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242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6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高 考 真 题 试 做(2011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

2、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

3、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5分)译文:_(2)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

4、吕徽之乎?”(5分)译文:_解析:翻译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字顺。第(1)句注意“诣”、“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策”、“高简”等词的落实。并注意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答案:(1)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2)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见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参考译文:我家乡的吕徽之先生,安家仙居在万山中,博学多才能写作诗文,问起来没有不知道他的,但是常常躲避自己的名声,以耕种打鱼为生。一天,他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他缓慢地到了

5、庭院中,听到东阁中有人在分韵写有关雪的诗,其中一个人分到“滕”字,苦苦吟哦不能写成,先生不觉就笑出声来。阁中的各个贵族游学子弟们听到了,就派随从责问他。先生开始不说话,众人更加疑惑,于是就亲自出来,看见先生露着头顶穿着短布衣服,穿着布袜草鞋,就瞧不起他,问他笑的原因。先生没有办法,就说:“我想借用滕王蛱蝶的典故。”众人才叹服,邀请先生进屋坐下。先生说:“我这样的形象装束,怎么可以置身于你们中间?”众人邀请他更加坚决,于是进入阁中。众人用“藤”“滕”两个字请先生写诗,先生立即提笔写道:“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又请先生写“昙”字韵的诗,又随即动笔写完,便

6、出门去了。众人挽留,没能留住。问他的姓名,也不回答,都惊讶地说:“曾经听说吕处士的名字,想见一面却不能够,先生难道就是那个人吗?”回答说:“我是农家人,怎么知道吕处士是什么人?”众人赠送给他谷子,他愤怒地说:“我怎么能要不义之财呢?”一定要购买,他才撑船离开。众人派人远远地尾随在他的后面,道路很是偏僻遥远,(派去的人)记住了他的住所后返回。雪后天晴,众人去造访他,只见一间草屋,家里只有四面墙壁挺立。忽然看见米桶中有一个人,是先生的妻子,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坐在桶中。询问吕徽之先生在哪,回答说:“在溪流边上捕鱼。”才知道那人真是先生了。到了那里,果然看见先生,把特地来问候道谢的意思告诉他。先生隔着

7、溪流说:“各位先到我家,我捉到鱼,一定换酒请各位喝。”不一会儿,携带着鱼和酒到了家,喝尽兴后分散离去。众人返回到中途,因为夜晚天黑,行路不好,就暂时在一个露棚下休息。恰好露棚主人从外面回来,是曾经认识的,问众人从哪里来,众人把(探访先生的)缘故告诉他,主人高兴地说:“这的确是我平日所愿见到的人。”于是主人留客人住下。第二天天一亮,客人告别,主人顺着客人所说的踪迹寻找,但是先生已经迁居了。又一天,先生与陈刚中治中在路上相遇。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见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先生说:“是啊。足下您不是陈刚中吗?”说:“是的。”他们便握手好像是旧交,一起来谈论关于

8、驴的典故。先生说一事,治中回答一事,彼此谈论了四十多件事,治中停下来了。先生说:“我还记得有某件事出自某本书,某人出自某篇传记。”又说了三十多件事。治中深深地敬佩他。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历年来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文言翻译是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既有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又有句式、活用等方面的考查,能够较好地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高 考 命 题 揭 秘 考纲解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

9、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4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帮助理解。考点梳理 一、利用关键实词巧妙翻译句子 理解并翻译句子,是对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具体语境,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指定的文言句子。掌握重要实词,可以帮助考生比较准确、快捷地把握文句含意、理解文段的意思。在翻译题中,几乎每个句子都包含有重要的实词,只要能准确翻译出重要实词,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句中若有通假字,一定要注意通假情况,准确翻译。翻译实词时要尽可能直译,努力做到

10、文从句顺,表意清楚。如果无法直译,也可以采用恰当的意译。如陶潜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三径”是院中的小路,代表隐士所居的地方。再直译为“三条小路”就不妥当,应意译为“隐逸生活”、“贫居生活”。二、利用重要虚词巧妙翻译文言语句 1观察虚词在句子结构中起到的作用,翻译时要调整好句子结构。这主要针对结构助词而言,如“之”,该虚词有一类用法就是结构助词,其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定语的标志;一种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有一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果考生头脑中没有“之”的这些作用,或者不能理解这几种结构的意义,当然就不能读懂耐人寻味的文言语句。古代汉语中结构助词并

11、不是很多,“之”、“者”用得较多一点。能在句中形成相对结构的还有介词,比如“以”、“于”等。古代汉语中的固定结构、兼词等也须考生慎重考虑它们的结构意义。2观察虚词对句子语气所起的作用,翻译时要把握好句子语气。虚词对句子语气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直接的语气词,如语气助词“乎”“焉”“也”“耳”等,语气副词“其”、“乃”、“何”等;另一种是通过各类虚词在句中的承接组合,使句子获得更为生动的语气表达效果。3观察虚词对句子连接所起的作用,翻译时要注意逻辑关系。在文言虚词中,可以用作起关联作用的连词,如“而”、“且”、“则”、“以”等,它们使句子和文段不仅多了几分理趣,而且重点更突出。失

