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97.50KB ,
资源ID:58299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29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导学案:古诗文阅读6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导学案:古诗文阅读61.doc

1、学案61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一)学案目标1.了解鉴赏炼字艺术的常见题型。2.掌握鉴赏炼字艺术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分析方法。(200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1)“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中“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_(2)有人认为“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考点探讨语言鉴赏题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不是江苏卷的常考点,但会是潜在的重要考点。语言鉴赏主要是分析语

2、言在写景状物、表情达意、营造意境、谋篇布局方面的作用。包括炼字、炼句两块内容,以“炼字”为重点。考查炼字的重点是动词、形容词的赏析。一、赏诗眼1知识梳理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诗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辨析鉴赏:(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2)抓描写事物的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高考考“诗眼”,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找出并分析“诗眼”,二是间接分析某字成为全篇关键的理由。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

3、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_二、炼实词1炼动词(1)知识梳理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

4、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情。(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诗的第三联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2炼形容词(1)知识梳理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

5、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四句中的“轻”字别有一番意蕴,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作简要赏析。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欢畅的心情。答:_3炼色

6、彩词(1)知识梳理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7、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2)演练体悟分析下面一首诗歌中的色彩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答:_4炼叠字(1)知识梳理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

8、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答:_5炼数量词(1)知识梳理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韵味平添。(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

9、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答:_三、炼虚词1知识梳理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使文义大为增光。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词的美的效果了。2演

10、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答:_如何做好炼字分析下面是一道炼字鉴赏题,所提供的答案均是学生答案。请探究这些答案所存在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

11、”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现场答案一:分别是“咽”和“冷”。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阴凉,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突出世态阴凉、冷漠与无情。探究_现场答案二:分别是“咽”和“冷”。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泉声咽危石”,一个“咽”字,突出了香积寺的静,泉声动听;“日色冷青松”,一个“冷”字用得很精妙,显得青松苍劲、挺拔,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探究_现场答案三:分别是“咽”和“冷”。作为山水田园派,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出一幅幽静怡然过香积寺的游景,全诗突出一个“静

12、”字,而“咽”“冷”将泉声、日色动静结合,同时照应前后联。探究_现场答案四:分别是“咽”和“冷”。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咽”和“冷”字,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心境,作者厌恶世俗的繁杂,渴望过一种清净、安宁的生活。探究_正确答案:_总结语言鉴赏题,重点难点在分析。要做好分析,从答题角度上要注意:词语含义,词语所用手法(若有的话),营造意境,表达情感。从答题规范上要注意:分析要准确;分析要具体,扣住语言,展示分析过程,不可架空分析,泛泛而谈;要联系全篇主旨和意境,不可孤立分析某个字。听课记录:(1)审题关注提问模式:a.“诗眼”题:全诗(或某一句)的诗眼是什么?全诗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b.“炼

13、实词、虚词”题: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某字如换成另一字,效果如何?请作分析。把握思考模式:因为绝大多数语言鉴赏题都要求分析,因此在分析思考时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炼意、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2)答题一般步骤为: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是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这一步骤如有则写)适当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是鉴赏诗眼题,步骤则为:指出该

14、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分析该字(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是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改换词语效果比较题一般只认可原文本用词。一、对点训练(一)高考题组1(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赏

15、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_2(2010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注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答:_(二)模拟题组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16、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答:_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唐)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古人写诗常用“自”“空”二字。你认为诗中加点的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_二、综合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雨夜眠注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这首

17、诗大约是大和六年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_(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答:_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杨炎正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注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杨炎正:南宋词人。(1)怎样理解上阕“强呼斗酒

18、”中的“强”字?请分点略加解说。答:_(2)“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个“冷”字含有哪些意蕴?答:_(3)“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中的“此意”指什么?这是诗人本来的愿望吗?为什么?答:_学案33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一)高考体悟(1)“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2)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知识整合一、2.同意。“流落”二字概括了李中丞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全诗多处对“流落”二字进行照应。“罢归无旧业”既表其清廉,也说明其“流落”的原因;最后两句写其“流落”之状,更是对其寄寓深

19、切的同情;“曾驱”一句及“独立”一联写其当年何等威风,何等功业,与今之“流落”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人“流落”之可叹。因此说“流落”是全篇的诗眼是正确的。二、1.(2)“迸”,思乡之情使树叶断裂迸下,表现了思乡之情的浓重。“入”,化无形的梦为有形,使诗人的乡愁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无休无止。解析鉴赏炼字,“迸”和“入”把诗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2(2)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心情轻快别有一番意蕴。3(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

20、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的一团旺火,多么绮丽,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赋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着,笔锋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

21、但引不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的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切,别具韵致。解析赏析时,紧紧抓住色彩词对意境描绘所起的作用来细细品读。具体方法可以用近义词替代,对比感悟等。4(2)“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5(2)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

22、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里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万八千里。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三、2.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色”是“悔”

23、的直接原因,但细细品味,“杨柳色”是外因,“悔”是内因,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极富神韵,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平时并不觉得,一旦为外物所触发,不可自已的瞬间变化。解析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忽见”惹起一腔幽怨。理解“忽”字的含义,不能只局限于此句,而应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重点突破现场答案一答案提示分析欠准确,意境不准确。现场答案二答案提示分析欠准确,无意境分析。现场答案三答案提示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现场答案四答案提示没有诗眼

24、的分析,只有分析的结果,没有分析的过程。正确答案例一: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渲染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例二: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便由一“冷”字表现出来。巩固提升1

25、“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2“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3“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解析按照炼字题的答题四步骤即可。4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描绘出了经泉州军洗劫后,农村一切自

26、生自灭、无人问津的荒凉萧条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寄身离乱,感时伤怀的情感(或对泉州军的愤懑,对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5(1)“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交待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淡的情怀。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任答两点、意思贴近即可)6(1)“强”有振作义。词人因心情不佳而借酒排遣。他心情之所以不佳,一是逢秋伤悲,睹物衰败而生人生苦短之叹;二是客居身份,有飘零之感;三是神州分裂,虽然江山如画,但一半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四是报国无路。(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冷”既指外部深秋的温度之冷,又借此暗喻奸佞之徒结党营私,排挤异己,使爱国之士举步维艰,陷于困厄之中而难有作为这一现实状况。(3)“此意”指归隐江湖。这并非诗人的本来愿望,只是诗人的无奈选择。因为他年岁渐老,已经看不到有被朝廷重用的希望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