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317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呼市六中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包身工都是新从乡下来的,而且大半都是老板的乡邻,这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外界隔绝之外,将管理权完全交给了带工老板。这要,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把她们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他们就永远没有和外头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首句“管理”一词的实际含义是( )A. 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B. 保

2、管和料理C. 照管并约束D. 压迫和剥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中重要词语含义能力。理解文段中重要词语含义,一定要通读文章段,整体把握文段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带着所要理解含义的词语回归文段,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理解其含义。本题要求理解首句“管理”一词的实际含义。“管理”本义是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通读文段,不难得出“管理”一词在此处褒义词贬用,根据文中“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外界隔绝之外”“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把她们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他们就永远没有和外头人接

3、触的机会”“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可知“管理”是指压迫和剥削。故选D。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风神潇洒 莘莘学子 炉火纯清B. 义无返顾 崭露头角 左右顾盼C. 大汗淋漓 雷厉风行 源远流长D. 壮极愉快 鸦雀无声 黄沙弥漫【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干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项,“炉火纯清”应为“炉火纯青”。B项,“义无

4、返顾”应为“义无反顾”。D项,“壮极愉快”应为“状极愉快”。故选C。3.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相 称() 施 与(y ) 着力() 横七竖八(h n g)B. 游 说() 福 分() 懒 散() 三 差两错()C. 排 场(c h n g) 差人() 盛饭() 生杀 予夺(y )D. 大 抵() 淌汗() 揩油() 美味佳 肴(y o)【答案】D【解析】A 横:h n g B 差: C 予:y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

5、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7、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4.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亡去不义 亡:逃跑B. 臣与将军 戮力而攻秦 戮力:拼力厮杀C. 秦时与臣 游 游:交好D.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5. 下面加下划线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臣 为韩王送沛公 若属皆且为所虏C. 料大王士卒足以

8、当项王乎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D. 所以遣将守关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6.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沛公“善于应变”和项羽“优柔寡断”的一组是A.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B.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王默然不应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项王默然不应7. 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B. 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C. 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D. 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

9、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答案】4. B 5. D 6. B 7. C【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B项,“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的意思是“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所以“戮力”的意思是“合力”。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

10、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划线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A项,之:动词,到,去/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B项,为:介词,替,给/为:与后面“所”一起构成被动,表被动;C项,以:介词,用来/以:介词,把;D项,所以:的原因/所以:的原因。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能力。此类题,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

11、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或者某一内容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分析可知,“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是沛公向张良询问办法时所说的话,不能表现其“善于应变”的个性;“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只能表现项羽的“胸无城府”和“轻信寡谋”的特点,不能表现其“优柔寡断”的个性。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

12、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说法错误,刘邦不是被项伯的义举所感动才与他结拜,而是为了拉拢他。B项,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后,以为刘邦忠于自己,只是有小人挑拨离间,两人才产生很深的误会;没有“不计前嫌”之意。D项,项伯保护刘邦不是为了“主持公道”,而是因为鸿门宴之前他已与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故选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

13、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参考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该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

14、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

15、,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

16、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完酒,请让我舞剑。趁机把在座位上的沛公,杀死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

17、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18、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8.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兵北 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B. 今行而无 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C. 秦王 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D. 秦之遇将军,可谓 深矣 深:狠毒,

19、刻毒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丹不忍 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B. 樊於期 乃前曰:“为之奈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C. 吾每念,常痛 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D. 伏尸 而哭,极哀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10. 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A. B. C. D.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

20、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B. 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C. 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D. 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答案】8. B 9. C 10. B 11. D【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21、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B项,“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的意思是“如今空手而去见秦王,没有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所以“信”的意思是“凭信之物,信物”。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

22、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以”:介词,因;连词,用来。B项,“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项,“于”:都是介词,在。D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能力。此类题,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或者某一内容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

23、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分析可知,是荆轲强调信物的重要;表现太子丹的仁德;是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排除这三句即可。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D项,“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说法错误,荆轲义薄云天,视死如归,他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故选D。【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

24、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参考译文: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

25、,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请求行 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 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 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

26、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 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 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 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 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

27、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太子听说了这件事,奔驰前往,趴在尸体上哭得是十分悲哀。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于是就收起盛放樊於期的脑袋,用盒子封存它。12.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顷之,烟炎张天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臣请入,与之同命(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9)怅恨久之(10)闻大王有意督过之A. (1)(9)/(2)(10)/(3)(5)/(4)/(6)(7)(8)B. (1)(3)/(2)/(4)(5)/(7)

28、(10)/(6)(8)(9)C. (1)(9)/(2)/(3)(5)/(4)(6)(10)/(7)(8)D. (1)(3)/(2)(10)/(5)(8)/(4)(6)(7)(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助词,用于时间名词之后,无实义。(2)动词,到,往。(3)(5)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6)(10)代词。(7)(8)结构助词,的。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3.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凝(nng)重 停泊(p) 婆娑(su)起舞B. 瞩(zh)目 撰(zhun)写 百花凋(dio)谢C. 噩()梦 步履(l) 绿树成阴(y

29、n)D. 祷(do)告 大厦(sh) 宣告终(zhng)结【答案】A【解析】对于多音字,可以总结归类,找出规律,便于记忆。泊“b”泊有两个读音:b、p,用于名词时,读作p;用作动词和形容词时,读作b。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墨西哥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墨西哥的电影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B. 班长提出利用寒假组织尊师活动,大家纷纷附和。C. 虽然他们在寻找革命真理和探索革命道路中经历了许多痛苦、挫折,但始终信心百倍,老而弥坚。D. 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答案】D【解析】A主客体颠倒;B“附和”改为“赞成”;C“虽然”应放在“他们

