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632.50KB ,
资源ID:58231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23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C.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能量转换有关D. 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分析】1、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3、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

2、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4、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详解】A、DNA分子中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是生物膜的共性,B错误;C、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能量转换有关,C正确;D、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聚合而成,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错误。故选C。2. 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

3、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 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 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答案】C【解析】【分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详解】A、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

4、A正确;B、黑藻成熟叶片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正确;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体积变小,绿色会加深,而随着不断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D、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黑藻为素材,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3. 如图为某细胞部分结构,关于该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膜上

5、附着有大量分解丙酮酸的酶B. 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结构C. 细胞质基质中的核酸与中的核酸种类相同D. 结构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1、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解】A、内膜上附着大量催化H氧化的酶,A错误;B、为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即有关,B正确;C、细胞质基质中的核酸与中的核酸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D、为细胞膜,膜上的糖类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糖

6、蛋白,也可与脂类结合成糖脂,D错误。故选B。4.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瘍等。尿素呼气实验是目前诊断Hp感染准确性最单的方法,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在Hp产生的脲酶作用下水解为NH3和13CO2,通过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是否含有13CO2作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胃内生存是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B. 检测Hp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所用13C对人体应该是无害的C. 脲酶可降低尿素水解反应的活化能D. Hp细胞内,脲酶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答案】D【解析】【分析】尿素呼气实验的原理为

7、:利用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和CO2,然后根据CO2的同位素检测来确定幽门螺杆菌的有无,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其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也没有其他复杂结构的细胞器。【详解】A、胃内含有胃酸,其内pH较低,因此,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胃内生存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A正确;B、检测Hp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所用13C对人体应该是无害的,从而达到检测并治疗的目的,B正确;C、脲酶作为催化剂,根据催化的机理可知脲酶可降低尿素水解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Hp细胞内,脲酶不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

8、器,而只有核糖体,D错误。故选D。5. 研究人员猜测,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增多,是通过线粒体分裂增殖实现的,并设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进行验证。先将一种胆碱缺陷型链孢霉突变株置入含有3H标记胆碱(磷脂的前体物)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采用链孢霉胆碱缺陷型突变株目的是排除自身合成胆碱对实验的干扰B. 新合成的线粒体随着分裂次数增加,相对放射性逐代降低直至消失C. “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与前者相同,只胆碱没用3H标记D. 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放射性均匀分布到新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中【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

9、题意可知,线粒体增多是通过线粒体分裂实现的,线粒体分裂需要胆碱这种物质,为了研究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多线粒体分裂胆碱的利用和分布情况,胆碱缺陷型链孢霉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只能利用环境中的胆碱,因此可以证明线粒体的数量增多是通过分裂的方式实现的。先用3H标记胆碱的培养基培养细胞,然后将细胞转入另一种胆碱不用3H标记的完全培养基。【详解】A、链孢霉胆碱缺失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因此必须利用环境中的胆碱来合成自身需要的物质,利用该突变株可以排除内源合成胆碱对实验的影响,A正确;B、新合成的线粒体利用胆碱合成新的膜,但是新合成的线粒体仍然需要从原来的线粒体中分裂出来,因此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线粒体的

10、放射性会均匀分布到新的线粒体中,逐渐减少但不会消失,B错误;C、“另一种培养基”是指需没有3H标记的胆碱的培养基,以便观察线粒体的放射性分布情况,C正确;D、因为线粒体膜具有放射性,因此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放射性会均匀分布在线粒体的内外膜,D正确;故选B。6.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A. 悬液中酶的浓度B. H2O2溶液的浓度C. 反应体系的温度D. 反应体系的pH【答案】B【解析】【分

11、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故选B。【点睛】7. 古代家庭酿酒的具

12、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4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酿(做实验是用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合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并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3040)12h即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O2进行有氧呼吸B. 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C. 发酵过程中,随着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D. 若米饭中不加入酒酿,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详解】A、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

13、是增加透氧性,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O2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A正确;B、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会产生水,B错误;C、发酵过程中,随着O2逐渐减少,有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无氧呼吸逐渐增强,C正确;D、酒酿中含有酵母菌菌种,若米饭中不加入酒酿,则结果可能是不能得到酒精,D正确。故选B。8. 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 将精原细胞中某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

