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宁英才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受到冲击2.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C统帅百
2、官以及起草诏令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3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但清代学者储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 D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4.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朝因之。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 A.笼络士人,巩固统
3、治 B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 C抑制权贵,奖拔寒俊 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5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的政权解读错误的是 ( )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 C专制主义集权思想浓厚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6古希腊文学与社会在描述雅典戏剧公演时写道:“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
4、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观剧不可能 ( ) A陶冶人们情操 B渲染希腊城邦精神 C培养公民意识 D活跃公民大会气氛7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B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8.罗马法中规定:“不知道有埋藏物的人,虽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埋藏物。即使他知道有埋藏物,也不能通过长期占有时效取得埋藏物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法律注重保护
5、私有财产 B严格限制土地兼并发生 C严厉打击非法侵占财产 D法律维护公民权利平等9.北大教授钱乘旦在论述英国历史时说:“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据此,作者认为英国现代化的开始应该是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1832年议会改革 D责任制内阁形成10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改
6、变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 B追求社会平等保障工农利益C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趋于一致 D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11一位日本将领自我辩护说:“我们就像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只有三扇门供我们逃出去,也就是说移居外地、打入世界市场和领土扩张。第一扇门,移居外地,已经被其它反对日本移民的国家堵死了。第二扇门,打入世界市场,又已被关税壁垒关上了。三扇门关上了两扇,日本该怎么办?很自然,日本只有从剩下的一扇门夺门而出了。”该将领辩护的扩张行动最可能是 ( )A九一八事件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甲午战争12.下表是摘自于新中国某位元帅的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7、目 录第三章南昌起义第六章长征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第十三章第十六章决战淮海A.平型关大捷 B.建立鄂豫皖根据地C.孟良固战役胜利 D.百万雄师过大江13“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上述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B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14程广云在民国三大政治遗产:人民主权以党治国政治协商中认为:“政治协商应该是不同意识形态政党超越意识形态达成的一种公共政治行为,是在不同意识形态集团中建
8、立的一种共识机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共识机制B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间求同存异谋发展的基础 C政治协商制度是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共掌国事D政治协商制度是对民国政治遗产的继承与发展15. 2014年,习近平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说:“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台。”此观点主要体现了 A“一国两制”原则 B反对外来势力干涉 C平等协商的精神 D“一个中国”的原则16据台湾政府部门统计,2014年金门岛上每4户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
9、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 ) 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结果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D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17.1969年尼克松宣布对亚洲的新政策: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集体安全是美支持其盟友对付国内或核大国的威胁所谋求的一个目标。这反映了A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B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C美国的军事重心开始转向欧洲 D美国全球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守18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
10、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经互会的成立19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D
11、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20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这表明欧洲国家旨在()A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中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C控制战后欧洲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21右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22.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
12、的两幅漫画 图一 美国漫画(图中人物上有“欧洲”字样, 图二 苏联漫画(图中中文由俄文译成)悬崖下面反映欧洲一片荒凉景象)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23 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后被美国发现,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表明()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此后美苏两国不再走军备竞赛路线C此后美苏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美苏认识到对峙和使用原子武器并不能解决问题24据
13、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87次战争。其间,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战争爆发与民主化程度有必然的联系 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C战争造就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D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影响战争分布25布莱恩莱瓦克和爱德华缪尔在西方世界碰掩与转型一书中指出:“恰恰在欧洲,失去其殖民地财产的同时,它自己也在遭受殖民化,至少是遭受可口可乐殖民”,这里所说的“殖民化”是指()A欧洲成为美国倾销商品的殖民地B欧洲各国受美国控制丧失独立性C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D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14、各国第卷(共50分)二、材料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
15、千百种原因一一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一一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骂,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l)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狄更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4分)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哪些历史借鉴?(8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段话。(13分)27(15)民族主义
16、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
17、 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2)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指出增加的新内容。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
18、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材料)(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教师版历史试题答案110 DABAA DDABB 1120ABACD BDCCB 2125 DDDDD26、(1)特点:直面现实与批判性;社会改良与人文关怀。(4分)借鉴: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民主化进程;保障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8分)(2)理解
19、:“这个时代”是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 。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爆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13分)27(1)新内容: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扶持弱小民族,实行民族自治)。(2分)思想: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中华民族获得国际平等地位)。(2分)(2)原因: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6分)(3)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2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民主主
20、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 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的新内容是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扶持弱小民族,实行民族自治)。学生结合知识概括从1
2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2)本题材料提到,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本题材料提到,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核心内容是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学生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可以列举: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民族主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