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胡同文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295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同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胡同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胡同文化 导语:同学们,什么是文化?(大屏幕)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人“有文化或是没文化”“文化高或是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等。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近些年来文化这个词比较的时髦比较的“HOT”,似乎什么都可以称之为文化。如果你哪天心情特别好,坐在电脑轻轻的敲入“文化”这二个字,那么你就会惊喜的发现相关键接竟达100多个。什么校园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中西文化,寝室文化,服饰文化,历史文化,那么,网络的兴起与风迷一时又兴起了“ONLINE”文化(网络文化)。我们今天要来探讨一下北京文化的重要

2、组成部分胡同文化。(大屏幕)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2、体会汪曾祺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怀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就跟随着汪曾祺先生,到胡同去看看。(大屏幕)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4),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北京胡同的特点。在概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思考一下,你是怎么把这些关键字概括出来的。明确:方正来源宽窄网络(大屏幕)胡同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样的?明确:毫无生气(大屏幕)胡同如上所视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根植于胡同发展而来的胡同文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5-12),同样用简短的话概括胡同文化特点。在概括的过程

3、中也请大家注意思考一下,你是怎么把这些关键字概括出来的。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大屏幕)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3-15),简短的话概括一下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势。(语言:典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豪无生气。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明确:衰败没落(大屏幕)(13段首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小组讨论:在胡同文化的四个特点中,你喜欢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谈一谈。(分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讨论下特点,事先可以问一下每组有多少同学喜欢这个特点,多少同学不喜欢)一、 封闭表现1: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思考:北京人的“窝”是“金

4、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明确:旧旧房檀断砖墙总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表现2:“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语言朴素口语化)小结:文章首段末句:“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的第一个特点“方正”可以引出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封闭的布局形式,必然导致居住格局的封闭性,进而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另一方面,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尊卑长幼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因此,讲究“方正”,便是讲究等级,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二、满足表

5、现:有窝头,就知足了。虾米皮熬白菜,嘿!(当时北京老百姓的日常主食,就是棒子面窝头。也就有了北京人的讽刺用语:“瞧你那窝头脑袋!”)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去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哪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注:这几句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体味)满足可以从两方面看1、以前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大都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任人宰割。许多人奔波劳碌一生,尚无安身立命之地,无糊口度日之食,好不容易得到一间破屋,一口残羹,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正所

6、谓知足常乐。“窝头是贫苦的象征。”(梁实秋:雅舍小品窝头)许多人穷苦一生,不就是为了“窝头”吗?有了窝头,自然就该满足了。如果还能有“小酱萝卜”,那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呢?即便是理应优待的姑奶奶,有了臭豆腐,再加上几滴香油,也可以招待得差不离。如果还能用虾米皮来熬白菜,那简直就是美味佳肴。一般人家绝对是可望不可求的,而一旦享用,便喜出望外。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此外,自己的身家性命尚且难保,又哪有能力去关照他人?能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清爽,不让自家人受冻挨饿,就很了不起了。对于他人的“瓦上霜”、别家的冷

7、暖饥寒也就爱莫能助了。因此,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来说,也只能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因为,他们的命运捏在人家手里,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即使突遭横祸,也只能忍气吞声,小心奉陪。“君叫臣死”,“臣”也“不得不死”,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无法保全自己,何况一介草民?不随遇而安,又能怎样?想抗争?门儿也没有!对于自家祸福,尚且如此,而对于与己无关的事,也只能置身事外,只能冷眼旁观了。否则,你又能要求他们咋样?如果你要求一个过江的泥菩萨去普度众生,不仅无理,而且是相当的残忍了。2本文写于1993年,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

8、,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3探究学习: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三、袖手表现“置身事外,冷眼旁观闹学生,过

9、学生与他们无关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四、忍安“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思考: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文中第6段首句)对于它的消失,人们应该象鲁迅对侍雷锋塔倒掉

10、那样拍手叫好,可是汪老先生又为什么如此伤感呢?(大屏幕)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故宫,天坛,那不是完整的北京。作者大半辈子都是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北京文化几十年。胡同是他生活的家园,胡同是滋长他文化的土壤,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朝一夕,无不蕴藏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无不寄托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传统文化已在作者心中深深打下了永不磨损的烙印。据说单位曾经给汪老分过一处新楼房,可是直到去世,他也执意不肯搬进新居。对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老人来说,胡同的消失,难免让他对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留恋之情。人都有怀旧之情,特别是老北京对传统文化更是。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体味一下老北京的这种情感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课堂。“再见吧,胡同”就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告别语或文章的结束语。告别胡同,就是告别等级思想,告别保守,告别心灵的封闭,其中也蕴涵着作者对已逝和即将逝去的文化的无限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