14、记,该细胞正常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D. 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O2【答案】C【解析】【分析】1、用15N标记氨基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2、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3、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详解】A、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含有18O标记的水

15、,若含有18O标记的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则能生成18O的二氧化碳,A正确;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只要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的时候利用放射性标记的甲硫氨酸,则就含有放射性,B正确;C、将精原细胞中某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当其进行DNA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只有一个精细胞含有15N标记,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1/4,C错误;D、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当其进行细胞呼吸时,放射性元素可转移到CO2中,D正确。故选C。9. 研究表明,TGF-1 /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胞外蛋

16、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信号传递途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 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D. 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可能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癌细胞的特征有: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

17、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详解】A、该信号传递途径,激活了细胞内信号分子Smads,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B、复合物在细胞质中合成,转移到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B正确;C、从功能上来看,靶基因表达能够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错误;D、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会减少,基因发生突变后,可能会促进某些蛋白质合成,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可能增加,D正确。故选C。10. 用15N标记果蝇(2N=8)一个精原细胞的所有染色体,让其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XXY的

18、异常精子,若只考虑性染色体异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3、3、2、6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单体有8条C. 异常精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D. 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最多会有10个【答案】D【解析】【分析】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若产生一个XXY的异常精子,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XY没有分离,则同一精原细胞同时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5、5、3、3;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XX没有分离,则同一精原细胞同时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5、3、4、4

19、。【详解】A、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5、5、3、3,也可能为5、3、4、4,A错误;B、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有8条,DNA进行半保留复制,16个DNA均被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单体有16条,B错误;C、异常精子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也可能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进入同一细胞,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DNA都被标记,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XXY的精子,则细胞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最多会有10个,D正确。故选D。11. 科研人员在一个远离大陆的荒岛上发现了一种昆虫(其种群的性别比例大致为1:1),调查发现其

20、触角长短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短触角雄虫的数量远多于短触角雌虫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D、d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若短触角为显性性状,该昆虫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C. 若短触角为隐性性状,该昆虫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D. 多对短触角雌、雄个体杂交,不能判断短触角的显隐性【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可以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表现型杂交,根据后代表现的性状进行确定;还可以利用同一表现型的性状进行杂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杂交性状为显性,若后代未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杂交性状很可能是隐性性状。【详解】A、由于D、d位于性染色体

21、上,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若短触角为显性性状,假设基因D位于Z染色体上,则短触角雄虫的基因组成有两种ZDZD、ZDZd,短触角雌虫的基因组成有一种ZDW,可见,短触角雄虫的数量远多于短触角雌虫数量,假设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短触角雌虫的基因组成有两种XDXD、XDXd,短触角雄虫的基因组成有一种XDY,可见,短触角雄虫的数量远少于短触角雌虫数量,B正确;C、根据B项的方法可推知,若短触角为隐性,假设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短触角雌性的基因型为ZdW,一个隐性基因即可表现,而短触角雄性的基因型为ZdZd需同时具备两个隐性

22、基因才能表现,可见,短触角雌性的数量远多于雄性的数量,同样道理,假设 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短触角雄虫(XdY)的数量远多于雌虫(XdXd)的数量,C正确;D、多对短触角雌、雄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短触角为显性性状;若后代未出现性状分离,则短触角很可能为隐性性状,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D。【点睛】12.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种单股正链RNA,以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图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有关该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得到四种核糖核苷酸B. (+)RNA的嘧啶

23、碱基数与(-)RNA的嘧啶碱基数相等C. 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内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 由于没有核糖体,所以病毒包膜上不存在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RNA流向RNA和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初步水解会得到四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B、图中的(+)RNA与(-)RNA之间为互补关系,因此二者中的嘧啶碱基数的嘌呤碱基数是相等,B错误

24、。C、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内可催化RNA的合成,显然RNA复制酶能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正确;D、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没有核糖体,但病毒包膜上依然存在在宿主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C。13. 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B. 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C. 向导

25、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 若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紧扣题干信息“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准确答题。【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A正确;B

26、、向导RNA中的双链区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B正确;C、向导RNA通过转录形成,逆转录酶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C错误;D、由于链与识别序列的互补链序列相同,故两链碱基相同,只是其中T与U互换,所以若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D正确。故选C。14. 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

