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代,出现了“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的现象。这说明()A世袭制崩溃B分封制瓦解C宗法制巩固D礼乐制破坏D材料信息“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说明维护等级制度的周代礼乐制遭到破坏,故选D项。2“子生三年,然后免予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是说:孩子出生后,前三年离不开父母的怀抱。因此,儿子为
2、父母守丧,也应有三年,以感父母之恩。主张这一思想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B材料信息“儿子为父母守丧,也应有三年,以感父母之恩”强调的是孝,这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一致,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3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A鼓励商业发展B重视农业生产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思想控制B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需要,再依据材料信息“作为重要节日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可知统治者重视农业,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4中国历史上有
3、这么一座城市:“朱雀门大街纵贯南北,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半。东西两部各有周遭六百步的大商市,称东市和西市。全城的居住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各坊间形成东西大街十四条,南北大街十一条。”这座城市是()A唐都城长安B北宋都城开封C元都城大都D明都城北京A根据材料信息“大商市,称东市和西市”“居住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可知,当时城市整齐划一,居住区与商业区分离(市坊分离),这与唐代城市特点相符,故选A项;宋代开始,历代都城实行街市制度,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故B、C、D三项错误。5有学者论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思想家,说:“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
4、而深入人心。”这位思想家是()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王阳明C根据材料“编著四书集注”可知,材料述及的是理学家朱熹的贡献,故选C项;其余三位思想家的贡献明显与材料阐述不符,A、B、D三项错误。6“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最集中的体现,是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打破广州一口通商格局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以致上海对外贸易发展起来,故选A项。71919年5月10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蔡元培辞职声明:“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
5、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与蔡元培辞职相关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C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5月”“北京大学”“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等可知,蔡元培辞职与以北京大学等罢课为起点的五四运动相关,故选C项;A、B、D三项述及的时间、地点等明显与材料所述不符,错误。8“(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黄花岗起义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C“民国十五年”指的是1926年,“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逐下武汉孙传芳”,
6、综上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选C项。9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对南京的家庭职业抽样调查如下:夫妻双方职业状况表(%)时期丈夫有职业而妻子无业夫妻双方都有职业1949年以前70.9319501965年27.6169.9419771982年99.22该调查结果说明()A国民经济逐年增长B家庭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体C轻工业优先得到发展D社会生活受时代变迁影响D家庭职业属于社会生活的范畴。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不同时期,夫妻双方职业状况呈现不同的特点,故选D项;19531960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19581960年国民经济严重下滑,A、C两项错误;19531978年,我国实行农业集
7、体化,合作社、人民公社先后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B项错误。1019531957年,我国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25.4%,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2.9%,农业年均增长速度是4.5%。经济增长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A根据时间信息“19531957年”可知,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在此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出现材料述及的经济增长状况,故选A项;B项(1958年)、C项(1956年)、D项(1958年)均与材料中的时间明显不符,错误。11“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
8、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在大厅中,同时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庄严的国歌,我非常激动,心潮澎湃。”这一材料记录的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D根据材料信息“葡萄牙国旗降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可知,材料记录的是1999年12月澳门的回归,故选D项。12自公元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后,历代统治者不断通过立法加强对基督教的扶植和保护。到公元6世纪编纂的民法大全,更明确规定所有非基督教徒不具有继承权、不能在法庭作证反驳基督教徒。这反映了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公正B反对奴隶制度C体现人人平等精神D适应国家统治需要D根据材料
9、信息可知,民法大全的编纂适应了基督教合法趣味确立与发展的需要,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错误。13十四五世纪的欧洲,“薄雾开始消散人类已经成为精神上的个体,并且如其所是地认识自身”。材料反映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A根据材料信息“十四五世纪”“人类已经成为精神上的主体”可知,材料述及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故选A项,宗教改革(16世纪初)、启蒙运动(1718世纪)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B、D两项错误;科学革命与材料述及的主体“人类”不符,C项错误。14从1519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
10、西哥的人口就减少了90%之多,由1 700万锐减到130万。其直接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C工业革命的推进D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A根据材料信息“1519年开始”“西半球”“墨西哥”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导致美洲疾病流行、人口锐减,故选A项;B、C、D三项时间明显与题干时间不符,错误。1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有序言和本文7条,全文不过7 000字,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只列基本原则。两百多年来,除增加一些修正案外,至今仍然适用。这部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B根据材料信息“第一部成文宪法”“只列基本原则”“修正案”可知,材料述及
11、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故选B项。16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加速了“一战”结束D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B“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强调的是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不符,错误。17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这番话描述
