项机械购自外国,科技人员依赖外国,产品售往外国,因此其营业失败的原因应是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故D正确;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吏的盘剥压榨。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错误;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这是民族工业的特点。B错误;这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不是其营业失败的主要原因,C错误。22.“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

2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再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 优化工业分布格局B. 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 奠定了工业化基础D. 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答案】A【解析】材料中“一五”计划实施时,坚持“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同时规定大部分工厂都建在远离沿海省份的内地城市,由此说明“一五”计划有利于工业布局的优化,故A项正确;B属于一五计划工业特点;C是一五计划影响;一五计划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

22、的关键是依据题干“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分析可知,一五计划使得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本题注重对题干材料的分析理解,因此在复习中应注意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23.“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A. 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 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

23、】“滴滴汗珠变钢水”可知民歌反映的是大跃进,大跃进运动违反了经济规律,最终打击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选A;大跃进是片面追求高速度和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错误,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的是人民公社化,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违反了经济规律,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化,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探索大跃进运动24.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A. 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B. 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C. 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D. 罗列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答案】A

24、【解析】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反映的是公有化程度的越来越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降低而非提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未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民公社是错误的探索,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5.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和鸭子,“米奇”和“唐纳”于1984年首次中国大陆之旅,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引进美国动画片。这反映出A. 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B. 美式文化更受国人推崇C. 中外文化交流障碍消除D. 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答案】D【解析】根

25、据题干信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老鼠和鸭子1984年首次踏上中国大陆之旅”可知,中国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故答案为D项。题干只提到卡通明星受孩子们喜爱,并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排除A项;B项说法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没有一点闯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压,静养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从后来的实践看,“好路”“新路”的路标是(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答案】C【解析】【详解】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

26、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年10月,中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7.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因为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推行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 经济特区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答案】C【解析】图中的城乡差距最

27、小年为1985年此时的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此时的城市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故使农村和城市的差别相对来说较小。而1987、1989年时差距急剧扩大,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行所致,因此排除B,C项符合题意。A是在1992年提出;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不能说广泛建立,排除D。28.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

2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了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 C项出现在21世纪初期, D项说法与题意相反。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9、29. 为了解决下图所示经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受害国申诉请求的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D正确。属于货币主旨;属于金融组织;属于世贸组织前身。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世贸组织30.下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一五”

30、(1953年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年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年1995年):“十一五”(2006年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 走向改革开放B. 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C.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D. 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答案】B【解析】走向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不是1991年1995年,故A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符合题意,故B正确;改革闯关治理整顿,属于七五计划(19861990),故C错误;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属于十五计划(20012005),故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31.阅读下列材料“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

31、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兴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材

32、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是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始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全面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答案】(1)有利因素: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不利因素: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或受到以四大家族为首 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解析】【详解】(1)“因素”,依据材料一信息“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

33、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兴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得出:“不利因素”是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有利因素”是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2)“因素”,依据材料二信息“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概括得出:一战时期,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机制面粉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等。(3)“意思”,依据材料三信息“抗战后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放战争角度回答32.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

34、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提供的口号回答问题。材料一:“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某地区农村的宣传标语。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2)列举材料二中“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指出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对内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答案】(1)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的体制;推动了城

35、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20世纪70年代末”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结合所学,可从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废除人民公社的体制,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等角度分析回答。(2)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