27、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 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C. 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D. 将甲的F1自由交配,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3/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例均为3:1,说明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表明辐射诱变处理均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详解】A、由题意可知,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B、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B正确;C、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

28、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因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若用A、a表示,甲株后代中AA:Aa:aa=1:2:1,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一代,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则产生A和a配子概率均为0.5,后代中AA =1/4,Aa=2/4,aa=1/4,若只收获正常株即AA和Aa上所结的种子,则只有Aa上结出aa的种子,用配子概率进行计算概率为1/21/21/2=1/8,故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占AA和Aa的后代的比例为aa=1/8(1/4+1/2)=1/6,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运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试题难度较大

29、。15. 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B. 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C. 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D. 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答案

30、】D【解析】【分析】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三种雄虫的三种生殖对策能相互协调,平均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A错误;B、大、中、小雄虫都能与同一类雌虫交配繁殖,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说明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D、三种雄虫能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并将基因传递给后代,互

31、不干扰,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16.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000倍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B. 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C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D. 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是因为有ATP驱动【答案】AD【解析】【分析】

32、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A、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而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未必是被动运输,如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B、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即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B正确;C、根据题意可推测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直接转运即可,C正确;D、通道蛋白介导的运

33、输速率较快是转运机理导致的,与ATP驱动无关,D错误。故选AD。【点睛】17. PLK1是一种对细胞周期有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激酶,可以催化磷酸基团转移到不同的特异性底物上,在促进纺锤体两极分配、染色体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PLK1活性较高B. PLK1在细胞分裂间期大量合成且达到最大活性C. 通过阻断PLK1的表达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D. PLK1发挥作用时可能伴随着ATP的水解【答案】C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详解】A、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故推测在大肠杆菌增殖过

34、程中无PLK1,A错误;B、PLK1主要在分裂期发挥作用,故推测其在分裂期的活性最大,B错误;C、PLK1对细胞周期有重要调控作用,阻断PLK1的表达抑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C正确;D、染色体的运动等需要消耗ATP,故PLK1发挥作用时,会伴随着ATP的水解,D正确。故选CD。【点睛】18. 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

3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B. 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 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答案】BCD【解析】【分析】由题干分析可知,纯合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1代的基因型为AaB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F1表现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自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10:3:3;如果

36、Ab、aB连锁,则F2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2:1:1。【详解】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A错误;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含A、B基因的个体为白色,B正确;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Ab、aB连锁,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D正确。故选BC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

37、连锁情况的判断,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两对基因是否连锁。19. 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是CSS基因第391位的GC碱基对突变成TA碱基对所致。图甲是一个该遗传病家系,对510号成员与该病相关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发现6、8、9号个体只有一种碱基序列,5、7、10号个体均有两种。图乙是CSS突变基因表达图,()表示突变位点。相关密码子:AGU(丝氨酸)CGU(精氨酸)GAG(谷氨酸)GUG(缬氨酸)UAA(终止密码)UAG(终止密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B. 图中所有女性个体

38、的CSS基因相关的基因型均相同C. 该CSS基因突变的形成使相应密码子由变成了D. 3号与4号再生个男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1/4【答案】AB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根据图甲可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题中对5-10号成员与该病相关等位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发现6、8、9号个体只有一种碱基序列,5、7、10号个体均有两种,而且6、8、9均为男性,5、7、10均为女性,据此可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由分析可知,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A正确;B、题意显示5、7、10号个体均有两种相关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说明均为携带者,由5号女性的基因型可推知2号个体也为

39、携带者,同理可知4号个体也为携带者,因此图中所有女性个体的CSS基因相关的基因型均相同,B正确;C、由图乙可知该CSS基因突变的结果是肽链缩短,缩短的原因是由于碱基替换导致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即相应密码子由GAG变成了UAG,C正确;D、若用A/a表示相关基因,3号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AY,而4号为携带者,基因型为XAXa,二者再生个男孩,表现型正常(XAY)的概率是1/2,D错误。故选ABC。20. 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

40、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断是A. 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B. 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C. 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D.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首先改变122位氨基酸,然后改变119位氨基酸,最后同时改变122和119位的氨基酸,进而得出122位

