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20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专题20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基自主落实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_、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_、土地荒漠化、_、城市垃圾成灾、森林面积减少等。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_,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_等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_会加剧气候变暖。考基自主落实 大气污染和酸雨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氧化碳温室效应3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还会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等。4臭氧层空洞导致到达
2、地面的_增强,不仅影响_,还会影响农作物和_的生长繁殖。5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它可以使土壤和_酸化,毁坏森林,造成_减产;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紫外线人类的健康动植物湖泊农业考能联动提升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 原因 危害 措施 热点事件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在过去100多年中明显波动上升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 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改变;加剧自然灾害 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等“图瓦卢”移民;“京都议定书”表现
3、原因 危害 措施 热点事件 臭氧层破坏 春季(911月)南极上空臭氧空洞 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排放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加强国际合作,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两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青藏高原臭氧层破坏 大气污染与酸雨 大气污染严重;产生pH值小于5.6的降水等问题 燃煤和汽车尾气等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包括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 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
4、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物、氮氧化物等 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损害植物体 合理布局交通网,控制汽车流量;研制开发清洁燃料等 伦敦、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2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2)箭头、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3)箭头、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4)箭头、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
5、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5)箭头、表示环境反作用于人类。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正反馈),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负反馈),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口压力历史阶段:产业革命前增长缓慢,1850年后加快,二战后迅猛增长,目前速度放慢。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增长慢;发展中国家增长快是因为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等原因造成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
6、,最终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超过其再生能力、不合理开发引起生态破坏。非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开发加速其枯竭。(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针对训练1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有机污染源在()A
7、BCD(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AM BNCO D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片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较少时,BOD浓度也会很低,因此,找有机污染源,可通过BOD的突然增加来获取;而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是DO浓度的降低,因此,鱼类最容易死亡的阶段应该是DO浓度最低的阶段。答案:(1)B(2)C环境问题的分布1城市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8、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等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污染的状况大为好转 针对训练2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北草原退化B东
9、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解析:选B。本题主要是对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布的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巨大差异,这也导致其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存在差异。西北地区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而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因此其土壤方面的生态问题主要是黑土流失。考向真题探究 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例1(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材料1: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材料2: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1)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10、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趋势。(2)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失分剖析】本题一方面考查从图中提取信息能力及估算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学生对于全球变暖问题的了解。题目本身难度较低,再加上对CO2排放与全球变暖的了解程度较高,所以,总体上失分较少。【思路点拨】第(1)题,很简单,据图可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注意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和减排,清洁能源。找准回答的理论依据即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清洁生产,根据分值回答二三个要点,只要合理即可。【标准答案】(1)三 波动上升(2)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生
11、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节能降耗;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名师点评】从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来看,应该更加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环境问题的分布(2009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双选)例2(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A发展沼气B开采小煤窑C利用太阳能D种植薪柴林【失分剖析】本题难度较小,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直接获取答案,失分率较低。【思路点拨】图中各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于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江苏省以秸秆最大,北京市以薪柴最小。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选项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有沼气和太阳能。【标准答案】(1)AB(2)AC【名师点评】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环境问题,同一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空间分布,且其成因上往往也存在很大差异。考题优化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