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编制:胡鹏飞 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高一 班 第 小组 学号 姓名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课程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教学重难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使用说明】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容,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课内探究案。注:1.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2.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课后作业: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2、完成针对性训练。 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能量来源: 一内、外力作用 (主) 内力作用 (辅)按方向和性质分类 (主要)方式 地质作用
2、能量来源: :岩石 碎石或砂粒 :风蚀蘑菇、风蚀柱外力作用 :沟谷、喀斯特地貌 海浪侵蚀 :海蚀崖、海蚀柱 方式 :角峰、冰斗 :沙丘 :三角洲、冲积扇 海浪堆积 :沙滩 :冰碛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类型成因常见的类型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特点花岗岩坚硬喷出岩多孔具有地层和化石/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用地质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1.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约几十至200公里。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成因为: 运动中的 (张裂/挤压)2.科学考察队在当今世界最高峻
3、的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成因为: 运动中的 运动3.台湾海峡的底部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 成因为: 运动中的 运动4.据测量,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每年移动5厘米,而亚欧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使它们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不断上升。 成因为: 运动中的 (张裂/挤压)5.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风沙较大,在内陆盆地内部及外围广泛分布着风成地貌。形成右侧两图显示地貌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和 。6.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高原上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都很发育,冰川及冰川地貌分布广泛。形成下面左图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形成下面
4、右图中珠峰大本营附近石块堆积的外力作是 。7.形成下面左图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下面右图中的岩石是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8.形成下面左图中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形成下面右图中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9. 形成下图中 “石拱”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甲 ,乙 ,丙 。甲:桂林漓江 “象鼻山” 乙:某地海岸风光 丙:美国西部干旱区石拱探究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变质岩ABC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 ,B ,C 。2.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相互转化的条件,其含义分别是 , , ,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 ,最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
5、是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5.图中的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可以生成煤、石油或天然气的是()A. B. C. D.针对性训练1.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搬运 火山喷发 堆积A. B. C. D.2.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 ( )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3.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B
6、.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4.黄土高原沟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读右面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示意图,完成56题。5.飞沙走石、泥沙俱下应属于图中 ( )A. B. C. D.6.在中,对地表、地貌景观的形成影响较大的过程是 ( )A. B. C. D.7.读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 乙处为侵入岩 甲可能是火山岩 乙可能是沉积岩A B C D断裂带和褶皱山脉知识结构图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垂直运动内力作用熔岩流地貌或火山地表形态风化风化地貌岩石圈物质循环变质岩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案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 1.水平运动中的张裂 2.垂直运动中的上升运动 3.垂直运动中的下降运动 4.水平运动中的挤压 5.风力侵蚀作用和风力堆积作用6.冰川侵蚀作用和冰川堆积作用 7.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溶蚀作用 8.流水堆积作用 海浪堆积作用 9.流水溶蚀作用 海浪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作用探究点二:1.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2.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3.C B 4.A 5.B针对性训练:1.B 2.B 3.B 4.D 5.B 6.B 7.B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