41、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据此答题。【详解】A、“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钠钾泵的结构,进而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并不是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A错误;B、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钠钾泵119、122位氨基酸同事改变能够抵抗强心甾,但不能因此得出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两种实验材料的物种不同,B错误;C、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在乳草选择作用下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C正确;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应设置了三个实

42、验组,D错误。故选C。三、非选择题21. 生物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1,2,3,4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兴趣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增强光照强度,检测到图中的A物质产生量迅速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一定水平。A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最可能的外因是图中物质_(填字母)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在同一过程中C3的变化规律是_(2)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中碳的转移途径,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外源提供的B物质是否可以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利用_(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3

43、)在光照强度为1000uEm-2s-1(适宜光照)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答案】 (1). E (2). 先迅速减少,不久后达到相对平衡的水平 (3). 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物质,并将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一时间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光合产物葡萄糖中是否出现了放射性 (4). 抑制【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是氧气,B是NADPH,C是ATP,D是ADP和Pi,E是二氧化碳,1是水的光解,2是ATP的合成与分解,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4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详解

44、】(1)突然增强光照光反应增强,氧气释放增加,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的原因是图中二氧化碳E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在同一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是因ATP和H突然增加而还原先加快,但由于二氧化碳供应不足随后又恢复正常水平。(2)B是NADPH,要设计实验探究外源提供的B物质是否可以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利用,可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物质,并将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一时间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光合产物葡萄糖中是否出现了放射性。(3)在光照强度为1000Em-2s-1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到下午过程中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下午叶片

45、中的有机物含量高于上午,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起抑制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和识图能力。22. 下图甲是观察某动物卵巢细胞分裂过程中m(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该动物卵巢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图甲表示的是有丝分裂中m的变化,则CD段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若图甲表示的是减数分裂中m的变化,则_段既包括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包括无同源染色体的细胞。(2)图乙中位于图甲

46、CD段的细胞有_,细胞乙中有_个四分体(3)卵细胞中的DNA数/染色体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原因是_【答案】 (1). 2 (2). CD (3). 甲、丁、戊 (4). 0 (5). 大于 (6). 由于卵细胞中的DNA包含线粒体DNA和细胞核中的DNA,因此,此时卵细胞中的DNA数/染色体数大于1【解析】【分析】分析图甲,BC段表示染色体(DNA)复制,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分析图乙,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为有丝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由图乙甲可知,该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如果

47、图甲表示的是有丝分裂中m的变化,DE段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前一个时期即中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图甲为减数分裂,DE段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D段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2或0。(2)图甲CD段的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图二中位于图一CD段的细胞有甲、丁、戊。细胞乙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四分体。(3)卵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其染色体数/核DNA等于1,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所以染色体数/DNA小于1。【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

48、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能根据丁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判断该生物的性别,进而判断各细胞的名称。23. 某金鱼品种有色鳞与无色鳞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另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杂交组合亲本类型F1雌雄有色鳞有色鳞有色鳞437有色鳞215无色鳞有色鳞无色鳞220 有色鳞222无色鳞226 有色鳞224组中的有色鳞F1自交无色鳞242 有色鳞716无色鳞2

49、38 有色鳞486(1)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_为显性性状,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_(填“显”或“隐”)性基因。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_。(3)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答案】 (1). 有色鳞 (2). AA()Aa() (3). 隐 (4).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 (5). 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解析】【分析】某金鱼品种有色鳞与无色鳞是一对相对性状,受

50、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杂交组合中组的有色鳞F1自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说明无色鳞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则有色鳞是显性性状,基因型是AA或Aa。【详解】(1)根据杂交组合,有色鳞F1自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无色鳞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则有色鳞是显性性状,基因型是AA或Aa。组的子代中,只有有色鳞,且:2:1,说明组的亲本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子,且雄性有色鳞个体不可能是纯合子,则组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2)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

51、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由于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所以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3)组亲本为组的子代有色鳞个体,其子代中出现了无色鳞个体,所以有色鳞是显性性状。由此也可以得出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有色鳞与无色鳞的比例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有色鳞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有色鳞与无色鳞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子代有色鳞雄性个体中的