30、”后面15.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B. 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一文中,采用了叙抒议相结合的手法,简要地记叙了他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文章交错使用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C. 小狗包弟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都难以幸免,任何圣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

31、地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作者呼唤人性,同时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D.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D “不吝惜”错,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构思巧妙,上阕着重写景,下阕重在抒情。其中下阕回忆抒情的领起句是:“_,_。”(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32、3). 以其无礼于晋 (4). 且贰于楚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携、昔、峥嵘、稠、贰。【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

33、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文言文阅读。17.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3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1)我早

35、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2)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用”,指重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急”,形容词作动词,有了紧急情况;“而”,连词,表顺承;“是”,代词,这;“之”,的;“过”,过错;“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2)中“越”,越过

36、;“以”,相当于“而”,表顺承;“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其”,代词,代指上句说的“越国以鄙远”这种情况;“焉用”,为什么;“焉”,何,疑问代词;“用”,介词表原因;“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以”,相当于“而”,连词,表顺承;“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

37、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

38、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

39、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动乱来代替整齐,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1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

40、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

41、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

42、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答案】(1)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2)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3、)。(3)范增几次用眼光示意项羽,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距”,通“拒”,把守;“毋”,不要;“内”,通“纳”,接纳,让进入;“尽”,整个,全部;“王”,名词作动词,称王。(2)句中“所以”,的原因;“遣”,派遣;“备”,防备;“盗”,流寇,这里指其他的农民起义军;“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44、出入”,偏义复词,意思偏在“入”,进入;“非常”,指意外的变故。(3)中“数”,多次;“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所佩”,“所”字结构,佩戴的;“以”,连词,表目的;“示”,暗示;“之”,代词,指项羽;“者”,句中语气词,表提顿;“三”,指多次;“应”,反应。【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

45、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该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

46、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

47、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

48、。”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完酒,请让我舞剑。趁机把在座位上的沛公,杀死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千里之行

49、,始于足下:道德修炼始于点滴,走好第一步才能奠定人生的基石;智能发展重在探索,迈出第一步才能呈现未来的精彩;梦想成真贵在创新,尝试第一步才能做到出发就会到达前行之路沟沟坎坎,走稳自己的第一步,才能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请以“第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答案】第一步八月的风干涩燠热,挑拨着我渐趋枯荒的田塍;烈日暴晒在我早已睁不开眼,只得依稀辨得你瘦弱的身影。你站在我的身上,步履踟蹰,我已大半能猜到,你在犹豫,是否迈出这离开我的第一步。藤草爬蔓在我的胸膛,我痒得难受。你盯着足下的那根初生锈渍的铁锄,是在伤心吗?你是否想起了那一个个播种的初春

50、,那一个个挥动铁锄,铲草,耕犁的午后?此番离去,迈出你进城打工的第一步,便不复有机会手执铁锄,为我耕耘,你舍不得那份感动了吗?你的鼻翼微微翕动,黑瞳也着上了珠箔,攥着白发老娘亲手包好的行李,你在阳光下无语独立,不肯迈步。蓦地,你躬下身子,用那一双已不再稚嫩光滑的手抚摩我的背脊,像一个将军,赴死前再一次抚摸爱骑的鬃毛。那么就请迈出第一步吧,我的孩子。就让我的容颜慢慢老去,毕竟我已再无青春载动你渴求梦想的双羽;就让我的葡萄架渐渐荒芜,毕竟村子、大山不是你诗意栖居的园地。小河静静淌,鸟儿唧唧叫,你终于站起来,转身面向村西,城市的方向。是啊,那里才是曙光,哪里才拥有梦想,一切将在那里起步,一切将在那里

51、起航。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超速的快车,你快走吧,迈出这第一步,幸福将拥抱你。你将再不须把我耕犁,再不须把汗滴落在我这片瘦瘠的土地;也许,你还会拥有香车宝马,那么到时就把我想起。我不留恋你,请你也别再留恋这片土地,这淙小溪,这块青草地,这几藤老树枯枝。终于你抬起脚迈出了第一步,决绝而又坚毅。我在烈日下注视着你,想笑想泣。继续迈出你的步伐吧,我的孩子,只是不要忘记,不要忘记这里曾经氤氲的稻香,这里曾经结织的蛛网,这里曾经演绎的乡村浪漫,这里种下的浓浓人情。孩子,在城里可千万别忘记自己纯朴诚实的本性!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我喃喃着你的远去,不能再有别的言语。请忘了我,在这第一步之后;请记住你,在这一

52、切之前。【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步”首先要界定为必须在某一个领域迈出的第一个步伐,做出的第一个事情;它是一个动作、举措、行为,是一个过程的起始;可以理解为“第一次”,但必须有后续性的行为;不能理解为“第一个”,否则就成为名词性事物。立意:考生在文中必须点明“第一步”的含义,不能含糊其辞。提示语提供了立意的三个角度,第一层意思强调“第一步”是点滴的积累,第二层意思强调“第一步”探索性的意义,第三层强调“第一步”贵在创新。“道德修炼”、“智能发展”、“梦想成真”提示了立意的三个范围,考生实际写作中应不限于这三个方面,更不能只是机械演绎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基本立意可以是:走稳自己第一步,才能走好今后每一步。如果能够辩证分析,认为第一步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步没走好,也并不意味着以后步步皆错,这样的立意也视为准确。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