12、分规避 例(2011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 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

13、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

14、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译文:_(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3分)译文:_(3)孝

15、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3分)译文:_【解析】(1)注意“厚衣”“封”“树”“以”等词语,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式。(2)注意“亡”“凿”“藏”等词语。(3)注意“以”“安神”“则”等词语。【答案】(1)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2)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3)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榜样。参考译文:我听说贤圣的君主,广泛观察结局和开始,透彻地了解事理,而做到是非分明。孝文皇帝站在霸陵上,回头对群臣说:“啊!用北山石

16、做椁,哪里能动摇它!”张释之进言道:“如果里面有值得要的东西,即使坚固如南山仍然有缝可钻;如果里面没有值得要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忧伤的?”死是没有终极的,但国家有兴亡,所以释之的话,是为无穷的后事打算。孝文皇帝感悟,便薄葬,不建山坟。易说:“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制作棺椁,从黄帝开始。黄帝葬在桥山,尧葬在济阴,坟冢都很小,葬品微薄。文王、武王、周公葬在毕,秦穆公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没有坟冢。这是圣帝明王、贤君智士深思远虑传之无穷的打算。等到吴王阖闾,违背礼制进行厚葬。十多年后,越国人就挖掘了他的坟墓。

17、秦始皇埋葬在骊山的山曲,下面阻住了三眼泉水,上面堆起了高高的山坟,它的高度有五十多丈,周长有五里多;水银做江海,黄金制成飞雁,天下苦于他的徭役就起来造反,骊山的坟墓还没有建成,周章就率领百万大军来到了。项羽烧掉了他的宫室以及营造的楼宇,以前的坟墓都被发掘了。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从古至今,埋葬的礼节没有比秦始皇隆重的了,几年之间,在外遭受了项羽的灾祸,在内遭受了牧人的灾祸,难道不悲哀吗?所以品德越高的人越薄葬,智慧越高的人越不重视葬礼。没有德行与智慧的人,越崇尚厚葬,坟墓越高,宫室庙宇越华丽,他们的坟墓也越被发掘得快。从这点看来,明显

18、与隐晦的效果,薄葬与厚葬的吉凶,已经很明白了。陛下登上皇位,亲身倡导节俭,开始营造初陵,它的规模简单而小,天下的人没有不说您圣贤明智的。等到迁到昌陵,就增加坟墓的高度,积土成山,发掘百姓的坟墓,积累起来有几万,营造城邑,计算着日期十分急促,费去的金钱成百上万。死亡的人在九泉之下怨恨,活着的人在地上忧愁,怨气感动了阴阳两界,加上荒年,死亡的和流离失所的有十多万人,我非常怜悯他们。陛下仁慈的美德很深厚,聪慧明达超过世人,应该弘扬崇尚汉家和刘氏的美德,光辉超过五帝、三王,却只是与暴秦乱君比谁更奢侈,比谁的坟墓更高,违背了贤明智慧的心,忘记了万世的安定,我私下里替您感到羞耻。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

19、,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榜样;秦始皇增高山陵,实行厚葬,因为奢侈产生了祸害,值得引以为戒。初陵的规模,应该遵从大臣们的意见,来平息大家的怨气。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2古义当今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3字词翻译不到位。这主要是指实词、虚词翻译不够准确。实词应尤其注意它的一词多义现象,挑选最恰当的一项进行翻译。虚词也应注意它的不同

20、用法,尽量翻译准确、到位。4随意增删句子的成分。在翻译时,有的同学可能会增删句子的成分。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应分清哪些是省略句,需要适当地添加成分;哪些是不需要翻译的语气词或辅助成分,可以不翻译,切不可随意增删。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一、文言文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文句翻译题答题原则: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一一对应,字字落实,忠实原文。1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就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了基础。得分策略 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翻译一

21、般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2找得分点,发现“生词”。这一步是关键,让考生翻译的句子,一般有几个得分点,根据分值抓住关键词语的翻译十分重要,因为评分时关键词语是主要得分点。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善于联系,做好知识迁移工作;二是考虑全面,注意文言词的特殊用法。3理清句式,调整语序。注意文言句子所隐藏的特殊句式,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既是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翻译时,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特殊语气(如反问语气

22、)和古汉语所特有的句式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4草拟底稿,连词成句。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5轻读一遍,誊写答卷。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调整,自己确信无误,且通顺畅然,然后才能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详解见掌中宝)二、文言文翻译口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回到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