52、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分析题意,获得相关信息,从而解决问题。24. 环境中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细菌的代谢与生长。某些细菌可通过 SgrSRNA进行调控,减少葡萄糖的摄人从而解除该抑制作用。其机制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此过程需要以_作为原料,并在_酶催化下完成。(2)生理过程中,tRNA能够识别并转运_,还能精确地与mRNA上的_进行碱基互补配对。(3)简述细菌通过 SgrSRNA的调控减少对葡萄糖摄入的机制。(写出两点即可) _【答案】 (1). 细胞质基质 (2). (

53、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 RNA聚合 (4). (一种)氨基酸 (5). 密码子(遗传密码) (6). 细胞内积累的磷酸化葡萄糖会激活SgrS基因转录出SgrSRNA。一方面,SgrSRNA可促进葡萄糖载体蛋白GmRNA的降解,导致葡萄糖运载体蛋白G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SgrSRNA翻译产生的SgrS蛋白可与葡萄糖运载体蛋白G结合,使其失去转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以基因为模板合成了RNA,表示转录过程;过程以RNA为模板合成了蛋白质,表示的是翻译过程。图中显示葡萄糖进入细菌后被磷酸化,激活了SgrS基因转录形成SgrS RNA的

54、过程,进而促进了G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的降解,使得其不能翻译形成载体蛋白G,最终使得葡萄糖不能运进细菌;同时SgrS RNA翻译形成的SgrS 蛋白能够与载体蛋白G结合,阻止葡萄糖的运输。【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表示转录,发生在细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2)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中识别并转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够精确地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3)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细菌细胞内积累的磷酸化葡萄糖会激活SgrS基因转录出SgrSRNA。一方面,SgrSRNA可促进葡萄糖载体蛋白GmRNA的降解,

55、导致葡萄糖运载体蛋白G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SgrSRNA翻译产生的SgrS蛋白可与葡萄糖运载体蛋白G结合,使其失去转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条件,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并能够弄清楚高浓度的葡萄糖进入细菌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25. 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

56、株=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_。与B基因相比,b基因碱基数较少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_。(2)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_。为验证哪一种假设正确,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试验方案实验方案:_。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为_(不考虑交叉互换)。【答案】 (1). A (2).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相应信使RNA中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 (4)

57、. 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 (5). 取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取F1紫花雌株与亲本红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6). 子代表现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子代表现为紫花雌株:红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由题意知,一蓝

58、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说明控制花色的遗传是伴性遗传,子代雄株表现型与亲本蓝花雌株表现型相同,因此亲本蓝花雌株对基因型是XbXb,红花雄株相关基因型是XBY,子一代雌株含有B基因,表现为紫花(有红色色素),因此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形成,子一代雌性含有A、a基因,能合成蓝色色素,因此A控制蓝色色素的合成;A、B基因都存在,开紫花,A存在、B不存在开蓝花,A不存在,B存在开红花,A、B都不存在开白花。【详解】(1)由分析可知,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型是A基因;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B基因相比,b基因碱基数较

59、少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相应mRNA中终止密码子后延,导致翻译形成的肽链延长。(2)由题意可以判断B(b)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不能判断A( a )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假说有2种: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方案一: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观察统计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进行判断;如果假设一成立,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基因型是AaXBXb、AaXbY,F1中紫花雌株与

60、蓝花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_XBXb:A_XbXb:aaXBXb:aaXbXb:A_XBY:A_XbY:aaXBY:aaXbY=3:3:1:1:3:3:1:1,分别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雌株、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紫花雄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如果假设二成立,亲本基因型是XAbXAb、XaBY,子一代基因型是XAbXaB、XAbY,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子代基因型比例是XAbXAb:XAbXaB:XAbY:XaBY=1:1:1:1,表现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方案二:取F1紫花雌株与亲本红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如果假设一

61、成立,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XBXb、亲本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aaXbY=1:1:1:1:1:1:1:1,表现型比例为为紫花雌株:红花雌株:紫花雄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2:2:1:1:1:1;如果假设二成立,亲本基因型是XAbXAb、XaBY,子一代紫花雌株的基因型是XAbXaB、亲本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是XaBY,F1中紫花雌株与亲本红花雄株杂交,子代基因型比例是XAbXaB:XaBXaB: XAbY: XaBY=1:1:1:1,表现为紫花雌株:红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XY型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综合分析判断显隐性关系及相关基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基因位置,预期结果、获取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