12、的对象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A依据“列宁说”可知,材料述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24年前。“按照共产主义原则”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和结果相符,故选A项,D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探索,与“错了”不符,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开始实施,与材料隐含的时间“1924年之前”不符。18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当时美国采取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B推行罗斯福新政C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D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C根据时间信
13、息“1930年”可知,此时处于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提高进口关税旨在防止国外商品进入国内市场对民族工业造成冲击,故选C项。1919世纪的某项科技发明打破了人类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该发明是()A电话B电灯C飞机D互联网B“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说明生产、生活时间的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灯的发明促成“日落而息”的改变,故选B项。20狄更斯这样描写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贫民街区的夜晚:“当成群的没有工作的劳动力在街道游荡有些人要求面包,有些人借酒消愁。”这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文学作品风格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C根据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及“批
14、判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可知,狄更斯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汉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相对的稳定性,在民族凝聚和文化传承方面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摘自墨子兼爱下汉字演变历史字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兴盛时代商朝周朝秦朝汉魏唐朝示例字体材料二公元8世纪到16世纪,尽管中国经历了唐宋元明几个王朝的更迭,但在辽阔的中国区域内,汉字像一根看不见的魔线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甚至血统不同的人民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自觉的中国人。摘编自汉字五千
15、年材料三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率领785人使团来华,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不超过一百人。进入21世纪的门口,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4 000万,国家超过一百多个。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字的书写载体。(6分)并概括汉字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汉字的作用。(4分)(3)材料三中,与18世纪末相比,21世纪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解析本题以热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为背景,考查汉字的演变,突出考查唯物史
16、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得出“书写载体有竹简、丝帛、金属、石头、陶瓷器等”;第二小问,依据表格可知汉字呈现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的人民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自觉的中国人”得出汉字具有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1793只有一人略通中文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不超过一百人”“进入21世纪的门口,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4 000万,国家超过一百多个”得出“汉字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
17、;第二小问,抓住“21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外交流加强等因素都推动汉语在世界上的使用和影响。答案(1)书写载体:龟甲兽骨;金属器具;竹木简;丝帛;陶器瓷器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种载体即可得6分)特点:由繁到简;趋向统一。(4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2)起到了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的重大作用;有利于中华文明的记载、传承、传播。(4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3)变化:汉字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分,回答出“汉字使用的世界范围不断扩大”给1分)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中
18、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4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22世界格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据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到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经从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债务国英国只能以小伙伴的身份追随美国身后,以保住其欧洲大国的形象。据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19452000材料三1945年春德国投降的时候,苏联和美国
19、之间的联盟正在瓦解。随着和平的来临,昔日的伙伴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逐渐放弃了合作。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成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的目标。两个对手之间的敌意导致世界成为一个分裂的世界。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1)材料一中英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英国能够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的主要原因。(2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争取世界霸权地位所采取的措施。(6分)(3)材料三中“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格
20、局形成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解析本题以热点“大国崛起”为背景,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突出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8世纪”可知,当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初”“183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故为“欧洲工业的老师”。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的“欧洲工业的老师”到材料二的“英国只能以小伙伴追随美国身后”可知,英国丧失了欧洲乃至世界霸主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遏
21、制苏联的措施有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第(3)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后的国际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逐渐放弃了合作”“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得出美苏对峙的原因有“国际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对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传统欧洲国家和日本实力的衰落也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第(4)问,结合前面问题和材料可知,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2分)主要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2分)(2)变化:英国丧失了欧洲霸主和世界霸权地位。(2分)措施: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3)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2分)原因:美苏国力增强,西欧、日本衰落;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4分,每点2分)(4)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